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南怀瑾:背熟记牢文化的精品,将来你会自己开悟的 |
||
|
||
现在我们先读《大学》原文第一段,也是《大学》最基本的宗旨所在: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家读完了《大学》第一段原文之后,我要先讲正反两点,请大家留意。所谓正面的:《大学》和《中庸》两本书,文章很简要而且美丽,后来的《孟子》一书,也是这样。我小时候读书,要学写作古文,老师们便告诉我们要熟读、熟背《大学》、《中庸》、《孟子》的文章。那么,文章一定会写得四平八稳,而且很好。至于《老子》、《庄子》、《楚辞》的文章,初学不宜,不然,会流于奔放,容易变成狂妄。 事实上,《大学》、《中庸》的文章,不仅简练,也真有温柔敦厚之美。我个人在三十岁之后,在多读古书,多学习了解以后,我又大胆下了一个定论:《大学》、《中庸》、《孟子》是齐、鲁文化的精品,也代表了古代中原文学的精华。当然,如《礼记》、《春秋》的文章,也大多如此。 至于《老子》、《庄子》、乃至《楚辞》,却代表了南方文化和文学的精华,使人心胸开豁,意境洒脱。如果比方的说,中原文化犹如唐代杜甫的诗,浑厚有味,好比吃河南、山西的面食,北方的饺子、馒头。南方的文学犹如唐人李白的诗,豪情奔放,好像白米饭配上鱼肉菜肴。换言之,古代中原的文化—文学犹如德国—日耳曼民族的文明,浑厚朴实。南方的文化—文学,犹如法国—法兰西的文明,风流潇洒。总之,希望大家多读、多念、多背诵,当歌一样地唱着来读。那么,必定有如我当年读书时,老师并不太给你讲解,只说,你读熟了,将来你自已会懂。现在套一句成语来说,你读得背熟记牢了,将来你会自已开悟。这是正面的经验。 ——节选自南怀瑾先生《原本大学微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