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谈天说地问自己之每周一经节目 |
||
|
||
列位朋友:在科技、文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各种技术职称、文化学衔风糜世间,似真似假难分难辩。真才实学;独有建树者少之,而滥竽充数;徒有虚名者,遍布充满。 在佛陀住世那个年代的古印度,在文化、思想领域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为保持正法佛学传播的纯洁、真正性,佛陀特意制定了传法师的标准,供学者自律;大家选择。下面看看标准如何: 第25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有异比丘来诣佛所,头面礼足,却住一面。白佛言:如世尊所说法师,云何名为法师?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欲知如来所说法师义耶?比丘白佛唯然世尊。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佛告比丘:若于色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若于受、想、行、识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是名如来所说法师。时彼比丘闻佛所说,踊跃欢喜,作礼而去。 第25经释文:此经佛陀回答有人提问什么是法师的含义?佛说,如果能把“色、受、想、行、识”五色受蕴的基本属性讲清楚,能使人们对它产生厌离的思想,欲贪灭尽,形成清净寂静思想境界,梵行建立了,那么这样的人,就具备了法师的资格,可以为人说法。从对五蕴产生厌离到寂静法成就,这是一个行者由一个普通凡夫到寂静圣人所要走的完整的道路,范围涵盖极广,说来容易,我们要切思切悟,不可盲目妄称法师,当今世上可有法师乎? 列位朋友:让我们沐浴在正法佛学的暖阳春风里,轻松愉快地渡过每一周,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