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菩提甘露172:深信于三宝,他就有救啊 |
||
|
||
哪有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不肯勤于听法啊!不能勤于听法,喜欢到处去游玩的人,愚痴啊!没有智慧啊!真正有智慧,对于闻法修持,那真是分秒必争,不敢让宝贵的光阴空过了。 世间人忙什么? 忙衣食。衣食并不是殊胜的利益(胜利),所以衣食这个事情,足就够了。 跟人家比赛啊!人家今天穿着时髦衣服,明天不买一件觉得赶不上时代了,这个心理作祟害苦了自己。 佛灭度之后,佛法逐渐逐渐的变质了,佛法也会灭坏。在末法这个时代,“比丘多放逸”,这些出家的佛弟子,放逸不遵守教诫了,喜欢大众在一起聚会。 “乐众”就是喜欢大众在一块聚会,不喜欢闲静。悠闲清净他不喜欢,为了饮食利养,“昼夜谈世话”。 “愚” 是愚痴,没有智慧,迷惑颠倒。“梦中”就是形容现在的生活,这人生如梦。“梦”的意思,你在生活里面没有觉悟,不清醒,迷惑颠倒;时时刻刻有恐怖,不能离开恐怖,漂溺在三途六道。 偶而短暂的觉悟了,就发现自己多毁犯,世尊的教诲、教诫,我们没有遵从,不但犯戒而且毁戒,这还得了吗! 不要想了,过去的就过去了;从今天起欢欢喜喜的想佛、念佛,你这个境界就转过来了,你的业障才能消除啊! 对于下劣的人不要轻慢他,乃至于畜生,都不可以轻慢它。你看它这一生是畜生,说不定它畜生的业报报满了,来生得人身,念佛往生,他很快就作佛了,我们还在六道打滚。 这个事情常有,所以不可以瞧不起人,也许那个人一转生,他的成就超过我们。 深信于三宝,他就有救啊! 《戒经》里常说,破戒佛有办法救他,破见佛就没法子救了。 《净土圣贤录》里面记载的,宋朝的莹珂法师,那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 莹珂在世破戒,造作许多的恶业,他之所以得救,他相信三宝,他还相信因果,自己想想将来必定堕阿鼻地狱,想到这个事情,他害怕了,求教于同参道友,有没有方法救他? 这同参道友也很难得,给他一本往生传,叫他自己去看。 他看到人家念佛往生,这个心动了,真的他就发愿念佛求生净土。 他那个心真诚、恳切,念了三天三夜就把阿弥陀佛念来了。 阿弥陀佛告诉他:“你的阳寿还有十年,你好好的修,十年之后,你命终的时候,我来接你。” 莹珂也不容易,他跟阿弥陀佛说:“我的业障太重,禁不起诱惑,人家一引诱,我又犯罪了、又犯过了,那十年我还不晓得造多少的罪业,我十年寿命不要了,现在就跟你走了。” 佛也很慈悲就答应了:“三天以后来接引你。” 他三天就往生了。 我们念佛念了这么久为什么没往生呢? 我们口里头想快一点往生,心里面对这个世界贪恋,舍不得走啊! 他的戒破了,他见没有破,正知正见,他不是邪知邪见。这个正见就是解脱因,他能够得救、他能够往生,不但能够往生,往往往生的品位甚高。 真是一个修行人,一定是言语少,而且言语柔和清净,喜欢安静。这常说的多事不如少事,少事不如无事啊!这是真正修道人啊! 多听经对你有很大的帮助,为什么?断除你的疑惑,多听经是明理,听经对初学的人最大的作用就是断疑生信。经听得少你怀疑,你的信心不够坚强,你会被外面境界转。经听多了道理渐渐搞明白,外面境界就转不动,你自己才能做得了主,不为外境所动,你才能坚持原则,才能成就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