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洛桑陀美仁波切:对上师要具有清净的信仰


   日期:2016/1/6 10:0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宝灯陀罗尼经》中说:“信仰是最初功德的前行,犹如世间中一位母亲养育孩子一样,首先出生,然后守护生长,最后使孩子长大成人。同样修持功德的信仰也首先要产生、中间守护、最后走向圆满。另外,我们要除去疑惑、恐怖,从无明贪著痛苦的四条暴流(生、老、病、死)的轮回中解脱,走向善信三身的殊胜城市(三身是法身、报

  身和化身)。

  虔诚的信仰没有杂染,我们对上师要具有清净的信仰,有了清净的信仰,才会消除我慢心,这才是恭敬贤者的根本。信仰也是神圣的珍宝,也是宝中之宝,也是走向解脱的殊胜足宝。信仰也就像双手摄聚善业的根本。”

  《大乘宝积十法经》中也说:“以什么方便法门引导我们走向佛地,那就是信仰。信仰是殊胜的乘骑。因此,具有智慧的人们依止信仰而生起精进希求,决不舍弃退转信仰。没有信仰或不信仰的人,在心中不会产生世间和超世间的一切善法,就像被火烧焦的种子,不会生长出青苗来。”从以上的内容和比喻中阐明了信仰是一切功德的根本

  (无论何人学佛,缺乏信心就很难得到成就,有了坚定的信仰,才会有成就,为此,一定要学修信念,使其坚固不变)。

  至尊仲敦巴禀问阿底峡尊者说:“西藏虽有很多人修持佛法,但为什么获得殊胜功德的人没有呢?”阿底峡尊者回答说:“大乘的功德能生起多少,完全是依止亲近上师而生起的,你们西藏人把上师看做和普通的人一样,那么,这些功德从何而生呢?!”

  在阿底峡面前又有一人有点不恭敬的态度喊着说:“阿底峡!给我们传授教诲!”阿度峡尊者说:“哈哈!我的耳朵很好,不用大声叫喊,所谓教诲就是信仰,信仰!信仰!”阿底峡尊者在这句话里面,反复提出了信仰,因此我们要知道“信仰”的重要性(信仰也就是信心和信念,所以,信仰是不可缺少的主要因素,所谓“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弟子如何看待上师呢?

  《金刚手灌顶续》中说:“密总主!弟子怎样看待上师呢?

  弟子就要把上师看做是佛,要具有这种信念。弟子如果具备了这种信心,无论何时,他的善根不断地增长。能增长什么样的善业呢?自己就会成为利益诸世界一切众生之佛。”

  在很多大乘经典里面也说,把上师当作佛来想,一定要具有这个意识。另外,在《毗奈耶经》(律经论)中也有同样的说法。我们把善知识以佛来看待,就不会产生分别妄念之心,不会出现错误,反而会生起功德之心。我们特别注意的就是对上师任何时候都不能生起分别错误的心,这种不良的心时时刻刻定要抛弃,务必要修持对上师生起殊胜功德的心。

  分别错误心的不良之处在《金刚手灌顶续》中说:“弟子要常时特地思念上师的功德,若出现点错误就把它看成是自己身心不清净的缘故,任何时候都不持有这种错误的心。因此,思念上师的功德最终弟子会获得成就,否则,会得不到成就的。”

  上师的功德甚大,如果弟子只观察上师的一点小小的过失,以小题大做,那就成为弟子个人修行的障碍;假若上师的过失再多,弟子不以过失去想,反而加倍修持功德方面的信仰,那就是获得成就的主要原因之一。

  所以,无论上师的过失或大或小,应当知道,把上师的过失我们以过失看待的话自己必定会产生过患的不良因素,经常要遏制、断除、舍弃这些过患。

  由于放逸或烦恼炽烈增长的缘故,导致了寻找上师过失的心,假若此时产生了这种心时,尽力做忏悔,多做功德的修持,那份寻求过失的力量逐渐会变弱。

  又对那些守持戒律或具有多闻、或信仰圆满、具有多种功德的善知识,我们以正信来多观察他们优秀的方面,要思惟这些殊胜的功德。如果这样去修持,虽能偶尔看到一点小的过失,因思念其功德威力的缘故,对信仰不会产生障碍。

