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悟显法师: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日期:2017/12/10 22:5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六祖坛经》讲:「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六祖慧能大师留给后世的偈颂。我们修行,千方百计想要断除烦恼,如同神秀大师所谓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这首偈子,认为有心有法、有烦恼可断、有菩提可证,这都是落在妄心妄识当中。六祖慧能大师跟我们开示的「菩提本无树。」是说这个「身」不可得,心本自光明,没有一丝毫的污垢。「本来无一物。」从头到尾没有受丝毫的染着,何处有尘埃可除﹖这首偈子,是显示众生的佛性,本是清净光明,不假修证。

  我们自己修行就要晓得,众生的心跟诸佛如来完全一样,即使现在迷在烦恼里,也确实没有烦恼可除、没有菩提可得,这个道理很重要。不然你修行就是在「以心除心,以法除法。」那你永远都没有办法见性,因为你心有一物。

  所以禅宗祖师告诉我们「本来无一物」,就是要我们清楚、要我们明白,真心本性本自光明,没有一物、没有烦恼;你现在觉得有烦恼,那是你的错觉,认为烦恼是实有的。所以抛不开、放不下。其实,不光是你心里面的妄想,甚至你不知不觉地对这身的执着「身见」,都是不可得的,即使你明了这一点,都还不算是见性。

  所以《六祖坛经》中,后来五祖忍和尚看到慧能大师的这首偈,当然心里面肯定这个人根器很利,可是还没有开悟。五祖让他继续在厨房打杂,一段时间后再为他说法。同样是讲《金刚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大师这个时候才大彻大悟明心见性。

  因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这是空到了极处,并没有达到究竟。六祖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开悟,以后他才明白「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般若智慧、般若妙用全部显现。「何期自性」就是讲我们的自性「能生万法」。我们的真心本性「不生不灭」。他到这里是真正地见到、真正识得真心本性。

  我们学佛,一开始对于这个世间就要放下,要先知道「烦恼本空。六尘非有。」这是修学佛法很重要的一个观念,不要认烦恼为实有。你认烦恼为实有,有心要来除断,认为有烦恼可断,有菩提可得,那你虽然读大乘经,但还是二乘人,因为你没有认清烦恼的事实真相,烦恼的真相是本空。

  就像之前讲的,你到一个地方,迷路了,这个「迷」从哪儿来?你反观得知,确实「无所从来」。一旦觉悟了以后,你识得路了,那之前这一念迷,它又去哪里?它「无所从去」。真是既无来处,也无去处。所以你才知道,我们的真心本性从来没有迷惑过,是在妄而不妄,虽然处在虚妄的迷情当中,但是从来没有迷过。我们从这迷路的例子,就能够知道,烦恼是非有的。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真心本性确实无有一物。但是它具足作用,所以能「而生其心。」这「生心」不是动念,而是起智慧、起作用,就是「任运随缘」。你接触一切人事物、上天、下地,都没有障碍,这是自性的作用,这才是真正的佛法。佛法不是只教你在一般的善法上,或是在「能、所对待」上着眼。即使是净土宗,也都是叫你把能、所放下,念佛要念到「能念之心」跟「所念之佛」完全脱落。这完全脱落就是打成一片,打成一片就是能所脱落,是一样的意思。因为没有能念之心与所念之佛,就自然成片,连这「一片」的妄想也没有。所以即使是净土宗,乍看之下,好像有「能、所对待」,实际上是用佛号来消弭能、所,这个方式称之为「妙法」,是非常地殊胜。因为众生很执着,执着有相,所以佛教你执持名号,执到后来,你的能念之心跟所念之佛,完全打成一片,那就是「亲见本性法身如来」。

  所以要知道,修学净土也不离禅宗。修学净土一样要持戒,不离律宗,修学净土一样要明白经教,所以不离教下。这句阿弥陀佛是总持陀罗尼,念阿弥陀佛就是无上神咒,所以不离密咒。这下你才晓得净宗法门的殊胜。

  学佛不是只做些人天的小善行,心里念念着相,害怕自己佛号要是没念好,将来要下地狱,所以学那了凡先生,现在赶快做一些好事,把之前的坏事稍微弥补一下,搞一些数学的加减乘除,那不是学佛。

