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我们喜欢的真的是她(他)吗?


   日期:2016/10/2 18:0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现在我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运用佛法来说明人思维运作的过程:

   

  我喜欢这个她(他),我觉得她(他)很美(很帅),我想与她(他)同床共枕,良宵一度,我要得到她(他)......从而产生各种积极与消极情绪。我们产生的大部分意识都与“我”有关,

  但是我们仔细想一想,我们在意识中所喜欢的她(他),真的是我们所看到的她(他)吗?

  假设我们喜欢她(他),如果她(他)不幸病故,火化为骨灰,分解为质子中子电子,我们还是喜欢她(他),可是,她(他)已经灰飞烟灭了,不存在了,我们到底在喜欢什么?我们喜欢的真的是那个已经消失的她(他)吗?

  我们喜欢的只是一个在“我执”的操控下,被第六意识加工过的影像,而且这个影像已经不是“她(他)”这一实体的直接映射,而是加入了主观判断(也即我执)的另一范畴概念。即我们不是在喜欢这个她(他),只是在喜欢我们的意识、我们的感觉,喜欢这一“喜欢她(他)的感觉”,喜欢的只是一个虚幻的东西。所以,佛教认为这一感性的“喜欢”,或者叫“爱”,是脆弱的,虚妄的,毫无根基的。这便是可以解释“色即是空”。所以色即是空强调的不是色法是空,而是在强调我们无法拥有“非空”的色法。 “我”所拥有的不是色法,而是第六意识的产物。

  所以,佛教倡导的不是感性的爱,而是理性的爱,也即慈悲。慈悲是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

  没有修行过佛法、或相关法门的人,是没有办法抑制末那识我执的产生与膨胀的,所以,人会变得越来越自我、越来越烦恼,觉得什么事情都与“我”有关,都会影响到“我”。实际上,没有什么东西是真正与“我”有关的,没有什么东西是真正属于“我”的,那只是末那识在作祟。削弱末那识,人就能看破,就能放下,就能转识为智,转烦恼为菩提。

  说了这么多,只是为了解释,自我意识就是末那识的一种体现,也是末那识的唯一一点优点。

  以上是基于唯识学对意识的产生做的简单介绍,属于唯识学的皮毛,甚至算不上皮毛。而且本人修行尚浅,行文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些错误,还请同修指正,以免误导众生,受三途果报。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北京师范大学 青元)

  注:“末那识:”佛学用语,有情之心识共包括八种,“末那识”是八识中之第七识。译为意,意有思量之义。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喜欢       理性)(五明学佛网:喜欢       理性)  

 魏德东教授:人本与理性 

 水野弘元:原始佛教的特质 一、合理性、客观性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理性与感性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理性、感性与愿性 

 周齐教授:批评的应注意合理性 被批的应积极面对 

 圣凯法师:佛教信仰的特点是理性与激情 

 卢志丹居士:为何富豪喜欢捐赠和布施? 

 法藏法师:超越自己的经验理性 

 法藏法师:理性的出家抉择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二)~F 910经所述的 

 嘎玛仁波切:感性信佛和理性信佛 

 喜欢烧香拜佛的人都看看,不要再浪费金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