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第三篇 澄 清 误 会


   日期:2018/1/30 11:1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三篇

  澄 清 误 会

  大舟 纂述

  一、析“宗教鸦片论”

  过去,“宗教鸦片论”十分流行,直接导致人们将所有宗教视为自我麻醉、自我欺骗的手段,还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这实在是一种误解。

  马克思说;“宗教里的苦难是现实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西方学者认为:卡尔·马克思把宗教比喻为苦难民众的鸦片,他的意思是说,宗教能够帮助个人继续运转,能带给人精神上的安慰,减轻痛苦。

  人类社会有着无尽的烦恼与痛苦,如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由之带给人们的痛苦也是自然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阶级矛盾等社会因素,以及人类对大自然神秘力量的恐惧等,这是人类有宗教需要的客观原因。要使这些痛苦减轻,需要心灵的调节。宗教是一种信仰,是一种需要。信仰是特殊的心灵活动,信仰可以调节心灵,减轻痛苦。

  对某事物的信仰,认为它能控制现实世界中的有害事件,这就使许多人把对未来的恐惧和忧虑交托于它——这就必然会导致内心思想紧张的放松,心理平衡状态的恢复。这就是信仰的功效,犹如叹气可以舒缓身心的紧张、疲惫,恢复正常的生理机能。

  在这里,马克思用形象化的语言显示宗教具有“苦难中的人民的精神安慰”的重要社会功能,在马克思的原意中,对宗教的这一功能并无褒贬之意,我们应当注意语言的历史文化背景。在欧洲,特别是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鸦片是一种妙药,止痛特有效,有医学常识的人,包括鲁迅先生都知道鸦片可以做药。这完全不同于后来的中国人通过历史资料与影像记忆得出的鸦片是毒品这一认识,再加上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又始自鸦片战争。中国人对这句话所从出生的历史背景缺乏了解,故而才造成了国人对这句话深远、长久、固执的误读。在中国,以鸦片喻宗教,宗教也就成了坏东西。这就是现代中国人的荒谬推理。所谓“比喻”并不“等于”事实,只能说是在某一点上有些“相似”而已。况且比喻性的描述也不能作为本质判断。

  马克思这段话的基本含义是:宗教反映了现实生活的苦难,宗教是被压迫人民抒发情感的一种方式,表达了人民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对苦难现实的抗议;在冷酷无情、阶级对立严重的社会里,缺乏人与人之间的温情,缺乏一种民主、平等的精神,而宗教却蕴含着这种感情、这种精神;人民群众需要宗教,需要一种精神支柱,需要一种精神上、人格上的平等、自由,需要一种能安慰自己、使自己有勇气、有信心活下去的依托。《圣经》里说:“富人要想进天堂,比骆驼穿过针眼还困难。”佛教寺庙里,依出家先后排位次,王公大臣如果后出家,还要向先出家的叫化子师兄磕头顶礼。社会上有这种好事吗?

  马克思所说的“宗教是鸦片”是就宗教的功能而言的,它强调的是宗教非常强大的吸引力,非常受欢迎,能使人们放松身心,精神愉快,对生活对未来不再悲观绝望,而是充满信心,坚强地活下去,不被苦难压倒。所以赵朴初先生说马克思这段话充满对人民痛苦的深情。

  马克思认为宗教反映了现实的苦难,肯定宗教是无声的抗议,是人民的感情和愿望的表现,是人民的精神需求。马克思所着重指出的是——宗教能够带给人的安全感与抚慰感,马克思并未以这句话判断宗教的本质,也从无这种意图。如果读解马列主义,离开它具体的历史、人文环境,那任何一种理解都会是断章取义、实用功利的、为我所用的肢解。

  哲学是对人生、宇宙世界总的看法,涉及到精神与物质、自然与社会等各种现象而超越于各门具体学科,并对人们认识世界提供总的方法论和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宗教就应该是一种哲学。马克思说:“宗教是整个世界总的理论,它是包罗万象的纲领。”

  在马克思眼里,宗教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产物,是一种自发朴素的世界观,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并不完全是消极的,也谈不上必然反动与愚昧,更不必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异已力量。马克思与恩格斯认为“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都形成现实基础,而每一历史时期的法律、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观点都构成上层建筑。”即是说,宗教是上层建筑构成部分之一。我们有必要完整领会马克思的原意。

  古往今来的许多统治者断章取义地把宗教教义中可以为其利用的地方抽出来加以歪曲和乱解,把它变为统治人们的思想工具。就历史来说,统治者用作工具的不只是宗教,所有的社会文化概莫能外。而利用宗教的也不仅是统治者,许多农民起义领袖也在利用宗教,更何况真能被利用的只是迷信而不是宗教。

  此外,我们还应充分理解列宁对宗教态度的阶段性。十月革命时,俄国东正教与反动势力勾结起来强烈抵制革命,所以列宁当时对宗教的描述,具有鲜明激昂的时代特征:“鸦片麻醉论” 。而革命成功后,列宁的观点又有了新的内容,他提出“不在自己的党纲中宣布我们是无神论者” ,“不禁止基督教徒和信奉上帝的人加入我们的党” 。他甚至举例说,“如果有一个祭司愿意到我们这里来共同进行政治工作,真心诚意地完成党的工作,不反对党纲,那我们就可以吸收他们加入社会民主党……” “现代宗教的根源就是对资本的捉摸不定的恐惧,……无论什么启萌书籍都不能使这些群众不信仰宗教。”

  由此可见,列宁对于宗教的理论思考是随着革命斗争的现实逐步调整的,随着形势发展与时俱进。可以想象,如果列宁活的时间长,经历了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全过程,他一定会阐发出更新更全面的宗教观。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反映论” 。宗教在反映的方式上带有幻想性,而反映的内容上却带有现实性和理想性(即它的社会内容和文化理想),其中既有人们对现实苦难的抗争,也有对真善美的追求,它抚慰人们的心灵,予人们生存勇气,是对人们现实生活巨大欠缺的精神补偿。

  现实生活的巨大欠缺,在任何社会也不可避免,宗教的精神补偿作用,至今也未被取代。列宁曾经断言:宗教很快就会被经济发展进程本身抛到垃圾箱里去。但在经济与科教飞速发展的今天,宗教并没有消亡,其原因在于宗教对于人类社会生活有着科学与物质财富无法替代的特殊功能。科学永远不能回答人应当怎样生活,也无法回答人生的意义和目的何在这类重大问题。

  宗教是一种社会文化体系,一种价值取向,一种认识人生和世界的方式,包含着众多文化内涵。对于一个积数千年人类思维精华的庞大体系,不能简单概括。除了认识论的方法,还应有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方法,才能对宗教社会功能有一个全方位的、动态的、真实的认识。

  就宗教本义而言的价值,它主要表现为调节个人信仰与社会的公共价值之间的关系,向个人提供属于个人生存(生、死、苦难、幸福等)之意义的选择。由于现代社会的结构日益复杂,为人提供的各种机会增多,致使人的欲望增多,竞争也增多,因此,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可能影响人的生活的因素也越来越复杂。此外,现代社会的科技虽然日新月异,但科学并不能够解决人的存在问题,人类对美的感受、对快乐与幸福的感受、心灵对自在的向往及追求、对一些重大的道德伦理价值的判断以及情感等方面的问题,科学都是无能为力的。

  因此,宗教的“ 宗教价值 ”在现代社会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由于现代社会生活的单面化、非人化、非情感化,由于人与自然的疏离、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而得到强化;由于物质生活丰富与精神生活贫乏的反差而得到强调;由于现代社会给人带来的孤独感、冷漠感而更为人所需要。

  首先是心理功能。宗教之所以数千年来长存不衰,正如马克思所说,“宗教是被压迫心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人不仅是物质存在,也是精神存在;不仅是理性存在,也是情感存在。压力与困惑,幸福与快乐,都是心灵对现实的主观反映。很多人对人生中的种种不幸与压抑,需要通过宗教的途径来求得慰藉。马克思说,“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苦难的抗议。”如无神论和科学无法克服民众对死亡的恐惧,宗教却能够做到。

  其次是道德功能。现代人类道德危机的症结何在呢? “一切从个人出发,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一切服从于自我价值的价值标准和评价体系, 其他都被置于从属的手段或工具性的地位。”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就是信仰的缺失。

  信仰的失落使个人无法找到“ 终极关怀 ”,无法实现生命的根本转变,从而沉沦于各种欲望之中永无休止,个人利益的追逐变成生命的唯一意义,自然也就无法、无暇正确认识自身存在于其间的整体世界和各种关系,无法获得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个人由于丧失了和整个世界的丰富完整的联系,而使自我成为单向度的占有财富的“ 挣钱机器 ”,道德危机也就在所难免了。

  哪里没有信仰,哪里就没有道德。社会不能没有法律,更不能没有道德。道德是法律的基础,防患犯罪行为于前;法律是道德的保障,惩罚犯罪行为于后。人性中包含着野蛮、自私,仅靠人性的自觉,不足以约束其行为。出于恐惧,人要借助神的威力来规范自身,这就是宗教道德功能存在的依据。宗教劝人为善的精神,是宗教影响社会生活最重要的功能。宗教的自律与操守,更是其服务社会主义的切入点。

  一个民族的精神产生于文化,文化的灵魂体现于道德,道德的支撑在于信仰,而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信仰的缺乏是人类道德危机的深层原因。也正因此,有些伦理学家、哲学家、宗教家把摆脱人类道德困境的希望寄于纯正的传统宗教,希望从中找到良方。

  第三是文化功能。在许多以宗教为文化传统的国家中,抽去宗教就等于没有文化。基督教塑造了欧洲与美洲文明。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如佛教龙门石窟和道教永乐宫壁画,如中国语言中的“世界” 、“实际” 、“体会” 、“觉悟” 、“平等” 、“作业” 、“解脱” 、“想入非非” 、“不可思议” 、“燃眉之急” 、“回头是岸” 等等,都产生于佛教。“宗教是文化”的理念,将淡化无谓的意识形态之争,使人们更全面地理解宗教的丰富内涵,它以多姿多彩的哲学、道德、艺术、习俗影响着社会。

  除上述功能外,宗教还兼具服务、公益等多种功能。宗教的存在首先不是政治形态,而是社会文化形态,宗教不是阶级斗争的产物,也不是私有制社会的垄断品,它并不固定随着一种社会制度的兴亡而兴亡,所以它能够从古至今延续下来。正是宗教自身的延续性、独立性和可变性,也给自己创造了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可能性。

  宗教是否具有某种永恒的价值与意义?舍勒说,宗教是 “ 人的头脑和灵魂的一种基本天赋 ” 。贝格尔认为:人是一种精神动物,他不只是寻求生存的手段,他也关注生存的意义,而且是在最深层次上寻求生存的意义。斯塔克把宗教视为人之本性――寻求补偿――的体现。鲁克曼甚至把宗教定义为 “ 人类有机体的一种能力。” 罗伯特逊指出:“ 一切真正属于人性的东西,事实上本身就具有宗教性。” 当今这些思想家的话,值得我们深思。

  二、宗 教 与 迷 信 的 区 别

  ——中央统战部 中国的宗教政策阐释

  迷信泛指对人或事物的盲目信仰或崇拜。在我国历史上长期活动的卜筮、相术、风水、算命、拆字、召魂、圆梦等大多产生或流行于封建社会,习惯上称为封建迷信。宗教信仰与迷信从认识论上的确有共同之处,它们都相信和崇拜神灵或超自然力量。但是迷信不属于宗教范畴,其区别在于:

  第一、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客观规律。宗教在适应人类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有宗教信仰、宗教感情和与此种信仰相适应的宗教理论、教义教规,有严格的宗教仪式,有相对固定的宗教活动场所,有严密宗教组织和宗教制度。而迷信既没有共同一致的崇拜物,也没有既定的宗旨、规定或仪式,也不会有共同的活动场所。迷信的对象可能是神仙鬼怪,也可能是山川树木。迷信一般是指神汉、巫婆和迷信职业者以巫术所进行的看相、算命、卜卦、抽签、拆字、圆梦、降仙、看风水等活动,群众去看相只是为了预卜前途命运,并不是把它作为自己的世界观;迷信职业者不过是利用这些活动骗人钱财,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

  第二、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宗教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人类的各种思想文化,与政治、哲学、法律、文化包括文学、诗歌、建筑、艺术、绘画、雕塑、音乐、道德等意识形式相互渗透、相互包容,成为世界丰富文化的成份,迷信不具有这些特点。

  第三、宗教有依法成立的社会组织,依法进行管理,开展规范的宗教活动。在国家法律范围内,宗教组织正常的宗教活动和社会公益事业,都受到保护。国家宗教政策鼓励宗教发扬各自的优良传统和积极因素,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而迷信只是少数迷信职业者图财害命的骗术,某些迷信组织更是藏污纳垢、残害群众,甚至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场所。

  国家在对待宗教信仰和迷信有明确的政策界限。国家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障一切正常的宗教活动,坚决打击一切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以及各种不属于宗教范围的、危害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的迷信活动。对于一切以看相、算命、看风水等为业的人员,应当教育、规劝和帮助他们劳动谋生、自食其力,不要从事这类利用迷信骗人的活动,如不遵守,也应当依法取缔。《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条规定:“组织和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破坏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对于那些利用封建迷信,进行危害国家利益、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构成违法犯罪的人,要坚决依法打击。对印刷、传播看相算命、抽签卜卦一类书籍、印刷品的,要严肃查处

  三、信佛非迷信

  只从电影、电视、文学作品中一瞥剃着光头的出家众,或到寺院旅游观光而从未读过佛书的人,一听到“佛教”二字,意识里马上冒出——“迷信!”其原因一是西方唯物文化长期熏染,二是极左思潮的宣传,三是大陆佛教徒大多是没有什么科学知识的老太婆,她们进寺庙烧香点蜡、焚纸放鞭炮,对着泥塑木雕磕头礼拜许愿,祈求保佑。这不是迷信是什么?

  诚然,不懂佛教教义,分不清佛菩萨和鬼神,更不明白佛教与其它宗教的区别,也没有经过认真思考,人云亦云,盲目轻信,确实是迷信,或者说是层次最低的信仰——民间信仰。但是这种“迷信”也比不信好。因为他们毕竟对泥塑木雕背后隐藏着的神秘力量还心存畏惧,不敢贸然干坏事,即使干了坏事,也心怀忐忑。这比那些只唯物、只信钱权色、无法无天、胆大妄为、什么坏事都敢干、一心钻法律漏洞的人好得多。至少这些迷信者对社会、对他人没有什么破坏作用,有时还能劝劝那些人:“举头三尺有神明”,“小心遭报应!”

  中国佛教信仰存在着两种类型,,一是知识精英的信仰,偏重于智慧的开发、德性的提升,一般是从哲学的角度入手;另一种则是文化层次较低的民众的信仰,偏重于对现实苦难的救赎,求福求保佑。人们在寺庙里看到的就是第二种类型。佛教信众中不乏盲目的迷信者,这不能说明佛教本身是迷信,佛法是智慧,是探索宇宙人生真理的大智慧。佛教本身也是反对迷信的。

  如果你不先入为主,起码有一点好奇心,有一点求知欲望,认真去读几本佛教小册子,了解了解佛教到底说了些什么,我相信,你一定会大吃一惊——佛法原来如此博大精深!仅佛教的《大正藏》,厚厚的一百大本,每天阅读十几个小时,不间断地读三年都读不完。

  佛教经典所涵摄的内容极广,包括人生论、宇宙论、认识论、戒律学、实践修持法等;若与现代学术对当,有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分析、宗教学、社会学、经济学、医学、护理学、死亡学、逻辑学、社会救济,甚至还有数学、物理学、天文学、遗传学、生态学等。

  然而遗憾的是,有些人把足球报、股市报、甚至一些无聊的小报读得津津有味,就是看不进佛教小册子,一点兴趣都没有。他们的陈见太深了。用行话说,就是慧根浅薄,属可怜悯者。

  人生世上,究竟为了什么?人活着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无数圣哲、无数思想家、宗教家,甚至每一个人,无论贫富贵贱,都在用一生的行为回答这个问题。人需要用有意义的行为,赋予自己的存在以方向和价值,否则人就会限入绝望和虚无的境地。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院Dr·SHah教授的研究表明:该国近五分之一的死亡可能是缺乏信仰所致。拥有高尚信仰情操的人,内心比较充实祥和,对物质和名利没有过分的奢求,较少吸烟、赌博、酗酒、暴食、纵欲等不良习惯,身心较为健康。缺乏信仰者则精神压力较大,容易罹患心理、精神疾病。

  环顾我们周围,如果打开一个个现代人的灵魂,恐怕看到的只是黑暗与空虚:没有信仰,精神没有依托,生命没有归属感,什么都不相信,只会追求时尚,缺乏人的精神境界。金钱、权位、性、酒精、毒品、赌博正摧毁着他们的身体和心灵。他们借此来打发时间,消耗生命。他们需要的是某种可信仰的东西,某种可以向他们证明生命是有意义的东西。

  家庭、事业、信仰,是人生三大支柱。没有信仰,人生就没有目标,没有中心,没有依靠,就像一叶扁舟飘浮在大海上,随波逐流,听凭命运的摆布,就会感觉空虚、百无聊赖,就会在灵魂最深处充满恐惧。

  信仰,就是一种生活哲学,一种关于美好生活的标准,是人类的精神追求,是人类对真、善、美、圣的无限渴望。正确的信仰提供人生的终极理想,赋予生命全新的意义与价值,给人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勇气与无穷的力量,给人真正的幸福与快乐。宗教向人们提供了终极目标和价值的定义,宗教信仰是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它使我们的心灵不再漂泊,不再流浪,使人生变得有意义。

  人的根性不同,许多人不能体验宗教信仰的力量。有的理智上过于悲观或者过于追求实利,有的可能太迟钝、太无味以致感受不到宗教信仰的“热诚与安宁”。头脑极端固执的人往往彻底拒绝宗教。

  正确的主张则是:既不盲目迷信,也不轻易否定,应该让信仰去经过实践的检验。凡属有助于改善和提高人的品位者,使人倾向真、善、美、圣,使生活得到充实,使精神有了依托,使人生有了高尚的目的与意义,那么它就是健康的,是应该加以提倡的。

  有人说:一切宗教都是迷信,将来科学发达了,宗教自然会消亡。但现实证明,这种判断完全是错误的。

  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经三四千年了,世界上亿万人死去了,众多家族灭绝了,万千国家衰亡了,独有宗教却能在各种激荡变乱中长存,这个铁的事实,说明宗教是人类一个永恒的需要。宗教不但不是迷信,而且是人类的第二生命。

  有些人以为食和色是人类两个最根本的需要,其实这是片面的。食和色只是人类两种生物性的需求,是动物的基本需求,人类还有一个与其它动物不同的需求、高级的需求,那就是宗教性的需求——人类心灵对真理永恒、圆满,或至善、至美、至真的不停的追求。在这个短暂、烦恼和迷茫的人生中,人类最需要心灵的依托、凭藉和归宿。人生有许多非人力所能补救的缺限和迷惘、悲哀和苦恼,这一切只有在宗教中才能找到解释和安慰。

  宗教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是人与动物区别的标志之一,是倡导自尊、尊他、自爱、爱他、和谐共处、慈悲济众的最有力的精神旗帜。尤其是流传在中国广大地区的佛教,早巳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宗教信仰,而是日益广泛地与中国人民的生活融合在一起,成了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为我们的精神支柱,变成我们的文化底蕴。佛教作为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一定可以在解决现代人日益增多的心灵困扰等方面,发挥无有穷尽的伟大作用。它在给我们指出精神终极目标的同时,也会带着我们一步步坚实地迈向人性大解放的彼岸。

  星云大师说:我们应该信仰实在实有、道德高尚、能力强大、戒行清净、正法圆满、智慧超然的。释迦牟尼和他所创立的佛教就全部符合上述条件。佛的意思是觉悟,彻底明了宇宙人生真理的人就是佛。

  对于某种观念和结论,没有经过慎密的思考与明确地观察,也没有身体力行的求证,就盲目地信奉推崇,就是迷信。释迎牟尼最反对迷信,从不强迫弟子们盲从地信仰,而是鼓励他们发问。佛陀认为一个人不可被流言、传言所左右;不可依据宗教典籍,不可单靠论理或推测,也不可因某事物之似有可能而信以为实。

  佛陀不止一次地教导说:"众比丘、众善知识:要像锻炼、切磨、鉴别真金那样,对我的言论经过鉴别再进行取舍,不要因为敬仰我而加以盲从。" “当你自己确知某事是善良的、美好的,那时你再信受奉行。”

  佛陀要求人们信仰自由,认为任何人皆可修行成佛,没有什么神可以作人的主宰,也没有什么神可以对人赐福或降祸。只要人们依法修持,转迷成悟,皆可成佛。要做到这一点,全要凭自己身体力行。

  世人供奉神祇,往往出于各式各样的贪执迷求。如财迷求神,是为了发财;婚迷求神,是想早得心上人;官迷求神,是想来个三级跳,坐直升飞机……

  佛教则与此相反,认为世间一切皆有其因果规律,种什么因,便结什么果。早在两千多年前,佛陀就告诫弟子们:“不得事余道,不得拜于天,不得祠鬼神,不得观吉良日。”又说:“不得卜问请崇、符咒厌怪、祠祀解奏, 亦不得择良日良时。”

  所以, 佛教是要求完美人格、德智并圆的宗教,是没有丝毫迷信的。梁启超先生说:“佛教是启迪人生心智的宗教。”

  佛法是佛教的核心。章太炎先生说:“佛教的理论,使上智人不能不信。”

  佛教二干多年来是东方人的文化,现在西方人也开始信仰佛教,对西方人有很大的吸引力。德国波恩大学的教授布莱克先生说:在西德,藏传佛教几乎是家喻户晓。“使西方世界拜倒在佛的面前的原因有两条,一是佛教博大精深的智慧,二是为一切众生谋求幸福的伟大精神(即大慈大悲和最彻底的平等观)。”

  佛陀想的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个民族、—个国家,也不仅仅是为全人类。佛对一切生物、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是关心的,都是平等对待的。佛所追求的目标是令一切众生得到幸福,这就是佛的思想境界。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守五戒,行十善,自己净化自己的思想,这就是诸佛的教导。这四句是佛法的总纲。信奉它,于人于己于社会均有益,能说这是迷信吗?

