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病都是自己作的,不作就不会病


   日期:2015/11/14 16:4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不生气就不生病”,这句话不是谣言,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郝万山50年从医经验的总结。

  郝万山教授游学于欧美,亲眼看到很多人因为心理情绪不好引致一身疾病。今天,郝万山教授有5句话送给我们中老年人,很有指导意义!

  “病都是自己作的,不作就不会病。”

  俗话说:50岁以前人找病,50岁以后病找人。

  生命的开始就是衰老的启动,养生抗衰老是一辈子都要做的事情,长期的昼夜颠倒、饮食无节制、运动少,都会引发疾病,这都是对自己身体的摧残,都是在“作病”。

  现在大家就明白为什么一定要强调“养心”,也许是很难做到,但至少是在脑子里有这根弦,能时刻提醒自己也是好的。

  “真正高明的医生并不在医院,在你身体中。”

  郝万山教授说:人渴了要找水喝,饿了要找饭吃,这都是人体的自调机能在发挥作用。

  这不仅是中医的思想,也是现代医学的观点。现代医学之父,2500年前的希波克拉底说:“疾病的痊愈是要通过自身的自愈力,医师只是在旁协助而已”。

  所以说,真正高明的医生不在医院,而在你的身体之内;最珍贵的灵丹妙药不在药店,而在你的身体之中,就看你会不会利用。

  “情绪不爽,会导致肝病。”

  有人曾做过这样的试验:把动物的肝脏切除后,将原本应当是进入肝脏的门静脉和腹部大动脉直接相通,心脏就立刻胀大而静脉血淤积,动物很快就死亡了,可见肝对血循环量的调节作用是多么重要。

  情绪不爽、生气郁闷的时候,也会影响肝的疏泄,而出现肝和肝经气滞血结的情况。

  “不生气,就不生病。”

  情绪是人的本能,但在竞争激烈的生活环境下,人的精神压力自然会增大,于是各种负面情绪会经常影响到人的健康。

  郝万山教授说:“你看好多人,到处都抱怨,看啥都不顺眼。国家怎么这个样子,社会怎么这个样子,单位怎么这个样子。回到家就抱怨,家里人怎么这个样子,抱怨就是一种负向情绪。”

  郝万山教授还说:“现在,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疾病,都和情绪有关。嘿,只要我们把控好情绪这个关,我们就可以不得病,不得大病,少得病,晚得病。”

  “心要静,身要动。”

  养心、静心、修心、调控意识情绪,本身就是一个养生常识,可惜不被大家重视,所以才会出现“治不好的胃病”、“伴随一生的咽炎”。

  心静则身安,身安则体健,心安体健则百病少生。动能生阳,阳气旺盛而通达,则气血流畅,肌肉丰满,筋骨强健。

  心要静,身要动,营养均衡不过剩,这是历代各个门派的养生家提倡的三大法宝。

  上面这5条建议是郝万山教授50年医生经验总结:情绪给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影响。句句有道理。

  很多人还被疾病折磨,却不知是被情绪问题。把这篇文章给亲人朋友看看,我们一起“不生气就不生病!”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疾病       肝脏)(五明学佛网:疾病       肝脏)  

 宽运法师:佛教的疾病观 

 耕云先生:耕云心药录——身体疾病篇 

 耕云先生:耕云心药录——心理疾病篇 卷下 

 耕云先生:耕云心药录——心理疾病篇 卷上 

 心理医生称有时候懒是重大疾病的征兆 

 高月明居士:精神分析-6(治愈心理疾病的秘诀) 

 高月明居士:精神分析-5(治愈心理疾病的秘诀) 

 高月明居士:精神分析-4(治愈心理疾病的秘诀) 

 高月明居士:精神分析-3(治愈心理疾病的秘诀) 

 高月明居士:精神分析-2(治愈心理疾病的秘诀) 

 高月明居士:精神分析-1(治愈心理疾病的秘诀) 

 高月明居士:为什么说心理疾病源自对本能欲望的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