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真堪布:《入菩萨行论》讲记(三)


   日期:2015/10/28 21:1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我们昨天讲了讲法的方式和闻法的方式,今天继续讲讲法和闻法应该具备的几个窍诀。

  以前印度的世亲论师讲过五条决定。这五条决定分别是:一、必要;二、略说;三、解义;四、连贯;五、辩论。

  第一,必要,无论是讲法的人,还是闻法的人,首先要知道所讲解或所听闻的经典或论典的必要。比如我们现在讲解或听闻《入行论》,其必要是发菩提心。我们要进入大乘妙道,最终要获得无上菩提的果位,首先就要发菩提心,然后是行菩萨道,修六度万行,最后证悟无上菩提——成就佛果。

  第二,略说,即先进行大概的简述。比如说《入行论》一共有十品,其内容也是为了“菩提心妙宝,未生者当生,已生勿退失,辗转益增长。”这是我们天天读诵的。第一品讲发菩提心的利益,第二品讲忏悔罪业,第三品讲受持菩提心,这三品就是为了“未生者当生”,没有生起菩提心的令生起菩提心。第四品讲不放逸,第五品讲正知正见,第六品讲安忍,这三品是为了“已生勿退失”,相续中已经产生了菩提心,但这也是很容易退转的,这三品是为了令生起的菩提心不退转。第七品讲精进,第八品讲静虑(禅定),第九品讲智慧品,第十品讲回向品,这四品是讲“辗转益增长”,为了已经具有的菩提心能够增长,甚至圆满。整部《入行论》就是为了未生的菩提心能够生起,已经生起的不退失,还能增长。

  第三,解义,就是对各品里的字字句句都要仔仔细细地解释,仔仔细细地了解。

  第四,连贯,就是从第一品到第十品,每一品前前后后之间的连贯。

  第五,辩论,就是对其中不明白或有疑惑的地方,通过辩论能够了知,最后对内容、意义生起真正的定解。

  世亲论师所讲的这些都是讲法、闻法的窍诀。世亲论师是印度的一位大德,以前在印度,大德们就是以这些窍诀传讲佛法,听闻佛法的。我们现在闻法、修法都缺少窍诀,这些窍诀是很重要的。若是有窍诀,一点都不难;若是没有窍诀,非常难。

  藏地的大德们讲法、闻法时也有窍诀。讲解或听闻经典或论典时,藏地的大德们用的是以下三个纲要。

  第一,概括性地了解。比如我们现在讲解、听闻《入行论》,首先要概括性地进行了解。就如前面介绍的各品的作用、基本的意义,这就是概括性地了解。如同猛虎跳涧,一跃而过,以此比喻这个窍诀。

  第二,仔仔细细地去讲解或理解。每个字、每一句、每一段、每一品都仔仔细细地讲解或理解。如乌龟爬行,一丝不苟,用此比喻来说明这个窍诀。

  第三,归纳中心。讲解或听闻结束,做以归纳、总结,这也是一种窍诀。这个窍诀如雪山狮子,威伏群兽,喻指非常肯定,生起定解了。

  我们讲法或闻法时,若是有这些窍诀,再去思维观修,就都不难了。现在,很多人听的时候很明白,打开书看的时候很明白,但过后要思维或观想的时候就很困难了,基本上是脑子空白,什么也不会观,不会修,这就是缺少窍诀。无论是世亲论师讲的这些窍诀,还是雪域藏地的大德们讲的这些窍诀,都是我们应该明白,应该依此去讲解、听闻、修持的。

  不能缺少窍诀。为什么说“成就要靠历代祖师们,要靠上师善知识”?若是没有历代祖师的加持,没有上师善知识的窍诀,很难真正地领会,很难真正地证得。现在,社会上有很多自学的人,自己去研究,自己去修持,这都徒劳无益的。你再研究,也不可能明白真正的佛法;你再精进地修持,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成就。所以,佛在经中讲:“若是要成就,要解脱,要成佛,就要靠上师善知识。”如果你依止上师善知识了,但是没有得到他的窍诀,没有采用这些窍诀,也不会有多大意义。依止上师善知识以后,要学习他的意行,就是通过他的窍诀,最后领悟、成就。

