一:宁静 宁静来自内心,勿向外寻求! 放下过去的烦恼,不担忧未来,不执着现在,你的内心就会平静。 不嫉妒、不贪婪、没有私欲,在任何情况下,内心都持有那份宁静,这就是高尚! 不要把所得的估计过高,也不要嫉妒别人、羡慕别人,心灵就自然得到宁静。 你品尝到恬静的无上乐趣,便不会产生寂寞的感觉。 君子的行为,用平和的心态以修身养性;用勤俭的生活以修养道德。不恬淡寡欲就无法 表明志向;不宁静就无法达到深远的境界。 幸福的生活必然是恬静的生活,因为真正的快乐只能存在于恬静的气氛中。 抵制感情的冲动,而不是屈从于它,人才有可能得到心灵上的安宁。
--------------------------------------------------------------------------------
二:私欲 痛苦的根源是私欲,任何祈求权势、富贵、美色、报复等等的欲望,都会导致痛苦。 欲望之所以会导致痛苦,其根本原因是欲望是永远无法完全满足的。 从爱欲产生忧愁,从爱欲产生恐惧。只有拔除爱欲的人,既没有忧愁,也没有恐惧。 人有欲望,就欠缺理智;欠缺了理智,欲望就会更加强烈;欲望更加强烈,邪恶之心就会占上风;邪恶之心占上风,办事的原则就会丧失;办事原则丧失,灾祸危难就会产生。 由此看来,灾祸危难产生于邪恶之心,邪恶之心产生于欲望的诱惑。 小人的爱好与憎恶,是根据自己的利益得失而为标准的;道德高尚的人的爱好与憎恶,则是以道德仁义为标准的。此乃小人与君子之别也。 要想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只有克制自己的私欲。 修养高的人,心中就不会有自己,没有私欲,心目中没有功利地位,不会追求名声的。 无欲者是圣人,少欲者是贤人,欲望强烈者是凡人,顺从物欲者是狂人。 人的心胸,欲望强烈就狭隘,欲望淡泊就开阔;人的心境,欲望强烈就急切,欲望淡泊就悠闲;人的心术,欲望强烈就险恶,欲望淡泊就平和;人的心事,欲望强烈就忧愁,欲望淡泊就乐观;人的心气,欲望强烈就颓丧,欲望淡泊就刚直。 怒气是猛虎,欲望是深渊。 怒气如火,不遏止就会越烧越旺;欲望如水,不遏止就会一发难收。 无私心就公平,无私念就聪明。 一心听凭于欲望,欲望强烈就昏乱;一意任性于意气,意气偏执就乖戾。
三:束缚 固执某一件事物(或某种见解),而轻视其他事物(或见解),智者称它为“束缚”。 没有贪爱和憎恨的人,就没有束缚。 贪心是最猛烈的火,憎恨是最毒的空气,迷惑和错误的见解是难摆脱的网,爱欲是最难渡过的河流。 一个人应该舍弃愤怒,拔除傲慢,不追求物质和色欲的享受,如此才能超越所有的束缚,内心可以获得真正的安宁,而不受外在的影响。 有智慧的人认为∶铁、木、麻绳所做成的枷锁,并不是坚固的束缚;迷恋金银珠宝、美色、权势,才是最坚固的束缚。 所有的欲望,只能获得小小的甜头,却隐藏着无穷的苦难。 沉溺于爱欲的人,宛如跌入万丈的深渊而不自知,长期受苦痛的折磨,而无法自拔。 被不正确的思想所驱使,爱欲强烈,贪图色欲的享受,当欲望倍加增长时,束缚也因而更加牢固地捆绑着你而无法挣脱。
--------------------------------------------------------------------------------
