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资料选读

一日之内诵千部金刚经,可度厄延寿·鬼差求取纸钱事

涤华禅师:金刚经注解 第九卷

净土法门法师:《金刚经》第044集

净土法门法师:《金刚经》第087集

宗性法师:《金刚经》讲课记录 第一

宗萨钦哲仁波切:《金刚经》开示

清沛:《金刚经》让我解脱烦闷,梦寐以求寻找的就在此

宣化上人:金刚经浅释(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金刚经》法句探索01

净土法门法师:《金刚经》第111集

黄念祖居士:《金刚经》一滴

念地藏菩萨 《地藏经》《金刚经》,念咒等,算不算助念?

读《金刚经》感应

常福法师:《金刚经》系列开示 53

女儿虔诚诵金刚经,神识不清精神抑郁的父亲神奇康复

念诵《金刚经》的注意事项

妙荣师兄:仅诵一遍《金刚经》就有如此不可思议力量

涤华禅师:金刚经注解 第三十八卷

黄念祖:从金刚经到无量寿经

金刚经全文解释:离色离相 第二十品

 
金刚经专题部: 简介| 原文| 白话文| 注音|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文章位置:        微信分享



宗性法师:《金刚经》讲课记录 第九  

  《金刚经》讲课记录·12月15日

  宗性法师主讲

  笑看风云、拙错记录

  各位网友大家晚上好,阿弥陀佛。今天晚上呢,我们接着上次的教程,给大家继续讲。那么上一次的课,我们已经把第十七分《究竟无我分》结束了。今天我们开始讲第十八分《一体同观分》,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有,不知道大家去看过没有,就是它跟第十七分有没有内在的联系,因为我在讲《金刚经》的时候,开始的时候我就强调过,你不要看《金刚经》有时候觉得前后的内容不太一致,或者是不太连贯。那是表面上看,其实不是这样,它非常紧密的。就比如说,我们现在要讲的《一体同观分》,跟前面的第十七分《究竟无我分》到底有什么内涵呢?所谓一体同观分,这个一体指的什么。不知道诸位注意到了没有,一体到底指的什么?我们在这里先跟大家说一下答案,这个一体,就是前面的究竟无我。无我是说什么?就是佛法讲的空性、讲的真如、讲的法性。这个就是一体。至于怎么可以这样讲,说一体就是究竟无我呢?我们把这一品讲完的时候,我们再来谈。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这一品应该说,涵盖了学习佛法中间很多关键性的问题。前面讲的“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这是佛陀的功德、果德。所以我们经常强调,当你福德和智慧圆满的时候,真正的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时候,就会具备“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包括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佛法,这都是佛陀在果位上积聚的功德。那么这就接触到一个“五眼”,我们把这“五眼”大概地讲一讲。我觉得既然在这地方接触到,我们应该对它有所了解。

  所谓“肉眼”呢,就是指的佛陀的应化身,就比如释迦牟尼在印度应化的那个身,和我们有情众生一样的肉身,也跟我们一样要穿衣、吃饭、走路,也要休息。那么我们这里要知道,我们过去也一直强调,佛陀虽然应化在人间,但是他在整个生活中是过着智慧的生活、自在的生活、无碍的生活,生活在智慧中,智慧在生活中。所以这个地方虽然佛陀跟我们每一个有情众生一样有肉体上的这个眼睛,这个眼眶,这个晶体,但是佛陀的这个肉眼跟我们的肉眼还有一点不同。为什么,过去我们不是老讲三十二相嘛,那佛陀的这个眼睛非常的明确,晶莹、透明,它不象我们的眼睛,一会儿生病啊,一会儿近视,一会儿远视,一会儿角膜炎,一会儿沙眼、红肿、发炎等等。果位上的佛陀的肉眼,虽然从表面上看跟我们的眼睛一样,可是它不象我们有情众生的这些肉眼那么多毛病。为什么,我们有情众生,我们这个身体是果报,是业报身,过去造的恶业所感,因为我们的身体是有漏的嘛。所以我们有情众生的身体是业力所感,而诸佛应化在人间,他的这个色是身是愿力所感,愿力所成就。所以这个“因”是迥然不同的。构成我们有情众生的是业力,而构成佛陀的这个应化的色身最重要的是愿力,要度脱众生嘛,所以他在世间应化。所以《华严经》里讲“佛陀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开示悟入佛智之见”,就是觉应众生进入佛法大海,他是乘愿力而来。那么由这个愿力所感的这个色身,它是无漏的,所以佛陀的这个肉眼,它就不象我们有情众生这个业力所感的肉眼具备那么多的毛病。我们是业力,佛陀是愿力。所以愿力所感的这个肉眼,它是清澈、明亮、光明、没有障碍、没有象我们有情众生这个,在日常生活中的这么多眼疾、这么多眼病。所以尽管佛陀有肉眼,但是它跟我们有情众生的肉眼有不同的地方。那么我们知道为什么不同,一个愿力,一个业力。

