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信愿法师:末世众生,不依净土,修余法门,但得人天福报(一)


   日期:2017/12/30 7:4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决定往生语录】末世众生,不依净土,修余法门,但得人天福报(一)

  第五十六段文,印光大师文复岳仙峤居士书。

  《印光大师文钞正编》云:

  【若欲此生,亲得实益,当依净土法门,信愿念佛,求生西方,则可决定了生脱死;若不依念佛法门,且莫说未得佛教之真传者不能了,即得亦不能了。何以故?以得真传,乃大彻大悟,非是实证;证则可了,悟则未了。修余法门,皆须断惑证真,方了生死。

  净土法门,但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正助合行,不但决定往生,而且品位优胜。不但精粹纯笃之人,决定往生;即五逆十恶之流,临终能生大惭愧,生大怖畏,至心念佛数声,随即命终者,亦得决定往生。

  以佛慈广大,专以度生为事,一念回光,即蒙摄受,所谓仗佛慈力,带业往生也。末世众生,不依净土,修余法门,但得人天福报,及作未来得度之因缘而已,以无力断惑,则生死根尚在,何能不发生死之苗芽乎哉?(复岳仙峤居士书)】

  这一段文是印光大师对岳仙峤居士所开示的法语。如果我们把自己当作是岳仙峤居士,那么这段法语就是印光大师对我们的开示。这段文讲得非常的好,对于修学净业行人而言,非常重要。很白话,大家一看就容易明白,但是我们要从印光大师的《文钞》法语当中,细细的体会印光大师开示的悲心用意。我们如果能体会祖师大德的苦心,老实念佛,莫换题目,一生修学,决定往生。

  在这段文里,印光大师前后讲了三遍“决定往生”,短短的几行文字,同样的话讲三遍,那就是非常的重要。

  “若欲此生,亲得实益,当依净土法门,信愿念佛,求生西方,则可决定了生脱死。”这段文字,把念佛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得到真实利益,讲得非常的简要,也讲得非常的肯定。如果想要此生,亲自得到真实的利益。印光大师用字是“此生”,就是当生。想要当生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什么样的利益最真实?对我们有生死轮回的凡夫众生而言,能够念佛往生极乐世界,不再生死沉沦,解脱生死是最大的利益。往生到了极乐世界,必定成就阿鞞跋致,证悟三不退转的菩萨,对我们凡夫而言,能够转凡成圣,往生成佛,这样的利益最真实。因为到了极乐世界,不但光明无量,而且寿命无量,永生不死,与阿弥陀佛一样。在人间不论荣华富贵、功名利禄、金银财宝,所有一切,都不真实,也不永恒,为什么?因为在人间,只要没有了生命,就没有了一切。到了极乐世界,证悟涅槃,永生不死,能永恒的拥有所有的一切,不论光明、寿命、神通、慈悲、道力。所以念南无阿弥陀佛,就要现生能够成就道业。

  印光大师说,想要此生得到真实的利益,“当依净土法门修学”,印光大师自行化他,皆归净土。

  “信愿念佛,求生西方”,这两句话八个字你做到了,就可以得到下面的果报,“则可决定了生脱死”。注意印光大师的用字“决定”,也就是说,你做到“信愿念佛,求生西方”,决定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往生到了极乐世界,不再生死轮回,所以是“了生脱死”。信、愿、念佛就是往生三法,念佛是行,所以信、愿、行,在“信愿念佛”这四个字完全具足。“求生西方”,目的就是为了往生极乐世界。所以印光大师这段法语的开示,还是一再的重复说明,只要具足往生三法信、愿、行,决定能够了生脱死,决定能够往生净土。诸位菩萨!你每天虔诚的念佛,你就老老实实的把往生三法做到,那你决定能了生脱死,那你决定能往生净土。

  “若不依念佛法门,且莫说未得佛教之真传者不能了,即得亦不能了。何以故?以得真传,乃大彻大悟,非是实证;证则可了,悟则未了。”这段话跟前面那段话是对比。前面印光大师鼓励岳仙峤居士修净土法门,如果不修念佛法门,不要说没有得到佛教的真传,不能了脱生死,纵然得到佛教的真传,一样不能了脱生死,为什么?因为得到真传乃是大彻大悟,可见这里印光大师所说的,佛教的真传指的就是禅宗的开悟。禅宗的行者参禅悟道,有没有开悟、有没有见性,必须要经过开悟祖师的印证,这是禅宗修学的方式。开悟纵然是大彻大悟,并非实证,也就是见性而已,还没有证悟菩提。如果证悟就可以了生死,只有开悟而没有证悟,是不能了生死的。印光大师在《文钞》经常做这样的开示,如果开悟了,但是三界的见思二惑仍在,没有断惑就不能证真。所以底下印光大师讲得非常的肯定,除了念阿弥陀佛以外的法门,都必须断惑证真,才能够了生死。印光大师说:

  “修余法门,皆须断惑证真,方了生死。”这几句话,是把圣道教法难以解脱的事实讲出来。“修余法门”指的就是修念佛法门之外的其它圣道法门,都必须要断惑证真,才能够了生脱死。

