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资料选读

静波法师:大方广佛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华严经 普贤菩萨行愿品 讲记 五

华严经疏钞

宣化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23

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

澄观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疏 第三十八卷

宣化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7

梦参法师:明法品节录二《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十八、明法品第十八》节录

《楞伽经》与灵辨的《华严经论》

第二十九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论

法藏大师:华严经传记 第一卷

华严经讲话 二十四、永远之求道

华严经,经中之王

海云继梦:华严经经首 第七卷

鎌田茂雄:华严经讲话 十三、欢喜之妙道——十地品(一)

宣化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21

大痴法师:《华严经·净行品》漫谈

智俨大师: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 第四卷

澄观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疏 第十三卷

南亭法师: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第一卷

《华严经》的内容

 
华严经专题部: 简介| 原文|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文章位置:        微信分享



第三十一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论  

  第三十一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论

  十地品二十六之三

  第二离垢地

  将释此地。约作五门分别。一释地名目。二明此地修何行门。三明善财表法。四明此地于三界中得何界解脱。五随文释义。

  一释地名目者。何故名为离垢地。为此位治上上十善戒。上上十善戒即法身性戒能自体无垢故。故名离垢地也。

  二明此地修何行门者。以戒波罗蜜为主。余九波罗蜜为伴。

  三明善财表法者。善财此位中知识号普德净光夜神。此是女天。在菩提场内。善财得菩萨寂静禅定乐普游步解脱门。凡是夜神河神海神地神。总是女神。表慈悲位。明此十地蕴积大悲满。净光夜神者。为满普贤愿行故。夜神者。常居生死大夜破一切众生长迷暗故。神者。其智应真。号之为神。此女天在菩提场内者。明以法身妙理为戒体故。善财得菩萨寂静禅定乐普游步解脱门者。明以性戒遍周行齐法界不为而用对现色身常处世间不染尘垢。故为名也。以体用恒寂故。以禅定是体游步是用乐是法乐。此神住菩提场内者。为上上十善是全体菩提法身妙理。又是初欢喜地婆珊婆演底夜神本发心之师。明一切发心以菩提妙理为体故。

  四明此地于三界中得何界解脱者若以菩提无作之体。即三界六道总通解脱。是总相义。若也别相论之。善知三界法差别者。即以戒体能治欲界烦恼。以菩提妙理现前。且能观欲界烦恼行相。以菩提妙理。且治欲界惑习故。色无色二界三地位中修八禅定。方明此色无色界行门。若不如是别别修行。但以菩提无作用。不能简知三界所染行法。即于三界法不能了达。便同声闻外道。无大智故。是故此地修戒治欲界烦恼。三地修八禅。治色无色界烦恼。初地明凡夫发心但有大志乐忻求大法故。三地修八禅者。明上界禅皆息想安定。心而住禅。菩萨不息。任体自寂禅。舍彼息心住理自寂。称菩提故。凡上二界禅。随其浅深。皆有息心想伏。随寂静住。第四禅中无出入息。唯白净妙色现前。水火风三灾不至。为念亡想灭无此业故。唯有色界业在。

  五随文释义者。于中复分为二。一长科经意。二随文释义。一长科经意者。于此第二地中。长科为六段。一诸菩萨闻此已下有五行颂。明诸菩萨闻法欢喜分。二尔时已下一段。有四十三行经。明已修初地欲向第二地舍恶从善分。三佛子已下一段。有三十九行半经。明第二地中善持上上十善分。四佛子已下。有三十九行半经。明第二地中起慈悲众生分。五佛子已下一段。有三十一行半经。明正入第二离垢地得见多佛分。六说颂已下。有四十二行颂。明重颂前法及请说第三地分。

  二随文释义中从初五行颂中大意有三。一菩萨闻说初地法欢喜。二散华称赞。三解脱月知众心请说第二地。其义如文自具。

  第二于舍恶从善段中四十三行经复分为两段。一从尔时金刚藏已下至以此十心得入离垢地有四行半经。以十心修第二地向。二佛子菩萨住离垢地已下至令他修者无有是处有三十八行经。明第二地菩萨种性自身口意业调善顺十善心。具慈悲分。十善者。身无杀盗淫。意无贪嗔痴。口无妄言绮语恶口两舌。如欲界十善散善修。色界无色界十善。并修定业以息想方至。