  佛教的哲学体系磅礴,且深沉缜密,鞭辟入微,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真理。“诸法因缘生”,“因缘尽故灭”,“缘起性空”,“因果不昧”。宇宙万象都要依赖各种条件才能生起,若条件离散则消灭。“因”是主要条件,“缘”是辅助条件,“果”是因缘结合的产物。

  缘起,因缘和合而生起,是事物的存在形式。缘起现象后面的本质是性空。空性即是说明一切事物的不定性、变化性、可塑性、灵动性、可作性、可灭性。一切现象都是因缘的聚合,没有一事一物是可以永久存在的,故云“无常”,没有一样是可以不仗他缘而独自存在的,故云“无我”,这就是“性空”的意义。

  各种现象的产生,是有原因的,是有产生的条件的;当这些原因和条件不具备了,它们的果——现象也就消失了。星体运行,时序流迁,有其因果;生老病死,穷达寿夭,亦有其因果。《杂阿含经》说:“你所播下的种子,你便由此收到同样的果子;作善的人收到善的,作恶的人收到恶的;播出来的是什么种子,你便尝到什么果子。“

  种什么因就结什么果,丝毫不会乱来,这便是业力的因果律。因此,自然现象不是由神掌管,人生遭遇也不是上帝主持。祸福无门,唯人自招,是人人自作自受,谁也不能代替。佛陀说:“你是自己的主人,你创造自己的未来。”没什么神可以作人的主宰,也没有什么神可以对人赐福或降祸。这就是佛教的主要观点。释迦世尊说“法尔如是。”这些现象在自然法则上本来就是如此。相信这种因果律、缘起论,难道是迷信吗?

  把握“缘起性空”的正见,能使人成就圆熟的生命智慧与和谐的处世态度。“缘起性空”,这是佛教哲学的核心。你能说它是错误的?哲学大师方东美说:“佛教的哲学是全世界最高深的哲学,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掌握了这种哲学,并能灵活地运用于生活中,你就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一个少烦恼的人。

  佛教以正信正皈依正见安心,让人们的精神有所依靠,在人生大海中航行有一个目标。如果你有成熟的佛教信仰,那么,守戒,会使你成为社会的好公民,道德高尚的人。忏悔,能带给你自我认识、摆脱罪感并推动必要的“生活上的改弦更张”。禅坐,让你淡薄财、色、名、位,心地清净安定。念佛,使你产生安全感,对于未来充满信心,完全不必惧怕死亡。

  佛教的特质,对无限生命的憧憬与解脱,而它的方法、解决之道,必须反求于自心;以“自”为灯明而不依他,以“法”为灯明而不依他。佛教的立场,以解脱为门,开展无限生命的想象,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正是它的魅力所在。这也是人生的最高目的。

  对佛法的信仰是靠内心对自己的自我的体验来保证的,它是一个不断的、积极的自我创造的过程。佛法看重个人的实践,如何将佛法与现实生活融合,我们的心是转变,或者还是像从前那样没有控制?贪嗔痴的习气和烦恼是否减弱?这,就是佛法。佛法如水,

  能洗净众生污染的心。

  下面摘录伟人、名人从多种角度对佛教的阐述,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佛教不是迷信,信佛是智信、正信。

  美国著名学者乔治.万雷说:“现今世界急需拯救!我以为只有佛的光明,佛的圣洁,人们才能得到真正的拯救,才能得到真正的解放和自由。”

  马克思 :“辩证法在佛教中已达到很精细的程度。”恩格斯:“佛教徒处在理性思维的高级阶段。人类到释迦牟尼时代,辩证思维才成熟。辩证法最初来源于佛教。”

  英国的诺曼裴耐斯教授认为:“我们断然需要佛陀教理,这道理就是‘中道之教’。它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启发我们的觉悟,引导我们达到和平光明的大道,并能获得大智慧。”

  奥登勃格博士:“(佛陀)教给人们拯救自己的道路……人们接受他的教法……这种教法确实能使人信服,并且鼓舞人心;同时,它也是人们自身精神灵光的显现。” 纳腊达·特拉尊者说:“佛教让人能够自立,能够让人生起自信和力量。”

  德国佛教学者戈兰那提罗卡说:“有些人认为,佛教是一种阴暗的、忧郁的宗教。事实上不是这样,佛教是要让它的实践者聪明而欢快。

  英国著名学者克里:“佛教所开示的法,包含内容的广大深奥,确实无与伦比。”世界著名学者巴格尔:“在世界宗教中,只有佛教是切实地以系统理性的分析来考察生活中的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世界几何学之父 威勒博士:“假使没有佛教因果律,宇宙就只有混乱。 ”

  著名哲学家尼采:“佛教是历史上唯一真正注重和依据实证的宗教。 ”

  上海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 :“佛教本身蕴藏极深的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有着独到和深刻的发现。”

  艾略特教授:“在人类历史上, 第一次, 由佛陀向世人宣告:每一个人,都可以依靠自己,就在此生、此世界,即可使自己得解脱,而无需靠任何个人化的 ‘上苍’ 或‘神’。”

  著名学者汉普内斯:“佛教是一个思考的体系, 是一种宗教, 是一种精神的科学, 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既是理智的, 又是实际的和无不包容的。两千五百多年来,它满足了近三分之一的人类的精神需要。它博得了西方的好感,主张靠自立和对他人见解的容忍,它包含科学、宗教、哲学、心理学、伦理学、艺术,并指出,人是他现前生活的‘造物主’, 同时又是他自身命运的唯一设计者。”

  爱因斯坦:“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

  梁启超:“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乃兼善而非独善,乃入世而非厌世。”

  中国现代科学家尤智表:“佛教不但不是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最彻底的学理,佛教不是神道设教,不是精神痛苦时的麻醉剂,乃是宇宙人生的真理,处世接物的实用之学,佛教是理智的,平等的,自由的,客观的,彻底的,具体的,积极的,入世的,实用的宗教。”

  鲁迅先生赞叹:“释迦牟尼真是大哲,我平常对人生有许多难于解决的问题,而他居然大部分早已明白启示了,真是大哲!”

  这些有智慧的人,这些社会精英,对人类高尚伟大的佛教文化都抱着尊重的态度。而那些见识浅薄、根本没有读过佛经、对佛法一无所知的人却说佛教是迷信,这不是很可笑么?

  佛教是人类优秀的文化现象,以其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世界观,忘我利他、普度众生的人生观,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道德观,对人类社会的道德修养、人们的精神素质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而深刻的意义。漠视它,甚至把它当成异己力量,对社会的有序、和谐是十分有害的。

  四、佛 法 非 唯 心 论

  半个世纪了,常常听到人们说佛法是唯心论——自己看不到的事物就不承认其有,不承认其客观存在。这实在是莫明其妙。这顶帽子戴在科学主义的头上,或许还要恰当些。因为他们只相信眼睛及其延伸显微镜、望远镜等,除此以外一律是“迷信”。另外有一些人以为佛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佛法里所有的教义和理论也是凭空唯心构造,或是仅凭个人的经验和信仰而建立起来的,并不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佛法包括教法与证法,教法就是对宇宙世界中万事万物的看法,但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而且还包括有一整套的修行实践,这就是证法。一个人若是完全地遵照佛法的教义去实行,最后他就会亲证到佛陀所说的境界,那时佛法的教义就不只是书本上的理论而已,而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了,所以历代证悟了的高僧大德皆异口同声地称赞释迦牟尼佛金口所言的每一句经文皆真实不虚。

  国际间最具权威的百科全书——《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也指出:佛法的可信,是因为从佛陀时代直至如今,一直有佛弟子以亲身的修行体验,证明着佛经的正确。

  从需要客观实践的验证这一点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与佛教也都是相通的,而并不是相悖的,如科学家哈尔坦因所说:“有智慧的人将宗教和科学理论并用。”爱因斯坦说:“没有宗教的科学是瞎子,没有科学的宗教是跛子。”

  要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哲学与佛法,是完全不同的系统,前者的根本问题,在于研究存在与思维的关系,而后者则在于证到真如实相,以解决生死为主题。当然佛法也涵摄哲学,其广度与深度远超过哲学。

  其次要明确,佛教对于“心”的界定与一般哲学存在着不少的差异。哲学上所说的“心”是指人的主观意识。佛教里所说的“心”含义极其复杂丰富。有时单指第六识——意识;有时包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有时不但包括思想认识的主观部分,同时也包括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部分,既有认识,也有意识和认识活动之主体的含义,还有“集起”的内涵,是多种功能的集合体。

  以西方哲学所特有的唯物唯心之说来硬套佛法,只能是望文生义,盲人摸象,无法把握佛法之要旨。再说,怎么能把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的教法来套当今的什么唯心论,唯物论呢?!那样做不就是在偷换概念了吗?

  我们研究唯心唯物,必须先将“唯”字搞清楚。唯,就是为主的意思,也就是第一性和第二性的问题。一个认识的形成,必须有能认识(精神活动主体——心识)与所认识(客观对象——外境)两个方面,缺一不可。佛教著名学者月称在其名著《入中论善解密意疏》中说,能见的根(眼睛等感觉器官)、识(认识能力)与所见的外境和合,才有认识的产生。佛学研究人的认识,从缘起法则出发,根、境、识三缘和合而生诸识,是佛学所说认识形成的基本条件。

  《菩提心经》说,人的认识的产生是依赖外境,如果不存在外境,就不会有认识。七佛偈说:“心本无生因境有”,如果没有外在环境就不会有内在的认识和意识。以上论述,正说明人的认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物是第一性的,心是第二性的,是存在决定意识的。完全是唯物的观点。

  佛法还有“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唯心所现”的说法,这是被扣上“唯心论”帽子的主要依据—典型的望文生义!佛学面向自我的心性,在某种意义上,是关于心念相续因果关系的研究,是内在因果之学理。内在因果是心识的种子与现行的关系,即前念与后念的关系,是相续因果(或者称为时间线性因果)。佛学是转识成智的观心之学,是心地法门,它唯一的对象就是自我的心性,故云“万法唯心”。这是第一层次的理解。

  人们都把心物分开来看,只知其为不一,不知其为不二。在佛法,则心和物是不可分割的两面,是一体圆观的,圆融无碍的。心因物而有,物因心而显。譬如眼见茶杯,便起茶杯的影象,所以心乃因物而有,是存在决定意识的。但茶杯虽客观存在,若“心不在焉则视而不见”。又如学佛至相当程度,转识成智时,也能心不系属,不受客观的反映,所以物必因心而显。

  所谓万法唯心,也就是万法唯识。客观世界所存在的一切事物,一切真理,是要经过人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去感知、觉知,需要人们用心去认识了知。否则,那些虽然客观存在的事物、真理,怎么能显现得出来呢?

  譬如说我们脚下踩着一个金矿,而且品位很高,极富开采价值。但是在没有勘测发现并实施开采以前,客观虽然存在,主观(内心)却还没有认识到。虽然是个品位很高的金矿,从某种意义上说,和没有也无多大区别。只有当你勘探它,开发它——认识到它——这时才能实现它的价值。

  在当今科学界,美国量子力学专家威勒博士,他在对微观世界的实验观察中证实,“只有受到观察,才有存在,若无观察,就无物存在!”这就是量子力学里面的“观察者促变律”。

  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家威斯柯夫说:“量子力学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非物质能力,可是并不因它不可看见,我们就不能认识它和不相信它。在科学上几乎每一件事都是超过你的直接经验的。” 这是第二层次。

  心的现象,细分是很复杂的,不但起心动念是一个极复杂的过程,不是一下子就取得完成的形态,而且所起的心念的性质,又各有不同。心是幻生幻灭、终日随缘的东西,忽喜忽忧忽贪忽嗔都是心;就它的暗钝来说叫无明,就它的能障复自性来说叫业障,就它的熏习缠缚来说叫习气,就它的动扰不安来说叫烦恼,就它的固执自是来说叫执见,就它的贪恋不舍来说叫情爱,总是生灭的妄心而已。

  佛法对于心理现象和思维规律的说明,最为详明,远超一般心理学之上。佛法把心分为八个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哲学与科学仅理解到前六种。现代心理学揭示出“潜意识”,开始摸到一点第七识、第八识的边。

  人的六根眼耳鼻舌身及大脑对应前六识。我们平常能见色闻声等,是前面六个识的作用。其中以第六识即意识最重要,它综合判别各识传过来的意义,再采用第七识与第八识的参考资料后,最后才经由意根下令给其它五根作反应的动作。

  第七末那识,其义为“思量”,其思虑量度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恒审思量”,其思量的功用无时不在发挥,为第六意识生起之本,亦名“意根”(意识之根);二是思量的对象主要是内自我,思量内心深处有一恒常不变的自我,产生深层自我意识,这种思量念念相续,无有停息之时,贯穿于一切表层意识活动中,为维系众生生命的本源动力。

  第八阿赖耶识,意译“藏识”,又称“本识”、“种子识”、 “心”等。它深潜于末那识层下,其见分(能认识的作用),即是末那识所恒审思量的内自我。其相分,即外在世界的一切。此识名“藏”,谓其功能以储藏为主,阿赖耶识可看做一意识层下的心灵电脑,具有储存信息,按自然的因果律等法则处理信息的功用,实为心识之本,被称为“心体”、“心王”、“本心”,比喻说:

  藏识犹如大海,前七识就像海面上兴起的波浪。

  阿赖耶识,生灭与不生灭和合、有为与无为和合、有漏与无漏和合、清净与染污和合、真与妄和合,具足世间与出世间一切法。也因阿赖耶识有此和合性,是故能因无明之熏习,成就众生于五趣轮回不息、因果不爽之六凡法界;能因净法之熏习成就四圣无漏法界,故名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三界一切都是因八识心王而有,万法都是从八识心王的运作,以及它们运用各自的心所法等,方能出生或显示。所以,此心在此非指意识,不是西方哲学唯心论(夸大的观念论)的“心”,而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的一个重要的性质,即“集起”,一切诸法当然是因缘所集而起的,此心是多种功能的集合体。

  阿赖耶识不仅是众生前七种识及“净色根”(最微细的感知器官)生起的根本、众生个体生命的根本,而且还是众生所居住的依报“器世间”(客观世界)的根本。从哲学体用论、体相论的角度,统主体与客体、众生与诸佛、生死与涅槃、世间与出世间于一体,说宇宙万有、生死涅槃等一切现象,皆是此绝对真心内蕴功能的显现。

  真心被认为是众生心的体(主质、本质)、性(不变的本性),是生灭变异的心理活动底里的不生不灭、不变不易者,喻如众水中的湿性、各种金器中的金性、各种面食中的面性。这是第三层次。

  日常的心识活动是受到潜意识所左右,我们之一切认知、判断皆与第八识中的记录有关,我们所以无法以“真心”去了知事物的“真相”,就是这些根深蒂固的业障所致,也就是说我们被囚禁在自己的躯壳里,活在过去的阴影之中,活在习惯的思维模式里,以旧有的经验分析、评判一切事物。

  阿赖耶识,这是佛法里的特殊概念。其中道理甚深,有兴趣深究者可研读唯识学、如来藏系的佛教书籍。

  心有它的主观能动的积极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意识也就有决定存在的意义。即心之处物在其中,即物之处心在其中,心外无物,物外无心。佛法就存在与思维关系的密切来说,还有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心物共说的教理和即心即物、心物不二的说法,那末佛法又像是亦心亦物论。

  佛教实际上反对任何走极端的“唯”,“唯心”、“唯物”都是从分别执着产生的,佛法讲,这都是属于妄想,这不是事实真相。佛教强调心跟物是一不是二,强调身心的不可分割性,强调根境识三者的相互依存性。而对“心”的地位加以突出,是因为“心”——即众生的认识活动,是世间最为活跃,又最为主观、最具主动性的因素,一切的意义、价值,都是相对于众生的认识及认识程度而言的。但因为心和物都是运动变化、生灭不停的假相,《中论》又说“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那末佛法又是非心非物论。

  可见佛法说心说物,原无定法,它的目的总在使人破除主观的分别执着而归到客观的真实,既一切不立,又一切不废,空有齐资,纵横无碍。所以光说佛法是唯心论者,对佛法是不够了解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并非要看得见、摸得着,而是客观实在性的体现。而一般人认为脑子里想的是主观的,“眼见为实”,是客观存在的。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学过光学的人知道,眼睛只能对电磁波中很窄的波段(可见波)作出感应,而且视网膜成像后所看到的东西也被离散化了。我们自以为最忠实的眼睛,其实看到的只是对外在事物一个不完全的而且又搀杂了我们主观意志的反映。著名物理学家威斯柯夫说:“世间人往往仅以自已的见闻和经验来评判事物,但他不知道,我们的感觉和经验经常在欺骗自已。”

  如近现代心理学所言,感觉乃是客观对象在人的感知中所形成的主观映像、主观经验。感觉经验的形成,通过心识和感官的作用,变起一个相似于境相实体的“影像尘”,由见分进行分别。所谓“影像尘”,即如影子和镜中像,虽然不离实物,相似于实物,但非实物本身。即实物本身,终归不离心识,如蒲公英花,人看是黄色,蜜蜂看是紫色。同一清水,在不同众生的感知中会完全异样:天神见它为珍宝庄严,人见其为清水,鱼以它为窟宅,鬼类见它为脓血。由此可见,从浅层观察,外境和心识独立存在,而从深层次观察,外境的存在完全取决于心识的认识水平

  即使所谓客观存在的物质、物体,看得见,摸得着,细分为分子、原子、粒子,再分下去,都是由一种非常微小的“弦”构成,而“弦”就是一个震动的能量的体现。量子力学已经证实物质最终没有实体,存在的只是能量,而能量看不见、摸不着。这是经过许多的实验才逐渐明了:物质是一种波动的现象。这个说法与佛经的说法很接近。

  《心经》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包括了宇宙中除心识思维外的一切存在,“空”是代表一切事物的本体,而不是“没有”。用现代科学的语言来表达,“空”可不恰当地类比为“能量”,“色”则是指由“能量”幻现的万物。通过这几句话,可看到佛陀两千多年前对当代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质能守衡定律的精确文字表述。

  但遗憾的是,现代科学只研究出了“能量”的表面状态,在佛法中还指出了“空”是心识思维和行为的根本出处。换句话说,“空”比“能量”代表的层次要微细得多,广泛得多。从佛法看,“物”与“心”都由“空”组成,二者一而二,二而一。

  量子力学里有一条“测不准”原理,观测者的主观意识已经影响了客观物质。如此看来,主观、客观的分界绝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的那么简单、明确。而且主观客观都是互相依存、互相依赖、互即互入的。

  佛教的世界观,在本质上既非唯心论,亦非唯物论,而是一体两面,不可分割,心物不二,一体圆融。在生成上说,既非机械论,亦非目的论,而是因果相续,主从相关,重重牵引,互相依存;自果上言是“因缘所生法”,自因上言是“万法因缘生”。在宇宙万有运行法则上说,既无上帝主宰,亦无天神支配。而是果由因生,事待理成,业因不灭,自业自受的万有因果律。

  最后归纳起来佛教的世界观,可名之为心物不二,一体圆融,从认识论出发的“缘起性空”的缘生观。

  五、 佛 教 非 消 极

  人们从电影、电视、文学作品中看到英雄末路、情场失意、人生绝望者往往遁入空门,青灯黄卷,了此残生,如杨五郎、贾宝玉之流,因此,许多人便以为佛教消极遁世,与现代社会人们积极追求、进取的人生精神格格不入。其实,这是只知其一、未知其二。

  佛家因果说倡言自作自受,把行为的责任承担者归于行为者自身,肯定人的自由意志,其主旨在鼓励人发挥主观能动性,作自己的主人,行善积德,提高精神境界和生命层次,其精神颇为积极,避免了神意论、宿命论、机运论等的弊端。

