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界法师:除了念佛之外,为何还需要具备智慧的观照?


   日期:2016/8/20 22:1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首先我们要知道,你的佛号跟你的心理水平是有关係的。你心理素质不够,你是创造不好坚定的佛号的!因为你的佛号是谁在念呢?不是嘴巴念佛啊!是那个明了的心在推动佛号,能念的心不可思议,所念的佛才会变成不可思议!所以你如果要提升你的佛号水准,你必须要提升你心理的素质,因为佛号是你的心在忆念,是能念的心、是那个明了的心在念佛,不是嘴巴念佛。

  我们怎么样提升我们的心理素质,让佛号更坚定呢?当然必须有历代祖师的传承。这当中善导大师讲得最简单,就是修皈依。你不是只有信仰而已,你必须要通身靠倒!我们必须观想,自己是生死罪障凡夫,无量劫来常没常流转,没有出离的力量。

  第一个,你要观照:你是一个什么样的定位?一个人要先瞭解自己。我们的定位只有八个字,就是「业障深重,求出无门」; 第二个,我们要相信,阿弥陀佛有广大的加持力,他一定可以救拔我,弥陀大愿必定救拔。这两种智慧:一个对自己的瞭解;一个对佛陀的瞭解,佛陀是怎么回事?弥陀的愿力广大,他必定救拔。

  印光大师说这两个还不够,又加了一个:「无常迅速,早作准备」。印光大师把善导大师的思想加了一句话,就是说你要把死亡这件事情放在心中,你没有太多时间了,你没有太多时间打妄想了。他说,你一个人要把佛号念好,要把「死」字挂在额头上,就是说你的生命不多了,你必须有一种危机意识。

  我们把善导大师跟印光大师这两个智慧的观照,把它加起来就是三个智慧:第一个,你观想你自己「业障深重,求出无门」; 第二个,你观想阿弥陀佛「本愿广大,必定救拔」; 第三个,你要知道你自己「无常将至」,你必须「早作准备」。

  阿弥陀佛对我们的加持是相互的关係,不是单方面的关係。诸位要知道,感应道交不是单方面的,你对阿弥陀佛的付出有多大,他会给你多大的回应。所以,我们透过智慧的观照,我们就知道,其实阿弥陀佛是我们的全部,叫做「一心归命,通身靠倒」, 这句佛号你是怎么想的,这很重要!

  你念佛的时候你是怎么想,这就是你的智慧水平、就是看你对人生的理解有多深了。你认为它是一部分,它就表现一部分的力量给你;你认为它是全部,它就给你全面的加持。所以,你想在心中创造佛号,你就要有智慧了。印光大师他把念佛的人再加上智慧的观照,他这个信心就叫做真实的信心,而不是一般的信心了。

  有些人念佛,他也不观照,就是一路念,念到时间到就出来,该干啥还干啥,就这样子。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回事,他也不知道阿弥陀佛怎么回事,他也不知道这个死亡什么时候到,完全靠信仰,点状的念佛、片段的功德。

  所以,念佛的人第一件事情,先完全接受弥陀全部的光明,就是你必须把心态准备好,这个是需要教育的。你必须瞭解自己,你为什么流转?你为什么会在三界生生世世的流转?这个事情一定有原因的。

  第二个,阿弥陀佛为什么在十方诸佛当中有那么多佛陀、及历代祖师、十方诸佛唯一的讚歎?凭什么释迦牟尼佛讲完阿弥陀佛的时候,六方诸佛会讚歎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凭什么?他在诸佛当中有什么样的特色?你都必须瞭解。你对佛陀不瞭解,你不可能把生命交给他,不可能!这不合逻辑。我们不可能把我们所有的生命,交给一个陌生的对象,不可能!完全凭信仰是做不到的。

  所以,我们在念佛的过程当中,除了一念的信仰以外,那个智慧的观照就变得很重要了!它会让你的信仰更加坚固,更加广大,让你的生命能够完全地投入,你无所保留的「一心归命,通身靠倒」。 这个都是要教育的。

