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怀瑾:人类面临的两大课题


   日期:2017/1/4 12:3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从历史哲学的立场来看,人类真是可怜的一群,虽然累积上下五千年、古今中外多少人的才智与能力,如何如何地为某一地、某一国,甚至全世界的和平康乐,竭尽心力去努力。但是人类的历史,始终还是在扰攘和变乱之中,好像除了扰攘变乱以外,便无历史的内容似的。可是,也正因为如此,才不断地产生了东方的圣人、西方的哲人,随时随地,在种种艰困的环境中,为人类、为国家、为民族而寻求学术思想的方案。地不分南北,人不论东西,大致都不外于此例。

  我们现在从明末清初近三百年来的学术思想,举其荦荦大者来讲,便可知道我们近代和现代的学术思想,一直没有离开救亡图强与国计民生的大计。在明代末期,作为中国文化主流之一的儒家理学的学术思想,随着历史的演变和满清的入关,就强烈地促发为国家民族救亡图强而产生的革新思潮。再由十九世纪末期而到现阶段,时移世易,虽然是处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撞击的时期,但无论新的思想和旧的学术,仍然都是为救亡图强而努力。即如现代青年思想的矛盾与情绪烦闷的情况,从大的方向来说,也都与此有关,并不例外。……

  现在我们的教育,愈来愈普及,知识的范围也愈来愈普遍,实非前三十年可比。但是我们青少年们的学术思想,以及“见义勇为”、挺身而起“救亡图强”的精神和心理,却远不及上一辈的老少年们。因为我们模仿物质文明的进步,促使求安于现实生活的享受逸乐之中,已经心无旁骛。穷追工商业的发达,以争取经济的富裕,在宝贵而紧张的时间潮流中,更无余力去好学深思。因此养成社会风气盲目地重视自然科学的技能,对于人文思想的研究,几乎视为是奢侈、浪费。大家却没有看到未来世界的局势,由于自然科学畸形的发达而更发达,进步而更进步的后果,它将会促成人文文化的“狮子身中虫,自食狮子肉”的悲惨局面。

  我们要想努力为国家、为世界追求新的思想的前途,首先就必须要了解现代世界局势的战争,归根究底,是文化思想的战争。无论是西方或东方,无论是工商业进步或落后的地区,总而言之,仍如过去历史一样,依然为了物质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的出路而困扰。换言之,就是为人类经济生活的平均与分配问题,以及人们心理的安详与精神的归宿问题而烦恼。因此我们现代的知识青年,读书求学,除了为学习基本的谋生技能,以及为救亡图强以外,现在和未来,便有两大课题,急需产生新的千秋人物来完成缴卷:一、是如何为全人类着想,建立新的经济哲学思想。二、是如何沟通精神与物质文明的综合科学的思想。

  同时,更需要了解,这种属于人文思想的事业,是千秋事业,需要好学深思,由博返约去努力,绝不是急功好利,只图一时之快的工作。也许这与现实的环境有一大段很长的距离,但是“功名毕竟属书生”。拿这句话来针对这种从事人文文化学术思想的千秋大业而言,应该可以令人深省。如果只图目前个人的出路与个人现实生活的需要,历史上有无数当前的荣耀,也都成为过去了。以眼前的现实,换取永远的现实;以个人的生命,换取历史的生命。这在现代青少年的观念中,实在需要有重新的估价。我们不能让六十年后的学术思想史上留下一页真空的白纸,贻笑于后人。

  南怀瑾先生《新旧教育的变与惑》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南怀瑾       问题)(五明学佛网:南怀瑾       问题)  

 杨笑天教授:关于“佛教文化”内涵问题的一点探讨 

 李富华教授:也谈汉文佛教大藏经的系统问题 

 韩廷杰教授:有关梵本《入论》的几个问题――兼评《藏要》本 

 陈坚教授:“假僧尼”问题归谁管? 

 陈坚教授:“假僧尼”出现本质上不是佛教问题而是社会问题 

 刘元春教授:浅析当前佛教教育问题——兼谈对上海佛教教育的 

 刘元春教授:社会城市化发展中的佛教信仰问题 

 寂静法师:学佛的三个首要问题 

 温金柯博士:初果退见问题初探 

 陈士东居士:谈与往生有关的几点问题 

 高明道老师:一定?不同?特别?某一? 谈古今的一个翻译问 

 其它:佛教对本体问题的探讨(吕沛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