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智能上师:《坛经心要直解》自序品3五祖出题,神秀写偈


   日期:2017/5/25 10:0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祖一日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火急速去,不得迟滞,思量即不中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如此者,轮刀上阵,亦得见之。”众得处分,退而递相谓曰:“我等众人,不须澄心用意作偈,将呈和尚,有何所益?神秀上座,现为教授师,必是他得。我辈谩作偈颂,枉用心力。”余人闻语,总皆息心,咸言:“我等已后依止秀师,何烦作偈?”神秀思惟:诸人不呈偈者,为我与他为教授师,我须作偈,将呈和尚,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中见解深浅?我呈偈意,求法即善,觅祖即恶,却同凡心,夺其圣位奚别?若不呈偈,终不得法。大难,大难!

  一天,五祖把徒弟们都叫来开示说,要想了生死,必须把心中的智慧开显出来,唯有智慧,才能了生死。你们跟我学这么多年了,现在把各自的见解做成偈颂给我看一看,谁的见解修证和佛的相符,我就把祖师位传给他,让他做第六代祖师。

  寺院里的师父们私下就议论了,我们现在有神秀教授师(所谓教授师相当于现在的法师),除了五祖之外就是他引导我们,继承祖位非他莫属,我们今后跟着神秀学就行了。

  这时候神秀大师实际上还没有真正悟道。为什么呢?从下面他的两种想法就能看出他还不是解脱者:第一,我写这个偈颂好像是表现自己,好像突出我修行多么高似的。这说明他心里边就有我相了;第二,如果我不写,五祖不知道我心是怎么想的。他心里边有这两个纠结,正是我们凡夫的通病。如果是六祖绝不会这样,说就说了,做就做了,做完了就放下,不会瞻前顾后、左思右虑。因为神秀大师还没有达到“无住而生心”的这种状态,所以他才会出现这种现象。

  神秀的这种状态就是没有解脱的状态,所以在五祖堂前他才会有下面的表现。换句话说就是出现烦恼了,什么烦恼呢?我们看下一段。

  五祖堂前,有步廊三间,拟请供奉卢珍画楞伽经变相,及五祖血脉图,流传供养。神秀作偈成已,数度欲呈,行至堂前,心中恍惚,遍身汗流,拟呈不得。前后经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秀乃思惟:不如向廊下书着,从他和尚看见,忽若道好,即出礼拜,云是秀作;若道不堪,枉向山中数年,受人礼拜,更修何道?是夜三更,不使人知,自执灯,书偈于南廊壁间,呈心所见。偈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五祖的房子前边有一个走廊,走廊共有三间。五祖想在走廊的墙壁上画楞伽变相图和五祖血脉图。五祖血脉图就是描述前五位祖师传承禅宗的画像。神秀大师把上面的这个偈颂做好之后,他又犹豫了:我直接给五祖看吧,万一对了还行,不对多害臊啊。要不我把它写在走廊上,五祖看到了夸好,我就站出来;不夸好,就证明我白修了。

  神秀的这个心态进一步说明他还没有解脱。一是他对自己的修证没有把握;二是还在好、坏、善、恶这些凡夫的心态里边打转儿。所以他才会出现“心中恍惚,遍身汗流”这样的景象。

  我们看这个偈颂四句话的意思:“身是菩提树”,就是把这个身体比作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我们的这个心就像镜子台一样;“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就是修行时时要观心啊,观照啊,检查自己的身心啊,不要沾染上尘埃。这个就跟我们现在观想佛陀放光加被的道理是一样的,是在修行半路上的一个过程,最后都要回归到本位上的。

  秀书偈了,便却归房,人总不知。秀复思惟:五祖明日见偈欢喜,即我与法有缘;若言不堪,自是我迷,宿业障重,不合得法,圣意难测。房中思想,坐卧不安,直至五更。祖已知神秀入门未得,不见自性。

  神秀大师偷偷写完偈颂后,又悄悄回到自己的房间,等着看结果。看是什么样的结果呢?就是五祖明日见了这个偈颂,高兴了,“即我与法有缘”,要说不行的话,就是说我还不行,还是迷惑。他在这时候忐忑不安,实际说明他既想得这个祖位,又怕因自己的道力不够,修行不到位,不能胜任。神秀大师有这样的想法,说明他还是一个特别好的修行者,后来神秀成了非常了不起的大禅师,也证明了这一点。神秀在房中想来想去,坐卧不宁,一直折腾到天都快亮的五更天。

  五祖知道神秀还没有得道,没有真正进入到门里边,也知道他此时的这个状态。其实,五祖是想把祖位传给惠能大师,只是还得要走个过程。

  天明,祖唤卢供奉来,向南廊壁间,绘画图相,忽见其偈,报言:“供奉却不用画,劳尔远来。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留此偈,与人诵持。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即得见性。门人诵偈,皆叹善哉。

  天亮了,五祖叫擅长绘画的卢供奉来到廊间,本想是来画画的地方被神秀写上了偈颂。五祖知道神秀没见性,但是也没办法,就说那咱们就别画了,画画反倒是有相,不如就留下这个偈颂吧,按照这个偈颂修行会得到利益,会有人天福报。但五祖没说有成佛的功德。下边的弟子们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听说这偈颂做得真好,也都跟着赞叹。

  祖三更唤秀入堂,问曰:“偈是汝作否?”秀言:“实是秀作,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祖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汝且去,一两日思惟,更作一偈,将来吾看。汝偈若入得门,付汝衣法。”神秀作礼而出。又经数日,作偈不成,心中恍惚,神思不安,犹如梦中,行坐不乐。

  到三更,夜深人静了,五祖把神秀叫到他的屋子里边,问偈颂是你写的吗?神秀说,是。并诚挚地解释说,我写偈颂不是因为想做祖师,只是想让师父鉴定一下我修行的成果,看看我有没有智慧。神秀又谦虚又谨慎,而且比较在意这些小事情。

  五祖直接告诉神秀说,从你做的偈颂来看,你没见到本性,而只是刚到了门槛儿外边,连门都没入呢。你这样的见解,想获得究竟的解脱还是不行的,要想获得大解脱状态的话,在张口闭口的说话之间,都得要了达本源才行。在任何时中都要念念自见,对万法无有任何执著,你看到一切景象都是真如的显现,万境本来就是清净,真正解脱的人应该是这样的一个状态。我们是言下即得见性,含含糊糊不行。“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不是我们本来清净的心,不是一真一切真、一假一切假的这种诸法实相。你做的这个偈颂不符合诸法本义,回去再好好考虑一两天,再写一首给我看看,如果行,我就把祖师的位子传给你。

  神秀回去之后,因为他的悟性还没到,就是修证还没到,所以就寝食难安,精神恍惚,翻来覆去怎么也想不出来。为什么?因为禅不是想出来的,而是远离了能所,现量而直观的了达诸法实相,思来想去就远离这个正见了。这相当于让一个小学生去完成研究生的课程,当然就有点儿接受不了。这一段是神秀大师作偈颂的因缘。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智能上师       六祖坛经)(五明学佛网:智能上师       六祖坛经)  

 惟因法师: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23) 

 惟因法师: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22) 

 惟因法师: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21) 

 惟因法师: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20) 

 惟因法师: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19) 

 惟因法师: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18) 

 惟因法师: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17) 

 惟因法师: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16) 

 惟因法师: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15) 

 惟因法师: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14) 

 惟因法师: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13) 

 惟因法师: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