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悟显法师:梵网经菩萨戒四十八轻戒,末後結偈


   日期:2017/11/20 15:4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后面有一首偈颂很重要:

  明人忍慧强 能持如是法

  未成佛道间 安获五种利

  一者十方佛 愍念常守护

  二者命终时 正见心欢喜

  三者生生处 为诸菩萨友

  四者功德聚 戒度悉成就

  五者今后世 性戒福慧满

  此是诸佛子 智者善思量

  受大乘戒的,明了光明金刚宝戒的人才算佛陀的弟子。不受戒者,佛说「无戒可犯名为外道」,所以你没受菩萨戒,你没有想要学,就是外道。

  「明人忍慧强。能持如是法。」

  「明人」就是明白佛法的人,有大福德的人,他有高度的智慧;「忍」就是能够认可佛法,能忍可佛法,对于佛法的行持你能忍,对于佛说的境界你能肯定,能明了心性之理叫作「忍可」。意思是你能够开解心性,开解经义,开解戒律,你就能够受持大乘佛法。

  「未成佛道间。安获五种利。」

  在受持的过程中,还没成佛前,你就能获得五种的利益,虽然只有五种,但是利益无量。

  「一者十方佛。愍念常守护。」

  因为你受持的是大乘戒律,十方诸佛都护持你,诸佛如来会加持你,所以你不用担心你会遭难、会堕落,只要你肯持,佛会护持你。外面凡是跟你讲「持戒会堕落」的,都不要听信,那些都是邪见人、是外道人,佛说他们是狮子虫,也就是佛教的蛆,前面佛讲这些不受佛戒者,是木头无异、畜生无异。他不只自己不受,还劝人别受,那些都是佛门的畜生。所以要知道,你受佛戒,十方佛会哀愍你,会常守护你。

  「二者命终时。正见心欢喜。」

  受持大乘菩萨戒者,临终的时候是正念分明,心生欢喜。很多人临终都是迷惑颠倒,那些不持戒的、学外道的人,临终都是恐怖惊惶,因为没有人帮得了他。在这世界上有多少人临终是安稳的?能像受戒者一样正念分明,十方国土随意往生?没有。可是你受佛戒一定能如此。所以讲:临终的时候正念分明,正见心欢喜。你念佛也受菩萨戒,能往生净土上品上生,这是肯定的。命终的时候正见心欢喜,就是「临终没有障碍」,纵然有冤亲债主来干扰,你心也不会受其扰乱,因为你持戒的功德显现。「正见心欢喜」的「正见」就是正念,你临终不会害怕。一般人碰到临终都是害怕,没有人会高兴、会法喜的,但是你有受戒,临终时是法喜,因为你知道你自己将往生净土,知道自己绝对不堕恶道,这是受戒的功德。

  「三者生生处。为诸菩萨友。」

  你所在之处与菩萨为友,这种地方只有极乐世界才有,所以你不但不堕恶道,还能够超出三界。甚至,你纵然不去极乐世界,你到别的诸佛国土,也都是与诸菩萨为善友,这就是常遇善知识,你所生之处都得遇正法。而且「生生处」,不是只有来生,而是生生世世。一般人修善,它只保你来生而已,就像你即使五戒持得再好,你顶多来生得个人身,有没有福报?又各自不一定,有些虽有人身,但是贫苦下贱、孤怜无依。那再来生呢?那就看着办,须看你还持不持?如果不持五戒,那就堕落,多数一般都是堕落的。所以你只做世间的善还不够,来生还是堕落,你以为修持五戒来生一定得人身?有时候未必。虽然你得人身,再下一生还是堕落,可是受了菩萨戒,生生世世都是得遇善友,都生尊贵家。所以你看,菩萨戒就是这么殊胜,那些人却教你不要受菩萨戒,真是不安好心。为什么佛说那些是波旬子孙?因为魔王最不喜欢人家受戒,最不喜欢人家修行成道。所以他告诉你:「你只要持五戒」,反正来生给你得个人身,你照样堕落。可是你要是受菩萨戒了,那可不一样,你生生世世都不会堕落,这是菩萨戒的功德。