  第二个“天眼”。所谓“天眼”,这个要有禅定,按照现在这个说法,就是他的内心高度集中,心里高度集中,那么我们的能量,人身的本能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那么这种“天眼”呢,它要到了色界二禅以上才具备。这种眼,不是我们刚才讲的“肉眼”有形的,以下几个,四眼虽然无形,但是有作用。它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呢?它的视野、视线可以不受阻碍,就象我们过去理想中的穿山精一样,可以透过墙壁、透过山峰、透过阻碍物,可以看透,不受距离的限制,这就叫“天眼”。很多人,现在那些练气功的,不都想开“天眼”,就是这个东西。那个没有功夫是不行的,不是想当然的。这个“天眼”,有些人老说哪个地方长出第三只眼睛,那是“天眼”,那根本就不懂。“天眼”是无形的,那是一种作用,一种功能,并不是哪个地方长出一只眼睛来,不是的。所以“天眼”的功效、作用不受距离的限制,不受阻碍物的限制,可以透视一切,可以观察一切。这个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佛陀果德上的肉眼的功用——具备“天眼”这么一个功能,就是不受限制。过去我们在讲五眼的时候,有的人就说,师父啊,我也要跟你学五眼。我说为什么呢?他说你讲的那个五眼好,我说哪儿好啊?他总是讲那个“天眼”最好,我说为什么好呢?他说你讲那个“天眼”不受限制,不受距离的限制,不受阻碍物的限制,这个我最实用。我说为什么实用呢?我可以看到人家兜兜里的钱啊。我就可以直到怎么想办法弄过来啊。我还可以看到人家家里有什么好东西,我就可以想办法。啊,你看这个,如果有这样的心态,那还能有“天眼”?“天眼”我们刚才不是讲了嘛,就是要非常深厚的禅定,你就是要心念高度的统一、高度的一致才能够有这种功能、这种作用的显示。所以说有这种心态,我学了以后,我就可以看到人家,怎么想啊,怎么弄,我就可以怎么去对付别人,去陷害别人,这种心态不好的。

  下面一个“慧眼”。这个“慧眼”,简单来讲,就是佛陀能够真正证得“空性”的智慧的力量,就叫“慧眼”。其实就是指的智慧。证无分别智,根本无分别智。能够切证“第一谛”、切证“空性”、切证“法身”。证“空性”那个功能的就叫“慧眼”。有了这种智慧,才能证得“空性”,才能够在有相的事物上证得无形的“空性”,才能够在现实生活中保持智慧的不染污性,那就是“慧眼”。

  “法眼”。所谓“法眼”呢,虽然那个智慧力能够证“空性”,那么证“空性”的那个功用是绝语言的,绝思维的,所以有时候禅宗里面讲“开口便错,动念即乖”,至于说的都不是证得的本身,证得事物的那个境界不可以用语言来表达,不可以用文字来形容,那个只有惟“证”方知。所以我老说《坛经》里面的话,“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那个境界,那就是“慧眼”的功能。那“法眼”是什么呢?那我们都证得“第一义谛”,证得“空性”以后,绝语言,都不说了,也不行啊,那我们众生怎么得度呢?众生怎么能分享佛陀的智慧和法喜呢?所以还要说。还要说,那要怎么说啊?这里面就有安立,就有方法,就有教学的这些方便法门。那这就靠什么,这就靠“法眼”的功能。他有安立四书题,安立语言,安能文字,弄些方法,然众生通过这些语言文字,通过这些方法,也能进入智慧大海,也可以跟佛陀一样证得根本无分别智,拥有“慧眼”,证得“空性”,证得“第一义谛”,不受染污,保持无漏。为了让每一个众生都能够达到这么一个目的,那就需要“法眼”。

