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没有主体是谁在轮回,是谁在承受果报? |
||
|
||
没有主体是谁在轮回,是谁在承受果报? 通常人们接触佛法,会了解到有一种生死轮回,或者六道轮回。这并不是很难理解和想象——人们在死后,又通过某种机制,在某时某地出生,继续延续着自己上一期生命的后续,如此一次一次地生死——只要没有觉醒,就无法走出这样的状态。 但是,在人们接触到另一个说法时,就会发现明显的矛盾和说不通之处,这个说法就是——轮回没有主体。 没有主体,那么我的前生和我又不一样,我为什么要延续他的果报?我今生做尽恶事,图个痛快就好,反正所谓我的来生,又不是现在的我,与我何干? 这样的疑惑非常普遍,人们始终没有得到心底里真正说得通的解释,就像一个若有若无的栅栏,一直横亘在前方的道路上。 对于一个有反丰富禅修经验的人,想来这不会是一个疑问,因为有实际的观察,其逻辑推演在现实中取材,很容易理通。而对于大多数人们,逻辑上的推测一般不会很细致,大多数人也不习惯于这种严密的思想推演。 一天,你从停车场一路走进了商场,在这短短的几分钟里面,都发生了什么?让我们全面的分析一下。 首先,在你步行的同时,你身体内的细胞持续分裂和死亡,各种系统紧锣密鼓地运行,不断地与外界互动。同时你的思想也随着这一切快速地闪现和消失,或者你的思维已经飘到了天际,或者你在不知不觉地愣神,总之你的五受阴都在活动和变化。 从宏观上来看,这短短的几分钟,地球已经在银河系的背景中前进了10万公里。宇宙间已经有很多新的恒星被孕育,也有很多老年的恒星熄灭了,一些遥远的星球和世界诞生了第一个原始细胞,一些遥远的文明轰然毁灭,一些遥远的文明中诞生了新的佛陀。 总之无论宏观还是微观,无论是是不是在自主地移动和改变,宇宙的无常大帝都不会放过你,你被迫地一直在改变,如果综合所有的因素和视角来看,你的变化速度可以用惊人来形容。 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你从停车场走进商场的五分钟里,你本身——有什么东西是丝毫未变,如如不动的吗?就是说——有没有一个真正不变的主体,在这一切发生时,丝毫没有变化? 如果你比较善于想象,你会发现,你自身的一切都已经发生了在物理上无法逆转的变化,没有一件恒久之物,所以——不用说轮回,即使是我们一个当前的普通人,五受阴依旧是迅速变化,身中没有不变主体。 你会不会这样去问——既然没有主体,那么是谁从停车场走进了商场? 显然人们不会这样去问,因为常识告诉你,走进商店的你,和5分钟前停车场中的你还是同一个人——只是这个人发生了非常全面的变化。 当然这种变化在常人看来,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融入了生命活动的血液,成为一种习惯性的本能,无需焦虑,注意和担心这些熙熙攘攘的变化——你还是你,只是——你的一生中并没有一个不变主体。 你会不会这样问——没有主体,是谁在过这一生? 显然也没有人这样问,因为常识的粗略认知,和五受阴的日常生活,涉及不到这样的层面。 一个长长的大尺度的轮回也是如此——没有主体,但是依旧可以生死轮回。今生的你和来世的你没有任何一点是相同的,但是今生的你就像站在停车场中的那位,而来世的你就像走进商场中的那位。 你们的行为和导致的结果是相续的,前面的行为影响和导致后面的结果。正因为你在停车场的五受阴发动,决定要走去商场,所以后面而的你就已经在身在商场了。 你也许会问——商店中的我记得我是怎么到这里的,那么今生的我为何不记得前世的那个我的经历? 这方面你也可以去分析一下——你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情况,人们在自己的日常活动中的感知其实是非常粗略的——比如你从停车场走进商店的一路上,你脚下地面的细节,你身后人们的活动,你自己头发飘动,你鞋子的变化和细节等等这些东西你是完全注意不到的,你的感觉系统对外界的映射非常有限。所以如果你在自己的鞋子上装一个摄像头,然后快它一天的录影,你会觉得非常惊讶和陌生。 我们的视角,注意力和智力都是是非常有限的,这一点毋庸置疑。而另一方面就是我们的记忆——有这样一句话:时间是治疗伤痛最好的良药。 时间久了,记忆就好像被稀释了一样,一些曾经的细节,体会,感触慢慢地淡化和消逝。 我们的记忆世界不断在时间的齿轮中磨损,我们的身体则不断在空间的交错中磨损。既然记忆一直在磨损,那么消失是早晚的事情,最终我们会死去——一切记忆消失不再。 死亡中一定有某种机制,清空了记忆,比如——存储介质的粉碎——大脑和神经系统的瓦解。至少在五受阴的层面,我们失忆了。 你也许会这样问——没有记忆,我为什么还要承受前身带来的后果? 其实,假设前面那个从停车场走进商场的人是一个失忆症患者,他只有三分钟的记忆——当他走进商场,面对着这一新的环境,竟想不起自己是谁,来自那里,那么他是不是就不用延续停车场前身的生命和后续效应呢? 显然不是,他因为停车场角色的决定,来到了商场。他现在的一切无不是继承自前身,他的五受阴都是从前身继承而来的。 所以——失忆症患者虽然无法实现自我认同,没办法串联记忆确定前后的因果,但宇宙法则依旧如故。故——没有主体的轮回,也是同样的情况——死亡清空记忆,不代表前身行为后效应的失效。 即使是一个三秒记忆的人,他决定跳崖并跳下去的一瞬间,忘记了自己跳崖的原因,忘记了自己为什么在空中下坠等等,但是——他依旧会因为几秒钟之前的行为而身体碎灭。——没有记忆的人依旧要承受之前自己的作为带来的结果。 所以注意我们自己的行为,这在生死轮回中是非常必要,说不定我们一些不好的行为,导致我们死亡后,再起的五受阴是个什么鬼模样。佛陀倡导的种种行为准则,不知道已经利益到了多少人。 那么两个问题—— 1没有主体如何轮回 2没有主体谁来承受果报 这样想来,即使在今生的范畴,只要我们注意观察和思考,也会有一定的收获,并没有矛盾,有的只是我们粗略的观察能力。 佛陀真是一个怪人——分明人们喜欢的是一个常驻不变的我,一个容易理解的轮回主体,一个生生世世不死的灵魂——他却偏偏要告诉我们另一个生涩难解,人们所不喜爱的答案——生死轮回没有不变主体。 佛陀为什么不去取悦人们,博得信众?事实往往就是这样,它不会像谎言那样去取悦听者,事实就是事实,无关你是否喜欢和理解。佛陀说出了这样的事实,恰恰证明了他的独特之处。你喜欢事实还是谎言呢? 最后要补充的一点——准确地说,轮回是有一个主体的——,那个主体就是相应阿含中提到的——无常之我,变易之我。 与恒常不变的主体不同,无常我——是一条连续的线索,一个分分秒秒在变动,但却前后相续的类主体。在你的一生中你都感受得到它的存在,变化和延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