  学佛要有大丈夫的志向,所谓「学道须是铁汉。着手心头便判。」你打定主意:「我就是要出三界」,管他以前造过什么恶业。佛号念下去,一切都不管了,所谓「直趋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你如果不是用这种心态念佛,就是没有信心,你念佛就会间断,没有信心,接下来就是退转了。你认这世间为实有,把这世间当作真的,想说:「我没有往生净土,那至少我还有做一点善事,还有念一点佛,还不至于堕三恶道」,你的志向还是在人天,还是出不了三界。

  念佛的人,不但念佛回向求生净土,修一切善法都回向净土,绝不希求人天福报,更不是想来世得人身,来世就是要往生净土,得人身没有意义,来世就是要成佛。也就是说,我们这一生结束以后,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就是念佛往生净土。

  只有这条路没有别的,所以我不建议你们去看地狱变相图,你极乐世界都记不起来了,你还看地狱!看地狱,心想地狱,再带着你无始劫来的业习─贪瞋痴,那你心就变现地狱,所谓「强者先牵」。贪瞋痴感召的是地狱相,你在世的时候把地狱看得这么熟,都工夫成片了,那你临终,地狱相自然就现前。

  你应该看《观无量寿佛经》,佛教你十六观门,观的是极乐世界,发的是出离心。也就是我们依止的道理,所谓「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你要是想着:「我可能还会轮回,我可能没有成就」,你是对佛菩萨没有信心,对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信心。你还是认世间为实有,心里面还是有物,自己心里面还是着、还是执,你没有做到本来无一物,那当然很难有工夫。

  你看《观经》,佛虽然讲「净业三福」,这三福是要合着一起看,如果你只做到了第一条,还是不能往生。因为那是人天福,你会生天或得人身。第二条你做到了,那是二乘福,也不能往生。《往生论》里面讲的:「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你带的是小乘的心,不能往生净土。所以要三条合在一起看,第三条是大乘福,修学大乘,依《无量寿经》所说的「当知此人。非是小乘。于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们讲经说法是依经典,不是依自己的意思。

  《观经》的三福,这三件事你要看清楚,释迦牟尼佛讲:「如此三事。名为净业。」也就是说,你只做到「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一事,你的业不算清净。这三事之所以称为净业,是因为有「出离心」。修学三福,目的是要让你学十六观门,是指向十六观门。你学《弟子规》,那是指向世间,那跟出离三界六道轮回是背道而驰。你学世间法、学《弟子规》,你心里面是有一物,不光有一物,你还有父母、兄弟、妻子、儿女……好几物,你等于是个世间人,你好不容易把它放下,为什么又要回去执着呢?

  所以告诉你「菩提本无树」,也无菩提可得,既然无菩提可得,那怎么会有世间可得?这个道理你要清楚。不要认世间为实有,以为自己死以后,可能会如何……。你要跟自己讲「我就是发愿求生净土,没有别的地方可以去,只有作佛这一条路。三界我一点都没有兴趣,完全不认识,心里面只有西方净土。」那你决定成就。你在这里做到「应无所住。」后面,你往生到了净土,就知道「而生其心。」

  所谓「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你见到极乐世界的殊胜庄严,你自然就明白「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自性具足,自性能生万法,你就能见到西方净土不生不灭,这就是我们真心本性显现。

  所以为什么在西方极乐世界修行成就很快,因为它是诸佛如来心愿所现的境界,佛果地上的境界,当然是不生不灭。这一点大家要清楚,希望你们不要认烦恼为实有,不要认世间为实有,要知道六祖慧能大师讲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所以你就不要「到处惹尘埃」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六祖坛经       悟显法师)(五明学佛网:六祖坛经       悟显法师)  

 惟因法师: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23) 

 惟因法师: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22) 

 惟因法师: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21) 

 惟因法师: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20) 

 惟因法师: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19) 

 惟因法师: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18) 

 惟因法师: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17) 

 惟因法师: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16) 

 惟因法师: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15) 

 惟因法师: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14) 

 惟因法师: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13) 

 惟因法师: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