  「四者功德聚。戒度悉成就。」

  所谓「三聚净戒」能聚无量的功德。能够聚善法、能够饶益有情、能够聚律仪的功德,所以叫三聚净戒。不光只是集一切善法,它能具足一切功德。所以佛门用餐乃至我教你们行住坐卧应注意的,都是佛教的威仪。吃饭时先念:愿修一切善,愿断一切恶,愿度一切众生,这就是三聚净戒。愿度一切众生就是饶益有情戒,愿修一切善就是摄善法戒,愿断一切恶就是摄律仪戒,这就是三聚净戒。祖师大德是这么为我们开示的。所以当你吃饭的时候要常念这三聚净戒。行菩萨道也是受持菩萨戒,能聚一切功德,就是所谓「四者功德聚。戒度悉成就。」

  「五者今后世。性戒福慧满。」

  受持菩萨戒能令这一生、生生世世都得遇大乘佛法,福德智慧都圆满。

  「此是诸佛子。智者善思量。」

  你能受佛戒,这五种功德都能得到,所以说菩萨戒一受永受,不会退转,这才是真正的佛弟子,所以说「此是诸佛子,智者善思量。」得无作戒体的人不会来生就忘失,他来生还会再遇到菩萨戒法,遇到正知正见,所以说性戒福慧满。菩萨戒的功德就是如此。

  计我着相者 不能生是法

  灭寿取证者 亦非下种处

  欲长菩提苗 光明照世间

  应当静观察 诸法真实相

  不生亦不灭 不常复不断

  不一亦不异 不来亦不去

  如是一心中 方便勤庄严

  菩萨所应作 应当次第学

  于学于无学 勿生分别想

  是名第一道 亦名摩诃衍

  一切戏论恶 悉从是处灭

  诸佛萨婆若 悉由是处出

  这里讲出谁不能受菩萨戒呢?「计我着相者」。自己对于世间的意念、世间事情非常坚固执着,你劝他受戒,他还告诉你,「他不愿意受,他只要学《弟子规》就好,坚固认为只要把人做好就好」,这种人就是「计我着相者。不能生是法。」他说只要把人做好就好,他就足够了,这都是我相深重、我见深重的人,这种人没办法受戒。所以经文讲:「计我着相者。不能生是法。」我告诉你:人道本身就不圆满,你要怎么做好?声闻道也不圆满,连菩萨道都还不圆满,菩萨都还要到成佛才算圆满。人道怎么会圆满,只有佛道是圆满的。你要成佛道就得受菩萨戒,你不愿意受,那你正是「计我着相」。认为自己是个「人」,只要做人而已,这就是我相很重,不断地坚固自己的念头。就没办法相信大乘这么殊胜,不信,就没办法得大乘的利益,所以大家要抛却过去的错误思想、错误见解、错误行为,要发心来受佛戒,把「我相」给放下,把「我见」给放下,因为,有「我相」一定带着「我见」,一定带着「我爱」,我爱是随着习气的,这是凡夫。

  「灭寿取证者。亦非下种处。」

  要把这色身给灭掉,来证个涅盘,这是二乘。二乘人也非下种处,不是能够长菩提树的地方,你给他下菩提的种子也没有用,所以叫「灭寿取证者。亦非下种处。」因为二乘人都一直认为大乘不是佛说,二乘是灭寿取证者,不是下种处,根本没有办法成就。释迦牟尼佛在这里已经为我们说明了,不断执着你自己要把「人」做好的,这种人不能当菩萨,不能当菩萨就是不能成佛,不能成佛就只有堕落,所以前面讲,教你这种邪见的人,他是你的障道因缘,毁灭你的佛性种子。所以具凡夫心者不断认为自己是人,不断认为要把人做好,要把家庭顾好,这类人没有办法受佛戒。一定要把这个「我」放下才行。二乘人不断认为「有法可取,有涅盘可证」,他不知道当体即真,无作戒体本是当人的本来面目,不假修成。所以二乘人也非下种处,不能真正成就菩提。佛就很清楚地告诉你:凡夫、外道、二乘都不能成佛,因为他们很执着,不是他们先天不能成佛,先天本性是佛,可是因为他们太执着了,我相太重,所以不能成就。