  这是讲法者和闻法者都应该具备的窍诀,大家要好好地去学修这些。接下来我们讲论文。

  完整无缺、正确无误开明大乘道的这部《入菩萨行论》分二:一、论名;二、论义。

  甲一(论名)分二:一、真实论名;二、译礼。

  乙一、真实论名。

  梵语:菩提萨埵渣呀阿巴达绕。

  译成藏文就是:向且森华修巴拉旧巴。“菩提萨埵”是“向且深华”,“渣呀”是“修巴”,“阿巴达绕”是“旧巴”。

  译成汉语就是:趋入净觉勇识之行为。“向且”是“净觉”的意思,“森华”是“勇识”的意思, “旧巴”是“趋入”的意思,“修巴”是“行为”的意思。“向且森华”,也是菩萨的意思,所以全句也可以翻译为“入菩萨行”。

  “向且”是净觉的意思。《智网经》中云:“远离染污名为净,增长智慧名为觉。”这里的“染污”指罪障——烦恼障、所知障、业障、习气障。“增长智慧”,指增长无我的智慧,也可以说增长空性的智慧。

  “萨埵”翻译为藏语是“森华”,翻译为汉语就是“勇识”,即菩萨有勇敢的意识。他们对诸法的实相空性没有畏惧,所以是勇识。他们要利益、度化无边众生,没有畏惧,这是勇识,所谓“众生无边誓愿度”,此外还有“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他们具有勇敢的意识,所以是勇识。

  “渣呀”藏语是“修巴”,翻译过来是“行为”的意思。“阿巴达绕”藏语是“旧巴”,翻译为趋入。趋入他们的行为。他们的行为就是菩萨的学处,比如说六度万行等。“入”有两种含义,一个是广大入,一个是甚深入。“广大入”是广博的闻思教理,“甚深入”是深入地修持六度万行。

  “菩提萨埵”翻译成藏语就是“向且深华”,也是菩萨的意思。“渣呀”是“修巴”——这个行为,“阿巴达绕”是趋入,也就是入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入菩萨行”,也可以叫《入菩萨行论》。

  取名的方式有很多种,在《解深密经》里讲了四种取名的方式:以地名而取名、以人名而取名、以比喻而取名、以意义而取名。第一,以地名而取名。比如《楞伽经》,当时佛讲这个经文的时候是在楞伽山讲的,于是就以这个地方取名;第二,以人名而取名。比如《文殊请问经》、《弥勒菩萨请问经》等,当时他们祈请佛讲这些经,于是以请法者的名字而取名;第三,以比喻而取名。比如《金刚经》,是以比喻取名;第四,以意义而取名。比如我们现在讲的《入菩萨行论》,里面主要讲菩萨的学处,这是以意义而取名。取名的方式还有很多种,这里讲了四种。

  取名的意义。取这样的名称以后,尤其以意义而取名,若是利根者,一看这个名称,就能了知这部经典或论典的所有内容;若是中根者,一看这个名称也能大致明白其内容;若是钝根者,今天要去书架或书库找这部论典,如果没有名称很难找到,有名称就很容易能找到。取名也有很多意义,所以寂天菩萨在造《入行论》的时候,首先取了这样一个名字。

  乙二、译礼。

  敬礼一切佛菩萨!

  《入菩萨行论》原文里没有这句,这是本论翻译成藏文时,由译师们加的敬语。藏地有旧译和新译,罗钦仁钦桑波之前翻译的属于旧译,罗钦仁钦桑波之后翻译的属于新译。译师们为了能顺利地完成这样一个伟大的翻译任务,也是为了谴除翻译过程中的违缘,自己先做了这样的礼拜。

  “敬礼一切佛菩萨”:此处没有敬礼文殊菩萨,也没有敬礼上师,为什么要敬礼一切佛菩萨呢?当时藏王赤热巴巾有个规定,属于律藏的翻译,无论是经典,还是论典,都要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因为这里所讲的因果及一些细微的因果,除了佛之外,谁都无法能够了知、阐述,所以要顶礼释迦牟尼佛。属于经藏的都要顶礼佛菩萨,因为经藏的内容都是佛菩萨以问答的方式宣讲、抉择的,所以要顶礼佛菩萨。属于论藏的都要顶礼文殊菩萨,因为论藏里主要讲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以文殊菩萨的智慧才能真正的明白,才能真正地了知,所以要顶礼文殊菩萨。