  辩证地说,佛教徒既有消极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从世俗的生活角度看,佛教徒是消极的;就人生的追求而言,佛教徒则是积极的。

  佛教的宗旨是解脱生死,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普利群生。正如佛教“四宏誓愿”所说:“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也是所有学佛者应当树立的人生目标,因为学佛就是要学佛所行。

  学佛是一项生命改造工程,佛陀是圆满了断德、智德、悲德的觉悟者。所谓断德,就是断除人类无始以来的贪嗔痴杂染。

  众生之所以流转生死,是因为生命中存在着很多烦恼。烦恼是来自于生命的内在,而客观条件只是造成烦恼的外缘。面对逆境是否生起烦恼,与我们的观念和修养有关。一个没有贪欲的人,欲望不会成为他的牵挂;一个没有嗔恨的人,嗔恨的种子不会在他心中发芽;一个没有愚痴的人,无明不会遮蔽他智慧的眼睛。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本有的清净自性才能得到显现,人格才能得到进一步完善,而这正是济世度人的基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但常人的目标往往只是局限于个人或家庭,非常狭隘,而且追求的不过是财色名食位;学佛是为了探索宇宙人生的真理,从生死苦海中获得解脱,不仅是为了个人的解脱,还要帮助更多的人寻求解脱,自觉觉他,自利利他。

  人间有善、恶两种力量。在我们的人格里,这两种力量也同样存在。学佛,就是要开发生命中善的力量,使我们的起心动念,都和善法相应,使我们的慈悲念念增长。

  《华严经》中有一著名的偈颂:“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就是佛教的基本纲领,是佛教徒修持的根本依据。

  佛法固然博大精深,但在具体行持中,又要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勿因恶小而为之,勿因善小而不为。佛教强调持戒,即“诸恶莫作”,事实上,持戒本身就是一种行善的方式。如果每个人都不杀生,我们就不必担心受到他人的伤害;如果每个人都不偷盗,我们就可以夜不闭户;如果每个人都不邪淫,就少了许多家庭纠纷;如果每个人都不妄语,我们就不必担心上当受骗;如果每个人都不饮酒,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很多悲剧就可以避免。

  而佛教菩萨乘更强调“众善奉行”,不仅要以持戒来利益众生,还要积极行善。善事不论大小,凡是自己能够做到的,都应随分、随力、随时去做。像观音菩萨那样“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只要众生有困苦,就积极主动地为人分忧解难。对所有众生都视如己出,无有分别,众生的痛苦就是自己的痛苦,众生的困难就是自己的困难,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不求回报,不论得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佛菩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

  行菩萨道,不仅要说法度人,更要以自己的德行和实际行动去感召他人,让所有人感受到菩萨的慈悲和智慧。菩萨的心量是常人难以度量的,菩萨在行布施时,不仅要施舍财物,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布施如此,六度万行莫不如此,为了众生的利益,牺牲一切都在所不惜。所以说,真正行菩萨道就意味着彻底的奉献。这是一个艰苦漫长的过程,要尽未来际无有间断,广度众生无有疲厌。

  作为佛弟子,就要以佛菩萨为榜样,以佛菩萨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明确人生目标的前提下,积极追求真理,传播真理,从这个意义来说,佛教徒的人生态度无疑是积极的。

  佛教认为有生有死是世间法,不生不死是出世间法。世间法中有生死,所以苦多乐少,变化无常,不足贪恋。佛经形容世人贪恋世间的财色之乐,如同无知小儿贪吃刀锋之蜜,不足一餐之美,却有割舌之患。不懈地追求财、色、名、食、位,犹如渴饮咸水,越饮越渴,越渴越饮;又如手搔疥疮,正搔之时,痒得快活,刚搔过后痛苦却至。

  佛经上说人生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五蕴炽盛苦。穷人因衣食愁苦,富人为贪欲煎熬,男男女女被欲火燃烧,人人都有烦恼。所以世间的快乐是短暂的,痛苦却是长久的。许多人麻木了,习惯了以苦为乐,犹如蛆虫在粪坑里也不觉得臭秽。

  觉者厌离这个苦多乐少的世间,所以要求解脱生死,可见佛教是厌世的,也是出世的,但最终目的是“出世”。所谓出世,并不是脱离、逃避世间,而是净化、改造这个世间,庄严这个世间。

  作为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现象,佛教从来也没有完全游离于现实的社会人生之外,它自有入世的一面存在。释迦牟尼创立佛教时,所最为关注的就是现实的人生问题。佛教四圣谛的根本教义、八正道的基本内涵,无不以对现实人生的深切关怀为基点。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佛教的内核是一种人生哲学。

  “佛”不是全智全能、具有无上威权的至上神灵,而是自觉觉他的人生导师。佛教对出世理想的追求,不是通过对现实社会人生的简单否定、一味逃避或故意轻忽,而是通过对它的热切关注、积极参与和努力改造来实现的。离开了积极的入世精神,超然的出世理想就缺少了根基,失去了意义。

  佛经上讲:“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就是说修行要在世间,觉悟也要在世间。每一个有心向道的人,他不可能厌弃这个世间,逃避世界上的人类,而独善其身地修成正果。一个人要想成佛,除了具备般若智慧之外,还要有广大的誓愿悲心去普度众生,要以这种“悲”和“智”交互运用,相辅相成,做到彻底、圆满的境地,才能成佛。

  释迦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不惟入地狱,且常住地狱,不惟常住地狱,而且庄严地狱。”地藏菩萨说:“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大乘理趣经》说:“不怖地狱,不求天生,不为己身,而求解脱。” 这种不怖地狱,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大无畏精神,是多么勇敢伟大呀!

  在许多佛典中都体现了这种自我奉献、自我牺牲的精神。这可见佛教不是自私自利的宗教,而是最具同情心、最大公无私的宗教,具有彻底的自我牺牲的服务精神,她要拯救一切众生,帮助他们脱离苦海。

  你要学佛,就必须更深入更扩大地入世,能与世间的群众打成一片,同甘共苦,才能化导群众,为了化导群众,必须更积极地肯定人生的行为价值,发挥人生的道德价值。从而可知,厌世是入世的启发,出世是入世的目的。佛教是以出世精神来做入世的事业,“心底无私天地宽”“无欲则刚”,因此更彻底、更积极、更无私无畏。世人所说的积极进取,不外是名利上的争逐,声色上的沉醉,谁会想到牺牲自我,普度众生,上求大觉,精进不懈才叫积极呢!

  佛教揭示 “人生无常”,认为世间万物不过是过眼云烟, 名、利、食、色、权都是虚幻的,转瞬即逝,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劝世人不要爱恋不舍这些虚幻的东西,因为“多欲为苦”,欲望太多常是痛苦和烦恼的根本。劝人要少欲知足,自己的条件不够,却整日空思梦想,盲目攀比,岂不自惹烦恼? “少欲知足”是一种中庸之道,既不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纵欲主义者,也不是故意挨饿受冻的自我虐待,而是达到幸福快乐的中道主义。佛教主张信徒以慈悲为本, 忍辱为行。对于名利、五欲六尘,是远而避之,绝不贪婪。

  佛教不拘泥于唾面自干,大乘六度,虽重忍辱,但舍身为法,也是佛教的教义。倘使暴力侵凌,正法有将灭之忧,在理喻感化都无效果时,佛弟子也会奋起勇猛大力,起来抗暴。如《因缘僧护经》所载:“为护生命,宁舍钱财;为护一家,宁舍一人;为护一村,宁舍一家;为护一国,宁舍一村。”抗日战争时期,许多佛教徒流血流汗,与全国人民一道同侵略者血战,甚至有僧人直接参军,“上马杀敌,下马念佛”传为佳话,你能说佛教是消极、不问世事的吗?

  佛教劝人要了解人生无常、生命短暂的道理,叫人不可浑浑噩噩,不要等闲白了少年头,这样人们才会爱惜光阴,努力去做一番有益世道人心、自利利他的工作。佛教认为“四大皆空”,所谓“我”只不过是地、水、火、风四种原素暂时聚合体,人的细胞每一秒钟都在不停地新陈代谢,人的思想是剎那生灭,迁流不息的,所以说“无我”。

  佛教讲“无我”,并不是要人自暴自弃,而是希望人们了解,一般世俗的人所认为真实的“我”,其实是四大暂时聚合的假相,总有一天会因四大散坏而衰老死亡的。因此不必要汲汲于名利的追求,不必与人斤斤计较,要以宽让容忍处世待人。

  唯其有“无我”的认识,才能牺牲小我,完成大我,对义之所在,才能赴汤蹈火在所不惜。一个人能做到“无我”,他就不会损人利己,不会假公济私,能拋头颅,洒热血去做利国利民的大事业了。如林则徐、谭嗣同等伟人都是以佛法指导自己一生的言行。所以佛教是以“无我”“看破一切”为手段,去达到服务社会,造福人群的目的。因为如此,他再也不会有名枷利锁的羁绊,能得到真自由、真自在,再也不会有患得患失的烦恼了。

  真正的佛教徒为利益大众,扶危救困,不仅仅是尽力而为,乃至牺牲应得的利益,放弃应享的权利,甚至牺牲一己的性命而不惜;忍人之所不能忍,行人之所不能行的,比比皆是。

  佛教中心思想为大乘学说,简要说来即追求佛理,而发最大同情心(大悲),使同胞同类从迷津中觉悟,追求真理;发最大牺牲心(无我),以服务同种同类。其结果达到个人体证真理,全人类体证真理的目的。并且佛教徒持戒的真义就是不损害他人,且利益他人,这还不算积极吗?

  其实佛教是一种进步的积极思想,她主张和平的言论,至今都是闪闪发光的真理。但是佛教从本质上来讲,那是“出世”的,因为她认识到了现实社会的“苦”相;但她也不反对人们去过世俗的生活,不过对事业和物质的追逐,不能是为了满足那膨胀的私欲,而是为着利益人民大众,利益国家,利益整个杜会。就是说,要以“出世”的思想去做入世的事业。

  谁也不能否认,这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可以设想,如果每个人都真能这样做的话,社会就没有了欺诈,没有了贪欲,而只讲奉献,这样的佛教,她本身不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积极的力量吗?

  六、佛教并非不关心现实问题

  有人说"世界宗教在信仰方面的共同特点是它们把世俗生活作为虚幻的和暂时的生活,而把天国的生活作为永恒的生活,不对一切世俗的现实生活做出任何实际的解决",还说"宗教否定人对客观世界的创造能力"等。这离佛教的教义和实际情况相差太远了!

  首先,佛教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道德和智慧素质低下,因而身心苦恼不能自拔的人们,以及这样的人群组成的苦难深重的病态社会的问题。这从佛教教义的宗旨"四谛"上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四谛"是苦、集、灭、道。

  "苦谛"指的是人的身心遭受的苦恼; "集谛"指的是苦难根源的总合,苦难的原因;"灭谛"指的是离苦得乐状态,"灭"指苦及苦根如火熄灭; "道谛"指的是使人身心解脱苦难的方法。在佛经中把受苦的众生比作"病人",说"苦"是病态,"集"是病源,"道"是医治方法,"灭"是恢复健康状态。

  佛教认为:世人有各种各样的苦,但总的根源只有一条,即品德和智慧素质低下,作茧自缚,不能清醒自觉。这样的人群组成的人间社会也将是一个病态社会。解决这样的人生和社会问题,要从提高人的品德和智慧入手。治愚、治贪、治自私,提高人的理智和自觉的道德,实现如寂天在《入菩萨行论》中所说"地狱变成天堂,人们互相残杀的刀枪,变成朋友相赠的鲜花。"

  要达到这样的目的,不是靠神佛的加持,而是要靠教化,即实施道德智慧教育。佛陀就说过:"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我的悟心也无法直接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脱。"这种针对社会和人生的问题进行教育、培养和提高人们道德素质和智慧的宗教,怎能说"不对现实生活作任何实际解决"呢?

  其次,佛教的追求目标不是死后进入天堂。佛教所说的与"地狱"相对的"天堂",并不是无苦的理想世界,是指轻苦性的欲界天或色界天。生在这样的天界,仍然有烦恼,仍然是造业的结果。业尽下堕,无一例外。这样的天界仍在"五毒"困扰的"三界"之中——这是佛教不同于其他宗教的一大特点。

  如果天堂是指西方极乐世界,那也和其他宗教的天堂有不同之处。所谓"净土"指的是"五毒"暂时清净之义。"暂时"表示并未根除,因为往生净土并不等于解脱,只是修佛路上的中间站,是去“留学”,而不是去享福。

  至于所谓"他们把世俗生活作为虚幻的和暂时的生活,而把天国的生活作为永恒的生活"的说法,不符合佛教的教理。佛教所说的"虚幻"是指"无独立自性和非永恒性"的现象世界,并非把一切视为海市蜃楼,虚无缥缈。

  《入中论》中明确指出:世事分真实和假相两种,人在精神心理正常的情况下感知之物是真,如雪是白的;精神错乱或产生错觉的条件下感知之物是假,如胆溢症患者见雪为黄色之类。

  佛教讲"世事如幻",其目的是为了世人头脑清醒,不要执著于财色名位,使自己不能自拔,甚至贪婪,失去理智,丧失人性。如果不是那样,把一切视为"虚幻不实"之物,那就把自己的存在和善恶因果的真实性都否定了,还有什么信仰可言?佛教是非常理智的宗教,决不会自相矛盾到如此可笑的地步。

  再次,所谓"宗教否定人对客观世界的创造能力"的说法,对佛教而言更是不符合实际。佛教是人本主义的宗教,把人的作用始终放在第一位,认为"佛是净化觉悟了的人,人是污染未净、未觉悟的佛"(《佛心论》)。佛家的一切行为都"立足当世,着眼未来"。不立足当世,就是脱离个人和现世的实际;若不着眼未来,就是缺乏理想。

  佛教不承认"上帝创世",主张"业创世",就是充分肯定人的作用,因为"业"指的就是人们的思想行为。善恶行为的报应,有来世报应,也有现世报应。"大善大恶,现验现报",说的就是人们的思想行为引起的后果。知因果规律,避免恶果,争取善果,就是佛教教育的一个目的。

  人有选择和创造自己生活道路的能力和充分发挥自己知识能力的条件,所以佛经中说"人身难得" 、"人身是宝"。密法中还说:欲界天人生活条件优越而耽溺声色,色界天人沉醉于禅之快乐,所以修德修慧的条件远不如人,身具六因的人身才有成佛的最优越的条件。

  佛教本来就是以人为本、育人成佛之道,佛教产生于人间,服务人间,立足于世俗的现实生活。

  七、佛 教 非 落 伍

  当球迷,炒股票,进娱乐场所,开小车,玩电脑,操外语,旅游,出国,大把地赚钱,高档地消费,这被视为现代人的生活。而学佛,捧起古奥难懂的经书,风尘朴朴地去朝拜深山古庙,这与现实生活、这与时代不是离得太远了吗?有一本佛教名著《竹窗随笔》,作者莲池大师写了下面一段文字:

  我少年时代,看到前辈的贤达人士们排斥佛教,他们的视角是那样低矮,他们的根据不过是些先入之见,然而我一点也没察觉。长大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某个佛寺的佛经流通处得到佛经,几本书读下来,我这才大吃一惊:天啊,不读这样的书,差点就虚度这一生了!

  读佛书,就是让你获得最圆满的智慧,让你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让你在现代生活中具有最高的视点,无挂碍,无恐怖,看得破,拿得起,放得下,事忙而心不乱,游刃有余。朝庙,让你在红尘滚滚中疲惫的身心得到清凉、休憩、安宁。

  据报刊介绍,自二十世纪末期始,在日本女性中盛行到寺庙去修“一日行”的风尚。所谓修“一日行”,就是利用一天的休假时间到寺庙里去坐禅、拜佛、诵经等,过出家人的生活。这种“一日行”的活动,不是一般的体验生活,更非带有娱乐性质的旅游项目。而是那些生活在都市的女性,要藉“佛界所特有的修养意识,驱除身心的劳累负担”。

  根据日本佛教界人士分析,这股“热潮”的形成,最主要的原因是当今日本社会对女性寻求宁静安谧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干扰;平时工作、学习、生活等节奏的急剧加快以及都市的喧闹、紊乱等,折腾得她们心绪不宁,精神与现实之间不能得到平衡。这样一来,迫使越来越多的女性自发、自觉地“返璞归真“,把目光转到寺院,以求得一种心灵愉悦和精神寄托。

  广州中山大学80位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在06年国庆黄金周,参加了为期五天的韶关南雄大雄禅寺禅修清净行生活营。这是大学课堂的延伸,更是一种心灵的调节。打坐、诵经、吃斋、普茶、听佛学讲座、参加传灯法会……

  让学生们了解佛教,而更深层次的是,让学生们通过体验宗教生活来学会调节心灵,“因为现在大学生的压力太大了。”

  参与禅修的学生对宗教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学佛学和上大学一样,不过我们学习的很多是技术,他们学习的是智慧。”

  学生们还有许多感悟:消除自我、学会感激,心灵清静、平和了许多。

  明奘法师是中山大学85届气象学的学生。现在他还在网上开设论坛,专门弘扬佛法,解疑答惑。明奘法师常说,“出家当和尚并不是山顶洞人,还是得跟上时代”。

  学佛不是落伍,而是烦嚣的现代生活必需的清凉剂,是物欲之上的高层次的精神生活。日本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经济强国,现代化程度很高,截止1987年,佛教徒已有9294万,占全国人口的43.5%,佛寺84380座,遍布全国,便证明佛教与现代化并不矛盾,佛教并不落后于时代。

  著名文学家格尔楚德·加拉特说“即使是在今天,佛教也不能被认为是过时的,因为他是建立于一些根基牢靠不可动摇的原则之上的。”

  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有一段话:“对于不了解佛教的人来说,佛教是一个远古的宗教;对于了解佛教的人来说,佛教是一个进步的、给人以希望和启迪的宗教。”一个没有教条的、充满哲理、伦理、至善至美的,而又永葆青春活力的佛教,必然能引导人们去寻求自我解脱,努力达到完美的人生。

  八、佛 教 不 崇 拜 偶 像

  人们看到寺院里善男信女在泥塑木雕面前磕头礼拜,就说佛教是“崇拜偶像”。其实,世界上没有比佛教更不崇拜偶像的了。《经藏》说:"自己是自己的救星,除自己别无救星。"《欢喜金刚续》说:"众生便是佛,只是心被染,染净是真佛。""世间别无佛,心性是佛陀。因痴变凡俗,无痴轮回尽。"

  佛教主张“四大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缘起性空”。一再地说明宇宙万事万物都是因缘暂时聚合而成的,没有一个实在不变的本体,像冰是水遇冷凝成的,水是氢氧化合而成的,而氢、氧等元素又是由原子核、电子组合的,哪里有不变的实体呢? 因此佛教主张“破相”,何谓破相?就是要打破人类因不明真理而认为“因缘所生的事物”是永存不变的观念。那么“偶像”是不是在佛教所要破除的“相”之列呢?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偶像只是由木、石、泥土饰金而成,也是一种因缘的假合体,当然本体是空的。既然偶像是由“因缘所生”,佛教不能承认它是永存不变的。所以也要破其“相”——破除偶象的观念。有人会反问:“既然偶像是因缘暂时的假合,佛教破之都来不及,为什么寺院里还有那么多的佛像呢?”

  回答这个问题,一方面要顾到佛教高深的哲理,另一方面也不能抹杀佛教以方便为法门,救度众生的作用。

  哲理方面:佛教认为“佛像”是由木、石、泥土等材料(因),由人工(缘)雕饰而成的,拆之即无,没有不变的主体,所以本体是“空的”;而当初雕饰的工人若做成观音即观音,做成阿弥陀佛就成阿弥陀佛。从这一点上来看,我们称它为“佛像”的东西,它的形状、称呼是“假的”,一尊佛像站在莲台上,你可以称它做阿弥陀佛,也可以叫它释迦佛。以上对事物的分析,在佛教前者称为“空观”,后者叫“假观”。

  虽然佛像的本体是“空”的(拆之即无),形状、称呼是“假的”(可随意塑造、呼叫),但并不表示佛教否定佛像的存在。佛教在教人“空观”、“假观”之后,要我们用“中观”来认识佛像的价值和用处,那就是佛像可以使人兴起“见贤思齐”之心,令人生起仰慕效法之思。而且佛菩萨是我们的老师,是我们修学的榜样,弟子尊敬老师也是应该的。拜佛还能消除自高我慢,扫清学佛的一大障碍。

  另外,寺院里的塑像均有表法的作用。如一进山门,第一眼看到的是笑咪咪的弥勒菩萨,就是告诉我们:你想学佛吗?先要笑脸迎人,不能发脾气,想看到别人的笑脸,就要先对别人笑,这是做人;再看他肚皮很大,代表什么都能包容,不与人计较。旁边的护法是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王,持是保持,国是国家,教育我们要对国家、对社会负责尽职;南方增长天王告诉我们:德行要增长,学问智慧、才艺能力要增长;西方广目天王叫我们多看,北方多闻天王叫我们多听,就是要我们善于学习,取长补短,虚心接受各方面的意见,不要主观武断,自以为是。殿里供的诸佛代表我们的性德,代表本体,代表真如本性。菩萨、罗汉代表修德,教育我们要成佛必须修行。另外,如文殊菩萨表智慧,普贤菩萨表行愿,观音菩萨表慈悲等等。佛教的造像是道德和智慧的启发,不可与神祇相提并论,更不可瞎子摸象那样乱说是迷信。

  方便济众方面:世上的人如果都有足够的智慧了解“佛像只是让人仰慕效法,使人见贤思齐”的话,那么就用不着佛像了。因为这时佛在每个人的心中,在清风明月里,在山光水影中,而每一块石头,每一根草,甚至每一片云彩,每一抹夕阳,何事何物不能当做佛像来想、来看?