  「欲长菩提苗。光明照世间。」

  释迦牟尼佛教我们,你想成就菩提,想要滋养你心中的菩提心苗,要使佛性的智慧光明能够显露出来,能照耀着一切众生,能够利益一切众生。

  「应当静观察。诸法真实相。」

  想成就菩提道,佛教我们要依无作戒体来修行,这是寂光律师说的。所以从序分、正宗分到后面的流通分,处处都是指示光明金刚宝戒、指示无作戒体,怎奈现在的这些讲戒戒师完全忽略,犹如生盲无目!什么叫「生盲无目」?就是他生下来天生就是个瞎子,有眼睛但是他看不到。明明是瞎子,还要讲戒、传戒,那真叫「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炕。」如果你们在戒场,戒师都不跟你讲无作戒体,那他是佛门的瞎眼汉,明明经文讲得这么清楚,你要众生成道,就要教众生观察诸法实相,而不是教众生只把人做好,「把人做好」就是计我着相,就是犯了「说法不如法戒」,这种人就是立于「有」地,为白衣说法,教白衣住着于有上。他教在家人、教没有成佛的人、没有发心的人,住在有地上,还是当个凡夫!所以在现代,你去戒场,反而断了善根。明明佛教我们「应当静观察。诸法真实相。」

  「不生亦不灭。不常复不断。」

  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灭,这是我们的真心本性。凡夫总是认为「有生灭」。二乘要灭除生灭,入于寂灭,其实这不是真正的涅盘境界。因为告诉你一切法不生不灭,一般人不懂,听到「不灭」,他就以为是「真常」,所以告诉你不常。说「不常」,他又以为是断灭。所以他说「不断」,不属断灭。如果断灭的话,就没有作用了,众生就不能成佛。一旦入于断灭,入于断灭见,那谁来成佛?纵然二乘入的是偏真涅盘,证的是断灭空,实际上也不是真的断灭,如果真的断灭,那谁来取证二乘的果位?谁来取证阿罗汉?所以说「不断」。

  「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

  说「不断」他就认为:既然「不断」,那一切法都一样,如海印炳现三昧门,如同海能印现天空,如同镜子,能印现万物,所以万物当中森罗万象,所以不一,各各不同,那众生要是起了一个「不一」见,又认为法是「不异」的,不异就是同。所以凡夫不是堕在不一,就是堕在不异。一是同,不一就是不同,认为法法不同,所以告诉你是一,那你又做一的见解,所以告诉你不异,所以法法各各分别,虽然各各分别,但是同一体性,所以叫不一不异。

  「不来亦不去。」

  认为有法可来,有法可去,有生有灭,有来有去,有诸佛果证,有众生成佛,这都是有来去之相。

  佛告诉你「本自现成」,所以不来不去。这是诸法实相,应当静观察。

  「如是一心中。方便勤庄严。」

  一心当中确实具有着「八不中道」─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这是一切法的真相,也就是无生。所以这一首偈的结论就是告诉你:一切法无生。也就是众生的一心,在这一心当中,你要先悟心,而后依性起修,方便勤庄严。

  「菩萨所应作。应当次第学。」

  你对于此心悟了以后,此是「菩萨所应作。」所谓「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所以「应当次第学。」次第地断除烦恼。佛门经典讲先悟真心本性,先看破诸法实相,一切法不生不灭,一切法不常不断,一切法不一不异,一切法不来不去,你看破这诸法实相,你见到本性,然后依性起修,任运次第地断除烦恼,所谓「事非顿除。因次第尽。」所以,佛是教众生这样子修行。也有利根的,一悟便休的也有,不过,非常地稀少,大部分都是先悟后修,教你先顿悟,然后再渐修。佛法的道理要先知道,你才能够修行。

  「于学于无学。勿生分别想。」

  对于有学大乘的,没学大乘的,我们修行的过程当中,心不生分别,不起高下想。对于未学的要起慈悲想,对于有学的要起恭敬想,不生分别想,不生高下心。

  「是名第一道。亦名摩诃衍。」

  这才是真正的一乘之法,亦名摩诃衍,摩诃衍就是大乘,翻作中文就是大乘。

  「一切戏论恶。悉从是处灭。」

  这世间的一切不离四句百非,皆是戏论,一切的恶业都因为你能观察诸法实相而灭除,乃至诸佛的一切种智、诸佛的果德,都是此处而出。所以,要成佛,就必须要先明诸法实相。要观察一切诸法,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这部经处处指示心性,你能如是观察,你能见无作戒体,成佛有望。