  最后一个“佛眼”。“佛眼”是什么?就是能够把我们刚才讲的“慧眼”证得的“第一义谛”,“法眼”开演“四十谛”,这两个圆融起来,不偏离一边,以便把两个综合起来,这种功能就叫做“佛眼”。所以天台里面不是讲一个“三观”嘛。一心三观,空,假,中。如果把三个眼,最后这个“慧眼”“法眼”“佛眼”作比较的话,“慧眼”就指的那个“空”,就证得根本智,“法眼”就指的那个“假”,由“空”入“假”,世俗篇上安立世俗谛的道理,“佛眼”就是“中”。“空”、“假”、“中”这一心中得,“慧眼”、“法眼”、“佛眼”其实是一心,一念中都具备,这为什么是安立三世呢?是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来揭示它,是从它不同的功能,来给它安的这些名称。所以这五眼其实是对佛陀内心所证悟的境界,乃至说法度众生这些方便的一个概括。那么这个地方佛陀问须菩提,你觉得佛陀有这五眼吗?须菩提说,有。那意思是什么?就是佛陀在果位上具备了这五眼 ,“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那所有世出世间的一切法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其实是想表达这么一个意思。

  所以下面他就接着问,“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正因为佛陀具备了上面的这五眼,他对不可尽量的,就刚才讲的“一沙一世界,一国一如来”,恒河里面那么多沙,那么多沙里面那么多国土,那么多国土里面那么多佛世界,那么多佛世界里面那么多人,你想我们凡夫众生,单靠我们这个心量、这个意念、这些眼能够知道这些众生心吗?不知道。佛陀知道。他为什么知道,因为他具备上面这五眼。特别是“慧眼”“法眼”“佛眼”,因为这“慧眼”“法眼”“佛眼”对众生心了如指掌,什么道理,怎么了解,“何以故?”怎么了解法啊?“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这是靠什么眼?“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那么这个“皆为非心”就是指“第一义谛”,都不是心,就是“空”的,就是“缘起”法,这就是“慧眼”。空性,证“第一义谛”,如来所证的诸心,如来说的,安立的,语言文字说的是什么,我们刚才说“假”嘛,“法眼”,自名为心,就是“中”,就把“空”“假”合起来就是“中”,这就是“佛眼”。所以“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这就包括了佛的“佛眼”、“法眼”、“慧眼”,正因为佛陀具备这三眼,才能够知道众生的心。所以这个所谓的眼,其实就是指的“智慧”。如来以“智慧”为眼?为什么?“知见”嘛,我们佛法里面不是讲“知见”。如来以“智慧”为眼,诸位,知道吗?我不知道诸位以什么为“眼”,诸位,有人告诉我吗?你们自己想一想你是以什么为“眼”?有人告诉我没有?你们以什么为“眼”?大胆一点没关系,这个都是讨论交流嘛。大家以什么为“眼”?有人告诉我以“心”为“眼”,你什么心啊?我们以我见,烦恼为眼,我们是以众生心为眼,众生心是什么?是分别心、我见、烦恼,以这些为眼。所以我们看东西的时候总是带着模糊的眼睛,带着望眼镜,看不见事物的真相,被有色眼镜的颜色给遮住了,让我们不能够亲证真如。佛陀就不一样了,而诸位菩萨是以智慧为眼,以空性为眼,所以他们在生活中,在证得菩提中,能够知道事物的本来面目,能够过智慧的生活,这就是我们凡夫众生与佛陀在认识事物上的分水岭,众生的角度就是烦恼、分别、执着、妄想,从这个角度认识事物,怎么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呢?。诸佛用智慧来认识事物,所以他们在自己本地风光里面生活,在本来面目中生活,所以他们坦荡,他们自在,他们无碍,有那么多心佛陀都知道,他怎么知道?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说你那个众生心都是一个样,都不真实,都是妄想,都是缘起。这是宏观上,齐心动年,什么烦恼起什么心,就得什么结果,那都是有规律性的,比如贪心,贪烦恼,贪心的表现形式他在表情上是什么样子?一看就知道,正因为佛陀具备五眼,所以众生心他都能够知道,你看就是这个样子的,为什么说佛说“诸心皆为非心呢?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道理在这儿!!!这个话应该说非常有名!我们开始讲金刚经时也讲过,德山禅师讲过:一位老妇给问住了,你吃点心,你点什么心啊??哪个心,金刚经上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点什么心??在历史上有很多这个问题的谈说。佛陀问弥勒菩萨:我给你授记,你将来要成佛,你是过去心成佛啊,是现在心成佛,还是未来心成佛啊?用过去心成佛,过去已经过去了,未来还没有到,现在也没有成,现在心没有停止过,一念接一念,象浪头一样一浪带一浪的。哪有静止过,哪有停止过,我们的心就象奔腾的流水一样,奔流到海不付还。