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入定的口诀


   日期:2011/1/21 22:5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无事、无心。就是入定的口诀。无事就是一点烦恼都没有,无心可以讲是毫不执着,什么都不执着。要真正达到无事、无心,内外才能皆空。里面也空了,外面也空了。完全没有牵缠,进入一片清净无为的定境里面,才会显现产生光明出来。

    入三摩地,最重要的口诀,是「无事」跟「无心」。

     什么是无事呢?没有烦恼挂心头,就是无事。没有烦恼挂心头,你就觉得一切都是没有什么事情。这个时候,你容易入定,容易入在三摩地里面。

     心中有事,就很难入定了。这是一般常识,我们都知道的。禅宗也有一个这样子的公案,就是有一座山,山顶上站着一个人。有三个人经常,看到山顶上站着一个人,他们就去问他。

     一个问说:「你站在这里,是不是在看风景啊?」,这个人问答说:「不是,我不是站在这里看风景」。登高山的时候,你看这四周围环境很美,但是他不是在看风景。

     另外一个人就问:「我知道了,因为山顶上的空气好,你一定是登高山的时候,在这里享受新鲜的空气,城市的空气不好,山顶的空气很清凉、很好,一定是在这里呼吸新鲜的空气」。那个山顶的人跟他们回答说:「也不是」。

     第三个人他就讲:「这样我一定了解,你一定是满怀心事,登高山在这里回忆你甜美的过去」。这个人说:「也不是」。

     这三个人都莫名其妙,就问他:「那你到底站在这个山顶上是做什么呢」?这个人就回答:「我只是站在这里」。这个就是答案「我只是站在这里,我没有做什么」。

     其实这个就是告诉大家,这就是「无事」。我们一般人有一个观念,认为每一个人做任何一种事情,都是有事才做的,都有他本身的象征意义。没有什么叫做「清净无为」,老子的思想,道家真正的思想就是清净无为。

     什么是「无为」?禅宗的典故里面讲,这个人本身站在山头上,就是无为。我不为什么站在山头上,我只是站在山头上,不是为什么。不是为了看风景,不是为了呼吸新鲜的空气,不是因为回忆过去,只是站在山头,你能够了解这个,你就达到无事了,你就懂得什么叫无事。

     举这个例子非常好,大家搞不清楚什么叫做无事,是一丝不挂,是清净,是无为。你在入定的时候,你坐下来,清净,无为,不为什么,就很容易入定。

     你心中有事、有烦恼,入定很困难。所以入定是一定要无事,你在无事、无心的这个状态之下去入定,就很容易在定中,入三摩地的口诀,就是「无事无心」。

     再谈无心,什么是无心呢?没有特别的喜,特别的厌恶。今天你要入禅定、入三摩地,你心里面很厌恶某一个人,心里已经在翻腾了。心里既然在翻腾,你定不下来的。

     你想到:「我很想穿一件名牌的衣服」。一直在想。你一入定,名牌的衣服马上浮现的。因为你特别喜欢一件东西的时候,你一静下来,那个东西就浮现。叫你无心的话,就是叫你不要有特别的喜,特别的厌恶。

     很简单,无事、无心。你不为什么,就是无事、无为。没有特别的喜,特别的厌恶,就叫做无心。这个时候,你要进入空性,很简单。你一坐下来,身心一平衡,没有烦恼挂心头,你也没有什么厌恶的,也没有特别喜欢的人与事。你这样子一坐,一调身心,宇宙法流就马上跟你融合在一起。

     这个时候是内外打破,就是自身跟宇宙之间,内外融合在一起的这种现象,这就是入定。但是你能够训练自己如何无事、无心,这一点倒是很重要的。这也不是靠你讲的无事、无心你就可以了,不是说:「好,我现在无事了」;「好,我现在无心了」。其实还是有事,还是有心。

     要真正达到无事、无心,内外才能皆空。里面也空了,外面也空了。完全没有牵缠,进入一片清净无为的定境里面,才会显现产生光明出来。

     所以大家闭关也要记得,闭关的时候,你要学习禅定、入三摩地,无事、无心。不要再想外面的事情,不要有什么喜欢、什么厌恶,老是出现那一张讨厌的脸。每一次一入定,这个讨厌的脸就出来,你怎么能够入定呢?很重要的,喜欢与厌恶,都不可以有的。

