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如何预防社会犯罪的再发生


   日期:2016/3/10 9:4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005NJWimgy6ZJ1hwaLI66.jpg

  作者:香隆立嘉措仁波切 Shang Longrik Gyatso Rinpoche

  当今世道古怪荒诞、光怪陆离事件层出不穷。由于科技代替了道德伦理,人们着重的是利益与现实,一切形式皆与自私自利为基础:只要对己有利,就可以踩着别人的头颅往上攀爬;只要关系到自己的私欲,六亲都可以反目成仇。

  所以人世间时时刻刻不断地在上演着无常与幻化如科幻电影般的情节,生在如此悖伦违道的时代中,不禁为未来际众生所担忧。有心的卫道人士和宗教学者,应该于此时孕育而生,注入一股清流,否则现在的捷运列车杀人狂魔,接着也许会变成机枪扫射,或化学武器大战时代的来临。防止这类病态事件的发生,除了需用以重典,同时更需要辅佐宗教爱与慈悲的精神,更应强调因果报应的实际故事,大量教育宣导与印制于学校、社团机关、各团体间流传。

  最重要者,根本解决之道是应从幼童人格萌芽时期开始,多辅导奖励有才气专业人士,用现代化无论是动画、科技拍摄出生动并切合现代孩童所喜爱的方式,例如《我们这一家》或《Adventure Time》等温馨、有启发并具教育人伦人性化的影片。从小就养成道德伦理的观念,来代替杀戮暴力、反传统和背伦的一些限制级的刊物、小说、科幻和色情书籍,让未来的一代能享有正常健康阳光的人生。

  中国的历史文化上下五千年间代有才人出现,留下震古铄今脍炙人口讽颂至今的忠孝节义、伦理与道德的范本不知凡几,可说汗牛充栋。但如今连书名现代人都不曾听过,而且已经被尘封供养蠹虫久矣,每每想到这点我就极为难过。西方人近代却有不少名著被翻译成多国语言,拍成电影或歌剧,不断的被世人传颂着,且富有教化世人和劝世,并隐喻着因果和道德的素材穿插其中,看后有时会为这些作者拍案称赞。

  但丁《神曲》是我学生时代曾读过的一本著作,里面所写从地狱篇到天堂篇历程中,所引用穿凿之善巧、笔法之细腻生动叹未曾有,蛮值得现在学生作为课后读物。但丁是十三世纪义大利很有名的作家,他所创作出来的《神曲》至今世界上还没有人可以超越他的成就。在他的一生当中,由于经历过残酷且现实的政治流亡生涯,是帮助他创作极有利的一种助缘。《神曲》里面可以看得出,但丁用很纯熟的技巧用豹、狮子、野狼安排其中,诗人出现以后如何带他进入地狱游览地狱各处,最后经过海面然后,又有人带领他经过各个天界和上帝会合。虽然这本书的创作源自于圣经的思想概念,但却有劝导和教化的作用,我个人觉得蛮有启发人性的力量。

  二十一世纪对现代人的智慧与道德,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的世代,对于茫茫未知的生涯,和日新月异跳动不息的云端产物,以及褪色已久道德渐失的人类,无疑是很彷徨与矛盾,经常处于价值感与公利、道德感与利益冲突的思绪中,患得患失的过日子。由于夙昔德风已渐消逝,又无正确标准规范做为依归和圭臬,常常会使现代人流离失所于是非标准和道德规范之间无一是从,这也是最为现代人的一个悲哀。所以现在的社会乱象,正好是引导民众溯流返往中国固有文化与伦理道德,重新洗牌开启先贤智慧血汗最好的契机。也唯有如此,承先启后才是杜绝社会犯罪、人心沉沦最好的方法。

  此是我香隆立嘉措和学生讨论《佛说善恶因果经》旁触而想。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社会       犯罪)(五明学佛网:社会       犯罪)  

 李向平教授:中国当代佛教的社会建设功能——佛教信仰及其认 

 李向平教授:人间佛教实践与中国公民社会 

 李向平教授:佛教社会”如何可能?——中国佛教公共形象的社 

 李向平教授:中国当代佛教经济的“社会性”刍议 

 仁焕法师:给社会留下好的人根 

 杨笑天教授:略谈佛教文化与和谐社会 

 宋立道教授:努力促进社会和谐是宗教媒体的责任 

 宋立道教授:中国佛教伦理的形成及其如何能为和谐社会出力 

 韩廷杰教授:佛教的社会观点 

 华方田教授:普贤行愿与和谐社会——“普贤与中国文化”学术 

 韩焕忠博士:佛教教育观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陈坚教授:“假僧尼”出现本质上不是佛教问题而是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