“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孔子在河边叹息说:逝者如斯夫。事物的变化心量的变化就象这个流水一样。濯足之水转眼及非此水,一万个脚到河里面去洗,纵然抬起来再落下去已经不是原来的水了。我们的心念变化就象那个变化一样,现在心哪有停止过,那有静止过?过去心更不可的了,已经过去了,能再回来吗?能拿的回来吗?那我们怎么办?我们不是没有希望了,过去心不可得,找不到,现在心不可得,留不住,未来心还没有来,没有作用,那我们的心不就没底了一样。在我们生活当中,给我们学佛的人更多的启发。我老是告诉我们的信徒,这句话就告诉我们怎么样来学习佛法,怎么样来用工夫?你们平时怎么用工夫,告诉我。把这三句话再转化一下:不要怀念过去,不要沉迷在现在,更不要憧憬未来!你老是怀念过去没用了,过去的东西已经成为历史,已经成为教训。也不要沉迷在当下,我怎么样,春风得意,得心应手,陶醉,就会产生新的执著,更不要憧憬未来,想到我明天怎么样,我下午怎么样,晚上怎么样,明天后天怎么样。我们讲,今朝脱下鞋和袜,不知明朝穿不穿。黄泉路上无老少,孤魂多是少年人啊。诸位啊,不要老想着明天,后天怎么样,人命无常呼吸间,有限光阴当爱惜,失却人身万劫难。总是憧憬未来,计划不如变化快啊,那怎么办呢?要活在当下!!!怎么个活法,当下一念,这一念怎么活?禅宗里面有一句话非常好,日日是好日。我们无论在修行中生活中,用这么一种心态,起码是向佛的当下靠近,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可念一声佛号,拜一拜佛,烧一烛香,观想一下佛像,调整一下心态,是什么心态呢?一念代万念,最后什么都没有了。想要再有同时、同景、心情,这么个心情,再念一句佛号,已经没有了。你在做事过程当中,你在想着把这件事情当作是历史人生中最后一次希望,唯一的一次希望,不可能再有第二次机遇,把握机遇嘛,我们就要把我们全身心投入,把我们的智慧、把我们的力量贡献出来,才能把事情作好,把功德干好,把最佳状态拿出来。当这一天过去后,第二天还是这样,第三天还是这么样,我想,如果每一天能这样的话,那是活在当下,那样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分分是好分,秒秒是好秒,这样的人生,我想应该是闪亮的,是无悔的。所以你才能真正做到“识心达本早回还,人命无常呼吸间,有限光阴当爱惜,自是人生万劫难。”你才能真正办到,不然的话,有一定的困难,这是我个人的体会。怎样实现这个无悔的人生?当我们在人生路途上步履蹒跚,道路曲折,苦苦的探索的时候,我们都应该让人生无怨无悔。怎么无怨无悔呢?就是活在当下,把你任何时候学习功德修行的心态调整到最佳心态,把你所有的智慧力量贡献出来。你就能作到《金刚经》上所讲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有人问:这些心不可得,那怎么办啊?怎么办?就这么办,不可得的目的就是要你不要怀念过去,不要沉迷现在,不要憧憬未来要活在当下,在当下实现无悔的人生,在当下实现觉悟,实现超越,实现生命的价值,所以这个问题一定要要很好的认清,要体会我们怎么办?怎么修行?怎么修法?过去禅宗讲查念嘛,我想那个查念和这个道理一样。儒家讲人生修养,“吾日三醒吾身”,三是多的意思,每天无数次的反省,觉察,自我批评,慢慢的有智慧的人在语言上、行为上就不会有过失,过错,这和佛陀的修行路线是一致的。怎么用修?怎么观察?怎么查念?不知诸位用过工夫没有?我们现在可以体验。你现在可以闭上眼睛,注意呼吸,或听力。当你没有静下心来,注意听力的时候,你会觉得什么事情都没有,可是当你真正净下心来,万籁聚集时,你会觉得那个时候什么妄想都出来了,怎么都净不下来了,想把妄想拔掉,想去掉妄想的心也是个妄想心,越忙越乱,妄想还是妄想,那个不是用工夫,所以我们讲用工夫就是活在当下,怎么活在当下,就是努力实现无怨的人生,达到佛陀给我们开示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的目的。叫我们不可得的这三个心的目的是什么?积极的意义是什么?佛法永远是积极向上的,佛法讲空有它的积极意义,是为了让我们发挥更好的主观能动性。空是什么?不是否定么?不可得也不是否定,是肯定,是对人生价值的肯定,所以这一点上希望大家要多用点心,怎么样来修行?怎么样来用智慧,打坐,念佛,等等的一些持咒,诵经都是修行的形式,我个人认这些方法因人而异。我个人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让智慧的火花闪烁在生活中,在生活中用工夫,让生活变成佛法,让佛法融化在生活当中。这一品叫“一体同观分”,一体就是究竟无我,诸位能不能把它们联系起来,一体同观,一体就是指慧眼,根本无分别智。你有了根本无分别智,证得空性,是这个体。同观是什么?就是法眼啊,观众生机啊,才有佛眼啊,才能二谛圆融啊。一体同观,观的是这个。体,是指空性。空性是什么?就是第十七分里面讲的“究竟无我”,究竟无我的基础上一体同观,就象一潭清水一样,什么影相都能映现出来。证得无分别智后,所有的都和你的一样了,所以和前一分第十七分有内在的联系,有前后启承转合的联系。诸位,在这个问题上多去思维一下,这个一体同观非常重要。