四:洞察 不可以只依据主观的推论、或事物的外表来推断事理。 只有当你知道某件事物的确不完善和错误的时候,你才能革除它。也只有当你确实明了某件事物是完善和正确的时候,你才能接受它,而且是身体力行去做。 以不真实的事物为真实,以真实的事物为不真实,停留在不真实的思想之中,是永远无法达到真实的境界。 明智的人是不会轻易被别人的想法所影响的。 不要被任何报导、流言所左右。 不要轻信别人的道听途说,不要相信谣言,不要绝对信赖一般书籍。 不要轻信你自己的猜测,不要因为对方和你意见相同,就加以相信;不要随便轻信权威。时间会得出正确的判断,事实胜于雄辩。 急躁地裁断事理的是非是不妥当的,智者应该同时明察事理正与错误的两方面,才不会产生偏见。 人遇到灾祸,内心就会畏惧惊恐;内心畏惧惊恐,就会端正行为;端正行为,就会深思熟虑;深思熟虑,就会懂得事物的内在法则。 陷于困顿的人,应当推究他的初衷;功成名就之士,应当观察他的结局。 无事时难辨小人,有难时易识君子。 观察一个人的行为应做到:居家要观察他所亲近的人, 富有要观察他馈赠的对象,得志要观察他举荐的对象, 失意要观察他不愿做的事,贫穷要观察他所排斥的事。 想战胜别人首先要战胜自己, 想评判他人首先要评判自己, 想了解别人首先要了解自己。 置身于是非之外,然后才能分辨是非; 置身于利害之外,然后才能权衡利害。 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真诚;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不愧父母,不愧兄弟,不愧妻子,君子所以宜家; 不负国家,不负人民,不负所学,君子所以治国。 深沉稳重是第一等才能, 磊落豪爽是第二等才能, 聪明善辩是第三等才能。 上品人士忘却声名, 中品人士树立声名, 下品人士窃取声名。 水是君子,性情谦和,质地洁白,味道淡泊,使用水,可以洗涤脏物使它变干净,即使热水中投入油,也是分开而不相混合,真是君子啊! 油是小人,性情油滑,质地污秽,味道浓腻,使用油,可以污染洁净之物使它肮脏,倘若滚油中投入水,一定会激烈相博而不结合,真是小人啊! 谦虚是美德,过份谦虚的就是心藏诡诈;沉默是优点,过份沉默的就是胸怀奸邪。
五:愿望 / 理想 愿天下所有的众生幸福安宁,内心满足! 让我们心中有无限的慈爱,遍布整个世界 | 无论是宇宙的那一个角落 | 都没有丝毫的障碍、怨恨和敌意。
愿所有的众生,内心快乐。不论我们能否看见他(它)们;不论他(它)们在远方或者身边;已经出生的或者尚未出生的! 只要你是醒着,无论是行、住、卧,就应该保持着这种慈悲的胸怀。
愿我慷慨施舍,乐于帮助别人;愿我身心清净,做人正直,朴实无华,品性良好,不起恶念;愿我不自私、不占有,而且大公无私,甚至牺牲小我;愿我聪明伶俐,能够把真理和知识的好处告诉别人。
愿我努力精进,勤奋不懈;愿我能明理、能容忍、宽恕别人的过失;
愿我能信守自己许下的诺言。
愿我能坚强勇敢,有毅力和恒心;愿我能仁慈、友善、富有同情心。愿我能谦恭、平和、宁静、沉着、安祥;愿我能迈向慈善济人的道路,认真热诚地服务别人。
愿所有的生物、动物和人类,没有任何怨恨、疾病、忧伤,平安、快乐地生活。 理想是正常的希望,是造物予人的自然精神,是生活的指南针。 理想,是前进的动力,只有把理想变为现实的渴望,才能脚踏实地的学习,不怕失败挫折,不畏艰难险阻,奋勇前进。 理想,是生命之光,是人的精神向往。 理想的实现,绝不像湖心荡舟、亭榭品茶那样轻松悠闲,它需要一种自强不息、贡献一切乃至生命的精神。 理想,是人们对未来事物、生活目标的想象、向往和追求。它是推动人们前进的巨大动力。理想不是空想、幻想。正确的理想是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经过艰苦奋斗可以实现的目标。 