  第三佛子已下三十九行半经。明善持上十善分中。复分为三段。一佛子已下至如是方便菩萨当学有十四行经。明此位菩萨持十善道分。于此段其意有六。一念十不善是地狱畜生。二念十善业道得生。三界至有顶天。此十善通修非想顶。总名有顶。三上品十善畏苦修真得声闻乘。得出三界有为心。伏尽三界烦恼入变化生死。有入灭定经劫不觉。四上品十善自觉缘生不具慈悲成独觉乘。亦得变化生死为根利故。回向大菩提。易经十千劫。五上品十善修广大愿不舍众生求佛大智成菩萨行。六上上十善修一切种智清净故。成十力四无畏。故名为最上乘。以上生天及出世有此五种十善业道。二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已下至无边大苦聚有二十三行经。明行十不善业各有二种因果。如经具明。又十不善中亦有上中下三品因缘。受苦不同。如经自具。三是故菩萨作如是念已下至令住其中有两行经明菩萨自行十善亦教化他行十善业分。如上上十善者。明依智发心。自余三品虽皆离三界业得出三界果。皆依空发心。渐求佛智。方入普贤愿行。为三乘中菩萨。愿行虽广。为未尽佛智故皆有限量。如三千大千国土为佛报境者。以是义故。与佛智中行普贤行者全别。三乘以观空及五位行门忻理至理。方忻如来种智之门然。更须入普贤愿行。即佛果在十信五位后。云满三祇方至。若不回心者。俱在门外草庵。上上十善一乘之门。即以如来一切处不动智佛。以为信心。十住位中即入如来智慧之果。十信五位皆以佛果大智。以成行门。即以如来普光明智。以成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一地为体。即佛果与普贤行同资。以智体圆明出情见故。非三世摄。是以法华经为回三乘令归智海。即以龙女表之。此经顿示佛门。即如善财所表。善财虽遍巡诸友。然不动足于觉海之前。慈氏虽受一生成佛之功。然不离一念无前后。无生智海。此是乘一切智乘。古今见尽。情存前后不入佛智之门。且住草庵。止于门外。论主颂曰。

