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如何才能修身养性


   日期:2016/2/26 18:4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修身为第一要。

  孔子说: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平天下者,先治其国。而修身的先决条件是格物、致知、诚意和正心。

  要努力观察和研究事物,探究事物的发展规律,不断获取高深的知识和智慧。

  有了高深的学问和智慧,就能心诚意实,言行一致,即使无人在时,也照常遵守道德准则,保持情绪平稳,平常心,没有忧患,很好地修身。

  孔子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人都有喜怒哀乐的情绪,当这些情绪未发泄时,人的情绪就处于心平气静,中庸平稳;但有时因发生了事故,我们会有上述情绪的发泄,只要是适当、有节制,不过度与激烈的发泄,就是温和、平和。

  中庸是天下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平和是获得事物客观规律、道德和行为标准的道路。

  追求实现中庸平和,能使天和地处于融洽的位置,阴阳能调和,天下万物就能生育成长。

  二、“随遇而安”是较好的修身方法。

  孔子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穷,行乎贫穷;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人而不自得焉!”

  君子是根据他所处在的地位和环境泰然生活行事,不愿有非分的额外的要求和行为。

  当你富贵时,就要多行善事。取之于社会,用诸于社会。

  当你贫穷时,也不能挺而走险,做非法害人的事。

  当你处在未开发的部落时,就要入乡随俗。

  当你处于患难的境地时,要泰然忍受患难。

  这样的君子,没有人会生活的不自我满足和快乐。

  孔夫子所说的修身,就是学习做人的道理,就是教化和教育,做有文化涵养的文明人。

  孔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学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

  三、好学是修身的前提和基础。

  好学的人是不讲究吃和穿的。

  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也是孔子树立的修身典范,孔子曾多次大加赞赏。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他还向鲁哀公推举颜回,说“不迁怒,不贰过”称颜回是最好学之人。当然也是修养最好之人。

  孔子要求他的弟子都能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做到每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帮别人出谋和做事都要尽心尽力,和朋友交往要诚实守信,老师的传授要时常温习。

  这样才能很好地修身养性。

  孔子说的修身是以仁为本,以“于已所不欲,勿施之于人”为最高原则。

  孔子说“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不论是皇帝还是普通老百姓,一切都要以修身作为根本的要求。

  孔子说,“其本乱,而末治否矣”。

  其意是说,人都不修身,没有教养、涵养。没有做好社会德行教育,社会就不能很好地安治。只有全社会都重视道德教育,有教无类,以修身为教育之本来达到国家的治安和强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