  比如,自己不喜欢的人具有多种功德,因为看到他过失的力量很大,所以把看功德的心给遮盖了。

  又,能看到自己的过失很多,功德极少,倘若产生了这样的心时,以借此力量能遮覆寻找他人过失的心。

  阿底峡尊者持的是中观见宗派,赛朗瓦大师持的是唯识实相宗派,在见解上来分虽有高低,可阿底峡尊者在见解上不视其缺点,他的大乘的次第和菩提心是亲近赛朗瓦大师而生起获得的。因此,阿底峡尊者对赛朗瓦大师看做是一切善知识中无与伦比的上师。赛朗瓦大师具有跟自己等同的四位弟子,是阿底峡尊者、加纳西木札、热纳格第、显第巴(寂静)。在显第巴大师近前这三位尊者又听闻过佛法,所以显第巴大师的一切功德阿底峡尊者都具备。

  亲近了怎样的上师后都不能视其过失。我们依止亲近上师后一定要看到上师的功德,根本不能寻找上师的过失,如果是违犯戒律的上师,我们从他处听闻了短短的一偈(一偈是诗文形式的四句)颂后,就跟其他上师一样看待,不能寻找这位上师的过失,并要思念他的功德。

  《宝云经》中说:“依止亲近上师,我们的善业不断增长,恶业会逐渐减少。堪布(上师,也译有亲教师和轨范师的)也多闻广博或是孤陋寡闻,有智慧或无智慧,有通达或无通达,戒律清净或违犯戒律,我们皆应佛来看待。我们对于佛是怎样的虔诚、恭敬、信仰、欢喜,同样对堪布也持有这样的心意。

  如果我们对上师亲近恭敬、侍奉时,所积累的菩提资粮没有圆满的都能圆满,未断除的烦恼可以断除,要生起这样的欢喜之心。

  那么,如果对少闻者和犯戒者需要那样做恭敬,我自己也跟他的做法相同地去修持吗?

  回答:不是。对他的善法我们同样地去修持,对他的不善法不能做同样的修持。”

  又,《圣雄者请问经》中说:“长者!若有人要求学菩萨教诲的传承,持诵经文,向哪位上师处学到以下内容: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或具有积集菩萨道资粮成佛的一偈内容,无论这位上师品德等作风如何,就按照佛法的要求,要恭敬这位上师。

  善知识传授了多少内容文字的偈颂,就以那偈颂等同劫的时间来做供养、恭敬、承事善知识。长者!如果对上师的恭敬、供养不圆满或按偈颂等同劫的时间没有做供养,或者恭敬承事的时间较短,都没有做到圆满恭敬上师的事,更何况说对正法的圆满恭敬了!”

  没有圆满恭敬的意思就是说,从上师处受到了六度内容的一偈后,要以和这文字等同的劫中以积集资粮的物资来恭敬报答上师的恩德,还不足够。因为物资最终会断尽的,但佛法能够使众生脱离轮回之苦,终究能获得不生不灭的境界。所以,我们学佛的人要细细考虑佛法的殊胜。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清净       信仰)(五明学佛网:清净       信仰)  

 李向平教授:信仰共同体与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李向平教授:信仰如无法律 精神必定走私 

 李向平教授:生活即是信仰 

 李向平教授:宗教信仰不等于科学——从佛法与科学的关系谈起 

 李向平教授:别让佛教沦为私人化的功德信仰 

 李向平教授:生态佛学论——佛教信仰的环保理念 

 李向平教授:中国当代佛教的社会建设功能——佛教信仰及其认 

 李向平教授:禅宗信仰及其实践模式——以民间禅宗为对象 

 李向平教授:信仰转形:从大师型到仪式化——永明延寿的禅净 

 严耀中教授:墓志祭文中的唐代妇女佛教信仰 

 吕有祥教授:浅说佛舍利信仰 

 仁焕法师:信仰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