居里夫人说∶“如果能追随理想而生活,本着正直自由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毅力和自己的思想而行,则定能达到至善至美的境地。” 雨果说∶“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能生活。” 正确崇高的理想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是一个人生命的灵魂。理想的实现需要坚定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和脚踏实地的努力。
--------------------------------------------------------------------------------
六∶慈爱 让我们本着无限的爱心,去对待所有的生物,就如同慈母冒着生命的危险去保护自己唯一的孩子一样。
在这个世界上,永远不可以用仇恨去止息仇恨,只有慈爱才可以止息仇恨,这是一个永恒的真理。
永远不可以欺骗别人,不可以轻视任何地方的人们。在充满邪恶和愤怒的地方,让我们用慈爱对待他,使他们体会和感受到人间的友爱和温情。
以慈爱来感化怨恨,以良善来感化邪恶,以施舍来感化吝啬,以真诚来感化谎言。
所有的动物都害怕刑罚,所有的动物都畏惧死亡,只要我们能够设身处地想一想,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怜悯之心,不会杀害动物或教唆别人去杀害动物,这已经是在向善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大步。
印度圣雄甘地说∶“从一个民族对待动物的态度,可以判断这个民族品质的高下。只有善待动物的民族才能建立伟大的国家。” 将我心比它心,每逢寿辰、结婚、生子、公司开张、是自己求生、庆生、求财吉祥之事,均宜戒杀、放生、茹素,以善因而求善果也。
当一个人身患重病,遭遇急难的时候,自己立下誓愿,愿意广行善事,弥补罪业,藉以延长自己的寿命,方法就是放生。 印光大师说∶“一切生命,佛皆视之如子,救一物命,即是救佛一子,诸佛皆大欢喜。” ※ 放生功德广大无边∶ (一) 无刀兵劫,免战争杀祸。 (二) 长寿、健康、少病。 (三) 免天灾横祸,无诸灾难。 (四) 子孙代代昌盛,生生不息。 (五) 多子宜男,所求顺遂。 (六) 官禄亨盛,一帆风顺。 (七) 合天心,顺佛令,物类感恩,诸佛欢喜。 (八) 解怨释仇,诸恶消灭,无忧无恼。 (九) 喜气吉祥,四季安宁。 (十) 得生天上,享无极之福。 戒杀最好的方法就是吃素,断一切肉食。 食肉与杀同罪,吃肉就等于杀生, 每天吃肉就等于每天杀生, 三餐吃肉就等于三餐杀生。 《楞伽经》 疾病癌症,灾难不幸之所以会发生, 就是缘于我们以前所造杀业感召而来的业报。 解决之道就是放生, 藉着出钱出力赎命放生, 来偿还以前我们所欠无数的杀债。 — 圆因师父