  下面就这一品做两句话的总结:活在当下真修行,努力实现无悔人生。这两句话,希望大家能够把它记住。

  下面我们讲第十九义分“法界通化分第十九”,“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德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这一品看起来内容非常短,但是这一品里面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道理,什么道理呢?我们看这个文字啊,“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须菩提说,这个福德多。佛就跟他讲,如果你认为这个福德有实在性,如来就不会说它多。因为这个“福德无故”,没有实在性,佛陀才说他这个福德多。那么这个地方什么意思呢?我觉得这个在前面也一再地强调,在讲,就是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布施。用什么样的心态,这个地方更进一步了,前面讲布施嘛,但也讲到过布施的福德,但这个地方把它提高到另外一个高度。所以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福德,我觉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很多的,比如说你干了一件什么事情,说你功德无量,你心里高兴得不得了;说你没有功德,他说我干了这么多事情说我没有功德,他就觉得心里面很难受。这个地方就告诉你一个道理,什么样的功德才是真功德?我们总结成一句话,以“智慧”为体的功德才是菩提的正因。如果说我们认为自己多少福德,那是住相。住相的那个福报,那是有的,那就是人天福报。这个我们过去讲的很多了。我们这里可以跟大家讲一下永嘉禅师的几句话,“住相福报升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堕,造的来生不快活。”什么意思呢?“住相布施升天福”,就是你住相的布施,这个地方讲,你虽然那么多东西来布施,如果你住相的话,只是升天那个福报——人天福报。“犹如仰箭射虚空”,我们可能都知道,你向天上射一箭,这个箭通过惯性到了一定的高度的时候,它因为重量,有地球的吸引力,它必然会往下跌,“势力尽,箭还堕”。那么你如果住相布施,也像仰箭射天空一样,因为你住相的布施,只是人天福报,你升到天上以后,布施的功德享尽了以后,你还要堕下来,甚至还堕落到三途里面去。这个非常危险,所以“造的来生不快活”嘛。所以这一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如果说你认为你那么多的东西来布施,你得的福德非常大,证的功德非常多,我是一再在强调,布施的功德的大小、福德大小,不是在你的东西的多少,而是在你布施对待福德的那一念心,是有相的,还是无相的;是有执着的,还是无执着的。如果是有相的,有执着的,那你再多,那你最多是人天福报。如果是无相的,没有执着的,那你布施功德就是无类菩提知音。所以这一品之所以叫“法界通化分”,对待整个法界所有的事事物物,所有的有形有相的东西,都要用这种心态。什么心态?无相的心态,无执着的心态。如果你能够有这种心态,能够有无执着、无相的心态,那么在整个法界里面,就能纵横十万里,自在随处行。诸位,这就是提醒我们时时刻刻在行四智六度的时候,在修行的过程中的时候,应该怎么样来把握,一个什么样的正确心态?这一段,就像这个文字,不太多,但是它给我们显示的这个道理,给我们显示的这个意义非常深刻。所以这就告诉我们在平时的修行当中,不要去贪这个福德多少,我今天颂了经多少功德,我今天又磕了多少长头又多少功德,我今天又帮助了别人又多少功德,我今天的,明天的,去年的,明年的,十年前十年后加起来,哎呀,这个功德恐怕有多少了。装起来可能跟宇宙这么大了,装起来可能充满虚空界遍法界了,那个时候我可能成佛已经差不多了。你整天想着这些东西,那哪还是功德,那哪还是福德啊?如果你认为福德多,如来就不说你那个是福德了,因“福德无故,如来说福德多”,那才是真福德,真功德。为什么说它“无”呢?缘起的,因缘生法。否定它的真实性,而肯定它的积极性。所以我老是觉得前面讲的话应该用在这个上面,“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这样你就能达到“无相”,就能达到没有执着,这个也跟我们刚才讲的那个“活在当下”也是一脉相承的,也是相通的。为什么叫“法界通化分”,就是我刚才说的,真实的能“纵横十万里,自在随处行”,尽虚空界遍法界,任你遨游。过去我写过两句顺口溜,“遨游天地间,无我非难通”,那是一种内心里面坦荡的境界。这些我们虽然不能做到法界通化,至少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少一些障碍,少一些阻碍,少一些阻力,我们修学的路会非常平坦,不会四处碰壁。我们对这一品做一个小结,就是把它的意思概括出来,“常存智慧心,耕耘长不停。纵横十万里,自在随处行。”我想你把这几句话记住,理解住,对这一品的意思你也能够熟悉了。