  但世上的人并不见得人人都是圣贤大智,他们不懂佛教这种圆融、伟大的思想,没有被他们看见的,被他们摸到的,他们就不肯信,就生不起仰慕效法之心了。不相信你叫一位老太婆把一块石头当佛像跪拜,她死也不会肯的。唉!芸芸众生,又有几个人懂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的高深哲理呀!

  因此,佛教为了救度广大的众生,所以不能单凭高深伟大的佛法来启悟聪慧明智的人;对于根器浅薄,愚钝昏昧的众生,则不得不用浅近的、世俗的道理来作为引导的桥梁,否则佛教就不能称作平等、圆融而伟大了。所以崇拜佛像的意义,在偶像所象征的真理,而并不在于偶像本身。试问世界上哪一个国家不设国旗来激发国民的爱国心?悬挂开国元勋的肖像,来启迪国民的仰慕心情?

  九、佛法与科学简说

  许多人把宗教与科学对立,同时又把宗教与迷信混同。对于古老的佛教,一般人更是认为与时髦的科学格格不入,这其实是不了解佛法造成的。

  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惟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人们对科学奉为至尊至圣,是因为所受教育和广泛的宣传,而且科技成果已融入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那么,佛法是什么?

  佛法包含极广,诸法本性、一切世间乃至宇宙之微妙善语、一切智能和方法,乃至其他真实与正确之事理等,一切真、善、美、圣,“一切法皆是佛法。”狭义的佛法指佛所说之教法,是让人们觉悟宇宙、人生之大法,是佛的一切表现形式及其方法,也就是天地宇宙乃至超越可观测宇宙的、涵盖一切智慧的方法、技能,其显现无所不在,涵盖于一切缘起——色空——灭度及其运化之中。

  本来,佛教以佛所说为教,佛弟子所说为宗,宗为教的分派,合称宗教。而到了现代,所谓宗教是泛指对神道的信仰。

  既然,佛法已经成为宗教,在人们心目中,佛教只不过是焚香磕头,烧纸放鞭炮,保佑发财,保佑平安健康,保佑生个胖娃娃——这当然不是科学,也不是正信的佛法,而是浅层次的民间信仰与风俗习惯粘附在佛教上。

  佛法,将整个生命与物质的存在分成胜义与世俗两个层次。胜义即是最本质、最真实之义,它已超越了世间语言所能描述的范畴,是人们修行、实践所要达到的终极境界。世俗层次是人们所能感知的表层境界,因果缘起等即是佛陀所揭示的这一层面上的真理。现代科学所致力研究的,正是这世俗范畴中的部分内容。

  佛法与科学是两个不同的体系,各有其独特的目的和方法,各有其庞大的深奥的内涵。佛法非现今一般人心目中的科学,是具有独特性质的文化体系、社会教化体系。

  佛法很少与科学矛盾之处,“而且有许多地方和科学不谋而合”(王季同《唯识研究序》)。佛经中,有重视工巧技术(科技)及不少与科学发现相符的说法。佛法不反对而且相当重视科学,大乘菩萨自身必须具备五明的学问,其中的工巧明,就是掌握科技手段。

  佛法尚智重真、真修实证的精神与科学的基本精神相通;因佛法的理论乃系对宇宙人生理性的、如实的观察,故科学的许多发现,都可做佛法的注脚,太虚大师在《佛学、科学及其它宗教之异同》中说:“科学愈发达,佛教的真意愈显。”科学家尤智表以科学知识考察佛教的理论,发现“佛法有一部分的理论是可以用科学来解释的,而另有一部分已超过了科学的领域。”

  尤智表还通过比较,说明佛教和科学一样,是理智的产物,其重理智、扬弃感情、破除迷信、重实证的精神,与科学一致。参禅修定念佛等修持方法,与科学研究将研究的对象单纯化的方法相通。佛教不同于一般的宗教,亦非哲学,有理论,有应用,是一种“可以实验,可以获得实际效果的学问”。

  当代多门科学的发展,从哲学角度看,表现出某种与佛法遥相接轨的趋势。

  佛法在世俗层次,不仅具科学所覆盖的三方面内容,而且均有极其突出的贡献,略举数例。

  佛法对数学的贡献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释迦牟尼在《华严经》卷65第11、12页讲了幂,讲了无限次幂;讲了大数,并为大数定名。而且说数大无限。

  这些,现在中学教材上都有,但是退回去2500年前,这简直了不得。这是对世界数学发展进步的一大贡献,在《国际数学通史》这部书上写得明明白白。

  天文学

  佛教《俱舍论》描述地轮依水轮、水轮依风轮、风轮依空轮。这表示地球是圆形的,地球四周有水蒸气,水蒸气外围是大气层,大气层外围是太空。

  佛陀认为,宇宙本无中心、本无边际。见《华严经》卷8、9、13。佛陀常说“十方虚空无有穷尽,世界国土不可限量。”这个宇宙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浩瀚。

  1924年,美国天文学家赫伯尔发现,宇宙在不停地扩展散开,世人此时才开始注意到宇宙的辽阔无边。

  198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天文学家阿伦·古斯,发表“大泡泡学说”,认为我们现在的宇宙是由虚无形成,源于几百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这就是迄今为止科学上最先进的宇宙学观点。符合佛经“无中生有”的说法。

  现代天文学证实了佛经所说三千大千世界的结构、成住坏空四劫:太空中确实存在许多像地球一样的行星,而且每个行星、恒星、星系、星系团都有其诞生、壮大、保持、衰落、灭亡的过程。

  佛陀指出:人类住的南瞻部洲,形状如庵摩罗果,略为扁圆。科学直到最近两百年,才证明地球是个扁圆球体。佛陀还说天有无数层次,世界之外还有无穷的世界,有无数的各种众生!(详见阿含经内的起世经,起世因本经。)科学界现已不敢否定宇宙其他星球中可能有生命存在。

  现在藏地通行的日历,就是按佛经《时轮金刚续》排定,不借助任何科学仪器,计算日食、月食等天文现象不差一秒,这即是佛法已包含先进的科学因素的一大佐证。

  物理学

  随着以相对论、量子力学为代表的现代物理学的进展,科学理论揭示的宇宙图景已越来越趋近于佛教关于宇宙“实相”的内涵。表达微观粒子在描述上的不确定性的波函数看不到也测不到,因此可以说其本体是“空”的。这里的空表示在实质世界及实数世界没有实质存在的意义。波函数的这一性质说明,佛教所谓“色不异空”、“当体即空”的说法存在着微观世界里的量子论基础。

  《楞严经》中,佛陀认为没有独立的空间与时间,必须时、空交织才能形成世界,这正如相对论所说的时空是打成一片,不容分割的。

  《妙法莲华经》里佛陀说:你们在这儿听我说法,觉得经过的时间并不长,但外在的世界已经过了几千亿年了。爱因斯坦“时间相对”的理论,佛在2500年前就说过了哩!

  中科院牛实为教授借助量子理论说明佛教的修炼过程:当人体内的混态转为纯态时,特别是心脑系统内的混态平息,纯态开显时,具有寂照功能的固有真空态就以心脑之光的形式呈现出来,能为修持者所觉受,这便是参禅者所达到的顿悟状态,其信息可能由脑中的生物量子场所产生的振荡波传递。

  牛教授引述科学上的引力场理论诠解人的“业力”问题,认为业力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外界物质与意识场的作用,逐渐形成业力场。又由于业力场的次级效应,辗转相因,导致业力根深蒂固。”

  以一句佛号或一句话头击破我执,与科学家利用中子击破原子核极为相似,都是向内用力以解决能量的解放问题。

  牛教授认为,科学问题的最终解决需要佛教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的参与,佛教的诸多理论问题也有待通过科学的途径给予解答,二者可以互取所长,互相弥补。

  量子力学专家威勒博士在对微观世界的实验观察中证实,“只有受到观察,才有存在,若无观察,就无物存在!”这就是量子力学里面的“观察者促变律”。这与佛教“心外无物”的观点如出一辙!

  当代新出现的一些前沿学科,如耗散结构理论、混沌理论、协同学、自组织理论等,它们的共同特征就是遵循非线性的思维方式,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界限,这与整体论的佛教思维方式十分相似。佛经里许多超乎经验法则的说法,如“一即一切”、“芥子纳须弥”等,可以在“分形理论”中得到说明;佛教的因果观,可以用当代科学中复杂系统所体现的不确定性的因果论来解释。

  生物学与医学

  佛陀说一碗清水中有八万四千虫(即非常多)。现在用显微镜才从晶莹透明的水中看到了千万计的微生物在游动。佛陀说人身是个虫窠,人体内的虫约八十种。现代医学证实人体内的寄生虫,确实有数十种之多。佛陀更进一步指出虫所在的确定位置!详见《治禅病秘要》及《正法念处经》。

  佛教所说认识发生的过程与生理心理学的说法相契,“净色根”显然就是感觉神经。《修行道地经》记载人类胎儿由受精卵到出生前的详细发展过程,与现今科学发现,颇为吻合。

  佛经对于一个人生病的原因也有深刻的见解和精辟的阐述。

  广西第一位中医学博士刘立红说:“中医的原理及其药方,都可在佛典中找到根据,修学佛法可以更好地进行中医的研究与实践。” 由此可见,佛经论典可对医学的发展提供崭新的思路,补充许多不足。正因如此,西方在进一步研究佛教中的医学经典、治疗方法、人体结构及对各类病源独特的描述。

  社会科学是研究人与人之间、人群与人群之间各种关系、各种现象的一门科学。它包括政治经济学、法律学、历史学、文艺学、美学、语言学、道德伦理学……等。佛法中包含了完备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生发展的智慧和方法。无论是在哲学、心理学、社会学、道德伦理学等方面都提供了最为完备的智慧和方法。在这些方面的智慧和方法也远远超越了世俗人类的层次。

  1998年在北京隆重举行的“纪念中国佛教二千年”大会上,学术界、宗教界的代表以及政府的有关领导一致认为:二千年来佛教对中华民族的思想、哲学、伦理道德、政治、社会、人民生活、文学艺术、语言乃至民风民俗等许多方面都产生过积极巨大的影响,已成为古老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直至今天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伟大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孙中山先生认为:“佛教是造成民族和维护民族一种最雄大的自然力。”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吴立民教授指出:“佛教在过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未来是解决人类精神问题的必由之路。”

  思惟科学是研究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科学,研究人类应当怎样认识主、客观世界的科学。它通常包括逻辑学、哲学……等。

  孙中山先生说:"佛学是哲学之母,可以补充其它科学的不足。"赵朴初先生说:"佛教哲学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称誉"佛教徒处在人类辩证思维的较高发展阶段上。在世界观上,佛教否认有至高无上的'神',认为事物是处在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因果网络之中"。

  佛法中讲认识论,讲思惟方法,讲哲学,讲逻辑学的经论非常多,中论、唯识可以说是这方面的专门著作。实际上,在每一部经论中几乎均可找到非常高级的逻辑学、哲学。缘起性空的观点充满辩证法,能完满解释世界上一切现象。如以《金刚经》“所谓、即非、是名”观察任何现象,都可得到最合理透彻的了解。不少的自然科学家、哲学家因学习佛法中的思惟科学而获得重大成果。

  威勒博士创造了专门研究黑洞的“黑洞物理学”,他还在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体系之内发展了新的“几何力学”,他说:“宇宙的一切事态发生,都是循着因果关系而发生的。”在他眼里,因果律无疑是宇宙间最重要的法则,他说:“倘使没有因果律,宇宙就只有混乱,完全不是我们所知的物理现实了!”

  这与佛教的因果律看法一致。英国的列摩尼爵士说:“凡作一事,造一业,必有后果。既已造成的罪恶,不可能因受到饶恕而消除,如有人损害了别人,别人虽可宽恕,而其罪业仍然存在。并且因此罪业而引起的后果,又绵延无尽。因此既造了业因,必将受到其果报,业力高于一切。”这与佛教的业力因果律完全吻合。佛陀早就在般若二万颂里告诉我们:“只要因缘聚合,就必定会产生因业力所显现的轮回妄相。”

  佛教的因明学与世俗的逻辑学类同,而更深刻细致,没有破绽。

  佛教与当代心理学的对话是现代学术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佛教实践过程中所涉及的意识状态转换、生死体验、宇宙觉知、人类协同等重要精神现象受到了现代心理学的关注。

  现代心理学的潜意识理论和佛教唯识学的心识理论不但在观念和结构上存在很多的相关性,而且在心灵的认识深度上也有可类比之处。精神分析学中所讲的“本我”、“自我”、“超我”概念都可以在佛学中找到相应的解答,精神分析的治疗机制和治疗原则在佛教的各宗派理论中也有类似的应用。

  现代许多学者尤其在精神分析领域的学者已证明、接受了佛法的“轮回”、“业力缘起”等真理,知识界中学习佛典、信奉佛法的人越来越多。现代西方著名心理学家荣格一生致力于研究《西藏度亡经》,他认为书中所揭示的生死因果确实存在。他写道:“这部著作一直是我的忠实友伴,我不仅要把许多令人兴奋的观点和发现归功于它,而且还要把许多根本的洞见归功于它。”

  “初知科学远离宗教,深知科学归依宗教。”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哲理。初知科学的人会很自大、很自以为是,以为天下事很快就可以为自己所全知,并以为科学是万能的,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在浅层次上变得很唯物,其实是非常执着于物质世界的表相,而丧失了人性中极其宝贵的空灵、妙觉自性。认为宗教只是宣扬迷信的虚幻的东西,而根本不能领悟和感受宗教的精髓所在。他们根本不懂得伟大的宗教思想学说中,不但包含了至高妙的能在精神上超然于不可企及的无限,和超脱、化解烦恼苦难的智慧和方法,更包含了宇宙的终极智慧和方法,包含了人类如何超越自身局限,充分开发自身潜能、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进入至高妙境地的,切实可行、可操作的大智慧和至妙法门。

  而深知科学以后,才会深深地知道自身的渺小和有限,未知世界的博大无垠,产生深深的敬畏感和赞叹之心,不再自大和狂妄,进而想要追寻如何才能超越自身局限,充分开发自身潜能、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进入至高妙境地的智慧和方法。而伟大的宗教正可以提供这样的智慧和方法,因而宗教是其自然的归途。

  爱因斯坦说:“科学只能说明‘是什么’,而不能说明‘应当是什么’。”(《爱因斯坦文集》卷三182页)科学永远不能回答人应当怎样生活,也无法回答人生的意义和目的何在这类重大问题。此外,人类对美的感受、对快乐与幸福的感受、心灵对自在的向往及追求、对一些重大的道德伦理价值的判断以及情感等方面的问题,科学都是无能为力的。在科学上找不到途径或方法去成就内心世界的转变,去 “建造”德行兼优的人民。英国著名的物理化学家法拉第曾经说过:科学不能完全解决一切事物的本相。

  如果说科学着重的是事实,它针对的方向主要朝着现象界的话,佛学则无疑可为它提供灵魂。因佛学以其大智照破了现象的虚幻不实,又以其大悲引领世人走出实执的轮回。科学可使我们摆脱贫穷的困扰,佛教则使我们不被物欲所累,并成为精神上的自由人。

  科学只是把事物分门别类地加以研究,并不是高屋建瓴和以全局的观点来看问题,更不把人心的因素考虑进去。科学研究的初衷本是为了人类幸福和社会进步,但现在的结果是:各国储存的核武器随时威胁着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农药的使用最终还是危害到人们自身的健康;对森林等自然资源的破坏以及对野生动物的捕杀导致生态环境的失衡,危及到人类总的生存和发展命运;国家、地区、民族彼此之间的仇恨与冲突愈演愈烈。

  原因何在?就是因为科学没有一个更上层更高尚的精神指导,人类社会的幸福发展有赖于人心的改善和精神灵魂上的升华。低层次上的物质再怎样发展进步,也不会使人类精神生活变得充实丰富,一味追逐物欲,只能导致人心的贫乏无聊与极端的残忍凶劣,现代社会的许多问题就出在这里。所以今日的科学世界急需更广大上层的理智和更高尚慈悲精神的指导。西方人正转向佛教,因为它超越西方物质主义和西方科学传统局限性。

  英国的鲍罗登博士说:“佛教为今日人类之救星!现今研究佛教学者渐多,只因佛教高出一切宗教。虽科学、哲学有长足进步,然其发明之最如理处也要和佛法相通,况佛法有其最深奥、广大处,最真实适用处,决非现世一切学术宗教所可企及。”而那些科学无法涉及的方面有:纷繁复杂的因果关系,甚深的空性,远离言思的胜观,以及牵涉到心性奥秘的五道十地等等。

  较早介绍宣传马克思哲学的著名学者李石岑教授说:“我以为佛学的提倡,不特于对科学毫无抵触之处,而且能使科学的方法上加一层深密,科学的分类上加一层正确,科学的效用上加一层保证。”

  现代科学之父爱因斯坦则说:“未来的宗教将是宇宙的宗教。它应当超越个人化的神,避免教条和神学,涵盖自然和精神两方面。它的根基,应建立在某种宗教意识之上,这种宗教意识的来源,是在把所有自然的和精神的事物作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来经历时得到的体验。佛教正是以上所描述的那种宗教。”“任何宗教如果有可以和现代科学共依共存的,那就是佛教。” “佛教是一切科学的源动力。”

  沈家祯博士说:“我本人是科学家,对科学很感兴趣,我对佛法同样感兴趣,我个人认为佛法与科学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阿诺德爵士则说:“我说过,我还要说,我还要一遍又一遍地说,佛教与现代科学之间存在着一条紧密的智力纽带。”

  科学与佛学,乃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双轨,缺一不可。越精通佛法,便越会带来科学研究的突破性进展。这一点诚如著名学者法兰西斯•斯多利在其《佛教作为世界宗教》中所言:“今天的佛法同当初的佛法一样,不受时间变化和文化发展的任何影响。无论将来人类的科学知识发展到什么程度,在佛法的大框架里面永远都会有知识积累和新发现的余地。因为它的智慧不依赖于原始大脑的局限性认知结构,而且它的优势在于不被思想所推翻。”

  十、文艺作品的误导

  现代中国人对佛教的认识,对佛法的一知半解,其信息、其印象大多来源于文艺作品。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中国的文化、习俗,影响了佛教,佛教也影响了中国文化习俗,佛教已成为我们自己的佛教,与本土的儒、道并立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但佛教来源于印度,印度的文化特色,与中国主流的儒家文化有差异,再加上少数出家僧尼不守戒律,于是产生误会,一些文人不明佛教本来的意义,产生错误的见解,创作的文艺作品有的歪曲佛法、丑化僧尼,从古到今,流传甚广。

  一、 出家动机的误导

  《水浒传》中鲁达伸张正义,三拳打死郑屠户,为逃避官府追捕,削发出家。武松杀了十余人,为逃避官府追捕,换上头陀(苦行僧)的服饰,成了武行者,也即“出家”了。《杨家将》中杨四郎兵败逃亡,走投无路,也出家当了和尚。《红楼梦》中贾宝玉爱情绝望,家境败落,失魂落魄,也要出家当和尚。稗官野史、民间传说中,朱元章的儿子建文帝被叔父即后来的明成祖夺了皇位,仓皇出逃,为保命,后来也出家当了和尚。李自成失败后,成了光杆司令,也出家当了和尚。如此等等,都在向人们传达一个信息:出家当和尚是人生失败者苟延残喘、保住性命的唯一出路,所谓“青灯黄卷,了此残生。”

  这种误导影响深远,辐射出人们对佛教的许多错误认识:寺院是失败者的大本营,僧尼是另类人物,佛教是消极避世的,学佛是头脑不正常,是消极悲观,是看破红尘,对人生绝望,等等。

  他们哪里知道——真正学佛出家者是为了信仰,为了脱离六道轮回,为了自度度人,才辞亲割爱,放弃世间的功名利禄,心甘情愿与青灯古佛为伴。此乃大丈夫之所为,帝王将相所不能也。

  二、 对僧尼形象的歪曲

  《西游记》中的唐僧,是人人熟知的和尚典型,他敌我不分,是非不明,懦弱无能,连伟人都写出“僧是愚氓犹可训”的名句,可见其影响之深远。其实历史上的唐三藏玄奘大师,可是一位智能卓绝、胆识超人的得道高僧,其舍身求法、不畏任何艰难险阻的精神与行为,连鲁迅先生也赞叹不已,喻之为“中国的脊梁”。

  鲁达出家后,法名智深。军官出身的他,习气难改,喝酒吃肉,不守寺规,闹得寺院不得安宁。后来的一些影视剧常有这种类型的和尚:“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说明他本质上是好的,善根深厚,心清净,有学佛的根基,以后也确实成了正果。但这句话却成了社会上一些人调侃佛教、嘲笑佛教戒律、嘲笑僧侣的口头禅,什么“荤和尚、素和尚、花和尚”,也常挂在一些人的口头。

  许多由武侠小说改编的影视剧,和尚、道士、乞丐都成了武林高手,打打杀杀,好不热闹,不少法器成了杀人凶器,寺庙也成了武斗的最佳场所。这些出家人完全介入社会斗争,抢抢夺夺,与俗人何异?还修什么行?