七∶烦恼 当一个人千方百计去追求无法实现的爱情和金钱,他将永远生在烦恼的牢笼之中。 喜欢寻找别人的过失,而且容易发怒的人,苦恼将永远伴随着他,离开快乐无忧的境界越来越远。 战胜者招来怨恨,战败者生活在苦难之中,宁静的人远离战争胜败,所以平安幸福。 常反省苦恼的来源,善于自觉约束自己的欲望, 饮食定时有节制,对生活充满信心和毅力,就不会被邪魔所击败,宛如屹立的山峰,雄伟挺拔。 透过正确的信念、信心、德行、努力、静思,以及观察体验真理,了解和实践同时并进,认真正确地思考,就可以解除大烦恼。 倚仗权势欺压他人,权势衰落必被他人欺压; 倚仗财产侮辱他人,财产耗尽必被他人侮辱。 暗算他人者,暗算的是自家的儿孙;凭空造谣者,会给自己带来了罪孽。 古人名望相近,就互相仰慕;今人名望相近,就互相忌妒。 人们烦恼、迷惑,原因是看得太近,而又想得太多。所以说∶‘人有远虑,必无近忧。’ 各人有各人的烦恼。各人的烦恼都是按照自己的尺寸造成的,只不过,人人的烦恼都不一样。
--------------------------------------------------------------------------------
八∶障碍 每一项罪恶,对犯罪者本身的损害比受害者大得多,因为终生受良心的责备,心灵不得安宁。 不要轻视小恶,以为不会受到报应。大水缸是由小水滴滴满的。 愚顽的人不断地做些微小的坏事而不以为意,日子久了,整个人就充满邪恶。 灵明的知觉有五种障碍∶ 〈一〉∶ 贪欲 〈二〉∶ 憎恨 〈三〉∶ 贪睡和昏沉 〈四〉∶ 不安和忧虑 〈五〉∶ 疑惑 当罪恶行为的恶果尚未成熟时,愚顽的人视罪恶行为如同蜜糖,甚至洋洋得意。一旦罪恶的恶果成熟了,受到应得的报应时,便陷入苦难的深渊,而悔之已晚了。 没有正确的信仰,不忠诚厚道,爱欺骗撒谎,不考虑不明白来世因果的人,将随时随地做出种种邪恶的行为,而不知道罪过。 在恶行未成熟以前,作恶的人自以为聪明,干得天衣无缝无人知晓,但一旦恶行成熟时,作恶的人便会尝到悔之莫及的恶果。 杀生、偷窃、妄语、邪YIN,聪明的人永远不会赞赏这四种邪恶的行为。 撒谎是罪恶的根源,它使一个人生活在不好的境界。他所说的话犹如嘴里出现臭味,不为别人喜欢,而且因失去信用被别人鄙视。 所有的人都渴望自己身体健康长寿,为了自己的健康长寿,而杀害动物以自补的人,以后不得安宁,是得不偿失的行为。 不贞洁是妇人的污垢;吝啬是施舍的污垢;恶言和邪念是今生和后世的污垢。 贪爱、憎恨、愚痴是心灵上的三大污垢。 杀害、盗窃、邪YIN是肉体上的三大污垢。 挑拨离间、撒谎、讲粗话、花言巧语是语言的四大污垢。 当一个人作恶时,他的心灵就有了污垢;当一个人不作恶时,他的心灵就清净了。 心灵的清净与污垢完全在于你自己,别人是帮不了忙的。 〈注∶污垢∶肮脏的东西〉
九∶愁苦
执着自我的人,心智将会受到干扰。处处只考虑自我的人,将给自 己带来忧愁。 没有执着的人,就没有苦恼;没有强烈的情欲,也没有失望。 贪爱一百件事物,就有一百个苦恼,贪爱九十件、十件、五件、二件事物,就有九十个、十个、五个、二个烦恼。 世界不断变迁,并非永恒不变的;任何事物,有生必有灭。 人生的生、老、病、死、忧伤和失望,以及与自己不喜欢的人在一起,永不满足的欲望,这一切都带来痛苦。 衰老和死亡驱逐着我们的生命,宛如牛只被人赶往屠宰场。 变化和无常是生命的特征。 “无常”就是一种苦。 (注∶事物不是永恒的,终究会产生变化、消失的现象。佛家简称为“无常”。) 凡有智慧的人才能察觉事物的不完美,而以平常心对待生、死、病、老、成、败、得、失、喜、悲,这是达到清静的路。 当一个人拥有快乐的时候,必须预见这快乐是无法永远持久的。 能够真正洞悉苦恼的真象,也就能够知道苦恼的根源,以及没有苦恼的境界和消除苦恼的途径。 最苦恼的不是丑人,也不是漂亮的人,而是认为“相貌”比什么都重要的人。
南无阿弥陀佛! 双手合十 道一声祝愿 愿十方众生永远平安幸福安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