  下面我们看第二十分“离色离相分”,“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诸相具足,是名诸相具足。”那么这个里面,我们讲过从第十七分开始,是对前面所有的问题的进一步深化,进一步提高。这个内容前面其实也讲过,离色离相,就是从究竟无我讲它的“空性”,一体同观,就讲了它的“妙用”,法界通化,就是我们应该存什么样的心态,在修行的过程中。这个地方包括最后你成就以后,应该有什么样的心态,要离相,要离色离相。怎么个离色离相?“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你觉得佛有固定的形状,那就是佛了,你就错了。诸位,佛以什么为相?不知道能不能告诉我,佛以什么为相?大家都谈一谈吧。佛以什么为相?我说佛以众生心为相,你说什么道理?因为佛的相没有固定相,你以为我们拜的哪个相就是佛相啦,佛的相是随众生心现。你众生心觉得是什么相,他就给你现什么相,所以我们娑婆世界,佛陀就给我们示现那个相,这个就跟观世音菩萨的道理一样,千江有水千江月,为什么说千手观音呢、千手千眼呢?因为众生有千手千眼,所以菩萨有千手千眼。有若干种心,观世音菩萨就有若干种心现?就像那个普门品上讲的“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那么你说菩萨随众生心现宰官身、男女身,那是不是菩萨啊?那也是菩萨的相啊,你能否定吗?她是相,随众生心现的相。观世音菩萨是这样,佛陀又何尝不是呢?佛的相也是随众生心现。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我们看佛的相就是印度那时侯的相,那么天人呢,八地菩萨呢,十地菩萨,诸佛与诸佛之间呢?那么他们现的是什么,难道就是今天我们这个相吗?考虑考虑,诸位,所以我说佛的相是随众生心现。所以随众生心现的相,你能说咱们作为一个衡量他是不是佛陀的唯一标准吗?不可能。你说这个标准是佛相,那个标准就不是佛相了吗?他还是佛相。所以随众生心现的相,是从无相中显现,无相无不相,所以他什么相都能现。无相现有相,无相随众生心现的相,他从无相中现。那么我们这些人凡夫众生,你的相也是现的众生相,你是烦恼相,你是业报相。那你不是佛菩萨拉,佛菩萨是从无相中随众生心现。你怎么现也现不成,跟我一样,苦难界的相。

