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也谈佛教经济的问题


   日期:2017/12/1 7:2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关于经济的问题。许多学佛人比较不爱谈钱。或者觉得谈钱就比较低俗。其实,这世界上,真的能搞懂钱这回事的。不是很多,尤其是佛教上。佛教很多戒也不谈钱,但其实从其它方式来谈钱。

  比如唐朝佛教的发展,是在百丈清规定了以后。你看,这其实也是经济的问题。你处理好经济后,你更能懂得法界的法则。我想,我们要听一些真实的佛法,不要那么玄妙的。玄妙的佛法是生命的境界,真实的佛法,是运用在在生活的。

  更早时,印度的那烂陀寺有许多高僧,但当时他们能一心学习佛法,是因为每天有许多人供养,然后供养太多了,吃不完怎么办,只好拿去倒掉了。造成很多浪费。但有些老百姓仍然在穷苦之中,可是那烂陀寺里头却有许多吃的倒掉。结果,后来来了一个不信佛的国王,就把那烂陀寺里头的人都杀死了。可见,自己不生产,专门吃别人的,确实比较危险。

  佛陀在世时,就拖钵乞食,你给什么,我就吃什么,一天吃一餐。这个在印度就有这个风俗。这就是对待经济的态度。像南传佛教一样,反正老百姓给什么,我就吃什么,不给,我就不吃。然后给了多了,也不能存储,所以南传佛教没有存储的概念。没有自己的私人财产,所以社会上的人对他们没有意见。尤其是穷苦的人。因为出家人叫乞士,叫乞讨的。所以社会矛盾不大。

  但这个乞食的做法,在中国行不通。没有这个风俗。所以怎么办?人总要吃,不能乞食,又不能自己种田,那佛教如何。百丈禅师就很厉害了,就把乞食的做法拿掉了,自己种田自己吃。所以出家人既是农民,又是修行人。当农民有什么好处,就是最起码的,不会跟社会相冲突。经济上不冲突。你想想看,大家都是农民,我出家也没吃你老百姓的,平等靠天吃饭。这样子老百姓就不会有意见了。

  但这个做农民的做法,给帝王弄坏了。皇帝为了表示自己的信仰,动不动就封一个国师,然后就给寺院很多田地。你想想看,寺院这么多田,老百姓就少田了。那许多寺院就雇佣老百姓来种田,寺院就变成和财主一样了。这就被帝王给折腾坏了。这样子出家人和老百姓就分开了,级别就分开了。所以矛盾就产生了,其实就是经济的矛盾。

  一切矛盾都是经济为开始的。都是因为钱的关系。所以搞不清这一层关系,就比较困难。包括现在的矛盾也是如此。所以丛林就定了很多清规,这里大部分跟经济有关。经济是修行人和世间百姓互动的一种模式,而且在某一个程度上,也在修道人和在家人之间业的交换的模式。

  中国八大宗派,禅宗的生命力最顽强,背后的功劳,就是解决了经济的问题。也就是自己种自己吃,不吃你老百姓的,也不要刻意去客套世间的老板,当官的。你吃自己的,皇帝都管不着,百姓也管不着,这时你才能进入真心的修行,而不是为了斋主去应酬,攀缘。

  现在世间人的烦恼,都是因为经济的问题。没人不因为经济问题。钱财带给我们的许多社会的荣誉,包括别人对你的尊重。尤其是你觉得你有钱,就自我感觉很受人尊重。这样子往往很苦。可见,我们都不是活在真实的生命里头。因为被钱财成就带来的迷失,给迷惑了。这是修行中很大的障碍。而钱财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满足人的某些成就感。可是你一旦被困住时,你就得拼命去赚钱。其实你被这种空虚的概念所蒙蔽而已。

  转自:福安古观音阁 新浪博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佛教       经济)(五明学佛网:佛教       经济)  

 仁焕法师:实践人间佛教 

 李向平教授:别让佛教沦为私人化的功德信仰 

 李向平教授:生态佛学论——佛教信仰的环保理念 

 李向平教授:中国当代佛教的社会建设功能——佛教信仰及其认 

 李向平教授:人间佛教实践与中国公民社会 

 李向平教授:佛教社会”如何可能?——中国佛教公共形象的社 

 仁焕法师:佛教不是迷信 

 李向平教授:中国当代佛教经济的“社会性”刍议 

 沈海燕教授:“人间佛教”的实践者——论真禅法师的思想及其 

 陈兵教授:中国佛教的圆融精神及其当代意义 

 严耀中教授:综说中国佛教断肉食蔬之意义 

 严耀中教授:佛教的现实关怀与僧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