  这样规定有什么意义呢?译师们为了能顺利地完成这样一个伟大的翻译任务,也是为了谴除翻译过程中的违缘。此外,后学者一看译礼句,很容易就能明白、判断这部经或论,是属于经藏、论藏,还是属于律藏。比如当看到“敬礼一切佛菩萨”,一下子就可以明白或了知本论是属于经藏的,里面都是佛菩萨以问答的方式宣讲或抉择的。而且,我们很容易一下子就能了知、明白宣讲的情景,也有这样的意义。比如《文殊请问经》,《弥勒菩萨请问经》,其中是以文殊菩萨或弥勒菩萨和佛以问答的方式宣讲的,即文殊菩萨或弥勒菩萨请问佛陀,然后佛陀回答,以这种方式宣讲的。所以,我们很容易一下子就能了知这样的情景。

  甲二(论义)分三:一、入造论之理;二、所入之自性;三、圆满结尾。

  乙一(入造论之理)分二:一、真实宣说;二、讲述宣说之必要关联。

  丙一(真实宣说)分三:一、礼赞句;二、立誓句;三、示现谦虚。

  丁一、礼赞句

  善逝法身佛子伴,及诸应敬我悉礼。

  善逝是佛宝,法身是法宝,佛子是僧宝。意指顶礼佛法僧三宝。

  “善逝”是佛的别号。为什么称为“善逝”呢?“逝”是过去之意,即从此岸过到彼岸,也就是远离六道轮回,获得究竟涅槃的意思。善逝有三种意义:端严而逝、不退而逝、无余而逝。端严而逝,主要是指断除了烦恼;不退而逝,佛断除烦恼时不是扬汤止沸,而是抽薪止沸,从根上断除。烦恼的根是我执,佛断除了我执,这是从根上断,是不退转的。比如声闻有预流、一来、不来这些果位,他们也断烦恼,但不是从根上断,所以还要在六道中轮回。佛则是从根上断除了这些烦恼、障碍,所以叫不退而逝。无余而逝,就是没有一切障碍,没有烦恼障和所知障。“善”有这三种含义,端严、不退、无余。善逝也就是佛宝,佛有法身佛、色身佛。

  “法身”,这是法宝,有教法和证法。

  “佛子”,这是僧宝。佛有三子:身子、语子、意子,这里的“佛子”指的是意子,就是菩萨。佛的身子,比如说释迦牟尼佛的身子是罗睺罗尊者。佛的语子指这些声闻、缘觉,因为他们通过佛的教言去修持,最后获得了声闻和缘觉的果位。佛的意子指的是菩萨。为什么菩萨称为佛的意子呢?第一,菩萨能继承佛的事业;第二,菩萨才能真正了知佛的密意。

  一地以上的菩萨,才是真正的僧宝。小乘里讲,四位比丘以上的僧团才可以称为僧宝;但是大乘佛法里讲,一地以上的菩萨都可以称为僧宝,无论是在家或出家,无论是个人或团体,都一样。

  “伴”是所有、一切的意思,指所有的佛法僧,有这样的意义。

  “及诸应敬我悉礼”:顶礼所有佛法僧三宝,以及其他应该顶礼、恭敬的声闻、缘觉、阿阇黎、上师,我都恭敬顶礼。

  为什么要做这样的顶礼?第一,一位智者做任何事情,尤其是做造论这样一件伟大事情的时候,首先会做顶礼。他人据此也可以衡量、了知他是一位智者,也能学修他所造的论典。我们做任何事情,首先应该顶礼、膜拜佛菩萨或自己的上师,这样自己也趋入这样一个智者的行列中,这是一个智者所做的行为,自己也可以跟这些智者学、跟善知识学。第二,能获得加持。你顶礼佛法僧三宝,顶礼上师,能获得加持;获得加持了,就能顺利的完成这件事情,具有这样的意义。我们做任何事情时,首先做顶礼,就能够获得加持,加持不可思议,一切都能如愿以偿,一切都能圆满。

