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纯智法师:什么是开佛眼(191—200)


   日期:2018/2/25 21:4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191、请简单讲一下菩萨的阶位?

  答:从初住到十回向,一共三十个阶位,就是菩萨的贤者位,通常简称为三贤位。十回向的最后一念,首先破一分无明,便入初地。十回向位修习中道观,以中道观破一分无明,便显一分三德,而证第三不退,称为念不退,开佛眼,成一切种智。初地以上,便是圣位菩萨了。但是,也有的经上说,须八地以上,才是圣位菩萨。

  192、什么是开佛眼?

  答:圣位与贤位的分别,就是在中道观的修证与否。只要中道观修成一分,便破一分无明,便显一分三德,破除无明及显现三德的智能,便称为佛眼。所谓佛眼,实际就是指的体证不真不俗与即假即真的智能而已。能够体证了真俗圆融的道理,便是开了佛眼,但是此绝非止于口头说说,一定要彻心彻性地亲证之后,才能算数。如果没有彻悟,单靠一两次的显现,那都是虚假的,不能算数的。

  193、什么是一切种智?

  答:能够知道一切法一切相,空如寂灭,又能知道一切法一切相的种种分类差别,能够如此地空有双照,真俗圆融的智能,便称为一切种智。

  194、什么是三德?

  答:一,体证了佛性本体,称为法身德;二,如实明了觉知一切的法相,称为般若德;三,远离一切系缚而得大自在,称为解脱德。

  195、什么是念不退?

  答:是指了知生死本际、Lipan本际、烦恼本际、菩萨本际;生死Lipan,烦恼菩提,不一而异,念念能与佛智相应的意思。

  196、菩萨的生死能由自己决定吗?

  答:初地以前的菩萨生死,是由业力决定的,不得自主的;初地以上圣位菩萨的生死,是由自己的愿力决定的,能够自由作主的。所以菩萨到了初地以上,便能自由化现,虽是菩萨,而能分身百界,以佛的姿态出现,教化有缘的众生。

  197、初地以上的菩萨怎样才能成佛?

  答:初地以上的菩萨,要究竟成佛,尚须地地破除无明,地地分证中道,地地增显三德,地地开一分佛眼。到了第十法云地,再破一分无明,便进入一生补处的等觉阶位。到了等觉位的菩萨,除了佛陀,无人能够测知等觉于佛的不同之处。

  198、什么是等觉?

  答:就是相等于佛而又略微不同于佛的意思。

  199、什么是一生补处?

  答:所谓一生补处的生字,是指尚有一分变易生死未了的意思。凡夫与贤位的菩萨,有出胎入腹而又老病死亡的生死,称为分段生死;已了分段生死的圣位菩萨,自初地以上脱离三界的分段生死,他们每破一分无明,每更向上一层,也是称为生死,那是叫做变易生死。仅余一分无明,仅须更上一阶的等觉菩萨,便称为一生补处。另外还有《八相成道》中说,由兜率天下来人间,投胎、住胎、出世、出家、说法、Lipan之后,不再受生的意思。

  200、什么是劫?

  答:劫是梵语Kalpa劫婆的简称,印度通常是用作计算时间单位,所以对于劫的应用,非常广泛。劫的含义也有长有短,不过一般的解释是这样:人寿自八万四千岁,百年减一岁,渐渐减到人寿十岁,再由十岁,百年增一岁,渐渐又增到人寿八万四千岁,如此的一减一增的时间过程,称为一小劫。二十小劫为一中劫,四个中劫为一大劫。通常经中所称若干劫的,就是指的大劫。劫是个很大的数,但在佛、菩萨眼中,却是个很小的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纯智法师       开佛眼)(五明学佛网:纯智法师       开佛眼)  

 纯智法师:有些出家人自己还不了解,就这那里收徒弟对吗?( 

 纯智法师:为何先要了解大乘义理然后才能发菩提心呢?(35 

 纯智法师:为什么说菩萨要特别注意不犯谤毁戒?(355-3 

 纯智法师:什么是邪见经典、邪见律典?(351-353) 

 纯智法师:《优婆塞戒经》中关于在家人做生意如何说的?(3 

 纯智法师:什么是律师?《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343-3 

 纯智法师:“不往听法戒”有开吗?(335-342) 

 纯智法师:什么是“八难”?(335-337) 

 纯智法师:看到他人破戒菩萨应当怎样? 

 纯智法师:看到乞丐为什么一定要施舍呢?(327-330) 

 纯智法师:菩萨以何为体?(323-326) 

 纯智法师:轻戒在经中有几种称名?(31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