  而净土宗最弱的一块,就在心力不可思议。心力,从佛法的角度,我们心裡是没有什么力量,当然我们本来有力量,但是后来被很多的问题障碍住了,所以我们必须把很多原来的力量表达出来。净土宗,如果你看《弥陀要解》,你就会知道,我们临终的人要达到正念,要有三种力量出现,缺一不可。这三种力量都跟智慧有关係,你不可能天生就有,不可能!都要经过后天的教育。

  首先,我们看第一个,安住力,这最根本。

  在《楞严经》裡面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不安住的,有攀缘心,这是习惯,不需要教育。这个攀缘心有什么问题呢?它让我们的生命不得自在,我们没办法控制我们的情绪,因为攀缘外境,我们就住在外境,就心随境转。

  心随境转有两个过失。如果你没有在打坐,那你就感觉不出攀缘心有什么过失。第一个,你在禅定当中,过去的业力会出现很多的影像,只要你仁者心动,你就完了!这是第一个过失,破坏你禅定的功德;第二个,最可怕的是临命终时。诸位!临命终时,它不是一个风平浪静的时候,绝对不是!古人说,腊月三十算总帐,那是算帐的时候。我们先不谈过去的业力,这一块太复杂了,就谈谈今生的业力,谈谈你今生从小到大所做的事情,这几十年就够了,算这笔帐就够了。

  唯识学上说,你从小到大,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可能忘掉了,但是临终的时候都会现前,你一生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在一瞬间都会让你重新看到,所以你的心是百感交集。只要你的心看到这个所缘境,只要你动一个念头,你的佛号就没了,因为心随境转,你就去投胎,中阴身就是这样。

  一念差池全体残,你才知道生死业力的可怕,所以,这个生死关不容易过。为什么呢?因为你临命终时,它不是风平浪静。我们要训练自己不随外境的干扰,才能够很自在地忆念你的佛号,然后跟弥陀的本愿接触,跟弥陀的本愿感应而往生西方,不受外在业力的干扰。这个很重要!

  其实,光是生死业力,它不可能让你投胎。那是需要一种因——亲因,你一定要动念头,要动爱取。你只要不动念头,这个业力它没办法影响你,所以你跟业力也是感应道交,你要不感应它,它有跟没有一样的。有地雷我不去碰它,就等于没有。所以,临终的正念,诸位!你要知道,我们不是今生才来到人世间,我们在人世间打滚太久了,这个因缘业力错综复杂,我们不知道临命终时,会出现什么景象来刺激我们。但是,我们可以做好准备,就是你的心中必须有一个机制、有一个系统,能够遇到这个境界的时候,能够保持不迷、不取、不动。

  这个安住力,对净土宗人很重要!虽然临命终你可能只需要三分钟、五分钟的安住,因为你只要冲过临终时这个妄想的现前,你只要熬得过去,阿弥陀佛就现前了。可能你临终只需要五分钟的正念,但是,临命终五分钟的正念,你平常要花很多时间来栽培。我们一定要在临终时,培养一个向真如、向空性安住的力量,就是至少你看到一个因缘假相,不要马上就动,你这样什么事都办不好。你这样子的话,你人生完全是充满了不确定。

  第二个,调伏力。

  有些人说,我们念佛就好,干啥要调伏呢?问题是我们内心当中,有一个很强大的生死业力。其实空正见只是一个根本,这个调伏力跟引导力是一个别相。

  我先讲讲生死业力的问题。我们每一个人投胎,都是有业力而来的,但是业力形成的因缘,每一个人都不一样。在《愣严经》上说,什么叫生死业力?当我们的心跟外境接触时——这个外境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一件事情——我们先有感受,这个时候没有影像只有感受。如果是满我们心中希望的,我们是出现快乐的感受;如果它是违背我们心意的,我们出现痛苦的感受。但是感受过去,马上就经过我们的想象,就会创造一个影像出来了。这个影像第三个就是受想行,我们就住在这个影像了,我们就深生好乐。