  “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具足色身”、“非具足色身”不是唯一的标准,“是名具足色身”,他又具足色身。他是无相中,空性中,随众生心现。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诸相具足,是名诸相具足。”三十二相不是衡量佛陀的唯一标准,这个我们在前面也讲过。他具足了什么相什么相,他就是佛陀了,那么那个魔,心魔、烦恼魔,五蕴魔,你不是想见佛嘛,就给你现一个佛相,它是什么,它是魔啊。你看那个《西游记》,大家不是都看过《西游记》嘛,《西游记》讲唐僧和孙悟空他们一起到了那个雷音寺的时候,不是看见一个如来么,坐在上面庄严得不得了。唐僧就拜啊,我见到佛了,孙悟空说你别拜,师父,那个是假的。唐僧说你这个家伙,业障深还怀疑,那明明是佛嘛。孙悟空一棍打去就现出相来了,原来是个假的,是个魔现的,是个妖怪现的。所以我说写西游记小说的吴承恩他也是懂佛学的,不能用那个东西来判断他是妖,是佛。魔现的佛相,虽然是佛,看起来又具足那些相,他还是魔。本质是魔。所以不能用这些东西来作为判断佛陀的一个标准。我写过几句话,“凡所有相皆虚妄,三十二相归无相。汇三归一显全时,高坐白牛见法王。”我把这几句话作为“离色离相分”的一个总结。

  问答

  问:五蕴非我,谁念弥陀?

  答:五蕴是什么,色、受、想、行、识。它是和合的,如果说,你有一个我在念弥陀,那你跟阿弥陀佛还有隔阂,还不能够融为一体。你就是要打破这个执着的我。这个“五蕴非我”是否定“五蕴”的真实性,而没有否定“五蕴”的存在性。五蕴是缘起,和合的,暂时存在的五蕴。没有一个实在的“五蕴” 和合的我在念阿弥陀佛,这个道理应该是这样。五蕴非我,它没有否定“五蕴”的存在性,否定了“五蕴”的实在性。问:三归是什么意思?

  答:汇三归一就是三乘归到一乘,三乘指声闻、缘觉、菩萨,只有佛乘是真实的。三归是什么,就是归三应该是归三吧,就这个意思。

  问:汇三归一显权时,高坐白牛见法王。没有听明白?

  答:汇三就是我刚才说的,佛经上讲的三乘,声闻、缘觉、菩萨都是方便。佛乘才是真实的。那个“权”就是方便。三乘是权,一乘是实。“高坐白牛见法王”,《法华经》里讲的羊车,鹿车、白牛车都要不得,最后那个大白牛车就是佛乘,那个才是最究竟的。“见法王”,你才能证得空性,“法王”就是空性。才能够成佛。问:在打坐的时候,为什么觉得呼吸的那一个不是观的那一个?

  答:因为你呼吸的那一个是我们色身上的感觉,你观的那个是你的一个妄想。这两个东西永远搞不在一起。所以在你在修的时候,我的个人体会,就是你把那个“观”先不要,先放在你的呼吸上。但是这个呼吸不是让你把心集中在鼻端上,你统一在另外一个地方,感觉到它的存在。你不要随着呼吸去跑。如果你把心随着你的呼吸在动,那你的心还静不下来。你要把呼吸统一到一点,感觉它的存在,把它定义为“感觉”,那时候心就定下来了。

  问:本元是什么?

  答:有两句诗送给你,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就是本元。

  问:能说能行,要证得什么果位?

  答:我觉得有四个字送给你,“查禅义畏”。

  问:我用了本元这个名字,但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请法师开示?

  答:就是那两句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问:极乐法门是方便法门,不一定要破我执,对否?

  答:不是这样。一切法门都是方便法门,参禅、打坐、念佛都是方便法门,语言文章都是方便法门,念佛也是在破执着。你觉得极乐法门是真实的法门,哪有真实的法门啊?一切法门都是方便法门,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方便法门,可是每一个法门都是教我们破执着,不要妄想。问:佛说无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肯定有佛法?

  答:佛说无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问:怎样成佛啊?

  答:成佛不是想出来的,通过修行。想成佛,成得了吗?这个就叫“无心成柳柳成荫”。


下载WORD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