  一切众生金色界白净无垢智无坏

  智珠自在内衣中只欲长贫住门外

  广大宝乘住四衢文殊引导普贤扶

  肥壮白牛甚多力一念遍游无卷舒

  如是宝乘不能入但乐勤苦门前立

  不觉自身常住中遣上恒言我不及

  第四段中四十行经。明第二地中起慈悲分。复分为十段。一佛子已下有四十行经。总有十种慈念众生心。十种念众生苦道。令安在十种乐中。如经自具。次第作十种复作是念。是如身边二见见取戒取。总依邪见起故。标在其首。六道三界无明。总依名色见恶慧恶欲。生离佛意者。明根随境变。迷自佛智故。我拔出如是险难。令住无畏一切智城。明念苦兴悲。令达本智故。又作是念。一切众生为大瀑水波浪所没者。明因爱水所没故。入欲流有流无明流见流生死回澓者。明总因爱河漩流漂转故。湍驰奔激不暇观察者。明前四流峻速逐境。从见起诸妄业。无暇起观而调伏之故。为欲觉恚觉害觉随逐不舍者。明此三种恶作流依身见罗刹于中执将永入爱欲稠林故。明因身等五见俱生。五见俱生。六十二见齐起。六十二见者。依毗婆沙说。五蕴中各起四见。四五二十。三世各二十通为六十。通身即是神身异神二见总为六十二见。且于色蕴中即色是我。离色是我。我中有色。色中有我。乘自佛智经五位见谛渐明。复有五因有五个果。此约本五上立通为十。都有百一十法门。皆有迷障愚痴等法。一如善财童子举行所障待至彼位具明。如是名为随位进修未得自在愚痴。直至佛果。所谓算数广大愚。随好光明功德分量广大愚。唯佛穷果方始了知。如阿僧祇品随好光明功德品如来自说者是。如是随地位中进修迷障。至善财表法知识一一对行具明。令易解故。随逐邪道故。又一切众生人天魔梵声闻缘觉净土菩萨。皆是邪见。但为苦乐不同。皆非正见行。颠倒行者。四倒八颠倒等是。犹如盲人无有导师者。明菩萨观迷起悲求出要道慧济群品。已下可知。入魔境界者。五蕴魔烦恼魔死魔天魔是也。恶贼所摄者。六根逐境起诸邪见是也。随顺魔心远生迷真妄取名色。身见边见戒取见取邪见。常自笼网轮转苦流愚痴稠林所迷者。如一切众生愚痴稠林所迷。大要约有八万四千。大体总论。一迷等虚空迷。为迷自身。如来普光明本智慧海。即等法界虚空界总迷。如是愚痴广多蔽障本智。故号稠林。如入位菩萨迷道愚痴。随五位上进修因果有一百。以五位中各有十种波罗蜜。以为升进之行体。如十住中。从十信以后修方便三昧。是修十住中初发心住向正入初发心住果。所谓得忆念诸佛智慧光明。是入海门国。观修治地住向观察一切。众生海。是清净法界海。得普眼法门。是正入治地住果。如是五位五十个法门。皆有二种因果。都有一百个升进法门。又从初发心生死稠林故。标之为首。若明此诸见无体。诸见即是法界缘生。起唯法起。见唯法见。随智而转所缘。三界六道诸不善道。总由此五种生。若了即入佛知见。已后诸烦恼总无有生。如是五见相破坏者。是离世间业。因此五见而生斗诤嗔恨。如因贪便起邪命。如三毒因起贪嗔痴业。恶业增盛。名为炽然。清凉涅槃者。业亡智现即乐。又举愚痴重闇妄见膜者。总明多迷障业为迷名色以障正智。又举堕地狱畜生饿鬼者。明由前迷障妄堕地狱。此谓十八地狱。十八者镬汤炉炭刀山剑树黑闇寒冰火车火轮铁网铜柱沸屎拔舌钉身吐火饮铜愚痴火城灰河等。已上十八种地狱。约心所作恶业处即受之。入恶见网中者。明众我五蕴中各具有此四如是。诸见皆依身所起。是故此经云无身亦无见。得佛无上身。将入爱欲稠林者。明一切生死皆从爱欲所生故。为生死多故如稠林。一刹那间八百生灭。心齐起流注不绝。刹那时尽生灭齐生。于所贪爱。深生染著者。明深作生死业转转不休故。所慢原阜者。慢有七慢。慢慢憍慢过慢卑慢我慢增上慢邪慢。原阜者。明慢上更加慢及过慢等。名之曰阜。如世平地更有高地。其上平坦曰原。原上更高为堆。堆上更高为阜。明我慢上加六重慢。此为阜也。安六处聚落者。憍慢原阜上。更加眼耳鼻舌身意。取著名色境。增长苦因已下十四行经。如文可解。此十段经。明此地中观苦起悲救护分。

  第五佛子已下有三十一行半经。明此地菩萨以愿力得见多百千佛分。于此段中复分为十段。一佛子已下至那由他佛有三行半经。明此位菩萨以愿力得见多佛分。二于诸佛所已下至亦以供养一切众僧有两行半经。明以二心五事之供佛及僧分。此中佛法僧者。以毗卢遮那为佛宝。文殊师利为法宝。以普贤行为僧宝。总摄三乘人天六道三宝。总在此三宝中。皆从普贤随行教成故。三善根已下至布施持戒清净满足有四行经。明重受十善戒分。此明初地亦受上上十善。此更重明炼磨。四譬如真金已下至持戒清净满足有三行半经。明举炼真金更加矾石更明净喻。五佛子已下至但随力随分有两行半经。明此位菩萨所行之行分。六佛子已下。至一切智智有六行半经。明此位菩萨受职分。七又作是念已下至一切智智依止者有两行半经。明此位菩萨自知道德殊胜分。八是菩萨已下至以为眷属有四行半经。明此菩萨亦能舍家妻子出家得千三昧得见佛分。九若以菩萨殊胜愿力已下至不能数知明以胜愿力见佛过前依报业力分。十尔时已下明金刚藏说颂分。

  第六说颂已下有四十二行颂。复分为五段。一质直柔软及堪能已下至为诸佛子已开演有三十行颂。明颂前十段法门。两行一颂。如文自具。二佛子已下至第二地中之行相有四行颂。明大众闻法兴供分。三是诸菩萨已下至愿为演说第三地有三行颂。明诸菩萨闻第二地。又请说第三地法分。四与法相应诸智业已下至佛清净行愿皆说有三行颂。明诸菩萨同请说分。五时解脱月复请言已下有两行颂。明解脱月重请说第三地分。如上云一切种者。以加行熏修种一切智。即是根本智。又智者明以根本智加行成差别智。如根本智因三昧现故。差别智由以根本智观察加行力修成。若不一一以加行观察力大愿力。即根本智即滞寂。声闻同乘。故无有用也。