  《白蛇传》故事由戏曲舞台到影视荧屏,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法海和尚也成了破坏男女自由恋爱、代表封建专制的典型,鲁迅先生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论雷峰塔之倒掉》,阐述反封建思想。如果以佛法的观点看,白蛇、青蛇经过千年苦修,才获得神通,能腾云驾雾,幻化成人形,这十分不易,本应继续修炼,可是她们却产生凡心,要到人间花花世界来走走,白蛇更沉溺于男女情欲之中,得道高僧法海为了拯救她们,为了度化许仙,才将白蛇压在塔下,让她继续修炼。试想想,二三十年的男欢女爱,与千年苦修的成果相比,孰轻孰重?哪个更值得珍惜?

  《拍案惊奇》《火烧红莲寺》以及《水浒传》等文艺作品中更有一种坏和尚的典型:淫僧。他们住寺院,剃光头,穿僧装,却破坏四大根本戒(杀戒、盗戒、淫戒、妄语戒),勾引妇女,坏事作尽,被人们骂为“秃驴”,恨得咬牙切齿。这些人其实不是佛弟子,而是魔的子孙,是专门披着袈裟来破坏佛教的,是狮子身上的寄生虫。有句老话:“地狱门前僧道多”,等待他们的就是这种下场。

  戏曲中类似于《思凡》《尼姑赶潘》《庵堂认母》这类所谓反映人性压抑、人性解放的作品,站在凡夫的立场,用“性饥渴”这种低级庸俗的凡庸之心,去妄测僧尼修清净心的境界。他们认为像动物一样的“性满足”就是人生的最大快乐,根本不懂得禅悦之乐,远远超过淫欲之乐,根本不懂得法喜、法乐,根本不懂得荡涤污秽、净化灵魂、提升人生境界,根本不懂得轮回之苦与常乐我净。有如关在笼里的公鸡、母鸡,永远也不能理解鹰在天宇自在翱翔的乐趣。

  十一、对教义的误会

  佛法高深圆融,博大精微,宗派林立,佛经卷帙浩繁,古文辞意艰深,佛教专用的名相术语特多,又因佛经是记载释尊四十九年内,在不同的环境下,对不同的人,讲解佛理的意义与事实,因人而教,因时而教,因地而教;但此并非有不同的真理。真理只一个,而说法不同,入手不同,观点不同,着重点不同,读经者自难免感到困惑。

  佛说:“我所说法,如爪上尘;所未说法,如大地土。“又说:“世间一切微妙善语,皆是佛法。”世间的真理本来如是,也永远如是,与佛说法与否,或与人是否接受佛法,根本无关。释尊不过启发说明世间有真理和如何能达到求真理的途径。

  各人环境不同,观点不同,理解能力不同,资质不同,虽真理则一,而探索真理的途径可能不同。各宗各派的成立,乃基于此理。

  各种宗派,因对象的不同,内容悬殊,冲突自属意料中的事。而本意原理——真理,仍不变异。于是一部份人误解佛法的表面自相矛盾,甚至不知究何所云,究何所事。实则因其自身观点不对,而致误解佛法;又或所遇见的宗派,只能代表佛法的某一面。如目前冲突最烈的重自力、重他力两派,就是一例:

  重自力派:重自力派如禅宗,轻外表而重内心,曰:“修证在一心”,谓学佛不艰难,人人皆可成就,“只用此心,直了成佛。”一念觉即佛,一念迷即凡夫。

  重他力派:重他力派如净土宗,不但信仰释尊,而且信仰佛所说的经,及佛所口述的其它佛国境界,如西方极乐世界及无量寿佛等,因而有许多形式的修持,希望获得弥陀的摄受而往生。

  以上两法虽异,而最终目的则相同,只可说其方法及出发点不同,修学的对象不同。举一例说明:在郑州,有人问你去北京往哪个方向走,你答往北走。在哈尔滨,有人问你去北京往哪个方向走,你答往南走。从此点看来,不可误解佛教各宗派的片面说法为不合理,也不可窥某一宗的理论而误解之为佛法全貌。

  佛法惟其微妙,则难于领悟;惟其高深,则不易了解,三藏十二部,浩如烟海,各种经典的说法有时不同,用意也不同,要想在言舍万象、字包千训的佛经中找出点头绪来,实在是难乎其难。

  若不总览多卷,势不能得其真意。如此数千卷,究应先由何卷入手,选阅那几卷,即或已选出,真意能否领悟,也成问题。

  于是有人说:佛学深奥,大智者始能问津,我们不敢过问。这也是一种误解。常人一看佛经多至数千卷,自起畏难之意。实则佛理不多,任读几种,就可以通达,在乎人有无深究的心。

  佛法八万四千法门,门门皆可成佛,最纯朴的村妇,最敏慧的学者各有其门而入,绝非难事。以一村妇而需阅读数千卷则难,用其诚心与恒心体证则易。以一敏慧学者,阅览数千卷则易,然欲其先不求理而作种种仪式专心体证则难。所谓难者,是因为选择的方法不对,非佛法本身的难易。富贵如历代君王,多学如哲人硕士,浅学如不识字的禅宗六祖,学佛而能精通者不乏其例,近代中外学佛者更何止千万,可见学佛不会太难。

  佛教教义的宗旨和精髓是十分注重和强调修身养性、注重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和净化人们的心灵,强调众生平等观,强调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友善仁爱,追求人与自然妙融为一、和谐发展,而在根本上反对大力鼓吹和刺激撩拨人心中的低俗的感官享受和自私虚荣。

  一些人则误解了佛教教义中的某些思想精髓,从影视剧、文艺作品中随便捡了几句,就这么讲,那么说,结果不合佛教本来的意思。最普遍的,如:“四大皆空、一切皆空”“人生是苦”“出世间”等,一般人很少能正确了解它。

  (一)“四大皆空”,四大,一般人理解为酒、色、财、气,这是完全错误的。四大,是地、水、火、风四大类构成物质的元素。地大指坚实性的固体,水大指湿性的液体,火大指热量,风大指流动性的气体。宇宙间一切物质都是由这四大类元素构成的。如人体也是由四大构成,地大是骨肉,水大是血液等体液,火大是体温,风大是呼吸的气体。四大都是因缘聚合而成,没有固定不变的本体,所以说“四大皆空”。

  “一切皆空”佛说一切皆空,有些人误会了,以为这样也空,那样也空,什么都空,什么都没有,横竖是没有,无意义,这才坏事不干,好事也不做,糊里糊涂地度过此生。其实佛法之中空的意义,蕴含着高深的哲理,诸佛菩萨就是悟到空的真理者,佛陀被称为空王,佛教被称为空门。

  空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反而是样样都有,世界是世界,人生是人生,苦是苦,乐是乐。佛法之中,明显的说到有邪有正,有善有恶,有因有果,要弃邪归正,离恶向善,作善得善果,修行成佛。如果说什么都没有,那我们何必要学佛呢?既然因果,善恶,凡夫圣人样样都有,佛为什么说一切皆空?空是什么意思呢?

  因缘和合而成,没有实在的不变体,叫空。世事是循缘起法往前进的:“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世上一切事物,都没有自性,没有固定性,受环境的影响而变动下去的。所以佛说世事自性皆空。空,不是指什么都没有的空,而是指没有固定性,永久性,不变化性说的。邪正善恶人生,这一切都不是一成不变实在的东西,皆是依因缘的关系才有的,因为是从因缘而产生,所以依因缘的转化而转化,没有实体所以叫空。

  譬如一个人对着一面镜子,就会有一个影子在镜里,怎会有那个影子呢?有镜有人还要借阳光或灯光才能看出影子,缺少一样便不成,所以影子是种种条件产生的,这不是一件实在的物体,虽然不是实体,但所看到的影子,是清清楚楚的,并非没有。一切皆空,就是依这个因缘所生的意义而说的,所以佛说一切皆空,同时即说一切因缘皆有,不但要体悟一切皆空,还要知道有因有果,有善有恶。

  学佛的,要从离恶行善,转迷启悟的学程中去证得空性,即空即有,二谛圆融。一般人以为佛法说空,等于什么都没有,是消极是悲观,这都是由于不了解佛法所引起的误会。

  (二)“人生是苦”,佛指出,这个人生是苦的,不明白其中真义的人,就生起错误的观念,觉得我们这个人生毫无意思,因而引起消极悲观,对于人生应该怎样努力向上,就缺乏力量。社会一般人认为佛教消极悲观,这也是原因之一。

  凡是一种事物、一种现象,我们接触的时候,生起一种不合自己意趣的感受,引起苦痛忧虑,如以这个意思来说苦,说人生都是苦的,是不够的,为什么呢?因为人生也有很多快乐事情,听到不悦耳的声音固然讨厌,可是听了美妙的音调,不就觉得愉悦吗?身体有病,家境困苦,亲人别离,当然是痛苦,然而身体健康,经济富裕,合家团圆,不是很快乐吗?无论什么事,苦乐都是相对的,假如遇到不如意的事,就说人生是苦,岂非偏见了?

  那么,佛说人生是苦,这苦是什么意思呢?经上说:“无常故苦。”一切都无常,都会变化,佛就以无常变化的意思说人生都是苦的。如身体健康并不永久,会慢慢衰老病死,世俗人们追求的权力、名誉、财富、感官上的快乐,只是暂时满足,最后还是会失掉。以变化无常的情形看来,虽有喜乐,但不永久,没有彻底,当变化时,苦痛就来了。所以佛说人生是苦,苦是有缺陷,不永久,不彻底的意思。

  快乐自不能算苦,但世间没有一个永恒的快乐,所谓“好景不常”。快乐既不能保持永恒,则丧失时即感觉苦恼。快乐愈大,失掉时愈苦。所以爱人突然诀别时,常有“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之叹。又如中了奖券,几万拿到手的时候,高兴得很,其乐无比。一旦为坏人抢去或遗失,则其悲愤的痛苦,真是笔墨不可形容。实际呢,他并未损失什么,和未得奖前一样。意外之财的丧失,何必痛苦如此呢?这种种都说明了快乐的不常,不能永恒保持,确为绝大痛苦。

  再进一步看,即使快乐的事情是可以永恒保持的,是否能得到永恒的快乐,仍成问题。譬如说山区老贫农偶尔有机会进城来坐坐汽车,住住洋房,吃吃宴席,其乐实似登仙,不可言喻。假使老贫农如此享受卅年,习惯了,也不觉得有多么快乐。故世间一切的快乐,为刺激得比较有感觉;一旦习以为常,则索然无味,而更思另一刺激的快乐。故此比较的快乐,刺激的快乐,是流动的,变易的,不是永恒不灭的。反之佛门不生不灭无求无贪的真理,才是真正永恒不变的快乐。

  佛说人生是苦这句话,是要我们知道现在这人生是不彻底,不永久的,知道以后可以造就一个永久圆满的人生。

  为什么人生不彻底不永久而有苦痛呢?佛说一定有苦痛的原因存在,知道了苦的原因,尽力把苦因消除,才可得到彻底圆满的安乐。学佛的应照佛所指示的方法去修学,把这不彻底不圆满的人生改变过来,成为一个究竟圆满的人生。这个境界,佛法叫做常乐我净。

  常是永久,乐是安乐,我是自由自在,净是纯洁清净。四个字合起来,就是永久的安乐,永久的自由,永久的纯洁。佛教最大的目标,是将这苦的人生改变过来,造成永久安乐自由自在纯洁清净的人生。常乐我净的境地,即是绝对的最有希望的理想境界,是人生不懈追求的目标,是人生的真正意义。

  虽然,学佛的不一定能够今生达到这光明的顶点,但知道了这个道理,确是好处无边。如一般人在困苦的时候,还知努力为善,等到富有起来,一切都忘记,只顾自己享福,糊糊涂涂走向错路。学佛的,不只在困苦时知道努力向上,就是享乐时也随时留心,因为快乐不是永久可靠,不好好向善努力,很快会堕落失败的。人生是苦,可以警觉我们不至于专门追求享受而走向错误的路,这也是佛说人生是苦的一项重要意义。

  有人说,"为什么佛法说每个人都在受苦?我就很幸福。"当世尊谈到"苦"时,他并非简单指那种表面的问题,比如肉体的疾病和伤害、物质生活的穷困。我们说我们很幸福,但是如果我们更近一步检查我们的"幸福"时,我们会发现,在我们的心中仍然有足够多的不称心。"心"自身那种难以满足的本质恰恰就是"苦"。

  某一种事物,不管你得到多少,这也决不会令你得到满足。这种无休无止的欲望,就是苦。从佛教的观点来看,仅就我们不能够控制自心,就是心理的苦;实际上,这比许多种身体的痛苦都更糟糕。因此,当佛法中谈到苦时,比起生理的层次,它更强调的是心理的层次,而这正是为什么在实际术语当中,佛教的教法基本上是实用心理学。佛法在心理层次,教诲人们苦的本质,和灭苦的方法。

  恒久的满足,是来自你的心,从你的内部而来。你的主要问题,是你不受控制的、无法满足的心,这种心的本质,就是"苦"。心理的焦虑是苦,不满足也是苦。痛苦是产生于欲望、眷恋、仇恨、骄傲、妒忌、缺乏分辨等等,以及那些扰乱人的精神使其混乱和不安全的状态、各种外在因素和心理因素。实际上,理解苦的各种微妙的层次是非常重要的。

  (三)“出世”。佛法说有世间,出世间,可是很多人误会了,错误地以为世间就是我们住的这个世界,出世间就是到另外什么地方去。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就是出了家也在这个世界。得道的阿罗汉、菩萨、佛、都是出世间的圣人,但都是在这个世界救度我们,可见出世间的意思,并不是跑到另外一个地方去。

  那么佛教所说的世间与出世间是什么意思呢?世的意思就是有时间性的,从过去到现在,现在到未来,不断地变化,有到没有,好到坏,都是一直变化,变化中的一切,都叫世间。世还有蒙蔽的意思,一般人不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因果,不知道生从什么地方来,要怎样做人,死了要到哪里去,不知道人生的意义、宇宙的本性,糊糊涂涂在这三世因果当中,这就叫做“世间”。

  怎样才叫出世呢?出是超过或胜过的意思,能修行佛法,有智能,通达宇宙人生的真理,心里清净,没有烦恼,体验永恒真理就叫“出世”。

  世间日常所能引起的忧、怒、悲、恐的事,凡人受了就是苦恼,而在佛看来太不值得。佛以空性的般若智慧照见五蕴的空相,透彻了烦恼之所由来——把世间虚幻的现象误为真实,佛已经明了世间的种种都如幻影,转瞬消逝,另一方面有了正确的认识,他知道了,体会了,超世间的真快乐——真如本性,相形之下世俗所引起的不安就太不足道,因此脱离各种外在的苦厄,超越各种烦恼和痛苦。

  佛法认为世事的不常不永恒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凡是因缘生的东西,都是虚妄不实,和合而成,或时刻变化的,流转的。我们将此理观察清楚,就可以不固执,不随着流转。取消了这些执着流转的心念,便可将心念证入(体会到)真实境内而得到真如,真常,极快乐,极安静,极平稳,极坦然,无挂无碍,自由自在,消除一切烦恼,痛苦,恐怖,得到最大解脱的崇高内心境界,这就叫作出世,或超世间。

  明此真理,更进而体证此超世间的理。一经体证得到以后,则对世间之万事万物不去执着较真,自生自灭,不动我心了。惟其如此,则烦恼的解除是可能的,彻底的,究竟的,所发生的内心的真快乐,也是永恒的。

  所以出世间,是要我们修学佛法,提升生命境界,从凡夫达到圣人,并不是叫我们跑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不了解佛法出世的意义的人,误会佛教是逃避现实,因而引起不正当的批评。

  十二、对佛经内容的误会

  大乘佛经里描写了许多我们肉眼见不到的清净佛刹、各种天界以及地狱的情形,还描述佛菩萨具有很多的神通神变,佛还讲说了有情众生的神识在三界六道中转世轮回的道理,以及甚深的因果律和万事万物诸法究竟的实相。

  一般人根据自己的感觉经验和常识,会以为是迷信或是神话:“这些事情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它们是不可能的啊!”

  对这个问题可以分三个层次来认识,一是哲理的层次,二是逻辑的层次,三是修持的层次。

  第一层次。佛不是造物主,不是神灵。"佛陀"是彻悟真理者。佛是觉悟了的众生,众生是未觉悟的佛。佛和众生除智慧的差别,始终是平等的。佛教认为"众生都具佛性",众生只要奋发向上,都能成为智慧和德性高度圆满的佛。佛的作用只是把终极真理和发现真理的方法交给众生,让众生个个自觉、自度。佛只是启蒙教师,被称为"人天导师"。

  佛不是处于世界最高层次的权力的象征, 佛教公开宣布不存在造物主和身外救世主。佛教认为众生受苦享乐,都是自作自受。佛是大慈大悲的体现,没有世俗的爱和恨,没有把自己所爱的众生送进天堂,把所恨的众生打入地狱的这种世俗习气。"造物主"在各个信奉上帝的宗教中大概只有一位,但佛和众生一样是无数的。众佛相互之间无高低优劣之分,诸佛成佛因缘资粮相同、觉悟相同、作用相同,故称"三平等"。佛,"智不堕世"、"悲不离世",永远在世间教化众生,并不是成了佛就坐在天堂,享受荣华富贵。

  人心是智慧的发光体,自生真智,消除自己内心的愚暗,便是成佛。因此说智慧就是佛法,佛法就是智慧。佛教中众多的佛,无论形象如何,总的都是佛陀境界特有的智慧和慈悲、能量、作用的人格化,并非抽象的精神实体,不是一种人格神或超级神灵,而是一种体悟真理的内证理性的象征,其本意在指称一种净化的超越境界和圆满具足的菩提境界。所以佛菩萨的境界言诠实际上是一种神圣的哲理存在。美国女佛教徒会创始人萨拉乃浮夫人说:

  “佛教在今日,正与科学一样崭新而适用,究其原因,因佛教是以颠扑不破的真如之理为基础的缘故。”

  著名作家、北大客座教授金庸先生的学佛经历很有代表性、典型性,他先读内容简明平实、和真实的人生十分接近的南传佛经,经过长期的思索、查考、质疑、继续研学等等过程之后,由此而产生了信仰,相信佛陀的的确确是觉悟了人生的真实道理,他将这道理(也即是“佛法”)传给世人。

  随后再研读各种大乘佛经,例如《维摩诘经》、《楞严经》、《般若经》等等,疑问又产生了。这些佛经的内容充满了夸张神奇、不可思议的叙述,很难接受和信服。直至读到《妙法莲华经》,经过长期思考之后,终于了悟——原来大乘经典主要都是“妙法”,用巧妙的方法来宣扬佛法,解释佛法,使得智力较低、悟性较差的人能够了解与接受。《法华经》中,佛陀用火宅、牛车、大雨等等多种浅近的比喻来向世人解释佛法,弘扬佛法。了解了“妙法”两字之旨,才对大乘经中充满幻想的夸张不起反感。

  金庸先生总结说:“对于我,虽然从小就听祖母诵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金刚经》和《妙法莲华经》,但要到整整六十年之后,才通过痛苦的探索和追寻,进入了佛法的境界。”

  第二层次。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述的商朝历史,30位国君的名字都清清楚楚,历史学家怀疑它的真实性,因为商朝离汉朝一千五百多年。现代考古发掘证实了《史记》记述的正确,由此类推,历史学家相信《史记》记述的夏朝历史也应该是真实的。

  同理,佛在2500多年前就说:宇宙无边无际,从空无中产生,有成、住、坏、空四劫;人类居住的地球略为扁圆;一杯清澈透明的水里有很多微生物;人体有80多种寄生虫。佛还详细描述了胎儿在子宫里发育变化过程,等等。这些都得到现代科学的证实。那时没有望远镜、显微镜、超声波扫描仪,佛是怎么知道的?——“定生慧。”甚深禅定开发了人体潜能,产生了大智慧,看见了常人看不见的东西,看见了宇宙人生的实相。既然以上所见都是真实的,那么佛看到的清净佛刹、各种天界以及地狱的情形,照逻辑推理也应该是真实的。

  至于“生死轮回”的观念,也并非是佛家向壁虚构的产物,它来自佛陀和无数高僧大德的实践亲证和思辩推演,更有着事实经验的直接凭证。像“记亿前生、死后复活、鬼神附体、亡魂托梦、入冥神游、往生征兆、念佛感应、因果现报”等事件,尽管多属少数人的主观经验,但总是时有出现,流传民间,书之楮墨,向世人泄漏着生死黑谜的“天机”,支持着佛教的传播。

  在当代美国,许多医学工作者则通过第一手资料向我们提供了大量生死轮回的事实依据。如穆第博士的《起死回生者的自白》,国际心理回归疗法学会副主席、美国著名精神心理医生瑞克·布朗博士的《回归疗法》,佛吉尼亚大学著名精神心理学家伊恩·史蒂芬森教授的《二十个轮回案例》、《轮回学与生物学的融汇》,迈阿密西奈山医疗中心主席、著名精神心理医生布莱恩·魏斯博士的《前世今生》、《生命轮回—超越时空的前世疗法》等,这一系列反映最新医学研究成果的专著让我们清楚地听到了现代医学与东方古老思想遥相呼应的碰撞和回响!