     无事、无心就是入定的口诀。无事就是一点烦恼都没有,无心可以讲是毫不执着,什么都不执着。

     有一个同门来求我给他做一个印证。他说:「您帮我做一个印证」。我们在对谈当中,我有时候就摇摇头,有时候就点点头。点头就是可以,摇头就是这个观念不太正确。有点头,有摇头。

     他跟我说:「我最不喜欢的,就是您摇头」。那么我就通通点头好了,也不对。那么我就跟他讲:「在你的心中,仍然有所谓的喜欢跟不喜欢」。这个是执着,一个修行人到了一个真正的境界以后,他是清净无为的,别人怎么样子不喜欢,你也不会感受到。

     一个成就者,「厌恶」这两个字是没有的。「心喜」这两个字也是没有,这才能够达到无心的境界。你今天跟我谈到你已经无心了,那么你还执着「点头」、「摇头」吗?

      这就是一个证验,就是你还没有达到无心,还执着的境界的时候,你要来求印证你自己的成就。

     我随便把我的脚就抬到桌子上:「你看我这个举止如何呢」?他说:「把脚抬到桌子上,是很不礼貌的行为」。我跟他回答:「这个现象,也可以说是礼貌的,也可以说是不礼貌的」。

     礼貌的话,是我用脚抬举了你,用脚来抬你,是抬举你。在世俗方面来讲,把香港脚放在别人面前,当然是不礼貌的。但是我用脚来抬举你,你都不接受我的抬举,看你怎么想。但是你假如以无心来对的话,你应该讲这是没什么,所以还是有心,还是有那个执着在的。

     所以真正要讲到不执着,相当困难。你要入三摩地、入禅定,真正要无事,满困难的。真正要无心,也是满困难的。因为在你眼前所晃的,不是你最喜欢的,就是你最厌恶的,经常在你的心中翻滚,如何入三摩地呢?你没有办法无心。

     无事也是满困难的,你说没有一切烦恼吗?你随便接到一个电话,马上烦恼就来了;你随便听了一句话,马上就有烦恼了;你看到一个景象,你也有烦恼。

     像做朋友方面来讲,大至国家,小至个人。你跟他好,我就不跟你好。你看他们两个比较亲密,你心中就产生妒嫉的那种心,怎么会没有烦恼。

     所以烦恼的事情很多的,众生都是有烦恼的。真正能够入三摩地的是圣贤,已经到圣贤的境界了,你才有可能没有烦恼的。

     要以淡然无为、清净无为这种事情,来行你自己的事。你心里经常不会翻滚,很平静的。碰了事情,顺其自然吧!这个就是自然任运之道。

     你清净,你始终心里不起波涛,心平如镜,你可以观察一切事情,产生智慧。一个人在他心里面起波涛的时候,他就失去心的宁静,入定都不可能,做事情也会失去分寸。平时处理事情,你心里已经翻腾了,你已经有了意见,你当然心里上已经不平了,如何会平等去视众生。

     所以佛学的道理,非常的好。入定的口诀-无事、无心,非常的正确。没有烦恼,一丝不挂,你才能够入定。完全没有喜厌,宽坦而住。那个无心的状态,我们称为宽坦而住,就是你住心的境界,是非常宽的,很平的。那一种境界里面,你才能够入三摩地的。

     学佛修行,能够达到这样子,你才能够任运。就是用你的智慧发光,然后任运,所有的事物里面,你任运。

     所以很多事情,一笑可以止之,笑一笑就没有了。你也不会看到别人怎么样,你就想要怎么样。你一切的事情,都不会去勉强。做任何事情,你不是勉强去做,完全是自然而然、任运、随顺、随适、随安的那一种状态。

     你学习到这个,对于你自己的做人处事都有帮助。最重要,你在学习禅定的时候,一下子,你就内外打破了,你智慧的光明,就能够产生出来,你就能够成佛了,你就可以做菩萨。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无事       无心)(五明学佛网:无事       无心)  

 智光法师:参禅路头见闻录 第八章 无心禅和论参禅 

 程叔彪居士:无门直指 第七节 无心无住 

 超然法师: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蔡礼旭老师:无心非 名为错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一、佛教的进取思想 2、怎 

 宽运法师:有道者得 无心者通──六祖惠能大师《真假动静偈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1.无 

 超然法师:当前没事且省事,直下无心即佛心 

 净土法门法师:好事不如无事 

 不管有心无心念佛,众生极苦能减轻 

 宣化上人:这些习气都能改变,这才是无心道人 

 悲智双运烦事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