  第三发光地

  将释此地。作五门如前地。

  一释地名目者何故。名为发光地。明此地修色无色界八禅定。善达色无色界。世间禅体识相对治。明达三界障惑分。明益令智慧明净故。故名发光地。为从初地二地以善达欲界中随缠法。于三地善达色无色界四禅八定法门。得出三界。智慧光明现前故。故名发光地。若但修治欲界烦恼。不修八定达色无色界。由有上二界障在。不名发光。为此地修三界业障尽故。故名发光地。以定能发慧光故。

  二明此地修何行门者。以忍波罗蜜为体。余八为伴。此明三界业障尽故。以此忍名为顺无生忍。若也初发心住得佛智慧现前。名初生诸佛智慧家。已十住十行十回向总得无生忍是总义。若也粗细进修言之地前三贤。名为以佛智慧调伏。名为伏忍。初地二地三地名顺无生忍。自四五六地得出三界及世间障亡方名得无生忍。七八九地方名无功用寂灭忍。十地悲智圆该位同诸佛。

  三明善财表法者。善财于此位中得见喜目观察众生夜天神。在去菩提场不远。坐莲华藏师子之座。善财得大势力普喜幢解脱门。表初地初入地位初发心。第二离垢地是初会菩提之体为戒体。第三地是依菩提之理修忍。忍是行首故。故去菩提场不远。以菩提成忍行故。坐莲华藏师子之座。莲华表在行无染。师子明依主义也。号喜目观察众生者。明法忍行慈也。夜天神者如前释也。善财得大势力普喜幢解脱者。明出三界障尽法忍成满贪嗔忿恨惑不能生故。法忍现前有大势力故。普喜幢解脱者。明能摧坏自他烦恼故。于诸境界不倾动故。于诸违顺成法乐故。

  四明此地于三界中得何界解脱者。此得三界解脱。为前二地对治欲界。此三地次对治上二界。八禅总是三界障尽故。以四地修三十七助道观。五地修十谛观。六地修十二缘生观。学出世中世间智慧故。

  五随文释义中。二义如前。第一长科经意者。于此段发光地中。长科为七段。第一尔时金刚藏菩萨已下至得第三地有五行经。明从二地修第三地向起十种心分。第一佛子已下非但口言而可清净有五十二行半经。明正住第三地观诸有为法及于一切众生起慈悲并贵法重人能入火坑受苦乐闻法分。第三佛子已下至而无所乐著有十行半经。明住发光地修色无色界四禅八定随顺法性而行无所著分。第四佛子已下至亦复如是有两行经。明此位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分。第五佛子已下至明以愿力而生其中有三十三行经。明住此地以修禅定获通力六根清净分。第六佛子已下至而说颂言有三十行经。明此位菩萨见佛广狭及受职分。第七而说颂言是说颂分。于此七段经中。

  第一尔时金刚藏菩萨已下有五行经。明从第二地。修第三地向。起十种心。如经自具。

  第二佛子已下有五十二行半经。于中复分五段。一从佛子菩萨摩诃萨住第三地已下至是为十有十九行经。明观有为苦无常以十种哀愍众生分。二菩萨如是见众生界已下至究竟涅槃之乐有七行半经。明菩萨念度众生以何方便安置何处令得究竟涅槃之乐分。三便作是念已下至如是观察了知已可有五行经。明菩萨所念知安置众生之究竟处分。四倍于正法已下至观察修行可有十九行经。明菩萨欲度众生倍勤修求法身命能舍入大火坑无苦分。五此菩萨已下有两行经。明决定修行非但口言分。

  随文释义者。余文自具。如欲度众生令住涅槃乐。不离无障碍解脱智。此是根本智。乃至如实觉无行无生慧光禅善巧决定观察智善巧多闻。如此五法总是一根本智之随用。修行者。修方便定显之可见。如倍于正法勤求修习日夜唯愿闻法者。喜法者。明智现无忧故。乐法者。无生死故。依法者。依如来智故。随法者。随顺正解脱故。解法者。解第一义故。顺法者。顺正智故。到法者。自到涅槃能到入生死度众生故。亦令到涅槃故。如得一偈法胜得大千世界宝及轮王位者。明世法不免生死故。已下准知。

