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广钦老和尚:这世间是一场迷梦


   日期:2017/6/3 13:4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古时候,朋友相交很讲义气,有远道朋友来,丈夫不在,只有妻子在家,朋友见了即离去。现代人远道访友,朋友不在,而朋友的妻子在家,却很高兴地坐下来与友妻攀谈,不知道孤男寡女的讥嫌。这是不如古人的义气之处。

  ■有位青年问:

  我对于父母应该持什麽样的态度?

  想要孝顺父母,可是父母常常不大容易接受。

  老和尚:我跟妳讲,咱是无真孝顺,要是有真孝顺,父母是会感动的。妳是嘴在讲,其实心裡是不舒服咧!没真心啦!若有真心,父母都会被感动。

  又问:我常常父亲讲的话,我都不以为然,那我该怎麽办呢?

  老和尚:所以才说妳还不是孝顺,若是孝顺,就会接受他的意见。

  又问:那应该怎麽做呢?

  老和尚:孝顺父母是对的,要用细心、用诚心—— 妈妈您有什麽代志没?您要什麽?接近为顺。如果妈妈讲妳什麽什麽,妳就起烦恼,还说妳在孝顺她,这哪是孝顺?

  ■现今念大学,没有这个礼义、忠孝。

  礼义忠孝都被破坏去,咱的大学是花花世界,没有一个寄託。

  ■中国历史文化讲礼义,有大乘、小乘佛法,人如无礼义,学佛较难。

  中国自古有礼义忠孝,顺道而行则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现代花花世界,要得人身很不容易,如不讲礼义忠孝,即使读到博士,也难以救人。博士学一些有色相的、有生有灭的东西,不能究竟解脱,无法救人,眼所见,有生必有灭。古之圣贤有礼义、照规矩,世界太平可救人。

  ■古人读书,注重明礼达道,看重父母、敬师长。

  读了孔孟学说,非常注重父母师长,所以家庭很和睦。可是现代人读了很高学位,对于伦理道德不注重,对上不注重孝,对下不注重慈悲了。

  ■现在教书的老师和以前不同,以前汉朝的老师是教礼、义、廉、耻,现在的老师自己都做不好,佛学也比以前差。

  ■以前的人讲礼、义、廉、耻,行、住、坐、卧不失律仪,所以有圣人;而现代人不讲这一套,故世间比较乱。

  ■社会上的学问,不论是科学、哲学、医学,都是治标的,不可能得到根本的解脱。再怎麽念、怎麽鑽,到头来也是一场空,不可能从那裡得到解脱。

  ■儒教宣扬忠孝,佛教亦看重四维八德,假若学佛的人都能运用儒教的四维八德,全国的人都能学佛,以佛法来陶冶每个人的心性,这样社会会安宁,国家会富强。

  一般社会人把钱看得很重要,假如一个人学识再好、品德再高,只要没有钱,人家就看不起,所以这种社会不会进步,不会上进,因为大家看重钱。

  ■现在社会现象,父母为什麽生儿育女?自己不晓得。

  但既身为父母,即要教育儿女,父母儘量教育子女为圣为贤;可是现在有很多子女不孝父母,甚至为非作歹,受罢教育后即与父母脱离,追求享受,不知孝顺,不知报养育之恩,使老年父母孤孤单单。

  ■在礼义方面,现在人交朋友应诚实、应义气,不要看重钱财,要以义交,不以财交。

  ■现在的人,越来越奢华,贪念炽盛,离佛法越来越远。

  ■现在的读书人,作兴到国外去留学,特别是到美国和欧洲去。

  这些西方国家,不重视伦理道德,只讲求科学技术,儘管技术学好了,还是皮毛,做人的道理没有学,纵然一个个都得了博士学位回来,对国家、对社会,严格说起来,并无多大用处。西方人以物质文明点缀了花花世界,却又因不能明礼尚义,而使世界发生动乱,引生灾难。

  西方人不容易了解「人身难得」这句话的道理,自然对「众生皆有佛性」,(水陆四生胎卵溼化,皆有佛性)这句话,更无从体会了。

  我们的身体会坏,佛性却不会坏;众生虽有佛性,却天天在做梦,连吃三餐也是在做梦,梦在六道轮迴,不出娑婆。要出娑婆,就须有缘得闻佛法,并照着它的道理去做。

  ■人类的贪慾越来越重,其他动物的活动是有时间性的,人类则不然,时时刻刻都在贪,因此造成许多的凶杀、抢劫,使社会不安定。所以人类要减少贪念,要用功修学佛法,使社会安定,个人脱离六道轮迴。

  ■现代人类自相残杀,人与人互相竞争,这是人类自取灭亡,自造罪业。如世界各国都在杀人武器方面精益求精,这加深了人类的罪业。

  ■人类慾念高,因思想的进化,物质文明进步,人类贪慾增加。

  吃要山珍海味,穿要珍贵布料,如是贪慾越重,即减少学佛的信念,不能脱离苦海,这是很可悲的。

  ■我们生是由业感而生,却往往带着更多的业而去。

  如果不知道入佛门修淨业,在茫茫红尘中,为声色所役,为物质等慾乐所缚,贪、瞋、痴业造得越多,命终后,堕得越深。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