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独尊湛现:我们为什么要修这个“空”呢? |
||
|
||
阿弥陀佛,大家好。我们的修行方式,就是先从“空”这方面入手。 这个空,不是指什么也不造作了。可不是,千万不能对此产生误解。 对任何事相内心不执着,在梦中不能求幻。让大家在内心存一个什么思想意识呢? 尘世间的一切都是幻影。万法当体即空。 梦中六趣分明现,醒来不见一法存。 这是我的修行方式,至于别人如何修为,我不去分辩。也不做其它解释。我只看好自家。 我们为什么先从空这一方面开始呢?因为我是想让大家先把妄想静止下来,更不能疑神疑鬼。 在这个期间最重要的就是排除这个疑神疑鬼的这个思维。这个思想意识在我们大家修行当中是最大的一个障碍。也就是说大家所犯的这个通病。 其实这个佛法很简单的,没有什么可复杂,佛在金刚经经典里详细说明,“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就是说我们的身体及一切的造作都是虚幻的。 名闻利养,富贵荣华,山河大地,金银珠宝,父子,夫妻,子女,等等都是无常生灭,所以说千万不能对此有所强烈的执着。 放下恩怨情仇。这都是一个影像而已。 人生的这一过程,只不过是游戏而已,但是千万不能入戏。 既然如此,佛曾告诉我们,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既然皆是幻相,我们就应该把妄想、分别、执着彻底地放下,让心态彻底地安静下来才是。 万法本来即空,我们的内心还有什么可执着、妄想的呢? 想又能起什么作用呢?又能想什么呢? 尘世间本来无一物,没有什么可想。 只是随缘而做,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无论做什么事情,内心绝不会被境所转,如如不动。 无论怎么造作,内心不会被境所困,清清楚楚,明明了了,事来则应,随缘造作,取舍自如。 这就是我们大家修行的主要目的,也是佛所讲的三藏十二部的中心目标,让我们找到真实的自我,我是什么? 来自于自然,回归于自然。 如何回归?心净即归。阿弥陀佛,释桑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