  是故诸佛子 宜发大勇猛

  于诸佛净戒 护持如明珠

  过去诸菩萨 已于是中学

  未来者当学 现在者今学

  此是佛行处 圣主所称叹

  我已随顺说 福德无量聚

  回以施众生 共向一切智

  愿闻是法者 疾得成佛道

  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

  这里是佛劝勉我们大众「宜发大勇猛。」要勇猛精进,「于诸佛净戒。」什么是「诸佛净戒」?就是前面讲的「无作戒体」、「光明金刚宝戒」。要「护持如明珠。」就是五祖所说的,守本真心,妄念不生,我所心灭,于一切时、一切处不要心随境转,不要堕在生灭、一异、去来、断常当中,不要堕在「世间相」当中,要护持净戒如明珠,心要不取相、不分别。不要见一切法有生,不要见一切法有灭,不要认为一切法有断、有常、有来、有去、有一、有异,这就是正观,就是正知正见的观照。如果你不会,那我教你念佛,念佛绝对可以达得到,但是对于实相道理,要能够随分随力地去了解,才算是护持如明珠。

  后面,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不光现在的大众要这样学,  「过去诸菩萨。已于是中学。」

  还告诉你,所有过去的菩萨,包括文殊、普贤、观音、势至这些都已经有成就的大菩萨,都是这样子学过来的。

  「未来者当学。现在者今学。」

  现在你听到了,要这样子学,后面还没学的,还没受菩萨戒的,你也要教他这样子学,不是只教他做个人,或发点好心捐点钱做些好事,菩萨戒不是这样,佛法不是这么肤浅,六祖大师讲:「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

  这里是教人修道:「应当静观察。诸法真实相。」

  「此是佛行处。圣主所称叹。」

  这是一切诸佛行持,都是这样子,所以,你来佛门,是要学佛,不是学做人,佛告诉你,此是佛行处,你来佛门要学佛,佛这样做,你也这样做,不是只学声闻乘,更不是来学做人,也不是学做天人,这都不如法、都不究竟,来佛门,就是来学作佛的,这点很重要!「圣主」就是佛,你能这么做,不光释迦牟尼佛赞叹,一切诸佛皆赞叹。所谓「若人开明此法门。」如果有人可以明了这光明金刚宝戒,那么「一切诸佛皆随喜。」

  释迦牟尼佛讲:「我已随顺说。福德无量聚。」说法的功德非常地广大。佛于佛境界为众生随宜而说,什么叫「随宜」?就是境界深广无尽,方便为众生开导,故名「随顺说、随宜说」。因为有说,就有文字、就有言诠,实际上诸佛果德不可以言语道,不可以思量测。佛以方便力故,为众生说,所以叫「随顺说」,因为众生还是要藉由听经闻法,才能慢慢建立正知正见。虽说而无所说,不落一字,这是真正具辩才者,所以福德无量聚。你能这样子修行、能这样说法、流通正法,确实是有大福。

  释迦牟尼佛讲:「回以施众生。」佛也不贪图这些功德,希望把他说法的功德回向给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众生,希望众生「共向一切智。」都能够依大乘而修行,能够证得诸佛的一切种智,对一切法通达明了,也就是我们自性圆满的智慧,就叫做「一切智」。从此绝对心不随境转,绝对不再迷惑了,「如木成灰。不重为木。」就像把木头烧成灰了,这灰绝不会再变成木头。成佛就是如此,绝不会再变成众生。佛希望「愿闻是法者。疾得成佛道。」