  第三佛子已下有十行半经。是四禅八定随顺法性无著分中。复分为九段。一佛子已下至离生喜乐一行半经。是住初禅分。二灭觉观。已下至定生喜乐一行经。是住第二禅分。三离喜住舍已下至舍有念受乐有两行经。是住第三禅分。四断乐已下至住第四禅有一行经。是住第四禅分。五超一切色想已下至住无边虚空处有一行经。是空处定分。六超一切虚空无边处至住识无边处有一行经。是识处定分。七超一切识无边处已下至无所有处一行经。是无所有处定分。八超无所有处已下至非有想非无想处一行经。是非有想定分。此三界顶。九但随顺法故而无所著。是心无依定此是法界定体。随文释义者。明此发光地得出三界心入法界自体无作大三昧门。虽修四禅八定恒随法性而无所依。但为炼磨三界习气令智明净。应如是进修故。如善炼金不失铢两喻。如是重重以戒定慧炼磨。不失法界大圆明智铢两。以此八种禅定炼磨令智慧转更明净。以法身智体本无增减故。名发光地。权教菩萨得出八禅超三界苦生于净土有慈悲者。留惑润生住于世间。声闻罗汉出八禅之后。入第九定。依空智灭身。智总无。如一乘菩萨修习八禅。善知世法无有体性。成一切智之妙用故。达三界体自无生灭故。发超大智知世法故。故名发光地。初地修檀住世间。第二地修戒明能净世间。第三地修八定明得出世间。四五六地明修出世间中世间之智。七八九地明修入世间成悲智圆融。第十地明修智悲圆满成佛位故。计其理智无有地体层级。为治惯习及会融悲智生熟及修世间出世间差别智有浅深。安立诸地。设有轨度令使仿之。

  第四佛子已下有两行半经。明修四无量心以大慈为首分。

  第五佛子已下至以愿力而生其中有三十三行经。明神通自在分。于此段中复分为六段。一佛子此菩萨得无量神通力已下至梵世有六行经。明神通分。二此菩萨已下至亦悉能闻有两行经。明天耳通分。三此菩萨已下至以他心智知众生心有七行经。明得他心智分。四此菩萨已下至皆能忆念有八行经。明得宿命分。五此菩萨已下至皆如实知有七行半经。明得天眼分。此已上明菩萨五通自在。为智悲未满本愿故。具普贤行故。异净土菩萨故。异二乘故。不证漏尽。通以智于生死随行自在故。如净土经云。虽证六通而不尽漏者是也。六此菩萨已下至以意愿力而生其中有两行经。明不随三昧力受生分。

  第六佛子已下至而说颂曰有三十行半经。于此段复分为六段。一佛子已下至随力修行有六行半经。明此菩萨以愿力得见多佛及供养闻法分。二此菩萨已下至转更明净有四行半经。明观法解缚分。三佛子已下至转更明净有三行经。明喻炼金金比菩萨地加行智慧明净分。四此菩萨已下至皆转清净有三行经。明忍辱柔和十三种心转更明净分。五此菩萨已下至随力随分有一行半经。明此位菩萨所行之法分。六佛子已下至不能数知有十行半经。明此位菩萨受职依定见佛数量分。

  第七尔时已下明金刚藏说颂分。于颂中有三十六行颂。两行一颂。重颂前法。如文自具。

  第四焰慧地

  将释此地。作五门如前。

  一释地名目者。何故名为焰慧地。前地修上界八禅。得出三界智慧故。名发光地。此地修三十七助道观门。观身受心法转加明净。故名为焰慧地。前地因定发故名发光地。此地以三十七助道观门观身受心法。自性无依慧加明净。故名焰慧。

