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不埋怨任何一件事、一个人,这才是真正的善良 |
||
|
||
我记得在庐江汤池的时候,有一次讲座,有一个女孩应该二十岁左右,跟母亲长期处不好,四天的课程下来,这个女孩也反思自己孝道有亏,所以分享的时候,她就上台忏悔。她的母亲也觉得自己做得不对,也起来反省。最后母女俩抱在一起流眼泪,所有在场的同仁也都很感动。有同仁就说了,这几天的课程,哪怕就为了这一对母女办,都值得。这个心难得,确实是“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看到别人有烦恼,家里不幸福,我们比他还着急,希望赶快解决他的问题。 凡事依照经典,依教奉行,这很重要。所以我们为大众服务的过程,是观照自己的心的最好机会。能服务大众、利益大众,生大欢喜,就在工作当中不断扩宽了心量。 师长用心良苦,多次提到刘素云女士。她的修学过程,她的心量,真的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她自己是一个省的处长,官位不小,没有动用关系去帮儿子跟女儿找工作,安排个机会,没有,毫无私心,念念为人着想。她的先生是精神病,她跟先生结婚四十四年。为什么会提到这一段呢?我们看人家修学修得很好,马上想说,是因为她很幸运,家里什么都很顺,不像我家这么辛苦,缘这么不好。我们太容易给自己找借口了。其实她人生的考验,比我们任何一个人都大,但她从来没有退缩过,也从来没有埋怨过任何一件事、一个人,这是真正的善良。 她为什么嫁给她先生呢?她先生是她高中的同学,同学们跟她讲:“我们班你最善良,某某同学没人照顾,你就嫁给他吧。”公公婆婆那个时候照顾她先生,都病了,两个老人都不知道以后的日子怎么过。结果她对两位老人说:“我就嫁给你们儿子。”两个老人当场哭啊,说:“我们怎么可以让你往火坑里跳啊!”以前的人厚道,自己的儿子是这个情况,不愿意再让这个女子受累。 所以在修学的路上,不能贪着境界、挑境界,轻松的、顺着自己意思的,愈修愈贪着。要想提升境界,就要不挑境界,就要在境界当中放下分别,放下执着,这是实学、实修。人太容易顺着自己的意思了,还一套一套地去说服别人。事实上就是随顺自己的分别执着,不愿意安住当下,突破执着跟习气。我们修学这么多年,境界不能提升,就是不能安住当下,历事炼心,很容易就逃避、退缩、找借口。 任何境界,刘女士从来没有退缩,尽忠职守。她的病已经很严重了,都没有请过假,都在政府单位尽心尽力地工作,住院前一天还在工作。我们要在她的人生过程当中,看到门道,那是至善、至忠、至孝啊,做人的伦常扎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