  轮回之事不分古今、不分地域的发生着,只是我们生活的时代和社会出于种种原因,拒绝承认、不予宣传而已。下面例举孙中山、章太炎这二位近代风云人物的亲身经历,以证明佛菩萨、鬼神等现象的不虚。

  1916年8月25日,孙中山先生工作之余,顺道游览普陀山,离慧济寺不远,孙先生突然见到寺前矗立一座伟丽的牌楼,又有奇僧数十位,似乎来迎接客人。待走近这牌楼时,景象突然消失,而同游诸人都未见到。孙先生自称平素并无神异思想,非常惊奇,写下《游普陀山志奇》一文记述此事。《佛教文化》96年3期刊有孙先生亲笔影印件。

  章太炎先生是近代著名的思想家与民主革命家,1915年住在北京西山龙泉寺时,曾连续数月在梦中做阎罗王。据当时章先生给宗仰和尚的信中透露,梦中章先生被请去做阎王,审判亚洲东部人在死亡后的神识,那些有罪者都说受到了炮烙等刑罚,而章先生却见不到刑具,有一次囚徒当面给他指出,仍不能见到,故“归而大悟,佛典本说此为化现,而无有人逼迫之者,实罪人业力所现耳。”除星期天晚上外,其余每天都有,到写信时,已持续了四个多月。

  如果佛教修持中一些超乎常理的体验均属荒诞的话,那么这些革命家、思想家也是在胡言乱语吗?英国哲学家柏克森见到过两千多年前圆寂的迦叶尊者,你相信吗?

  前苏联著名天文学家伟利教授曾说:“在这个宇宙中,有很多星球上居住着有智慧理性的天人。”著名的化学家居柯拉·季洛夫博士说:“各不同星球环境的天人,各有其适应各别环境的能力,天人的形态与构成各有不同,未必就是以我们地球人类肉体为标准。”

  法国天文学家卡旺曾说:“灵魂是从肉体内独立出来的,它拥有科学无法测知的机能,这种机能,就像重力一样,虽然知道重力是由地球和物体间的引力所致,但无法以肉眼看到。”

  新华网( 2004-02-25 15:09:38 )稿件来源: 《大科技》杂志:

  研究“濒死体验”的“阿尔法3号”国际科学试验证实,人死后传达的生命信息是客观存在的,肉体死亡后自我意识还继续存在。

  第三层次。现在社会上无神论思想很流行,对肉眼所不能及的佛、菩萨、鬼神等都不予承认。我们凡夫的肉身及心识所能涉及到的范围很小,比如若无望远镜,就看不见远方的物体,若无显微镜,就看不到环境中的细菌等细小物质。同样,若无禅定神通的修证力,也看不见三世轮回和前生来世的种种景像。

  我们人类的见识是极其有限的,以自己未曾见过就来否定一个事物的存在,那是一种缺乏理智的行为。试问您见到过自己的内脏吗?见到过古人吗?见到过原子里面的电子吗?有些人或许会想,我们可以用科学的理论和实验或者是其它某个方法来证明这些的存在。那同样的,佛陀所宣说的那些不可思议境界我们也可以用佛教的理论和修行实践来证实,《高僧传》及多种感应录,就是事实证据。

  既然佛经中所描述的佛菩萨、鬼神等真实存在,并且中外历史上也常有出现的记载,那么现在怎么没有见到呢?你如果在寺院长住,你就会听到和看到一些奇异的事情,如果你再坚持打坐,或念佛到一心不乱,可能就会有亲身体验。笔者在寺院住过几年,有过这方面的亲身经验。

  十三、对佛教修持的误会

  有些人认为科学信仰的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客观事物,宗教信仰的是纯属心灵的虚幻神力,认为佛教所倡导的修炼精神不过是一种子虚乌有、虚幻的东西,甚至视为不鼓励奋进、阻碍社会进步,特别是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物质文明发展的糟粕,消极保守厌世的精神麻醉剂。这是极大的误解。事实上真正的宗教精髓是极反对懒惰、反对不求上进的,佛法十分强调从事精进勤奋的修为实践,并将精进和勤勉列入八正道之中。

  印顺导师在《印度佛教思想史》中说:“佛法不是重信仰的、他力的、神秘的,也不是学问的,而是从现实人生着手的正道,从正道的修行中得到解脱。”

  人的智慧来自分析理解与体验,通过分析理解的容易说明白,体验的则非亲自体验不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语言文字是说不明白的。对学佛来说,体验的过程就是修持。每个人的体验往往不易言传,正因为不易言传,常使人感到似是而非。因此有人诘难说:

  佛法所倡导的六根清净、息心净念、五蕴皆空、无挂无住的境界是不可能实现的,如果可能,这将导致人类失去任何的心理动机和内驱力,而没有了生命的活力,人类也不可能思考任何问题,甚至人类不可能生存。这样的结论,是用人智的局限性划地为牢地看待人的无限潜力和超越性。

  息心净念就好比让人类的心性这一球形的水面尽可能好的平静下来,变成一个球形的明镜,从而能够全方位地映照出四周的景色和满天繁星。六根清净则意味着去除肉身对人的障碍和不好的欲望和杂念,使人的心性重新获得空灵。

  事实上人类的修炼是一个逐渐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不同的阶段会出现不同的飞跃性进展,从而显现不同的奇异的功能,没有达到那个层次的修炼者是不可能体悟和感觉到那个层次的效应。修炼的层次越高所能达到的六根清净、息心净念、五蕴皆空、无挂无住的状态及其效应也就越高越强。

  首先是在人的层次范畴中修炼,目标是做一个完人、圣人,再上一个层次就是超越完人、圣人的层次,在那个层次和状态不但可以六根清净,而且可以逐渐地息心净念、五蕴皆空、无挂无住,既可以息心净念,又可以辟谷。修不到这个层次的人不会相信,更不可能体会到这种效应。

  佛法不要求一开始就达到六根清净和去掉七情六欲,而是注重从世间的修心开始,从起心动念开始。修心的一个重要关键所在,就是首先要转变整个世俗的信念体系和价值观,还要批判性地继承和利用人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超越和看空了人间世俗建立在七情六欲、功名利禄上的价值观和信念体系的修炼者,是否就会真的失去了一切生命的活力和冲动而变得消极冷漠、无所作为了呢?如果是这样地超越和看空,那就不是真正的超越和看空,真正的超越和看空不但不会失去一切活力和冲动,而且会更加勤勉勇猛精进但又是清静的、超凡脱俗的去追寻更高、更充实的自我完善和大自在,追求终极的大圆镜智。那是一种更为巨大的动力和目标。

  用高度的佛法精髓、正信所转化而成的新的信念体系和价值观,将会给修炼者无可比拟的巨大的精神和心理的激发奋进的力量。

  佛法传世已二千五百余年,中外古今,信者岂能以亿万计。其中上自君王,下至平民,智如圣哲,愚如凡俗,三教九流,应有尽有,俱尽一生之力,以追求体验。若无何可证,或行之无用,或纯粹是谎言、骗局,天下宁有是理?

  即就现世而言,佛徒当以亿论,内中绝不可能全是愚蠢无知之士,亦不可能牺牲了人世间种种享受而去热心布教救人,而且欧美的哲学家、科学家正在努力研习佛法。即此一点已可说明佛法已为众人体证而证明成立,证明其实在性。

  佛教的特点,是尚理论而不迷信。然而为了修习上的方便,也有表面“似乎极迷信”的行为,如密宗持咒等。其真正意义在用咒力(他力)引起自己的定力,而发挥妙用。倘不研究其内在的原因,自然不能了解其真意。

  著名的居士兼科学家尤志表说: “净土宗就是现在通行的念佛法门,从外表看来,好像是带着迷信的,可是细细考究,却正合着色空空色,依他缘起的道理。阿弥陀佛犹如磁,念佛众生犹如铁,铁遇磁就被吸而往生极乐。铁是因缘,磁是增上缘;念佛的心是因缘,佛的愿力是增上缘。磁的力量,是从铁分子依次序排列而生,念佛到了纯熟的时候,就是将心念依次排列,当然也能发生吸引力,被佛吸往极乐世界。铁成磁,铁量无增减,众生成佛,佛性也无增减。再说,极乐世界不离一心,是阿弥陀佛与念佛众生共同心力所造,和上文所言概念可变物质的理相合。因此,用科学的理可以证明净土法门的正确。 佛教修心的方法为数无量,任便选择一法,都可明心见性。”(《一个学佛者的信念》)

  十四、由于佛教制度而来的误解

  佛教是从印度传来的,制度方面跟中国的儒家文化观念有一些不合。例如出家与素食,许多人不理解,产生误会。

  (一)“出家”为印度佛教的制度,传入我国,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儒家观念形成对立。有人对一位法师说:若大家都信佛去出家,人类社会不就灭亡了吗?

  这位法师反问他:你愿不愿出家?他答:不愿。法师又问:你妻子愿意出家吗?他答:不愿。法师幽默地说:这就对了,人类就不会绝种了。

  这是个荒唐的问题,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世间的年轻人,绝大部分都要结婚生子,很少有人要去出家的,即使在隋唐中国佛教鼎盛时期都是如此,何况现在末法时代,人们根本不知道信仰为何物。从生理学方面看,儒家说“食色性也。”性欲是动物的基本生理要求,这是人与生俱来的“情执”。要对佛法有深刻的理解,有坚定的信仰,深信因果,有大决心,为了弘法利生,有不惜牺牲一切的奉献精神,才会逐渐淡化、消解欲火。当修到三果阿那含果时,禅悦之乐大大超过淫欲之乐,才会视淫乐如敝履。何况出家要有宿世因缘,要有现世条件,善根、慧根深厚,真正为信仰而出家乃大丈夫之所为。

  佛教徒分两大类:出家住寺的僧尼与在家修持的居士,前者是专业学佛,后者是业余学佛。出家可以修行了生死,在家也同样可以修行了生死,并不是学佛的人一定都要出家,绝大部分都是在家学佛,出家人在整个学佛群体中占的比例极少。如汉传佛教出家僧尼不到10万,而在家学佛的居士却有数千万之多。

  出家与在家,既然都可以修行了生死,为什么还要出家呢?因为要将佛教传下去,要弘扬佛教,必须有少数人主持佛教。出家人,既没有家庭负担,又不做其它种种工作,可以一心一意修行,一心一意弘扬佛法。佛教要存在这个世界,一定要有这种人来推动他,出家人是佛教中的核心份子,是推动佛教的主体,有出家人存在,表示佛教存在,佛法存在。所以从来就有此出家的制度。

  汉传佛教出家人示现三大特点:僧装、素食、独身。有许多科学家、哲学家,为了事业,守独身主义,不为家庭琐事所累,而去为科学、哲学努力。佛教出家制,也就是摆脱家庭欲累,而专心一意地修学佛法,弘扬佛法。所以出家是大丈夫的事,要能真切发心,要正信特别坚定,对佛法要有深刻的理解,能够持守出家戒,能勤苦修行,努力弘扬佛法,才不愧为出家。如随便出家,出家而不作出家事,甚至犯戒,那非但没有利益,反而害了自己,又给佛教带来恶劣影响。

  有的人,一学佛便想出家,似乎学佛非出家不可。有的居士一见年轻人学佛,就劝别人出家,使人不敢来学佛。这两种作法都是错误的,对佛教的正常发展极其不利。

  出家不易,应先做在家居士,搞清楚佛教基本道理,依法修学,自利利他。如真能发大心,各方面条件具备,愿意献身佛教,再来出家,这样自己既稳当,对社会也不会发生不良影响。

  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多,独生子女出家了,怎样孝敬父母?

  出家,并非六亲不认,父母依然是父母,出家人对父母之孝心是更超越的。一位出家的孩子如何报父母恩呢?佛陀曾说:即使亲手扶养父母百岁,或令父母过着君王般、有权有利养的生活,也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于万分之一。真正能报父母恩的,乃是精进修习佛法,再度化有缘众生,缘最深的当然是父母。报恩的最佳方式是使父母增长善法善行:不懂布施的,令懂得布施 ;不持戒的,令能持戒;生命没有归依的,令找到真正的归依。如此彻底的令父母生命品质提升,才是真正的报父母恩。在这一方面,出家的形象,加上出家所累积的善法功德,最容易影响父母,感化父母。

  父母,永远是爱孩子的;因孩子的出家,平日再吝啬的父母,在孩子出家的仪式上,总会献上一点供品。布施的种子就从此播下。出家,是一种更超然的报恩方式,让父母亲获得生命归依处。无论此生或来生,生命都会更有价值。佛陀成道后归国度化父母眷友,便是最好的例子。著名歌手李娜出家后,苦口婆心度化母亲,让母亲学佛信佛,这是现实中的例子。

  依佛陀的教导,出家修道,是以德行的提升来感化度化父母,共同修善向上。这是比一般世间的孝道观更为超越的。

  可见,出家并非是一般人所误解的“离家出走”,不是消极厌世,而是出离自私烦恼,解放狭隘的“心”家,他们探索、求证人生的根本问题,是不同于世俗的积极奋进,是更崇高、更美好的人生追求,这要有高尚的情怀和坚韧的毅力。通过生活形态的转变,为修行带来突破与助缘,最终自度度人,度父母。这比起离乡背井,远赴异国他乡追逐世间名利的游子而言,给父母的利益更大。

  有人说:出家人抛妻别子,太不人道,太不懂感情。

  未婚就出家的僧尼少牵挂,有利于专心办道。正常情况下应该是这样。由于各种原因,一些人半路出家,实不得已,为了追求人生的终极真理,为了明白宇宙人生的实相,为了救众生脱离生死苦海,只有辞亲割爱,舍小家为大家。这是一种崇高的牺牲精神,不是小仁而是大仁。

  至于感情,佛教认为:男女之情以性爱为基础,与性欲紧密相联,表现出强烈的占有欲、排他性,属于有染污的贪爱。男女互相好奇,互相迷惑,互相吸引,互相利用,互相占有,又互相给对方制造烦恼和痛苦,俗话说:不是冤家不聚头。贪爱,被作为佛陀四圣谛中“集谛”的主要内容,过患甚多。贪爱令人热恼不安,欲火焚身,十分难受。由贪爱造业,纠缠不清,因业受报,跳不出六道轮回。贪爱、淫欲障碍禅定、神通,使人难以开发出潜在的功能。《四十二章经》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这种情执是生死轮回的根本,不能执著。出家人要想彻底、快速了生死,必须断男女欲,必须斩断情执。

  有人说:现在有些大学生、研究生出家,自己不是白学了?社会和家庭不是白培养了吗?

  这些知识他们没有白学。佛教要求行菩萨道的大乘行者,必须学习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有用的知识,所谓的“五明”。为什么?世法(世间学问)和出世间法(佛法)是相通的,是一不是二,世法掌握得越好,对佛法领会就越深。这就是现代科学之父爱因斯坦、脑电专家、诺贝尔奖得主艾克理等一大批著名科学家容易理解佛法的原因。另外,学位高,也便于去度化同类的人,佛法叫同事摄。

  他们没有白学,社会和家庭当然也就没有白培养。现在物质文明相对发达,而精神文明大大滞后,道德沦丧,世风日下,更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宗教家为挽救世风、人心贡献毕生的精力和智慧。

  (二)“吃素”:汉传佛教,特别重视素食,出家人素食是守戒。学佛的居士,常常误会学佛就得吃素,不能吃素就不能学佛。其实,学佛与吃素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并不同步。一般人看到有些学佛的,没有学到什么,只学会吃素,家庭里的亲人感觉讨厌,以为素食、荤食,一家两锅太麻烦。

  学佛的居士,先要了解佛教的道理,在家庭社会,依照佛理做去,使自己的德行好,心里清净,使家庭中其它的人,觉得你在学佛后改变了以前的坏习气,贪心淡,瞋恚薄,对人慈爱,做事更负责,使人觉得学佛在家庭、社会上的好处,那时候要素食,家里的人不但不反对,反而生起同情心,渐渐跟你学,如一学佛就学吃素,不学别的,一定会发生矛盾,引起讥嫌。

  虽然学佛的人,不一定吃素,但吃素确是汉传佛教良好的德行,值得提倡,佛教说素食可以培养慈悲心,不忍杀害众生的命,不忍吃动物的血肉。不但减少杀生业障,而且对人类苦痛的同情心会增长。大乘佛法特别提倡素食,说素食对长养慈悲心有很大的功德。吃素而不能长养慈悲心,只是消极的戒杀。

  以世间法来说,素食的利益极大,较经济,营养价值也高,可以减少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高血脂等病痛,可以减肥。现在世界上,有国际素食会的组织,无论何人,凡是喜欢素食都可以参加,可见素食是件好事,学佛的人更应该提倡,但必须注意的,就是不要把学佛的标准提得太高,认为学佛就非吃素不可。遇到学佛的人就会问:你吃素吗?为什么学佛这么久,还不吃素呢?这样把学佛与素食合一,对于弘扬佛法是有碍的,吓得许多人不敢来学佛。

  (三)持戒。有人说:学佛不自由,戒律太多。他们不敢学佛,怕受戒,怕犯戒。他们以为:不学佛不受戒可保自由,学了佛受了戒就不自由了。那等于是说:学佛受戒后不可以造恶业,不学佛不受戒便可以造恶业了。

  其实,不论受戒不受戒,做错了事,便要负责,便要承担后果。这是自然规律,造了恶因,必有恶果。若不学佛受戒,对因果律不了解,做坏事的可能性更多,造下了恶因自己还不知道,其后果就可怕了,其下场就可悲了。若学佛受戒,懂得因果律,就会不造恶因。即使犯戒,赶快忏悔,及时回头,以免越陷越深。所以戒行是不造恶因的保证,是获得善果的前提,是修习定慧的防护网。

  受了戒,虽会偶尔犯戒,总比不受戒而经常作恶好得多。因为受戒,便有持戒的功德,受一戒便有一戒的功德,受一天便有一天的功德,受一分钟有一分钟的功德。犯戒仅对某一时段特定的对象有害,持戒则尽形寿对一切众生有功德。

  十五、由佛教仪式而来的误解

  不了解佛教的人,到寺里看见礼佛、念经、拜忏、早晚功课等佛教仪式,不明白其中的真义,就说这些都是迷信。

  礼佛,用净水、香、花、水果、灯烛供佛,这是佛弟子对人天导师表示的尊敬。佛前供一杯水,表示我们的心要像水一样清净平等。香代表戒定真香,燃烧自己,舍己为人。敬香是一种供养,更是一种在薰习中使灵性升华,证得自性清净之路。花代表因,开花后才能结果,代表六度万行。供果,水果不是供给佛菩萨吃的,是教我们看到果时,就想起希望得什么样的果报,就应该要修什么样的因。灯烛表示智慧、光明,要燃起自己的诚信、智慧、光明,去照耀别人,为社会大众服务,不讲报酬。并不是献花烧香,让佛闻到香味;点灯燃烛佛才能看到一切。

  礼拜是通过拜的动作,表达对佛法僧三宝的尊敬与感恩,同时也忏悔自己所造的罪业,折服骄慢之心,教我们敬人、敬事、敬物,一切恭敬。所谓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

  这些仪轨除了引导人们趋向佛地而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它们趋向一条精神通道,一种洞见精神本质的修行之道,是精神实践的过程,是凡夫人格提升的过程,净化灵魂的过程,开发智慧的过程。所以佛门一切设施,处处都在表法,时时都在提醒佛弟子,教育佛弟子。

  佛教徒礼忏诵经,是表示忏悔自己的过错罪行。一般要自己忏,内心真切才符合佛教的意思。一般人不会忏悔,祖师们就编辑忏悔的仪轨,照着念,口念心思,悔往修来。但有些人自己不念,却花钱请出家人念,这就失掉礼忏的意义了。把礼忏、做功德当作出家人的职业,只能增加世俗对佛教的毁谤与误会。