  二明此地修何行门者。以精进波罗蜜为首。余九为伴。

  三明善财表法者。善财于此位中。见普救一切众生妙德夜神。得菩萨普现一切世间调伏众生解脱门。此神住在此众会中者。即明与前喜目神同会为表。前离垢地是以法身无作性戒是菩提体故。忍波罗蜜精进波罗蜜是菩提行故。普德净光住道场之内。喜目神住处去道场不远。此第四地中普救众生夜天在此众会中。明以忍精进二位不离万行故。又明三十七助道行门是助菩提行故。故言在此众会。此位明以菩提体却观身受心法成世间智慧故。前之三地已求出世菩提心。此四五六地以菩提心返修世间智慧。此云在此众会。此位中见普救众生夜天神者。明三十七道品四念处观。是三世诸佛教化一切众生助道方便。一切诸佛从初发心至究竟智。皆依此方便。而增明诸智慧故。是故此神名普救一切众生妙德。妙德者。明三十七助道观。能显自他妙慧故也。明前三地修戒定忍得出世心。此地重以三十七道观。再更治之。故名焰慧地。得普现世间调伏一切众生解脱门者。为明此位三十七道品。通三乘一乘共所修行调伏之大路故。名普现调伏一切众生解脱。一一依善财表。行中类之可见其意。若不如是不可了知地位行门。后至入法界品具明。

  四明此地于三界中得何界解脱者。若以总相得三界一相解脱。若别相升进。明此位中以修三十七道品观得欲界中智慧解脱心多。大意明重治前第三地中出三界余习。为明第五地禅波罗蜜修十谛观。得上二界并欲界中出世间中解脱。皆须总别同异成坏论之。如初欢喜地表法神。明初生佛家以檀波罗蜜能资生圣道故。神名主当春生。如第二离垢地戒波罗蜜。以法身无作以为戒体。故神名普德净光明戒光也。即住居道场之内。表法身是道场体故。身是菩提体故。第三发光地以忍波罗蜜为体。神名喜目观察众生。以忍故无事不悦。去道场不远者。明忍以法身无作为体故。第四焰慧地以精进波罗蜜为体。神名普救众生。以精进波罗蜜是普救义故。又为普治前三地出三界习气住在此众会者。明不离法身及性戒忍行中行精进行故。如是总约名及住处所表。地位次第令易见故。思之可见。又入地中多以神为表法者。明入地以圣智从行祐生名神故。又以总别同异成坏之义。六相法门思之。方无有惑。

  五随文释义者。有二义。一长科经意。二随文释义。一长科经意者。于此焰慧地中。长科为七段。第一佛子已下。有十二行颂。明大众闻前地欢喜复请后地法分。第二尔时金刚藏已下一段六行半经。明以十法修入第四地向分。第三佛子菩萨住此焰慧地已下一段三十七行半经。明修三十七道品分。第四佛子已下五行半经。明对治身见分。第五佛子此菩萨已下一段十五行经。明以前观智方便获大利益柔和分。第六佛子菩萨住此焰慧地已下。有三十行经。明此地见佛增广分。第七菩萨已净第二地已下。有五十三行颂。明重颂前法分。

  第一从初十二行颂中。复分为两段。一佛子闻此广大行已下至菩萨胜行妙法音有八行颂。明大众闻第三地法欢喜兴供称叹分。二从愿更演说聪慧者有四行颂。明更请第四地法门分。已上文义如文自具。不烦更释。如自在天王大忻庆者。为此天是说十地处非余天不悦。但举说法处主故。

  第二尔时金刚藏菩萨已下修四地向中有六行半经。分为两段。一尔时已下至当修十法明门有两行半经。明欲入第四地劝修十法分。二何等为十已下三行经。是正举十法名目观察分。何故举此十法重令观者。明于前三地得出世间智慧今重观此十法。明将出世间智慧返达世间同出世间故。