  著者首先进行顶礼,得到加持了,接着就要开始造论著书了,这样就能遣除一切违缘,也能圆满地完成这个事业。后学者、其他众生,也能通过这样的行为,衡量判断他是位智者,是位具德的善知识,也能学修他所造的论典。

  丁二、立誓句

  今当依教略宣说,趋入佛子律仪法。

  作者寂天菩萨造论的时候,首先立下了誓言。为什么要立下誓言?因为一位智者不会轻易立下誓言;一旦立下了誓言,纵遇命难也不会失去誓言。因此他造论的时候首先立下誓言,这样一定能完成这样的事业。为此而立下誓言。

  “今当依教略宣说”:他不是以自己的分别念来宣说、撰写的,而是依靠佛的教言进行宣说。

  “趋入佛子律仪法”:他宣说的是趋入佛子律仪的方法。我们要趋入菩萨的律仪,“菩萨的律仪”指菩萨的戒律,比如说三种戒律:断恶行戒、行善法戒、饶益有情戒。

  也许有人会问:若是依佛的教言进行宣讲,既然佛已经讲过了,你再讲又有什么意义呢?这是有意义的。令经典或论典中杂乱无章的这些内容井井有条,使不清楚的内容在这里解释得一清二楚,将佛经里很多非常零散的窍诀汇聚一处,所以再次宣讲佛所宣说的内容,这也是很有意义的。

  丁三、示现谦虚

  此论未宣昔所无,诗韵吾亦不善巧,

  是故未敢言利他,为修自心撰此论。

  一个具有功德的人,他会很谦虚。寂天菩萨造论的时候也是很谦虚的。

  “此论未宣昔所无”:这部论典没有宣说之前从未讲过的内容。论典的内容、含义,都是以前宣说过的,这是意义上的谦虚。

  “诗韵吾亦不善巧”:尽管意义上没有什么新的,但若是词句、语言上有一些特点,这也是可以的。但是寂天菩萨说自己不善巧诗韵,不精通这些,所以也没有美妙动听的文字、语言。这是文字上的谦虚。

  “是故未敢言利他”:不敢说有利他心,不敢说为了利益他人而写这部论典。

  “为修自心撰此论”:既然你没有讲新的内容,文字上也没有什么特别,那么为什么还要写这部论典?主要是为了自己的修行,为了修自己的心而写。

  这是示现他的谦虚。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就是要降伏傲慢心。为我们这些后学者说明一个真理,即不能有傲慢心,任何时候都应该懂得谦虚,任何时候都应该看自己的不足,把自己放在最低处。

  循此修习善法故,吾信亦得暂增长,

  善缘等我诸学人,若得见此容获益。

  “循此修习善法故,吾信亦得暂增长”: 我撰写了这部论典,并且按照这些内容修习善法,因为这个缘故,我的信心得到了暂时的增长,信心和智慧越来越增上。

  “善缘等我诸学人,若得见此容获益”:“善缘”指的是根基。根基和我等同的这些修学人,若得见这部论典、学习这部论典,也许就能获得利益。因为我是按照这个内容修习,而使信心和智慧增长了,以此衡量,世上肯定有很多和我一样根基、意乐的有缘众生,若是这些人能看这部论典,能学这部论典的话,也许能获得利益,也能增长信心,也能增长智慧。

  前文他并没有说没有利他心,而是说“不敢说是为了利他而造”,这是作者示现的谦虚。但是他按照这个内容去学修,而令信心和智慧增长了,以此判断、衡量的话,也许有些人也能得到利益,若是能按照这个内容去学修,就能增长信心,增长智慧。

  能增长信心就能增长智慧,因为信心是成就的根本,有信心就有成就。有信心就能增长智慧,昨天也给大家讲了,修行、成就是靠信心的,有信心才可以转识成智,才可以成为智慧;若没有信心,那都是知识,不是智慧。所以,信心增长了,智慧也就增长了。智慧增长了,烦恼自然就无影无踪了,这些习气也自然就能断除、消失,自然就成就了。所以,修行的成就是靠智慧的。