  学佛的人,早晚诵经念佛,是为了经常温习佛祖的教导,在佛教里叫课诵。寺院课诵仪轨要适应多种宗派,所以费时甚多,居士在家学佛,不必如此,一门专修,简洁多了,可以灵活安排。

  中国古代祭祖有焚帛的风俗,烧一点绸缎给祖先享用。后来为了简省,就用纸来代替,做成钱、元宝。这不是佛教里面所有的。佛教传来中国,适应这种慎终追远的风俗,方便地与诵经礼佛合在一起。于是又被误会是佛教在提倡烧纸放炮。

  有些佛寺,搞抽签、算卦等增加收入,引起社会的讥嫌,指为迷信。其实,纯正的佛教不允许这样作。真正学佛的,只相信因果。如果过去及现世造了恶业,绝不能用趋吉避凶的方法可以避免。只有多做善事,才能逐渐改变恶运。

  详见《空林佛教》06、6、《关于佛教礼仪形式与精神本质的关系问题》。

  十六、对佛教道德的误会

  有人说"几乎所有的宗教道德观,都极力贬低人生的价值" ,这对佛教而言是无稽之谈。因为佛教人天乘的追求目标是转世人天,而且人比天人还有许多优越条件,故称"人身是宝"、"人身难得",还认为"众生是佛"、"供养众生就是供养佛"。

  在佛教中众生是第一位的。因为佛教认为,个人成佛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为众生的利乐服务,没有足够利众功德的人永远也成不了佛(《现观庄严论》)。

  中观大师寂天在《入菩萨行论》中说:"产生一个利众的念头,功德胜过供养诸佛,何况投身于利众的事业。""佛最关心的是众生的幸福,因此,帮助苦难中的众生,是对佛的最好的恭敬。"

  从以上观点可以清楚看出佛教道德的核心是人,而不是神佛。在密续中更明确地提出:"众生是佛,除了众生没有别的佛,因此,供养众生就是供养众佛。"

  佛教伦理道德的宗旨正如佛陀亲口说的:"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调服己心,此乃佛教。"佛教道德总的说来只有戒恶行善和加强自我修养、提高道德素质三条。

  那么,佛教的善恶标准又是什么呢?分别解脱戒(僧戒)的宗旨是:"戒除一切有损于别人的言论行为及其思想根源。"(《律论》)菩萨戒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发扬慈悲心,坚持利众行"的道德准则。因此,"有损于别人的言行及其思想根源是恶,反之是善。"——这是小乘教的善恶标准。"发扬慈悲心,坚持利众行是善,反之是恶。"——这是菩萨乘的善恶标准。"损人利己"的行为是违反菩萨根本戒的行为。有能力帮助别人解决困难、获得幸福而不进行帮助也是违反菩萨戒的。

  大乘教的核心是"菩提心",即利众心;利众心的基础是大慈大悲心,即爱和同情心。修菩提心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视众生为母亲,以报母恩的七因果之理发菩提心;一种是自他交换法,即"把自己的幸福让给别人,别人的痛苦自己承受"的思想。在《入菩萨行论》中说:"自己的幸福和众生的痛苦,若不能予以交换,成就不了佛果,在人间也得不到幸福。"

  佛教道德不但要求热爱一切众生,保护一切众生的利益,而且还要求人们保护众生的生存环境。如在《佛律》中就规定,不准佛门弟子随便割青草,砍活树,不准在草坪和河水中大小便,以污染草地河水。从佛教的角度看,当今那些绿色和平组织和动物保护组织,是佛的意志的体现。"十善戒"即戒杀生、戒偷盗抢劫、戒淫乱、戒说谎骗人、戒挑拨离间、戒恶言伤人、戒说是非语、戒贪欲、戒暴躁怒气、戒背理邪见等。这些戒条不但是佛教道德的要求,也是符合人间道德要求的。如果人人能坚持这十善戒,人间定会成为极乐世界。

  佛教的这种慈悲利众道德的教化,有利于国泰民安,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因此在历史上得到很多帝王和上层社会的器重和信奉。正因为这样,佛教又蒙上了一层"封建统治阶级的驯服工具"的耻辱。只要人类群居的社会还存在,慈悲利众道德的教化就必须存在。佛教的这种"统治工具"的作用,也许正是它有利于社会的一个方面。

  德国波恩大学藏传佛教专家布莱克教授说:"藏传佛教在当今西方国家如此深入人心,其原因有两点:一是它那深邃的哲理,一是造福于一切生命的崇高的价值观念。"

  佛教道德也有尊敬佛陀、重视佛法的要求,但这和服从神的权威是两码事。因为佛教认为佛是导师,法是道德规范。尊敬佛陀、重视佛法的意思是尊师重教之义。尊师重教不但佛教需要,就是任何一个文明社会也是需要的。

  佛教"生活中观"就是一方面反对佛教徒过奢侈腐败的生活,另一方面反对损伤形体生命的苦行,意在重视人生。并且在《律》中规定:"佛教徒轻生自杀和杀人罪过相等。"

  佛教并不认为所有的人生都有价值。只有具备良知,清醒自觉,对人类社会和一切众生的幸福做出贡献的人生才有价值。所以佛教的一切教化都是以实现这样的人生价值为目的。

  十七、对出家僧尼的误会

  有些和尚行为不检点,言语不文明,态度生硬,还有严重犯戒者,甚至有打着佛教的旗号,迎合愚众的低级趣味,装神弄鬼、骗钱害人者也不乏其例。

  中国佛学院慈云法师说:“目前住持佛法主体的僧尼队伍,可说是整体素质较低,龙蛇混杂,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绝大部分僧尼来自农村,初中和更低文化程度者占了大多数。”“乱收徒、滥收徒情况严重”,“不少僧人出家动机不纯”。“佛教界对人格低劣的僧人,淘汰机制不顺。”

  人们到寺院,看到这种阴暗面,就对佛教产生极坏印象,认为佛教一团糟。有的甚至一叶障目:“现在哪还有真和尚?现在和尚是一种职业了!”但这和佛教的本质毫不相干,不能遇到一个坏果子就断定这棵树上的果子全是坏的。研究任何一个问题,都应该把握它的本质和主流,对宗教也不能例外。

  他们误以为僧尼即代表完善而无可批评之佛,又以为只要是出了家,马上就成了高僧大德,不食人间烟火,道貌岸然,言行不俗。殊不知和尚的学识和修养,程度深浅,各人不同。高僧大德毕竟是少数,而且也不是三五年就能修成。

  一些僧尼其行为不足以为一般人的表率,或言行不能一致,或修持工夫不够,人遂误会佛法为不足崇信,实则我们应“依法不依人”。我们是学佛,学佛法,而不是学人。不能误会僧尼个人的好坏即代表整个佛法。

  太虚大师说:“僧格清高,佛法兴盛;僧格卑污,佛法衰替。”迦叶尊者告诫:“将来佛陀正法的毁灭,不在天魔外道,而是在僧团的庸化崩溃。“这从另一个角度给出家人指出肩上的责任:要绍隆佛法,必须提高自身的学识和修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你的形象随时随地在影响着周围的人,稍一放纵,就会给圣教带来难以估计的损失。

  许多人以为和尚,特别是有名气的和尚,不能生病,更不能横死:“他们道行那么高,怎么会得癌症、怎么会遭车祸呢?他们在保佑信众,怎么连自己都保佑不了呢?”这些认识是对佛法的无知。

  人的命运,都是因缘关系的表现,实为其过去许多世所思所想所说所为产生的结果。往日造何因,目前现何果;今日种何因,他日现何果。这一世的命运,不能只找这一世的原因,还有过去无数世所造的因。如果说要保佑,只能自己保佑自己:起好心,说好话,做好事——这就是最可靠的保佑。因为它符合因果律,符合自然规律。

  有的人看到佛寺广大庄严,清净幽美,于是羡慕出家人,以为出家人住在里面,有施主来供养,无须做工,坐享清福,如谬传的“日高三丈犹未起”“不及僧家半日闲”之类。甚至有人说: 出家人什么都不做,是寄生社会的消费者,一点用处都没有。

  出家人虽没有直接从事工农业生产(其实许多乡村、山区的寺院种的有农作物),但出家人有出家人的事情要勇猛精进,自己修行时“初夜后夜,精勤佛道”。一般寺院,凌晨4时僧众就要上殿做早课,过着清苦的生活。他们除修行自利外,还要宣扬真理,弘扬佛法,导人向善,重德行、修持,使信众的人格一天一天提高,能修行了生死,使人生世界得到大利益,使社会得到安定,预防犯罪于未起之时,怎能说是社会的寄生虫呢?

  出家人是宗教师,可说是广义而崇高的教育工作者、心理医生、人生导师。例如《佛法与婚姻》一书刊行后,颇受欢迎,作者“观雾”就是一位大学文化的比丘,书中的素材就来自居士们向他的倾诉。

  任何人若指责僧侣“不事生产”,可能都已不慎骂到自己。试问:除了直接从事农工业者之外,谁有资格骂别人“不事生产”?任何一种身份职业的人,都可以用他的方式服务社会,人类社会分工不同,互相依存,僧侣也不例外。他们常年在寺院为信众或弱势者服务,无形中化解了多少人心的苦闷与罪恶,鼓舞了不少人生活的信心与勇气,这些若换算成钞票,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还有人说:寺院中等级森严,分什么政治和尚、管理和尚、劳务和尚……

  他们所说的政治和尚,是指在各级佛协担任领导职务的,出席政协、人大会议的。寺院并不是世外桃源,也是社会的一个单位,总得有人出面与政府打交道,与社会其他单位打交道,总得有人代表佛教发言,反映佛教徒的愿望和心声,这是必须的,无可非议的。

  他们所说的管理和尚,是指方丈、住持、监院以及八大班首。寺院是一个单位,很像50年代末的农村生产队,总得有队长、会计、出纳、粮食保管员、伙食团长等,寺院要维持正常运转,还要有人扫地,守殿,种菜,看门,干各种劳务,这是分工的不同。

  此外,寺院里还有讲经说法的和尚,有办佛教刊物、网站的和尚,有闭关几年不与外界接触,专心修行的和尚,也有经忏和尚,这些都是正常的。

  至于说等级森严,任何社会都有等级,不可能绝对平等,西方提倡的平等,是指人格上的平等、法律上的平等,经济待遇等方面不可能平等。佛教宣说的平等,是指佛性上的平等,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而事相上不可能平等。

  十八、对学佛居士的误会

  佛教四众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后两种就是在家学佛的男、女居士。出入县、乡、镇、村寺庙里的,大多是没有什么文化的老太太,名为佛教徒而不知佛法,分不清神与佛,进庙就烧香,见像就磕头,只知求保佑。这肯定含有迷信成分。

  由于信仰佛教的人们各自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知识水平、认识程度的差别,在信仰上产生各种各样的迷信色彩,并不奇怪。不要以为学佛就是跟这些愚夫愚妇为伍,似乎太掉价。要知道,没有这众多老太太,许多寺庙是修不起来的,她们是佛教的群众基础。她们能学佛,能跑寺庙,也是善根深厚。这比成天搓麻将、说媳妇坏话好得多。

  青年居士、知识分子居士在数量上来说似乎要少得多。主要原因是宗教是精神鸦片、佛教迷信落后的观念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覆盖了社会各阶层。一些学佛的青年、知识分子,一般不敢在单位和社会上,公开自己的居士身份,怕别人议论为头脑不正常,怕受歧视。他们很少跑寺庙,偶尔去只是为了找佛教书籍。下班之后就是躲在家里看佛书,越看越觉得佛法博大精深,确实揭开了人生宇宙的实相,慢慢地产生了信仰。

  章太炎先生说:“佛教的理论,使上智人不能不信。”只要你肯认真看佛书,只要你对真理有求索精神,最终你一定会对佛法产生真诚的信仰。

  城市青年居士,许多人不善于处理工作与学佛的关系,事业上失去了上进心,错误地认为那是世间名利,不值得追求。这也是产生“佛教消极悲观”误会的原因之一。这些青年居士食古不化,不理解“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免角”,他们不懂得工作与事业是报四恩(父母恩、众生恩、国家恩、佛恩)必不可少的内容与途径,菩萨行的六度、四摄都离不开它,是弘扬佛法的极大方便与最佳手段。

  城市青年居士,许多人不善于处理学佛与婚姻家庭的关系,不少人学佛后,脸上无喜色,胸中无热情,不愿意尽妻子(或丈夫)的义务与责任,失去了家庭和睦与喜乐,甚至造成婚姻破裂,给自己和亲人带来痛苦,“学佛学得家破人散!”给佛教造成负面影响。

  一般人不学佛,固然有许多执着,但学佛后,有的人又多出了新的执着:这样不对,那样又不符合佛教规矩;整天头上安头,无事找事。

  举一个典型事例,一位大学文化的青年男居士,新婚蜜月期间,躲进寺院读《楞严经》,反复吟诵“玉体横陈,味同嚼蜡。”“淫欲不除,尘不可出。”

  其实,这样的修行已经出了偏差,不能为家庭和社会,带来喜乐祥和。这也是“学佛是头脑不正常”误会产生的原因之一。学佛是快乐的事情,是心情舒畅的事情。追求宇宙人生的真理,这本身就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啊!

  十九、对寺院功能的誤会

  俗话说“天下名山僧占多”,许多地方为了发展经济,文化唱戏,旅游牵线,庄严精美的古典式建筑——寺院,就成了旅游的热点。于是清静、幽深的寺院成天人声鼎沸,奇装异服的男男女女攀肩搂腰地出出进进,对出家人的清修生活造成极大的干扰。再加上低层社会文化水平不高的群众神佛不分,拜佛求神求保佑,祈福、超度等法事应运而生,经忏、香火日益兴旺。

  寺院的作用究竟是什么?

  佛教传入中国,寺院最初是译经之处,后来成为出家人修学佛法和宣讲佛法的地方。净土法门法师说:寺院就是学校,方丈、住持是校长,讲经法师是老师,听讲的僧俗二众就是学生。这话是有道理的。

  寺院成了旅游景点,对出家人的考验更为严峻。面对花花世界而心不动,处污泥而不染,这才是真正修清净心,这才是把学佛就是修心落实在日常生活中。

  寺院成了旅游景点,更有利于弘法利生。如何利用各种途径,浅显易懂、生动活泼地弘扬佛法,许多寺院作了有益的探索。办刊物、办网站、出小册子、印弘法传单,播放佛教影碟、佛教歌曲,办壁报、黑板报,举办佛法夏令营、佛教文化节、佛教艺术节、短训班、演讲会、讨论会、讲座,开放图书室、阅览室,组织青年佛学社、居士林、念佛堂,设立传统文化中心,开展佛教学术研究与交流、佛教文物保护、佛教艺术展示,以及佛教慈善事业、医疗事业、环保事业、旅游事业等。

  详见《空林佛教》05、6、《全面提升寺院功能与形象 加快佛教社会大众化进程》。

  二十、其 它 误 解

  以其他迷信附会佛法。佛法是智信,不是迷信。佛法是最客观的排除我执(主观)的理智产物,是破除人类暗愚、幻觉和迷信的!有些人指佛法是迷信,只是对佛教的外表有所误会,佛法经长期流传,不免掺杂了当地原有鬼神信仰和某些宗教仪式,在中国和日本的佛教,就掺杂了祖先崇拜的色彩。

  有的甚至直接把神道设教,祭祀礼拜等当成佛教,以致闹出许多误会。尤有甚者,有些人把神棍敛钱,甚至于张玉姑显灵这些无聊的事都扯到佛教的头上,这真是解释不清的误会。

  有家报纸上登载了一则花边新闻,标题是:“千斤大猪,菩萨有福。”内容叙述某乡某某宫的某大帝生日,乡民宰了一头千斤以上的大猪祭祀,于是记者就给加了个“菩萨有福”的标题,这位记者先生在常识上犯了两个错误。第一,他误把神道的大帝当作佛教的菩萨。第二,他不了解佛教的基本精神就是众生平等,戒杀素食,菩萨是不吃肉的。于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作了如上的报导。新闻纸上既有这种误解的离了谱的报导,也就难怪许多社会人士把神道和佛教混合在一起了。

  保佑说:中国自古来即有神教,信神控制人生一切,故求其保佑。其实即使真有神来主宰一切,则此“神”决不能因某人的求佑与否而决定它主宰的方针,大问题决于既定因缘,求也无益。又有人以“神”既有求必应,则偶尔或永远作些坏事,一求以了之;则“神”岂不非徒无益而反有害?如此幼稚而迷信的保佑说,硬附会而加之于佛,很容易使人对佛误解。

  求福说:有信神者以佛为神而向之求福,致被人误认为迷信;实则真正佛教徒决不向佛求福,而是明佛法的真理——因缘法。因是前因,缘是助缘,因缘成熟,就有果报。认清世上任何事都依因果律发展,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作善事造善因,自可能逢善报得善果,(须知种子没有顺缘,不发芽的也有。)这是极合乎科学逻辑的事,眼光放远即能推见而深信无疑。反之若作恶事造恶业,虽每日念佛求福,其结果必积为恶果无疑,与求佛无关。故以求福为佛教的“迷信”行为,实是附会之误。佛徒只造善因而自然可得善果。不必“求佛”而望“福”。然而佛教也有忏悔、祈祷,那是造内心因缘的一种,与持戒行善相辅而行的。

  事事是依因缘而向前推进,所以有因有缘便能有果,是绝对的,不可避免的。学佛的人,决不求神保佑自己,或多照顾自己,但是莫不自己造福,以谋自保。为什么呢?因为学佛的人明了世事是循因果律前进的,一切现象都有它的复杂因缘,受各种关系影响,决不是偶然的。学佛的人不愿造恶因,而愿造善因,造善因得善果,即是自己求福。又因为恶果的来临是既往恶因的缘故,无法逃避的,只好一面安心忍受,一面造逆缘,使恶果不成熟或慢点成熟,所以说凡人怕恶果,学佛的人怕恶因。

  有人说;信仰佛教国家就会衰亡,印度不是信佛才亡国的吗?

