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真堪布:2017年莲师法会开示(一)皈依的学处


   日期:2017/11/23 20:0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达真堪布仁波切宣讲于2017年11月21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借此机会跟大家讲一些基础的佛理——皈依,只简单讲解皈依的学处。

  皈依的学处有很多,有共同的与不共同的。今天讲解阿底峡尊者宣讲的,也就是在佛经中摘录下来的五条共同学处。

  大家不能忽略基础的佛理,更不能忽略皈依相关的教理。阿底峡尊者来到藏地,四处宣讲皈依的学处。他特别强调皈依,特别重视皈依,后来被称为皈依上师。

  阿底峡尊者是印度那烂陀寺的班智达,他不是不会讲甚深的佛理,比如空性、无我等。但是他特别重视皈依,为什么他到藏地处处宣讲皈依呢?他有他的密意——皈依太重要了,尤其是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皈依是入门之道。

  如果没有如理如法地皈依三宝,就没有办法走进佛门,也无法产生佛法宣讲的任何功德,所以皈依很重要。

  现在学佛的人很多,但是皈依这方面却做得很差。现在有很多讲法的人,但是讲皈依学处的人却很少,这是个问题。虽然大家都很精进,但是为什么始终没有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呢?主要在于忽略了基础的修法。很多人还在佛门之外,根本就没有真正踏进佛门。

  很多人都在高谈阔论法门的高低,分别显宗密宗,其实连佛门都没进,谈论这些是不应当的,可以说还没到时候。所以希望大家不要好高骛远,要从皈依做起,先让自己走进佛门,然后再去选择学修显宗密宗或大乘小乘,这样才是如法的。

  皈依有共同的学处,也有不共同的学处。今天主要讲解共同的五条学处,即五条皈依戒律。

  第一个学处(戒律)是不舍三宝。无论在何时、在何种情况下,遇到再大的困难,即使面临生命危险,也不能舍弃三宝,对三宝要有这种坚定的信心。信念要坚定,绝不能动摇。

  如果缺乏坚定不移的信念,是不可能获得成就的,成就最终要靠这种信念。当你的信念坚定不移时,才能获得成就。但信念坚定的前提是明理。明理后产生的信心是不会动摇的,纵遇命难也不会舍弃三宝。不动摇的信心是成就的根本,这就是宁可舍弃生命也不舍弃三宝的意思。

  很多人想走捷径,但成就是要靠信念的。我们的信念要坚定到这种程度,达到这样的境界,才能获得成就。

  那怎样才能做到信念不动摇呢?明理中产生的信念才不会动摇;在智慧、觉悟中产生的信念才不会动摇,所以明理很重要。

  佛法是经得起考验,经得起观察的。通过考验,通过观察产生的信心才能稳固,才会获得成就。

  还有,无论是高官厚禄的条件,还是声名显赫的劝诱,在任何利益的诱惑下,也不可以舍弃三宝。

  之前也给大家讲过,只有真正皈依了三宝,才能获得究竟的解脱。否则即使获得再多的财富、再大的荣誉,也摆脱不了烦恼、痛苦,更无法获得究竟的解脱。当上国王,拥有无上的权威,能否解决这些内在的问题?不能!这些真的都不重要。

  有人为了一些世间暂时的利益、世间的福报舍弃了三宝,这都是颠倒的。这些世间的利益和福报,是祸还是福很难说。如果有智慧,它们才可以变成真正的福报;如果内心没有这种境界,没有觉悟,都不是福报,而是祸害。

  这些世间的福报,会让人堕落三恶道,不断地在六道中轮回。像龙树菩萨说的那样:积财,积累福报的过程是种痛苦;守财,保护这些福报的过程也是种痛苦,还会造下更多的恶业,将来要继续在六道中轮转,遭受无穷无尽的痛苦。

  没有比修行更重要的事,没有比佛法更珍贵的东西。所以,不能为了世间的福报舍弃三宝,不能舍弃自己的信念,不能错过今生解脱的机会。

  不能为了世间的福报,为了世间的利益而耽误自己的修行。哪个是重要的,哪个是无所谓的;哪个是真正珍贵的,哪个是无足轻重的;哪个才是真正的福报、利益……大家一定要有分辨与取舍的能力。不能间断自己的修行,此为关键。

  总而言之,无论面对何种利益的诱惑,无论面对何种世间福报,都不能舍弃三宝,不能舍弃自己的信念,不能错过解脱的机会。这是第一。

  第二个学处(戒律)是不依它法。即便遇到了再重大的事情,也不能认为三宝不能救护,而弃之另寻其它世间的办法。没有佛法解决不了的问题,没有智慧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你有佛法、有智慧,一切都会当下圆满。

  我们不能失去方向、失去目标,不能糊里糊涂、迷茫地度过人生。所以我们一定要了知,除了三宝不依止他法,即:无论发生何种事情,都只依靠三宝的力量,不依靠他法。

  他法就是世间的办法。也许有些人不太明白,这也是正常的。生活上、工作上的问题,只靠三宝的力量,只靠我们自己信念的力量,看似解决不了,必须要靠家人、同事或其他人,要通过世间其它的办法解决。但是我们要了解,一切都是我们心的显现,都是佛的化现。要保持这种觉悟的状态,才能究竟圆满。