  我们现在学的这些经典、论典,主要是要生起智慧,增长智慧,这是很重要的。若是没有信心,这些也许都会成为知识。即使你能讲很多道理,但都是知识,不是智慧,所以解决不了问题,解决不了烦恼,解决不了痛苦,也许你内心的烦恼更多了,痛苦更大了。所以,增长智慧是很重要的,靠智慧才能解脱,才能断烦恼。

  我们为什么会在六道中轮回呢?因为有业力的牵引。若是有业力的牵引,就要在六道中轮回。业力是怎么产生的?主要是烦恼。有烦恼就会造业,没有烦恼就不会造业,没有业就没有轮回。烦恼是根,因此修行就要断烦恼。断烦恼是要靠智慧的,其他都不是断烦恼的方法,断烦恼唯一的方法是智慧,具有智慧很重要。

  什么叫智慧?智慧只有两种,一个是无我的智慧,一个是空性的智慧。证悟无我是智慧,证悟空性是智慧,除此之外没有智慧。以无我的智慧,可以断烦恼;以空性的智慧,可以断习气。烦恼障主要障碍解脱,所知障、习气障主要障碍成佛。因此要断这两种障碍,断了烦恼,我们就可以解脱了,断掉所知障和习气障,我们就可以成佛了。

  若是我们想解脱、想成佛,想断烦恼,想断习气,就要证悟无我,就要证悟空性,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我们通过观察量去观察,也可以证悟无我,也可以证悟空性,但这个是相似的,不是真实的。相续中要生起真实的证悟无我和空性的智慧的话,还是要通过修行。要消业、积福,还要有上师或者善知识的窍诀,最后才能够真正证悟无我,证悟空性。

  现在我们修加行就是为了证得这些智慧。出离心、菩提心都是基础,然后要消业,要积福。修金刚萨垛除障法是为了消业,修曼茶罗是为了积福,修上师瑜伽是为了获得上师的加持或窍诀。

  四外加行是为了生起出离心,四外加行修好了,才能生起真正的出离心。然后有皈依、发心,这主要是为了发菩提心。出离心、菩提心是消业积福,获得窍诀的基础。如果没有出离心的基础,没有菩提心的摄持,你消业积福不会有什么效果。

  比如,在座的各位天天修除障法,天天念《地藏经》,业障没有消掉啊!即使你金刚萨垛除障法修得再多,《地藏经》念得再多,也不会有什么效果,因为没有出离心的基础,没有菩提心的摄持啊!心态不清净,心态不智慧啊!心不清净,不是觉悟,那就难了。修除障法消业之所以达不到效果,就是这个原因。所以修加行是很重要的,修四外加行是很重要的。

  积福也是如此。无论是供曼茶罗,还是做七支供,进行顶礼、供养等,这些都是积福的方法,应该能积累善根,积累福德,但是却没有明显的效果,没有达到目的,这也是因为没有出离心的基础,没有菩提心的摄持。有出离心了,心地才开始稍微清净;有菩提心了,心态才是智慧,才是觉悟。在这样的情况下,才可以积累善根,积累福德,才能资粮圆满,之前很难啊!

  修上师瑜伽也是如此。大家天天修上师瑜伽,每时每刻都想获得窍诀,但若是没有生起出离心,没有发出菩提心,很难和上师相应,很难获得窍诀啊。以前我们讲上师瑜伽的时候也讲过,什么叫上师瑜伽?怎样才能和上师相应?和上师相应,就是和法界相应;和法界相应,就是回归自性的意思。这才是上师相应的意思,不是这个人和那个人融为一体,而是自性与自性要融为一体。其实本来就是一体的,因为万法一性,一个自性。我们修上师瑜伽,为什么得不到任何窍诀?也是因为没有生起出离心,没有生起菩提心。

  大家若是真心想解脱、成就的话,修加行很重要啊!百日共修很重要啊!尽管看似天天在闻思、修行,但是都丢三落四的,都不太重视,认为“能听就听,不能听就不听;能上座就上座,不能上座就不上座。这样的话,说明”还是没有明白这个重要性!所以,大家好好地学修这些加行。百日共修很重要,很重要!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