  “惑”有三种,就是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断尽见思惑,证悟阿罗汉;断尽尘沙惑,证悟辟支佛;分断无明惑,分证法身,分证菩萨;满断无明,就满证法身,成就佛道。无明有四十一品,无明分分断,法身分分证。

  念南无阿弥陀佛是横超的法门,不是历劫渐修的断惑证真以了生死。

  譬如从一楼到十楼有两种方式:走楼梯和搭电梯。修余法门就犹如走楼梯的方式,修念佛法门就犹如搭电梯的方式。走楼梯就是靠个人的脚力,一阶一阶的楼梯慢慢走,走到你想要到达的十楼。也因为靠自己的脚力,当然就是自力,所以年轻人身强体健,可能健步如飞,从一楼走到十楼,可以一口气很快就到达。可是对年老色衰的人而言,可能就会觉得很辛苦,甚至中间要稍作休息,如果是残废的人恐怕就没有办法自己走楼梯。但是搭电梯就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不管年轻人、或老年人、或残废者,只要进到电梯里,按下“十”,靠着电梯的动力,同时把所有在电梯里的人送到十楼,因同果同。所以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就有自力与他力的分别。

  净业行人,如果一向专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仰仗阿弥陀佛名号的慈悲愿力绝对救度,往生极乐世界,这是依靠他力,这就犹如搭电梯一样。

  所以,“修余法门,皆须断惑证真,方了生死”,对于末法时代烦恼厚重的凡夫而言,并不容易做到,但是对根器猛利的人而言,当然没有问题。见思二惑,我们凡夫众生要完全断尽,证悟阿罗汉,对我们而言实在太难了。道绰禅师在《安乐集》讲,末法的众生,不论出家人或在家人,想要当生断惑证真是非常的困难。不论印光大师的开示,或者道绰禅师的开示,都认为末法的凡夫众生,要靠自力修行断惑证真是困难的。有人会这样想:是不是印光大师或者道绰禅师,这些了不起的祖师大德,瞧不起末法时代的三宝弟子?绝对不是。祖师们是有道德、有学问、有涵养,了解众生心,知道末法的众生想要断惑证真是不容易的,所以殷切的鼓励我们老实念佛,仰仗阿弥陀佛的名号愿力,这样要解脱生死才有希望。

  “净土法门,但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正助合行,不但决定往生,而且品位优胜。”这段话,诸位菩萨!如果你肯老老实实的去实践,那你一定是决定往生极乐世界,而且品位也会很高。只要做到“真信、切愿、持佛名号”,还是讲往生三法信、愿、行。信要做到真信,愿要做到切愿,行要做到力行,就是持佛名号,认真的念佛。

  “诸恶莫作”,凡是一切恶业不可以造作,不能因为恶业很小,以为无所谓,就随意造作。任何妨碍我们念佛往生极乐世界的,都是属于恶业。如果金钱会妨碍你往生极乐世界,请问:你会想要被金钱来妨碍你的往生吗?如果感情会妨碍你往生极乐世界,你会让感情妨碍你往生吗?如果子孙会妨碍你往生极乐世界,你会让你的子孙妨碍你往生吗?那你就要在心里自我反问:世间的所有一切,到底有什么事、有什么人会障碍我往生极乐世界,我要如何把障碍排除?如果你开车走在一条马路上,你看到前面有一颗大石头挡住了,你会不会停下车来,下车把石头搬开?会!不把石头搬开,车子没办法往前开。在修行的菩提道上,你我是凡夫,难免会有许许多多的障碍,问题是你要不要被障碍?你要不要把障碍排除?

  请问大家:如果你的父母亲反对你念佛,你要不要念佛?如果你的子女反对你往生极乐世界,你要不要往生?如果你的兄弟姊妹反对你吃素,你要不要吃素?因为在学佛的菩提道上,不可能全天下人都举双手赞成你念佛、赞成你修行、赞成你往生极乐世界,不可能!世尊当年要出家,他的父王净饭大王反对。印光大师当年要出家,教导他儒学的兄长极为反对印光大师,后来印光大师也是偷跑,不跟他的父母兄长讲。从印光大师及释迦牟尼佛的出家修行,亲人都不赞成,我们就可以知道,学佛的菩提道上要自己走,生死的解脱要自己了办。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信愿法师       净土)(五明学佛网:信愿法师       净土)  

 仁焕法师:如何理解净土法门 

 吕有祥教授:教演天台,行修净土――简述近现代天台宗大师倓 

 杨笑天教授:永明延寿禅师的唯心净土与指方立相 

 杨笑天教授:永明延寿禅师的净土信仰之确立 

 仁焕法师:净土三经与念佛法门 

 杨笑天教授:日本净土宗简介 

 宋立道教授:中国净土理论的开山者昙鸾 

 华方田教授:试论吉藏的净土观 

 仁焕法师:净土法门的特点 

 林克智居士:生活中的佛教 单提向上举扬净土——中峰大师之 

 林克智居士:生活中的佛教 观音法门与念佛求生净土 

 林克智居士:生活中的佛教 净土宗与终极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