  所以说《梵网经》是一乘的经典,是顿超之法,希望你听闻,就马上醒悟、马上就成佛,这跟前面的「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刚好是相呼应的。释迦牟尼佛希望我们能够学大乘了义的戒法,希望你学了以后马上成佛,佛是这样的!《法华经》上,佛说「若我遇众生。尽教以佛道。」佛遇到众生,一定教他快速成佛,但是「无智者错乱。迷惑不受教。」没有智慧的人迷惑颠倒,他就是不相信,不肯接受佛陀的教诲。所以希望大众能够发心受持菩萨心地戒。菩萨心地戒就是佛的心地,就是一切众生的本源,一定要能够明了光明金刚宝戒。学佛就是要见性,见性才能称为佛。达摩大师告诉我们:若不见性,一切这些戒律、念佛、因果等法,都是外道法。成佛须是见性,不可以盲修瞎练。当自己知道了、得到了这利益,还要流通正法、弘扬大乘。

  最后还是要跟大家提醒一下,现在外面「邪师说法」确实如恒河沙之多,我们看到许多附佛外道用的《弟子规》、用《了凡四训》、《群书治要》包装一些做人的道理来冒充佛法给你们看,这些都属于外道邪师。释迦牟尼佛在菩萨戒里已经告诉大家,这些人不是佛陀弟子,是假和尚,是佛门的蛆、佛门的狮子虫,你真想学佛,就不要再跟他学,释迦牟尼佛说你学这些世俗东西,是断佛种性,会障菩提道,千万不要学。现在看到的是这些书,未来可能还有其他的,乃至有人把佛法解成是心理学、解成是哲学的,这些都是外道法,都是俗典杂论;甚至有人想要用科学来解释佛法,这些都不圆满。

  所以佛说这些世间书,科学、算数、书记都不可以学,学这些是断佛种性,障道因缘。大家都知道,科学是以数学作为基础,数学是科学之母,要修行,这些一概不用学,你直接学佛经,佛经里面处处为你指示真如佛性。

  你们要有慧眼能够洞视、能够拣择,要有择法眼,不要以为自己已受了戒、听过戒了,就大意,回去只要没有复习,你就忘记了。还有,你不要想已受戒了,就可以去度迷失的他们,你还有习气没有除掉,还没有工夫,所以不要去接触那些外道、邪见恶人,你还度不了他。你拿法宝送给他就好,至于能看或不能看?能学或不能学?佛菩萨会加持,佛菩萨会去度化他,你不要逞强,逞强对你没有好处,对佛教没有好处。

  希望听到我们讲菩萨戒的佛弟子,都能明辨,不要去学这些外道典籍。他们现在用这些世间书在毒害大众的法身慧命。对于这些人,释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就已经将这些人赶出佛门了,你不要认为他是出家人,你看到他也不用供养,因为他是外道,供养他也没有福慧,就像维摩诘居士所讲「供养汝者。堕三恶道。」外道所堕,汝亦随堕。所以大家要有正知正见,要能发心修行,要能够深信大乘,心不退转,能够发心求生净土。绝对不受那些外道、恶人、邪见人的蛊惑,绝对不能帮助他们破坏佛教。要知道,受菩萨戒的人是见闻一言谤佛音声,「如三百鉾刺心。」、「千刀万杖打拍其身。」所以绝对不可以坏法,不可以破佛的戒律、毁坏佛经,这是要跟大家交代的。

  ~~出处节录:《梵网经菩萨戒正说》一书,悟显法师讲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悟显法师       菩萨戒)(五明学佛网:悟显法师       菩萨戒)  

 宽运法师:一切如来说 持戒最第一(西方寺传授三皈五戒暨在 

 宽运法师:戒为无上菩提本 长养一切诸善根(三皈五戒暨在家 

 宗舜法师:湛然《授菩萨戒仪》初探 

 药师山·紫雲居士:菩萨戒感言(写在药师山本师佛法会之后) 

 常福法师:菩萨戒 

 徐恒志居士:涵芬集 第三部分 瑜伽菩萨戒开遮持犯表 

 学愚教授:瑜伽菩萨戒在现代佛教中的意义 

 会性法师:菩萨戒本经讲记 

 惟觉法师:一百年度在家菩萨戒会得戒和尚开示 

 惠敏法师:瑜伽菩萨戒本之心理与伦理观 

 了法法师:佛说梵网经菩萨戒本释义9 

 了法法师:佛说梵网经菩萨戒本释义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