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大安法师:当处寂光何必取舍唯心净土自性弥陀


   日期:2018/3/20 19:2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他首先提出的一个怀疑就是:当处寂光,不需以生灭心作取舍。这样他就说:“我常常听闻到,毗卢遮那……”毗卢遮那就是指法身佛。“法身佛遍一切处,毗卢遮那所在的地方就叫常寂光。”常、寂、光,代表涅槃三德,“常”是法身德,“寂”是解脱德,“光”是般若德。“然后只要证到法身,当下就是常寂光净土,又何必以生灭心,来舍东方的娑婆取西方的净土呢?舍东取西,这是取舍,取舍都是轮回之业,它能得什么呢?”这个说法自古以来都有,现在有人谈玄说妙,也常常会把这个说出来:当下就是常寂光,还求什么西方极乐世界?

  对这个谬见,论主是这样来加以驳正的:这就是叫执理废事,执著这个理性,而废除事相上的修持。这样的过失是很多狂禅,狂慧之流常常犯的毛病。论主就说,你这个谈玄说妙谈何容易!说起来很容易,实际上做不到。常寂光净土虽然从理上说当下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在哪里?西方极乐世界从事相上来说,从我们凡夫的生灭心来说,是在十万亿佛刹之遥远的西方;但是从理体上来说,西方极乐世界就在当处,你只要证到念佛三昧,当下就是极乐世界。但是你要真正现量地证到常寂光净土在当处,这一定要智断究竟。不是你理上说说而已,一定要断见惑、思惑、尘沙惑、无明惑,乃至最后一分生相无明断尽,到了妙觉的果位,圆满证到毗卢遮那的法身,你才能彻底现量亲证。在这个过程当中,藏、通、别、圆——在四教中圆教的修证果位,你再破一品无明证到十住,进一步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这四十一位,共破四十一个无明,这还属于分证。所以天台家讲“六即佛”对我们意义非常重大,就是让我们要知道它是有次第的,虽然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但你不能说你当下就是佛。你有佛性是理上有,但一定要经过观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证即佛的过程,最后到究竟即佛的结果。

  所以,你说你当处即是常寂光,一定要到了究竟即佛的程度——圆证,你才有资格说当处便是寂光。如果你的烦恼一品都没有断,还在说这个大话,就是叫“说食数宝”。就好像我们在59年至61年三年自然灾害期间,都没有饭吃的时候,你还天天想:“我像皇帝一样地有几十道菜、几百道菜。”你说了很多菜谱,你还解决不了你的饥饿问题。“数宝”:有个穷人捡到一个富人家的账本,一看,仓库里面有多少黄金,有多少衣服等,数的是别人宝,你根本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都是别人的东西,你不能亲证,所以说食数宝“不免饥寒而死”,腊月三十到来,还是要轮回不休。所以这个讲大话的人,他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口口说空,步步行有”,现在还有这样的一些习气的人。这是第一个质疑。

  第二个,这个上座比丘就说——这就谈“唯心净土,自性弥陀”的事情,也常常说——他说:“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宗门常谈,不应有错。”对这两句话也要注意。“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这两句话没有错,但问题是我们怎么去理解?这个“心”是指什么心?是真心还是妄心。在佛典当中常常有“心”字,但这个字在不同的语境当中,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有的是指我们的肉团心,有的是指我们的攀缘的心,有的是指我们的妙明觉心。净土是由我们的妙明觉心显现的,娑婆世界是我们污秽的心显现的。

  我们现在念念都不是清净心,显现不了净土,清净心唯有佛一人具足,等觉菩萨以下的众生心都不是很清净,因等觉菩萨还有一分生相无明未断。自性就是实相——无量光、无量寿,所显现的阿弥陀佛。所以论主讲,禅宗的大德常常专门指向理体自性,不是谈事相上的修行。宗门都要指归向上本分,先让学人识得本具的理体佛性。这个理体佛性是清净的、不染一尘的,跟因果、修证、凡圣、生佛都没有关系。清净的理体离开能、所主客体的对待。所以宗门要扫荡,佛来佛斩,魔来魔斩,回归不二的理体。无住、无念、无相,先要让大家理解不生灭的因——理性,再由这个理体起事相上的修因证果,超凡入圣。这就是理要顿悟,事要渐修。

  上座的错误就在于把理和事混淆,知见颠倒。理上的圆融不二,并不妨碍事相上的修因证果。如果像上座师所说,舍东取西为生灭,那实际上你执东废西也是断灭邪见。而且没有成佛之前,所有的行人离不开取舍。你就是说“我不要取舍”,实际上还是没有离开取舍的过程。行人要“择善而固执之”。就好像种子长出芽,芽长出了杆子,杆子长出花,它的全过程都是取舍的过程。你如果断见惑,就舍掉凡夫位落到圣位,你断一品无明就舍“初住”进“二住”,它都是取舍。这就是说,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以及到了成佛的位子还要有一百小劫来修相好正因,这个过程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断一品惑证一分真,全过程都离不开取舍。所以释迦如来愿一切众生快速证到法身理体以及常寂光净土,才劝勉众生执持名号求生极乐世界,以这个舍秽土取净土的取舍,到极乐世界才能够证到不取不舍的法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取舍若极”与“不取舍”亦是平等平等。所以这从理和事方面把它阐释清楚,才是破斥以“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这样的理来否定事修的偏颇。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大安法师       净土)(五明学佛网:大安法师       净土)  

 仁焕法师:如何理解净土法门 

 吕有祥教授:教演天台,行修净土――简述近现代天台宗大师倓 

 杨笑天教授:永明延寿禅师的唯心净土与指方立相 

 杨笑天教授:永明延寿禅师的净土信仰之确立 

 仁焕法师:净土三经与念佛法门 

 杨笑天教授:日本净土宗简介 

 宋立道教授:中国净土理论的开山者昙鸾 

 华方田教授:试论吉藏的净土观 

 仁焕法师:净土法门的特点 

 林克智居士:生活中的佛教 单提向上举扬净土——中峰大师之 

 林克智居士:生活中的佛教 观音法门与念佛求生净土 

 林克智居士:生活中的佛教 净土宗与终极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