  一切都是自性的显现,都是佛的化现。比如生病就医,医院、医生都是佛的化现,都是药师佛的事业,不离佛法的光明。

  比如说工作上的事情,要靠领导来解决,这时领导、同事等,都是佛的事业,也不离佛法的光明。所以,在一切对境中,都要保持这样一种觉悟的状态。

  还有一种说法,无论何时都要有自己的信念。信念在,能量在;信念在,加持在。

  千江有水千江月,有信念就有三宝的加持。所以无论何时,都不能舍弃自己的信念。比如说信仰耶酥的基督教徒,就是这样观想的:一切都是主的安排,主的恩赐。

  我们也可以这样观想,有信念就有能量。这是从信念的角度讲的。佛法是智慧的,佛法是觉悟的,佛法是最究竟的。因此不依靠他法,一切都是三宝的加持。

  第一种才是最究竟的。我们不依靠他法,一切都是三宝的加持,都是自己信念的力量,都不离佛法的光明。要保持这样的信念。

  第三个学处(戒律),恒时忆念三宝的功德,即佛、法、僧的功德。我们讲过因皈依和果皈依。从果皈依的角度看,三宝是一体的。时时忆念三宝的功德,在我们的相续中也会产生这样的功德;时时不离三宝的光明,我们就能回归自性;时时处在本具的状态中,当下就是圆满的。

  从因皈依的角度看,三宝是分开的。佛法僧三宝各自有不共同的功德,如果我们时时忆念这些功德,在我们相续中也会产生这些功德。

  忆念三宝,供养三宝,就是要时刻对三宝持有恭敬之心。即:第一,对三宝的功德生欢喜心;第二,对自己的缺点、过失有惭愧心,这叫恭敬心。

  恭敬心很重要,有恭敬心才有真正的进步和提升。恭敬心不是在表面上磕一个头,赞叹几句,走一下形式,恭敬心是很殊胜的。佛法从恭敬心中求、从恭敬心中得。真正能让你改变、让你进步、让你提升的是佛法。所以要时刻忆念三宝。

  第四个学处(戒律),是了知三宝的功德而让自他虔诚地皈依三宝。我们作为大乘佛子,要帮助他人、利益他人,将所有有形无形的众生都视为自己的父母,然后知恩、报恩。

  利益他人的方法有很多。从世间的角度来讲,送给众生吃的、穿的、用的,这是利益众生的一种方式。但从佛法的角度来讲,这不是究竟的利益,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给他吃的,如果他自己不争气,没有这个福报,过后还会感受饥渴等痛苦,还是脱离不了贫困的果报,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同样,给他权力、荣耀等,也许能解决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但他内心的烦恼、生老病死等问题,还是无法解决。

  所以利益他人最究竟的方法是把他们带进佛门,让他们学修佛法,明白诸法的究竟实相。让他们看破、放下,这样就没有痛苦了,这才是最究竟的。

  伟大的佛陀发菩提心,经历了三大阿僧祇劫的苦修,才证得佛果。他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佛果,而是为了利益众生。他成佛是为了转法轮,转法轮可以告诉大家诸法的实相。让大家明白诸法的究竟实相、破迷开悟,这样才能真正利益众生。

  所以我们也要成佛,也要度化有缘众生。把有缘众生都引进佛门,让他们学修佛法,让他们看破放下,这样才能真正利益他们,真正帮助他们。

  我们都知道父母对我们恩重如山,我们都有报恩之心。但是最好的报恩是把父母领进佛门,让他们得到佛法的真实加持,让他们具有佛法的智慧,这才是最究竟的利益。

  如果我们有能力、有条件,首先把今生的父母引入佛门,然后把生生世世的父母领进佛门,让他们学修佛法,解决心灵上的问题,终生受益。

  有这样一句话:“解铃还须系铃人”,每个人都被关在小笼子里。这个笼子是自己给自己制造的,现在想打开笼子要靠自己,其他人没有办法。而通过学修佛法才能增长智慧打开这个笼子。所以将众生领进佛门,是利益众生最究竟的方法。

  第五个学处(戒律)是恒时祈祷三宝。无论去往何方,都要礼拜那方的佛陀与佛像。东南西北都有佛,都有佛刹土。假如今天要出远门,先祈祷、礼拜那一方的佛陀,这样一切都会顺利、吉祥。

  这样做是因为自己有坚定的信念,信念是有能量的。能量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加持。信念是时时要提起、保持的。

  也可以这样理解:十方都有佛陀,处处都有佛的清净刹土。这就是《华严经》的境界:“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这是不可思议的,是一种超越的境界。