  第三佛子已下三十七行半经。分为九段。一佛子已下至生如来家有一行半经。明以十种智得生佛家分。如十住初发心住亦名生如来家。至初地中亦名生如来智慧家。此四地亦名生如来家。有何差别。答。计其总相。生如来智慧家。即一体无二。若论别相升进即有浅深。如十住之中于妙峰之顶。明创启凡情始开佛智慧。但启迷解得一分烦恼清凉故。佛果名月。如十住位中十个月佛是。如善财表法中。妙峰山上见比丘。且彰佛慧解脱未明智慧神通。如初地生如来家。虽有智德神通。但且得出三界之神智。所教化众生亦以如己所知。未得达世间智慧与出世间智慧自在无碍。此第四地生在佛家。明达世间中出世间智慧故。与初地中。虽入神性共同然。出世间世间智慧浅深差别。明前三位但修上二界禅得出三界。一单之理。此位观身受心法故。经云得彼内法生如来家。内法者。明智慧返观达俗智无俗不真故。二何等为十已下至是为十有四行半经。明以十法成此地之智慧分。从所谓深心不退于三宝中净信毕竟不坏故者。此三宝是通三界及三世一切法总三宝摄。非如世情三宝故云深心也。观三界法性自无性。是名佛宝。了三界法同异总别成坏。是名法宝。以自行门和众生心意方便引接令得应真及人天乐。是名僧宝。观世间成坏故者。下文云因业故有生。还因业故灭。约本法界无成坏故。明不成坏中众生妄见成坏。观生死涅槃故者。明生死本涅槃总无体故。观众生。土业故者。明国由业起故。是本无今有故。观前际后际故。观无所有尽故者。明三世本无无有尽相故。不言多劫而有不尽。但言三世本无本无可尽。是为十。总结前十法故。三佛子菩萨住此第四地已下至除世间贪爱有六行经。明观身受心法四念处观门分。四念处观者。一身念处观者。循者顺也。明善顺观内身肠胃肝胆心肺脾肾五藏六府都无我人主宰体相。勤勇者。明勤观不惓。念知者。不忘念也。除世贪忧者。勤观内身善知无主。除世贪欲烦恼故。观外身循身观。循身者巡身。亦云顺。亦云善。意者。周巡观察外身皮肉筋骨发毛爪齿眼耳鼻舌手足腰臗。都无主宰我人体相。皆从虚妄系着业生。无有实法。有业即有。无业即无。当观业体本无依止。达身无体。受者亡遗有大智圆明。都无我人受者。动寂任智内外无依。勤勇念知。如前。除世贪忧者。除身见边见见取戒取邪见上贪忧。观内外身周巡遍观者。内外身如前别观。此令总观其身内外无主。犹如虚空无有一法而可得者。此是身念处观。已下观内外受周巡内外。观能受所受内外中间。性无依止已下。观内心外心能知所知。都无住处已下。观内法外法无有我人。此已上是四念处观。四复次已下至回向于舍有八行半经。是修四正勤分。复次此菩萨修行欲定断行者。明勤观前四念处不乱是欲定为有觉有观故。断行者。勤观前四念法断身见边见邪见等及色受想行识等行。此位重治练欲界惑上二界惑。以五地禅波罗蜜重更治之。前二地以戒体治粗。此四念观治细。成就神足者。以欲界诸天等神足。是下品十善业报。此约一分法性智通殊胜。即不可比于三界及二乘三乘有限之通。且望后位。即此位不如。虽作观行皆以理智为体。为成差别智。更令微细故。观众法起满本愿成大慈悲故。依止厌者。对治不取世恶法依止离者。性自无著故。依止灭者。灭诸恶法令不生故。回向于舍者。至无依处故。此明是非总舍至露地智故。修行精进普救一切众生故。勤定心定观定断行者。一心专作无错失故。已下如前。五复次已下至回向于舍有两行半经。明修信进念定慧五根分。依止厌离灭回向于舍。总四法为对治之体故。如文可知。六复次已下至回向于舍有两行半经。是修五力分。还以依止厌离灭舍为体。即于境不动名之为力。七复次已下至回向于舍有三行半经。明修七觉分。还依止厌离灭舍为体。明简正邪名择法觉分。自利劝他恒无疲倦。名精进觉分。法乐现前见来求者欢喜无厌。名喜觉分猗者。依也悦也。以无依住之理智恒现前故。法悦熙怡世无忧恨之所伤故。名猗觉分。内外观终受心随智不随境转。名之为定觉分。身边见亡自他境灭。身受心法都无所依。名为舍觉分。心境见亡起唯智起无杂乱故。名为念觉分。已下如前。八复次已下至回向于舍。有三行经。明八正道分。依止厌离灭舍为体。以八邪为八正道。九菩萨修行如是功德已下至善巧方便故有五行半经。明作如是观行之意为十法故。以不舍一切众生为首。如文具明。如十力处非处为首。如前已明。无畏者。四无畏也。一一切智无畏。二漏尽无畏。三说障道无畏。四说尽苦道无畏。如是四种。人天外道无能难其过失者。不共佛法者。十八不共法也。一佛身无失。身行善故。二口无失。口业善故。三念无失。无杂念故。四意无异。怨亲平等故。五心无不定。不异法界无作智故。六无不知。以一切无不明了故。七欲无减。满众生心作所欲随顺利生故。八精进无失。自虽道满建法利生无休息故。九念无减者。善知一切众生根时非时故。十者定无退。本无动故。十一者慧无减。善简诸法无生灭故。十二者解脱知见无减。光明智无不达故。十三者身业随智慧行。四威仪中无不成益一切众生故。十四者口业随智慧行。无杂谈论故。十五者意业随智慧行。永无邪思相故。十六者智慧知过去世无碍事。十七者智慧知现在世无碍事。十八者智慧知未来世无碍事。此十八种唯佛独有。不通下果。相好者。有九十七大人之相。随好者。如随好光明功德品。但举一个手中随好。名圆满王出光明为炽盛。七百万阿僧祇光明而为眷属。但举其一随好无尽。又有十华藏世界海微尘数大人相。一一身相众宝如相以为庄严。此明无尽相无尽随好等法界虚空量故。音声悉具足者。约总言之。有六十种梵音。若随差别经云。广大微妙之音遍一切刹。住无量劫求于上上殊胜道故。即以佛果法门余法不过故。随顺所闻甚深佛解脱者。乘如来一切智乘故。思惟大智善巧方便者。巧能随逐一切众生根所宜令度苦故。