  如果这个影像是来自于痛苦的,问题不大,痛苦的经验对我们不会产生一种牵引的力量。最可怕的是,它曾经让你感受到快乐、让你感受到幸福,对这个影像,你就会产生坚固的执取,叫爱取。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死了以后,如果你没有经过佛法的训练,你一定会来三界投胎,一定会来的。因为你的内心深处对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事,有一种坚固的影像,这个影像就是一种爱取。也就是说,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对生命的瞭解都是片段的,我们没有哪一个人看到人生的全貌,我们只希望我心中的影像再出现。

  其实,人生苦多乐少。我们付出太多,得到的快乐太少。佛陀说,就像刀上的蜂蜜。为了要舔那个微少的蜂蜜,我们被刀子给割伤了,但是,我们没办法记取教训,每一次都愿意来轮迴,因为我们被心中的影像骗了。

  我们为什么认为人生美好呢?因为你根本不在乎外境是怎么回事,你在乎的是你心中的妄想,问题在这裡!当你在回忆人生时,你是把过去的影像拿来回忆,所以你被自己的妄想严重地误导!这叫做无明或者叫盲点。如果你在临终之前没有成功地把心中的影像给化掉,你不可能往生!你说:我往生的愿力很强,诸位!你念佛的业力再怎么强,不可能强过你无始劫来那个「数数现行、深生好乐」、 那个多生多劫栽培出来的业力,你不可能的!就像憨山大师说的,你念佛是今生才栽培,扣掉你工作、吃饭、睡觉,你念佛顶多四个小时。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你打了二十小时的妄想,连睡觉都打妄想,你用四个小时的佛号,去拼二十小时的妄想,而且你也不见得能够念四个小时的佛号,你就知道没有那么简单。

  所以,解决问题不是靠行力,要靠善巧智慧,你要转,转识成智!佛陀告诉我们要思惟苦谛。其实你心中的影像,虽然给你快乐,但是它给你很多很多的痛苦,它让你生生世世轮迴,它让你每一世的轮迴都深受老病死的折磨,甚至于严重一点,它把你带到三恶道去,你付出的代价太多,你得到的快乐太少,你划不来!你可以有更好的选择!我们到极乐世界,也是快乐的境界,而且快乐五尘也是有影像,但是这个快乐没有过失。你喜欢吃蜂蜜,这个可以理解,但是你不要吃刀上的蜂蜜,你吃玻璃杯裡面的蜂蜜,多好呢!

  所以,我们要透过智慧来化解心中的问题。你今天会坐在这裡,「 仁者心中,必有一物」, 这个是六祖大师说的。你心中或多或少一定有一个影像在牵引着你。诸位!在世间法说,这个是一种追求物质的动力——欲望。你必须跟你自己沟通,告诉你自己,放掉它对你是有好处的!我们的心中要有寄託,没有错,凡夫不能无住,但是你可以有更好的寄託。你可以把你的心寄託在极乐世界的七宝池、八功德水、宫殿楼阁,它也会让你快乐,这个快乐没有过失。你不要把影像寄託在娑婆世界,娑婆世界你都要付出代价的,你何必呢!

  所以,我们从内心的安住开始调伏,透过教理的学习,你开始检查你的内心,你哪裡出了毛病。你今天会轮迴,你一定有问题,没有问题你不可能轮迴,除非你乘愿再来。「 仁者心中,必有一物」, 那个东西你没有消掉,你临命终的时候,你念多少佛都没有用,真的!你不是它的对手!

  我希望大家不要低估你无始劫来所留下的那些妄想的力量。它生生世世陪伴着你,所以我们必须透过教育来调伏。我们只能诉你观念,当然做还是诸位要自己去做,但是我们把方法告诉你,怎么去检查你的妄想,怎么去做一些修正,调伏你的爱取,把你生死的业力斩断,临终时没有人可以去束缚你了,你才能够轻鬆自在地往生。如果你三界的业力,把你绑得死死的,你临终是跑不出去的。所以,为什么要厌离娑婆,才能够欣求极乐?你要把你这个三界的绳子先解开来,你才可能去的。如果说,不要处理我们的生死问题,那祖师直接讲欣求极乐就好了,干嘛要厌离娑婆呢?