  这种说法是对印度历史一点都不了解。研究过印度历史的,都知道过去印度最强盛的时代,便是佛教最兴盛的时代。那时候,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统一印度,大力推行仁政,以佛教的大慈大悲、五戒十善来教化人民,并把佛教传播到全世界。后来婆罗门教复兴,摧残佛教,印度也就日见纷乱。当印度为回教及大英帝国灭亡时,佛教已经衰败甚至没有了。

  中国历史上也有许多贤明君主以佛法来治国安民、抚慰外邦,从而达到盛世太平,如唐朝国势强盛,那个时候,恰是佛教最兴盛的时代。唐武宗破坏佛教,也就是唐代衰落了。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都崇信佛教,也就是宋朝兴盛时期。明太祖本身是出过家的,太宗也非常信佛,清朝康熙、乾隆盛世,也非常崇敬佛教。故吕思勉先生说:“佛教教义的高深,是无可否认的事实,在他亦有种种治国安民的理论。”

  有人说佛教是有神论,崇拜至高无上的神灵——佛菩萨。

  这种说法是把佛教与其他宗教混淆了,是一种一刀切、直线式的思维方式。至高无上的神灵,为一神教信仰的造物主,被说成是本来即有,不依他存的至上神、唯一神,天地万物、人类等都是此神的作品,由此神的意念所决定。人的命运,当然亦系之于此神,唯有敬畏神、爱神、获得神的欢心,方有好运,否则便会受神的无情惩罚。所有一神教,皆以这种意义上的神为教义主干,一些中国人心目中能决定人命运的老天、上苍,也多少具有这种至上神的性质。

  佛教不这样认为,不承认有创造宇宙万物、掌握众生命运的至高无上的神灵,佛菩萨也不是这样的神灵。佛是觉悟了宇宙人生实相的人,菩萨是佛的好学生,是学佛学得最好的人,佛菩萨都是佛弟子的榜样,是佛弟子的师长,礼拜崇敬他们,是对老师的尊重,愿意向老师学习。

  著名学者四川大学教授陈兵先生在《生与死》一书中说:

  “从佛家业论、轮回说的内容看,它既然唯依一朴素辩证法的原理缘起法则观察一切,奉为最高归依对象“法宝”,有理有据地否认造物主、至上神的存在,从无神论、有神论的一般定义而言,则非有神论而包含无神论的重要内容;但它又强烈反对人死断灭,盛谈六道轮回、来生后世。大乘更信仰佛菩萨有不可思议的神力,此则又非无神论。非有神论非无神论,这大概应是我们审视佛家学说时应持的中道吧。 ”

  有人说: 佛教无非是劝人为善而巳。

  这一说法,似是而非。诚然,佛法是讲究为善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因为它本来大无不包,细无不举。由于人们贪嗔痴慢、自私自利的思想和行为太多太深,所以不得不用五戒十善来作对治。但问题在于佛教不但劝人为善,更重要的是在教人为善而要不住着于善,也就是说,为善要有大公无私的“忘我”精神,方能达到觉悟的目的,否则只是人天福报,终不彻底。为善只是基础、手段,成佛才是目的,这却不是一般人所能知道的。

  有人说:信仰佛教不过是一种精神寄托而已。

  不仅仅是精神寄托。精神的寄托只是初步的功夫,必须在寄托之中超越一切,既现实又能够超越,既心安理得地度过此生,为社会为人类造福,同时又为灵魂的永远安乐作出了努力,利益是不可言说的,对佛教不了解的人难以理解。

  神异问题不能解释

  佛教里有些神通表现,不能解释,而认为无稽。其实是他们对这些神通现象,仅以自已狭隘的见闻和经验来评判。这件事为科学时代最不易懂、最难令人置信的,也是佛法被人误会最深的地方。我们对它如发生疑惑,第一应当求科学上的回答,证明其是否存在。在目前科学的境界上看,还不足以完全解释它。当然没有法子证明它有,但是也没有方法证明它绝对没有。既然如此就只得另想方法证明了。

  第二应当试用佛法来体证。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立即成佛,但是些许的异境或异相应当不难证到的。假使能稍有体证,神通一事就不难推知其为禅定深时应有的现象。人类的大脑细胞90%以上没有得到开发利用,我们的潜意识具有神妙的力量,一般人都不会运用,一旦能运用了,自然可以说是神通。神通是修炼定力而使潜意识产生妙用来影响环境。

  有句话说得好:“智慧度学人,神通度俗人。”现在学人太少,俗人太多,可是佛教一般不允许显示神通,这真是末法时代的悲哀。

  佛法是无与伦比的精神财富,是理论与实践统合的大智慧。其它任何—种知识、学问都包括不了佛法,而佛法却能包括一切知识和学问。所以说佛法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就像宇宙一样无限。因此把佛法概括成几句话或几部经典或几种学说都是不全面的。知识是无限的,佛法也是无限的。许多人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佛法,有的人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有的人从艺术的角度,也有的人从思想的角度、从社会学的角度、从哲学的角度来研究佛法,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研究,佛法都是无限的,宇宙也是无限的。宇宙无限的理论也是从佛法上来的,科学的发达将会证明佛学的观点。

  佛教的历史是漫长的,佛教的真理是纯净的,佛法的意义是深奥的,古今中外智慧渊博的哲人、学者、科学家也无法否认佛教的理论,何况说智浅慧薄的人。

  二一、西方人看佛教

  世界权威的历史学家汤恩比说:“20世纪最有意义的事件之一,也许是佛教到达西方。”

  爱因斯坦说:“佛教具有人们所期望的未来宇宙宗教的特色:它超越个人化的神,无需教条主义和神学,它涵盖自然和精神两个方面,而它的基础,是建立在将所有的自然和精神世界作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来经历时所获得的那种宗教意识之上。”

  在西方,佛教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和认同。西方社会有许多地位显赫的人要么是佛教徒,要么是佛教的赞同者。这一点最清楚地表现在爱因斯坦所写自传的谈论中,他谈到,他不是一名宗教徒,但如果他是的话,他愿成为一名佛教徒。

  这让人吃惊,不曾想现代科学之父竟会做出这样的评论。然而,如果我们看看当代的西方社会,我们会发现这里有一位天体物理学家是一名佛教徒,那里又有一位杰出的心理学家也是一名佛教徒。

  在欧洲,总的说来,对于佛教的看法是:佛教是非常先进,非常理性,和非常复杂的。

  西方人欣赏佛教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佛教不为文化所限制,不为任何特定社会、种族或民族所限制。所以历史上有印度佛教徒,泰国佛教徒,中国佛教徒等,而现在也有了英国佛教徒,美国佛教徒,法国佛教徒等等。

  佛教很容易地从一种文化流向另一种文化。其原因是佛教的重点是在内心的修持,它向那些想投身于一种精神生活并使这种生活更有意义,体现出真正的人生价值,超越自我的人,不断提供一种形而上学的智慧,这种智慧对于存在的一切时刻、在一切环境中都适用,而且还提供了获得这种智慧的方法。它的重点,是在你进化发展自己精神的方式方法上,它的目的是觉悟,而不在乎你是什么肤色、什么种族、什么国家。

  第二点,佛教为那些信教或者不信教者都提供了一种宽容的态度、开放的精神、慈悲的本怀、利他的体现,这是人类所共需的,也是西方人的精神良药,同时也是佛教给全世界带来的最大益处。如果都能照此实行,全人类的和谐、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就能顺利实现。

  第三点,佛教讲实际,重视具体问题并用具体方法解决。这与西方功利主义的思想相契合。即,如果某个东西实用,那就用它。这是西方政治、经济、科学哲学的重要部分。

  这种实用主义的观点在《Culamalunkya》经里表达得很清楚,经中佛陀用了一个受箭伤者的譬喻。这位受了箭伤的人,不是先让人替他把箭拔出来,而是想先打听清楚是谁放的箭,箭是从什么方向射来的,箭头是骨制的还是铁制的,箭杆又是用哪种木头做的……这个人被用来比喻那些想知道宇宙的本源、世界是否是永恒的、是有限还是无限的那些人,在不解决这些问题之前他们是决不会去实践一种宗教的。可惜,这些人在得到他们提出的所有这些不恰当的问题的答案之前,只会像那位中箭者一样白白死去。

  这一点展示了佛陀的“实际的态度”,对问题的优先权和如何处理问题。如果我们老问些错误的问题,那我们在开发自身的智慧上不会有什么大的进展。对于我们来说,第一位的任务是解决“苦”的问题。如果我们想得到智慧,我们必须认清事物的轻重缓急。

  第四点,通过实践来验证真理。在《Kesaputia》经中,迦摩罗人问佛陀:世间有如此多的老师,他们个个都宣称他们的教理是真实的,而怎样才能够知道到底谁说的是事实呢?

  佛告诉他们:不要仅仅由于某种权威而接受任何事物;不要因为这种东西碰巧被记载下来而去接受它;不要仅仅因为对老师的尊重而去接受任何事;不要因为道听途说或某事听起来有道理而接受任何事;而是要去验证,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去检验所听到的事情。当自己知道某事是有害时就摒弃它。而当知道某事是有益,可以使人幸福和平静时就去做这件事。

  佛陀建议,一个人得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去验证所听到的事。佛是在说,我们要把自己的脑子作为一个“试管”。当心中有贪嗔时,它们会让我们烦恼、痛苦和不得安宁,而当贪嗔从脑子里消失时,会使人感到幸福、平静、安宁。这是一个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的简单实验。佛陀的教诲,目的就是要见效。

  所以只要我们能在生活中进行这种实验,只要我们能够通过自己的经历意识到佛陀教法的真实性,并用自己的经历去验证它,我们就会真正改变自己的生活。只有到那时才能说,在觉悟的道路上,我们有了进步。

  第五点,佛陀的方法和科学上处理知识问题的方法是惊人地相似。佛强调客观观察的重要性,观察,从某种角度上说,是佛陀获取知见的钥匙。正是用“观”,才得出了四圣谛之第一谛——“苦”。而在佛陀之路的最后阶段也是“观”实现了“苦”的完全终结。

  这同客观观察在科学传统中的作用是相似的,观察问题时,必须形成一个特定假设的总体理论。在四圣谛的教法中,总体理论是“万事皆有其因”,而特定的假设是,“苦的起因是由于贪和无明”。而这个事实是可以用实验的方法来证实的。

  在四圣谛中,这种实验的方法就叫做“道”。通过“道”,可以证实第二谛“集”和第三谛“灭”,因为通过修道,一个人可以戒除贪和无明。而通过戒除贪和无明一个人即可消除痛苦。正如在科学上一样,这个实验可以重复的,因为不仅佛由此脱离了众苦,而且所有遵循佛道的人都脱离了众苦。所以,佛的方法和科学方法是非常相似的,这一点也引起了西方的极大兴趣。

  第六点,佛教的分析方式。佛教的“经验”有两个组成部分,一是客观的,一是主观的,即我们周围的事物和我们观察者本身。佛教以其在哲学和心理学上的分析方式而著称。佛陀将经验分为几个组成部分,最基本的是色、受、想、行、识五蕴。此五蕴又可依次分为十八界,再进一步,分为七十二品。这种方法就是拆分法。

  在西方科学和哲学中,我们发现了与佛法分析法极其相近的特点,这一并不陌生的特性也将大量的西方思想家和学术界人士吸引到佛教上来。在心理学上,佛法以诸如对感情、意念,习惯等的分析,让心理学家们也倍感兴趣。他们现在正转向佛教,以求获得对他们自己的学科有更高层次的见解。

  第七点,在量子物理学中,我们发现,佛陀不仅预见了科学上的观察、实验分析的研究方法,而且还具体地暗示了量子力学最近研究才发现的关于人和宇宙实质的一些结论。譬如,思想的重要性。

  不久前,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评论说,宇宙的确就像一个伟大的思想。《法句经》中说“心为法本”。思想是所有精神状态的缔造者,物质和能量是相对的,思想和物质并无什么截然的划分。所有这些暗示都正不断地为科学的最新发展结果所揭示。

  学术界、心理学家、科学家们都从佛教中发现了与现代西方科学思想的基本信条相协调的传统。除此之外,他们发现,西方在科学上还找不到途径或方法去成就内心世界的转变,他们有建造更好的城市和高速公路的方法,却没有任何制度使他们能“建造”更好的人民,而佛教却是重塑人心的科学。所以西方人正转向佛教,认为它与西方科学传统的各方面都极其相似,而又超越西方物质主义和西方科学传统局限性。

  著名哲学家让.弗朗索瓦说:“佛教在生活艺术和道德的领域里,填充了由西方哲学的逃脱造成的真空。”“佛教的教导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

  二二、“美式佛教”初现峥嵘

  公元19世纪,东方的佛教传入美利坚合众国。两个世纪过去了,佛教在美国得到了快速的成长,“美式佛教”初现峥嵘。

  不少美国本土的佛教领袖将古老的佛教教义教规消化吸收后,古为今用,为西方现代社会排忧解难,普度众生,因此众多佛法传播中心和僧团在美国已呈遍地开花之势,越来越多的美国人通过佛教寻找心灵的宁静与安详。

  根据“美国人宗教身份调查”的数据显示:自1990年到2000年,美国佛教信徒人数增长了1.7倍。据该调查的估算,美国2004年佛教徒总数已经达到150万,其他调查机构的该项估计数目甚至是其双倍。

  在现在的美国,已经有了宗教信仰的人也不必一定改宗。因此部分美国人会有类似“信犹太教的佛教善信” 这样的说法。

  在美国对佛教怀有浓厚兴趣、愿意深入研究的大有人在,美国本地教师丰富多彩的佛教著述和诲人不倦的传法活动亦增加了这部分人群接触佛法的机缘。

  而今,健康成长的“美式佛教”已经显露出几大特点:在教理教义和仪式上的色彩较之佛教活动兴盛的亚洲诸国要淡,修行导向多以坐禅为主;教内等级不甚森严,民主平等气息相对而言较为浓厚;学佛者大多愿做居士,愿发心出家到寺院修行者不多;还有勤于入世,心系生态等等。[翻译:王欣宇 英文消息来源:《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英文新闻]

  二三、英国将佛法列入学校课程

  1994年,英国各州郡教育部门议决公布,指示辖区内中小学校,选择佛教为第二宗教必修科(基督教是当然的第一必修科)。

  全国一百零八个大小州郡以此为依据,分别制订出各自的宗教教学大纲,譬如肯特郡(Kent Country)为全英国最大之州郡,亦拥有最多学校(共有六百三十所中小学校)。此郡之教育部(地方教育部)已议决公布,并指示其所管辖之所有学校,选择佛教为第二宗教必修科。

  据主管肯特郡宗教教育的韩利普先生(Mr. Hannibal)所言,佛教以缘起法、四圣谛为基石,符合当今科学,易为西方人所接受;倡导五戒、十善、四摄、六度;又主张和平、非暴力,对提升社会道德、维护社会安定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肯特郡教育部宗教组的官员,尤其是他本人都非常乐意,并积极促成佛教在每一所学校成为正修科。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英国将成为西方佛教沙漠中的一片绿洲,而这对整个西方社会又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在以基督教为国教的英国,佛教能得到承认,并由政府立法,列为全英国中小学校之正修课,不但是在英国,就是在全世界(除东方的泰国与斯里兰卡以外)尤其是西方国家,也是史无前例的创举。

  他们何以会有这种智慧与认识? 追究其原因,可能是受到世界著名的英国历史哲学家汤恩比博士的影响。他于七十年代在欧洲一个国际会议上,宣称能够解决二十一世纪人类问题,只有“中国孔孟学说”与“大乘佛法”。这是一个世界权威学者说出来的话。而且上一届的教皇发文,鼓励天主教神父访问佛教,并与佛教对话。这都是受了汤恩比博士的影响。

  而且英国政府也认识到,当今世界的两大危机:生态危机与社会危机,日益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要化解劫难,只有从青少年抓起,通过宗教教育,改善人的道德素质。佛教的教育是智慧的教育,慈悲的教育,爱的教育,教导大家舍弃自私自利,放下财色名位、贪瞋痴慢,无条件的牺牲奉献,帮助社会,帮助一切苦难人民。哪一个人明白了,真正肯依教奉行,这个人就脱离了烦恼痛苦,也真正能够造福社会、造福人群,这就是佛陀的教诲。

  英国官方对推行宗教教育不遗余力,曾办过为时三周的佛教文物展览,由国家出钱,让英国学童及民众参观,这个展览非常殊胜。

  英国中学教育在宗教比较上,主要是讨论不同宗教对相同问题的看法。例如基督教和佛教对婚姻观的比较; 孝顺父母方面,伊斯兰教、佛教、犹太教等各宗教的说法有什么不同等等。老师在学校也会带领这样的讨论,以教育的方式来进行文化交流与人伦教育。英国教育政策高明的地方,在于无论学生信什么教,除自己的宗教外,一定要学习其它宗教,五大宗教任选两种。

  英国公立中小学将教导学生打坐、调息,以帮助学生面对压力。

  英国一所私立学校的校长非常推崇静坐。他们学校每天都会有一段“静坐时间”。据了解,实施以来,学生的焦虑减少了,注意力却增加了。

  英国教育部主管中、小学的次长罗斯也认为,静坐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力。所以,将在公立中、小学全面推广。

  静坐原来是佛教的一种修炼,一九七零年代美国研究人员开始用静坐消除压力,效果不错。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佛教徒最多的国家,佛教在中国传承二千余年,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结合最近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发表的演讲中,更是提到佛教文化是中华文明复兴的中流砥柱,都已充分说明了不论是全球文化交融的时代背景下,还是中国自身的文明进程,佛教文化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推崇,承担着重大而深远的责任。面对来自英国中小学学习佛教文化的报道,除了令网友感叹中华文化的精髓反而至今未列入我国国民教育,相信亦为我们重新审视佛教、关注我国佛教未来发展的人们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有益参考。

  我们称之为糟粕的迷信的东西,国外敬之如神,我们要反思,国家应该把传统文化国学(包括佛学),引入学校教育,让青少年懂得人伦、道德,懂得因果报应,不敢干坏事,不愿干坏事,自觉为社会、为他人奉献。那么现在的一切社会乱相将会逐渐消失,真正的和谐社会才会早日到来。

  二十四、BBC:佛教为何如此流行?

  BBC:Why is Buddhism so hip?

  作者:安德鲁?斯基尔顿博士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高级研究员

  By Dr Andrew Skilton

  Senior Research Fellow at King's College London

  佛教在西方流行文化中已然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在近代它也受到了诸多名流的认可和追捧,如奥兰多?布鲁姆、理查?基尔、退役橄榄球星琼尼?威尔金森等等,不一而足。

  确实,从英国国会大厦的正念课程到校园里的静修班,通过将禅修技巧融入日常生活,佛教如今成为许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这种有着微笑的佛陀、橘色的僧袍和金色庙宇的信仰,已在日益世俗化的西方文化中盛行,然而它的真谛又是什么呢?

  佛教在英国并非新鲜事物,而是有着一段悠久、灿烂的历史。十九世纪中后期,通过殖民官员、传教士以及前往东方修学佛法的先驱者们的传播,佛教与英国有了第一次意义深远的接触。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佛教在英国值遇最完美的文化发展氛围。在随后的几十年中,许多佛教团体蓬勃发展,使得现今佛教在英国也有了多种多样的传承,并兼有亚洲和本土风格。那么佛教又是如何在英国扎根的呢?

  佛教之花盛开

  二战后的英国动荡、疲惫,几近破产。帝权崩塌,经济萧条。回首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可见一个相当严酷和墨守成规的十年。

  相比之下,进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社会开始寻求创新与突破。反主流文化运动急剧增加了人们对亚洲宗教和文化的认知。广泛的音乐和艺术实验;作为一种强势经济力量的“青年文化”的出现;日益普及的能改变情绪的娱乐性毒品;西方殖民计划的瓦解;围绕美国民权运动和越南战争的激烈论战——所有这些,都促使人们对既有价值观产生了深刻的质疑。

  1968年披头士在印度与瑜伽修行者Maharishi Mahesh 在一起

  米克?贾格尔和“甲壳虫”乐队对超觉禅定(印度教)的短暂参与,起到了一种名星代言的效果,激发了人们对所有形式的亚洲灵性文化的兴趣。通过改变对权威、政治及西方国教挫折感的态度,这种兴趣又得到了增强。

  理想乐观主义、充分就业、福利国家培养起来的社会信任,加之对冷战思维模式的拒绝,使得大批青年开始去寻找不一样的东西。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见证了激进主义在政治、艺术和精神上的繁荣。一些英国人开始将佛教作为新觉醒的、大胆探索的手段加以关注。

  令人兴奋之事

  廉价的国际旅行和移民西方的亚洲佛教导师,使人们得以尝试禅修和念诵等佛教修行方法。这些方法与很多人自幼接触的宗教信仰和仪式形成了鲜明对比,后者在怀疑论者眼中或许是消极、沉闷的。

  佛教造像是如此陌生而迷人,亚洲佛教导师将遥远文化的神秘和引人入胜,与直接经验的影响力和希望结合在了一起。对那些寻求新意,希望从沉闷的遵奉中解脱的人而言,这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事。

  人们带着对新意的希求趋入佛教。他们往往面临了重大的精神或生活问题,同时,有些人也受够了他们眼中的传统宗教。

  这一方面因为人们想要寻求新领域,一方面因为父权制、原教旨主义、教派意识和纵容暴力也是那些宗教中令人不满的理由。由于对佛教在亚洲的历史一无所知,西方人将佛教视若理想之光。

  神之不存

  同样,由于没有卷入政治,也没有僧侣统治,佛教在这一平等时代中更加具有吸引力。随着既有宗教在生活方法和生活目的上的权威指导力在减弱,很多人都转向以更个人化的方式从科学和艺术中寻求理解和成就感。

  不过那样做的效果并不明显,人们于是想要找到一种与其非宗教性信仰相兼容的精神生活,一些人再一次发现佛教是很好的选择。

  尤其如天主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西方常见宗教,都将人类置于一个有限的时空中——从“天启”到“末日”,一切的一切都由一个“神”来掌控;而佛教认为人类身处一个无限的、中立循环的宇宙。一些人发现这与自己对世界的理解更为相应。

  其他人也对“神”有明显的疑问。佛教认为没有万能神的存在,并提供了一个不仰赖任何神祗的人类及精神生活的图景。佛教提出了一条自我改造之路,人们也喜欢这种观点——即人是可以自我掌控,能够对自己的生活负责,且生活也是可以随之改变的。

  转而,这又与从西方心理分析和精神病学中发展而出的更广泛的治疗和自助文化产生了共鸣。如我们所知,从工作到家庭生活,从运动到灵性,心理状态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十分重要。佛教中有许多关于心灵的教言,看似与当代的“心智科学”并驾齐驱。

  从另一个角度看,佛教提供了发展智慧与慈悲的可行途径,让人们从负罪和感恩中解脱出来。当然,解释佛教为何如此流行,我认为有一个最简单的理由,那就是佛教给人们带来了有益和有意义的东西,人们因为佛教的内涵而喜欢它。

  智悲翻译中心翻译:高梓盈一校:小溪

  二校:央金措、Baron Lee 终审:刘奕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佛教       佛法)(五明学佛网:佛教       佛法)  

 仁焕法师:实践人间佛教 

 李向平教授:宗教信仰不等于科学——从佛法与科学的关系谈起 

 李向平教授:别让佛教沦为私人化的功德信仰 

 李向平教授:生态佛学论——佛教信仰的环保理念 

 李向平教授:中国当代佛教的社会建设功能——佛教信仰及其认 

 李向平教授:人间佛教实践与中国公民社会 

 李向平教授:佛教社会”如何可能?——中国佛教公共形象的社 

 仁焕法师:佛教不是迷信 

 李向平教授:中国当代佛教经济的“社会性”刍议 

 沈海燕教授:“人间佛教”的实践者——论真禅法师的思想及其 

 陈兵教授:中国佛教的圆融精神及其当代意义 

 严耀中教授:综说中国佛教断肉食蔬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