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弘扬传统文化要理智


   日期:2010/9/26 10:0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其实孟子也讲到,“其进锐者,其退速。”为什么进得越勇猛的人,他反而退步得越快?或者是不干了,永远都不想再做这件事了?为什么一开始这么样的积极,最后的结果却是这样呢?因为他在“进锐”的时候,他是激动的,他是感情的。就好像爱一个人爱得死去活来,很可能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是恨一个人恨得牙痒痒的。情感就是这样,情感是不可靠的,很会变化的。

    你比方,可能就有这个情况了:一般的大众,听了传统文化非常激动,“哇,这个东西太好了”,他就很积极参与活动。结果参与这个活动的时候,因为他情感很强烈,其实人情感很强烈的时候,同时他也很有希求的。他很有希求,他希望怎么样啊,他很渴望啊。比方说,一个年轻的女子,当她感情没有依托的时候,她会很希望赶快找一个人嫁了。对这个男子期望高不高?非常的高。可是当她真正嫁给他以后,看到他种种不是,又不能够包容,哇,那她情绪会非常非常的强烈。

    所以弘扬文化,它是一种使命,它是一种理智。我们要不断加深每一个人对这些经典、圣贤教诲的认知,绝不可单凭情感要来做这些事情。

    所以,熏习就非常重要,我们不能为了要做好事,把学习的时间都耽搁掉了。而且学习还得持续学,一天不学,情感、烦恼就上来了,这个都是客观状况。“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我们现在一天不听经、不明理,烦恼就上来了,这个都不能侥幸的哦。

    我们没有顾及到这些客观状况了,忽略了大家每天熏习的重要性,结果统统陷在事物里面,身心俱疲,又没有足够的理智,一下子所有情绪涌上来,到时候你要劝他都劝不动。他就非常误解地、非常不能忍受地离开我们的团队。当初来,他也是非常认同啊。

    所以我们走在弘扬传统文化的路上要护好自己,也要护好来到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今天讲“兄弟”,来的都是兄弟呀,绝不愿意他带着误解、带着情绪,而否定了传统文化。所以这个护念就很重要了。

    因为我们在弘扬文化的过程当中,也要对照经典来做事情,要稳扎稳打,循序渐进,“欲速则不达”。我们都想要很快的时间影响很多的人,而忽略了可能跟在我们身边最久的人,他生烦恼了;跟在我们身边最久的人,他有执着了,他产生情执了,而不是越来越法喜,而不是越来越有智慧。“近处不能感动,未有能及远者。”可是我们可能会在鲜花、在掌声当中,觉得“我做了很多的好事了”。这些都是可能我们在弘扬的过程当中会出现的状况。所以稳扎稳打,时时回到这个务本上来,很不容易。而且要认知得很深刻,才能这么做。

    因为我们凭心而论,大家都是善心来弘扬文化,但是很多的地方,一开始弘扬的人,三年、五年过去了,这些人还剩下多少?我们可能觉得,“倒了一批还有一批来嘛。”但是倒了一批,为什么还有一批来?那一批来是祖宗的福报啊,是经典的魅力啊,不是我们的德行啊。可是那一批倒下去的人谁负责?他们对传统文化认知错了,丧失信心了,谁负责?这个都是我们要值得思考的事情。而为什么会倒了一批又来一批,倒了一批来一批?因为大家久旱逢甘霖啊,觉得这个经典太重要,这个经典是真实的智慧。可是假如我们自己没有真正做出经典的教诲,那真是来一批倒一批。

    那这个时候我们还觉得,“我在当地做了很多事啊,很多人都接受了”,那我们就是已经被这一些虚幻的掌声肯定了,迷惑了。迷惑到身边的人执着了,身边的人烦恼了,我们视而不见,都要等到出状况了,甚至于当他出状况的时候,我们还觉得这些人没善根,还不是反省我们自己了,还是指责这些人,那我们本来是来做好事的,可是很可能反而造成传统文化的障碍了。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不是我们拿着一本经典就能弘道,是我们要做人做事,尤其做事也要依据经典来做,“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其实就是这个“旧”,旧有的做人做事习惯还没剔除以前,很可能我们在做传统文化,还是照以前的习气在做,急于看到成果,急于求成。来不得半点虚的功夫啊。这个时候又不能要求每个人能有这么高的观照,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善友为依、依众靠众,一定要团体集思广益。可是这个就是要带头的人一定要能广纳雅言,多方的情况都要了解,才能够调整好步伐,稳健地去做。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传统文化       弟子规)(五明学佛网:传统文化       弟子规)  

 道坚法师: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 

 蔡礼旭老师:《弟子规》当中「勿践阈」,以佛法来说,有没有 

 蔡礼旭老师:如何在大学、高中教导大学生和高中生学《弟子规 

 陈大惠居士:2011年印尼企业家论坛中华传统文化带动经济 

 陈大惠居士:2011年印尼企业家论坛中华传统文化带动经济 

 陈大惠居士:趋吉避凶:学习传统文化 

 如孝法师:关于“大连传统文化同道会议“的开示 

 其它法师: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慧静法师) 

 传喜法师:感悟传统文化 传承千古文脉 

 法藏法师:佛法与传统文化 

 济群法师: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传喜法师:中国传统文化蕴含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