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真堪布:我们常常说的“不执著”是指什么?


   日期:2015/12/9 7:3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真的要好好观察自己,到底是什么状态?百日共修快要结束了,若是想“什么时候结束啊?我是不是快要下山了?真的不舍得啊!”心里因此而难过,这样还行。没有满足的时候,不能有满足的时候,这都是欢喜心。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做不到对什么都不执着,但是我们可以执着善法。不是不能执着善法吗?这也是一种方法,这叫以妄治妄,以毒攻毒。若是你做不到不执着,那就先执着善,然后去对治恶;先执着修行,然后去对治烦恼习气。虽然是妄想,但刚开始时是可以有的。

  有的人认为:所谓不执着,就是什么都不能做。这是错误的!这是造业,这本身就是执着,执着“不执着”了。若是你不执着,这本身就是一种执着。当最后真正不执着时,是自然就没有执着了,这个时候真正回归当初了,在那个状态当中,本来就不执着,本来就没有妄想。犹如晴朗的天空本身是没有云彩的,云彩是突然起来的。你特意不打妄想,这本身就是妄想;你说不能执着,这本身就是执着。不打妄想、不执着,这是通过修行,最后要达到的境界。

  我们说坐火箭可以到太空,现在你是在坐火箭,但是还没有到太空,现在还有空气。当你到了太空时,就是另外一种境界、另外一个世界了。既然你现在还在地球上,说太空上的境界干嘛?所以,你不能现在就说“不能打妄想”“不能执着”“一切都要放下”,你能做到吗?你现在还在地球上嘛,不可能不打妄想,不可能不执着。怎么办?没有事,你可以打妄想,但是要打善的妄想、打修法的妄想。你刚开始要特别执着善法,特别执着修行,要恋恋不舍,不能有满足。这就像在坐火箭一样,可以迅速到达那个境界。

  三种精进之不满精进,就是指不能有满足。像饥饿的牦牛吃草一般,这一口还没有吃完,就盯着下一口,这样不停地、勇猛精进地学修,念完这个接着就念那个,修完这个继续修那个。

  有的人问:“难道不要休息一下、放松一下吗?”当然可以,但不是让你懈怠散乱,而是让你换个方法。比如,若学修累了,这时可以唱唱歌、跳跳舞,但是也要有正确的发心,这也是一种修行,也是在行持善法,只是方法不同而已。如果你懈怠散乱,是放松不了的,也无法调整心态。

  念佛或打坐时间长了,你可以换成磕头、绕佛等,还可以唱唱佛歌、跳跳金刚舞,做做供养、布施,提高自己内心的觉性,唤起内心的感恩等,这都是可以的!同样,吃饭睡觉的时候也不能懈怠,不能散乱,要保持正念啊!吃饭是在做供养、布施,这时你可以忆念自己的身体是一座圆满的坛城,其中有无数的主尊,自己在做供养。此外,你身上也有很多众生啊,若没有它们,你也活不了,你吃饭的同时它们也在等着吃,你可以给它们做布施。若是能这样提起正念、保持善念,吃饭本身就是一种修行,也是在行持善法,只是方法不同而已。睡觉也是如此,可以保持光明的境界,这样睡觉也有意义。比如,你可以把佛或上师观在心间发光,整个身体、整间屋子,甚至整个世界都是光明的,保持这种大光明的境界;你也可以把佛或上师观在自己的头上发光,照耀自己、自己的小屋乃至整个世界,然后都变成了光明。这些方法基本上都是密宗里讲的。显宗也讲了睡觉、吃饭的时候应该怎么修,这都在前面仔细讲过的。

  大家观察一下,自己是否像饥饿的牦牛吃草一般,很用心、很急迫?这就是欢喜。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不执着       观察)(五明学佛网:不执着       观察)  

 其它:佛说正观察五阴(智铭) 

 黄国达居士:心的观察 

 黄国达居士:如实的观察 

 黄国达居士:法的观察 

 药师山·紫虚居士:观察自心与内观 

 慧光法师:无明就是对世间现象的观察没有体会 

 黄威南居士:情到深处人孤独 第一章 如实观察无常 

 昭慧法师:从普世价值观察女性婚姻观——重读《佛说玉耶女经 

 明一法师:明一法师观心文集 三 观察缘虑心粗细 

 明一法师:明一法师观心文集 二 五种心性可观察 

 日慧法师:佛法的基本知识 第五章 观察生死谈寂灭 第四节 

 日慧法师:佛法的基本知识 第五章 观察生死谈寂灭 第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