  我跟大家讲过密勒日巴钻牛角的故事,其实诸法的究竟实相就是这样不可思议,这种不可思议和世间的神通不一样。比如说孙悟空有神通,也能钻牛角,但是他钻牛角和密勒日巴钻牛角有本质上的不同,一个是世间的神通,一个是出世间的究竟智慧。

  孙悟空钻牛角是这样的:要么把牛角变大,要么把自己变小。这属于世间的境界,属于神通,这个好理解。

  但密勒日巴钻牛角不是这样的,牛角没有变大,密勒日巴也没有变小,这是超越的境界,不是言思的范畴,也不是分别心的范围。超越了言思,是一种平等的境界——大小平等,大亦是小,小亦是大;空亦是有,有亦是空。这就是《华严经》的境界。

  我们经常说本来面目,有的人自我感觉已经回归了自性,已经见到了本面。其实本面是不可思议,是超越的,如刚才讲的这种境界。如果真的回归了自性,见到了本面,就已经超越了空间和时间:超越了空间,没有了大小;超越了时间,一刹那就是一劫,一劫就是一刹那。这时才能穿越时空。

  现在有一些穿越时空的案例,其实并非真正的穿越时空。只有真正回归了自性,见到了本面,活在了当下时,才可以穿越时空,那是不可思议的。

  无论往东走还是往西走,无论往哪个方向走都有佛,都有清净刹土。依此类推,就是处处都有刹土,处处都有佛土。我们保持这种觉悟的状态,才是究竟的礼拜——真正的礼拜是没有做礼拜的对境,也没有做礼拜的人,都是平等一味的,可以这样理解。

  也许很多人还没有达到这种境界。其实信念在哪里我就在哪里,信念在哪里菩萨就在哪里,信念在哪里上师就在哪里。都说“上师加持我,上师不能离开我”,其实如果你的信念在上师就在。否则,即使是面对面跟上师在一起讨论佛法,即使是时时刻刻都在上师身边,也如同上师不在你身边一样。

  如果你丧失了信念,上师就没有了,加持就没有了。如果信念坚定,你和上师之间、跟佛之间、跟菩萨之间没有距离。如果你没有信念,即使与佛面对面讨论佛法,即使昼夜都在上师身边,也没有加持和力量,不可能得到任何功德。所以时时忆念三宝很重要,自己的信念也很重要。

  有的人外出办事或出差时,心里七上八下的。这时应该顶礼佛陀,如果能忆念三宝,就能顺利圆满。所以我们行住坐卧都不离三宝的光明,不能失去对三宝的信念,不能忘记三宝的功德。

  今天讲解了五种共同学处(戒律),虽然以前讲《三戒论》时讲过,百日共修期间讲皈依时也讲过,今天再次强调。

  今天为什么讲皈依的学处?说明皈依非常重要,也希望大家从基础做起,不要好高骛远,否则不可能得到佛法的功德和利益,最后一定会大失所望。

  现在大部分学佛人都是三心二意,见异思迁,这样会一无所获、一事无成。

  以前给大家讲过这个故事:一只猴子出去找食物,先路过桃园,摘了很多桃子;回来时路过了西瓜地,它把桃子扔了摘西瓜;本可以抱着西瓜满载而归,不料途中又看到了一只兔子,它想吃兔子的肉,就把西瓜扔了去抓兔子。最后兔子跑了,落得个两手空空,什么也没得到。

  我用这个故事比喻某些学佛人学修佛法的状态,这是很危险的。我希望大家不要这样,应该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学修,最终才会获得成就。

  有的人刚开始很听话,从基础开始,修得很扎实,但五六年后就有点着急了,去找一些更高深的法,说:“我去听密法了,很殊胜。”算了吧!随意就能听到的肯定不是真正的密法。因为你的相续还不够成熟,这时得到的不是真正佛法的利益,所以以后不要说这种话。

  法是小乘还是大乘,是显宗还是密宗,取决于你的境界。如果你的境界不到那个层次,即使听到了密法,也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密法,相续跟法不相应时是不可能得到这个法的,所以大家不要好高骛远。

  汉地居士渴望解脱、希求正法的心很强烈,但学佛都有点不扎实、不稳定,很容易动摇。总在想:“我是不是也去听一下密法?是不是也去接受一下灌顶?是不是也去接受一下窍诀?”如果自己实在无法控制好奇心去尝试一下也可以,但是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法。

  如果你的相续成熟、境界达到了,即使上师给你讲的是显宗,你悟到的也是密宗的境界;如果你的相续不成熟,上师给你讲的是密宗的境界,你领会到的也只是显宗。

  法是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取决于自己的境界。其实我们已经讲了很多密法,也讲了很多高深的法,如果你的相续成熟、境界已经到了那个层次,早就开悟见性了,早就获得密宗的殊胜境界了。所以大家不要盲目追求不切实际的东西,更不要盲目相信与自相续不相应的法。

  希望大家一定要明确修行的过程,明确最终的目标,然后按照次第一步一步修持,这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讲解皈依的学处,内中的含义深远,希望大家能领会、能理解。

  今天讲到这里。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