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明如居士:佛教的人生观(二)


   日期:2017/3/31 9:0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生命在时间上所遵循的发展和演化规律又是怎样的呢?

  一般人错误地认为,生命的本质就是构成生命的“身体”,而“心”的功能是从属于“身体”而存在的,有了“身体”才会有“心”,没有“身体”就不可能有“心”。于是,他们认为,“身体”从母腹中诞生就是一个生命的开始,“身体”死亡就是一个生命的彻底终结。实际上,这是由于对“身心”关系的颠倒认知所导致的错误结论!

  遍智的佛陀告诉我们,“心”有“粗分”和“细分”之别,粗分之心是指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和意识这六识,而细分之心是指末那识和阿赖耶识,也即第七识和第八识。我们的身体和粗分之心是从细分之心中同时显现的两种现象。细分之心犹如一部放映机,身体和粗分之心都是细分之心播放的电影而已。

  犹如身体有诞生和死亡一样,粗分之心也有生灭。每天晚上,当我们进入睡眠状态时,“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识粗分之心就“死亡”了,我们似乎也感觉不到身体的存在了。当有梦境出现时,实际上是部分粗分之心又开始活动了。第二天早晨我们从梦中醒来,粗分之心就又彻底“复活”了!所以,我们的粗分之心每天都在经历着“生死”,一昼夜实际上就是粗分之心“死亡”又“复活”的周期。

  而身体诞生和死亡的周期显然要比粗分之心诞生和死亡的周期要长得多。从母腹中诞生到死亡,往往要经过几十年的时间。犹如粗分之心夜晚死亡之后第二天仍会获得新生一样,我们的身体在死亡之后的不久,显现上会通过投胎的方式而重新获得一个新的身体,此时我们称这个生命已经步入后世。所以,人的一生就像是一场电影,电影的开始和结束就像人生的开始和结束,电影中许多场景和画面的生灭好比是人的一生中粗分之心的生灭。步入后世可以看作是一部新的电影又开始上映了。

  我们知道,在一场电影中虽然有许多画面在生灭,而放映机并不会因为这些画面的生灭而消亡;同样,我们每个人的细分之心并不会因为每天夜晚粗分之心的“死亡”而坏灭,每天早上我们的粗分之心能够重新“复活”就是细分之心不坏的明证;又如一场电影放完后,放映机并不会因为电影的结束而坏灭一样,我们的细分之心也不会因为我们身体的死亡而消失。在短暂的调整之后,我们的细分之心就会继续像放映机一样放映新一期的生命。

  我们的身体和粗分之心虽然是细分之心中现起的现象,但是身体和粗分之心所造作的一切以“种子”的方式存储于细分之心中,成为下一个生命周期的“播放剧本”。如果一个人今世的粗分之心和身体被猛厉的嗔心所驱使而造作种种严重的恶业,则这个人来世的身体和粗分之心就是地狱众生的身心;如果一个人今世的粗分之心和身体被强烈的贪心所驱使而造作种种恶业,则这个人来世的身体和粗分之心就是饿鬼的身心;如果一个人今世的粗分之心和身体被愚痴所驱使而造作种种恶业,则这个人来世的身体和粗分之心就是畜生的身心;如果我们今世的身心能够遵循五戒——也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则我们来世的身心仍将是人的身心;如果我们修持十善业,则来世的身心将是天道善妙的身心;如果我们的身心以出离心摄持而修持人无我空性,则来世的身心将转成小乘圣者的身心;如果我们的身心以菩提心摄持而修持六度万行,则我们来世的身心将成为菩萨之身心,并将渐渐成就无上菩提的果位。

  所以,生命的现象是“非断非常”的。所谓“非断”,就是生命的延续并不会随着粗分之心的灭亡而终止,也不会像世间人所认为的那样,因为今世身体的死亡而断灭;所谓“非常”,就是生命虽然在不断地延续着,但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常法”,而是随着众生身心善恶的造作显现六道轮回中的种种生命现象。如《解深密经》云:“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意思是说,细分之心阿赖耶识(也即阿陀那识)非常细微,阿赖耶识中显现身体和粗分之心的“种子”犹如瀑流一样变化不断,我对那些智慧微劣的人不开演细分之心,因为担心他们会将细分之心执著为常有真实的“自我”。

  经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意思是说,我们前世和今世的身心所作的一切业力,都会以“种子”的方式存留于阿赖耶识中,如果我们没有以某种方式消除这个“种子”,则即使经过百千万劫的时间,这个业力的“种子”也会在因缘成熟的时候,显现相应的身心和外境,使我们感受过去所作善恶业的果报。

  此时此刻,我们为什么有现在这样的身体?为什么有现在这样的心情?为什么有现在这样的住处、眷属和工作?那是我们前世或今世造作了这样的业力,这些业力以“种子”的方式存留于我们的细分之心中,现在的身体、心情、住处、眷属和工作等都是这些“种子”在显现而已。如果在炎热的夏天飘来一阵凉风,使我们感到清爽和适意,即使这样微小的快乐,都是过去身心所作善业的种子成熟之故;如果在我们的鞋里有一颗细小的石子,使我们的脚底感到不舒服,即使这样微小的痛苦,也是过去身心所作恶业的种子成熟之故。此时此刻,如果我们的心是恶的,则身体的显现也随之而恶,于是痛苦的种子就已经在我们的细分之心中埋伏,如果我们不用忏悔的法门净除这些种子,则将来因缘会遇的时候,我们一定会感受痛苦;此时此刻,如果我们的心是善的,则身体的显现也随之而善,于是安乐的种子就已经在我们的细分之心中埋藏,如果我们没有用猛厉的嗔心使得这些善业的种子失坏,则将来因缘成熟的时候,我们一定会感受安乐。

  摘自《放生心语》(明如居士 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明如居士       佛教)(五明学佛网:明如居士       佛教)  

 仁焕法师:实践人间佛教 

 李向平教授:别让佛教沦为私人化的功德信仰 

 李向平教授:生态佛学论——佛教信仰的环保理念 

 李向平教授:中国当代佛教的社会建设功能——佛教信仰及其认 

 李向平教授:人间佛教实践与中国公民社会 

 李向平教授:佛教社会”如何可能?——中国佛教公共形象的社 

 仁焕法师:佛教不是迷信 

 李向平教授:中国当代佛教经济的“社会性”刍议 

 沈海燕教授:“人间佛教”的实践者——论真禅法师的思想及其 

 陈兵教授:中国佛教的圆融精神及其当代意义 

 严耀中教授:综说中国佛教断肉食蔬之意义 

 严耀中教授:佛教的现实关怀与僧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