  所以,你要做两件事情:第一个,把三界的绳子解开来;第二个才跳得出去。所以调伏力,这也是我们教育的重点。从苦谛的思惟,告诉你自己,老是执着你心中的影像,虽然它会给你短暂的快乐,但是你想一想它背后那把刀,你为了这个付出了多惨痛的代价!你想一想,值得吗?

  第三个,引导力——忆念净土,欣求极乐。

  从小乘的角度,他只要做前面两个就够了:安住力——安住空性,调伏力——调伏爱取,就是空正见跟出离心;大乘佛法要多一个引导,他要趋向净土,趋向菩提,佛号必须有一个愿力来引导、发愿。 前面都是消灭的,都是在破坏过去,这个引导是在引导未来。不过引导力,很多净土宗的修学者他的佛号的引导,只有到净土。我只能够说非常可惜!你可以做得更好!

  诸位!你想想看,你为什么到净土去?不是让你去享受快乐的。你看《阿弥陀经》,《阿弥陀经》前半段用快乐来引导你,七宝池、八功德水,但是你看到《阿弥陀经》从中半段的时候,佛陀口气一转,「 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开始讲圣道的功德,你往生是因为不退转。

  诸位!你如果为了快乐,你不用大费周章到净土去,你到诸天去就好了,诸天就够快乐了。你到净土去,是为了成佛而去的,为菩提道求生净土。阿弥陀佛花了五劫的时间,他思考出来的净土,如果只是为了快乐,他需要思考五劫吗?他把诸天的快乐,把它 copy(复製)过来就好啦。身体健康、神通自在、宫殿楼阁,这些诸天都已经是现成的。难就难在这个快乐的背后,它有圣道的力量,这个就是需要他思惟,为实施权,表面是快乐,背后是一种圣道的功德。所以阿弥陀佛创造净土,他的内心,他真正的意思,是要让我们成佛的,快乐只是一个方便法门。

  所以,你必须把成佛纳入你生命的规划!我再讲一次,你是为了成佛才到净土去的!净土不是你的终极目的,它只是你一个过渡。「 诸法因缘生」,诸位!你现在的规划错误,你以后一定会后悔!你少做这个动作,你到了净土,你就会觉得进步比别人慢,你的成就比别人小,因为你自己刚开始没有做好规划。所以,我必须教育大家:你必须有往生净土的愿力,你必须有成佛的愿力,这两个不冲突的。你可以一次做好,你为什么分两段呢? 所以我们引导力有两种引导:第一个,引导你趋向净土;第二个,引导你成就佛道。虽然我们现在还做不到,但是我们必须把这个愿力放进去,这个就是种性,因为你必须有这个种子,才可能出现水果。你不能到了后面再做,有点来不及了。

  所以,《法华经》上说,直接成佛的是最好的。那些小乘的学者,一开始他们因为对三界的痛苦感受太深了,所以他们就是赶快跳离三界,到涅槃的地方,然后再回小向大,那样很折腾。你看法华会上说,这种回小向大的人,虽然他回小向大,他过去的习气——「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 但期自度不欲度人,不喜欢跟人家接触,那个习惯性不断干扰他,还有就是法执,对清净法的执着。其实很多事情你一次做好,一次到位多好。

  总而言之,除了提起佛号,希望你们心中产生三种力量:安住力、调伏力、引导力。你的心力,必须要做好准备!我们不知道,临命终会发生什么事。有些人福报好,善终,他在很多人助念当中往生,这个人他多生的福报够;有些人可能发生车祸,有些人可能在加护病房等等,临命终的所缘境是不可预测的,这个跟业力有关係。但是有一点是可以做好,你可以做好全盘的准备,这个是你可以做的——做好心态的准备!

  所以,我们必须要透过佛法的教育,让佛力跟心力结合,一句佛号三力具足有什么好处呢?也就是「临终的正念」。我们临命终的时候,用净土的善根「一心归命 阿弥陀佛」,把佛号提起来,然后我们那个能念的心,具足安住力、调伏力、引导力,就能够成功地解脱一切业力的干扰、妄想的干扰,而跟弥陀感应道交,往生净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