  第四段中有五行半经。分为二段。一佛子住此焰慧地已下至一切皆离有三行经。明此地以四念处所观对治身见为首。自余我人众生等遍观身受心法皆能离着处故。二此菩萨已下至皆悉修行有两行经。明此菩萨见业是如来所诃所赞分。明一切众生所作业道恒流转生死此是如来所诃。应可以观治之。若也以观自治无业。当可以智方便随生死。同众生事业济度众生。是顺菩萨道。如来所赞皆悉能修故。

  第五有十五行经。于中义分为四段。一佛子此菩萨随所起方便已下至皆善修行心有四行半经。明此位如上修集于道及助道得十种利益心分。二此菩萨已下至得说法者意可有两行经。又得十种心得说法者意分。无稠林行者。明无迷滞障所覆荫故。三此菩萨已下至道非道精进有五行半经。明此位菩萨得十种精进分。此十精进以成当地令坚固故。亦成后地令相应故。四是菩萨心界清净已下至皆悉成就有三行经。明此位菩萨心界清净得佛护念分。已上明已作四念观。于法深细。悟解明利。明断具足故。

  第六佛子已下有三十行经。于此段中义分为八。一佛子菩萨住此焰慧地已下至一切众僧有四行半经。明以愿力见多佛并供养分。二以此善根已下至转更明净有四行经。明见佛承事住多劫中深心信解更增明分。三佛子譬如金师已下至悉不能坏有六行经。明以金师炼真金作庄严具转明净喻。四此菩萨已下至第四焰慧地有两行半经。明此位中所行之行分。五菩萨住此地已下至具足一切种一切智智可有四行经。明此位菩萨受职分。如一切种者。明加行成种。一切智智者。明入根本智及差别智皆可以求。六复作是念已下至一切智依止者可有两行经。明此位堪为一切众生师首分。七是菩萨已下至以为眷属有三行经。是依自报业入三昧见佛及威动广狭分。八若以愿力已下有两行经。明以愿力见佛甚多不能数知分。

  第七五十三行颂中分为两段。一切两行颂叹菩萨已净第三地法方能趣入第四地分。二始登焰地增势力已下至过于此数无能知有三十行颂。明重颂前法分。如身见为首。六十二见者。明有身见。即六十二见俱生。以是义故循观身受心法以用治之。得无身受心法。即诸见总无唯智所见也。名悟佛知见入佛知见生佛家故。六十二见者。于五阴上各有三世。于三世上横计有四句。一如去。二不如去。三亦如去亦不如去。四非如去非不如去。于未来五阴上各计四句。一者边。二者无边。三者亦边亦无边。四者非边非无边。于现在五阴上各计四句。一者常。二者无常。三者亦常亦无常。四者非常非无常。于五阴上有三世。三世上各有四见。一世有二十。三世各有二十。通为六十。总断常二见为本。共为六十二见。又为色受想行识各有四见。一世上有二十。三世为六十。断常为二见共为六十二。若以四念观门。诸见总为佛事。为身见无。总是佛知见故。


下载WORD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