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原创

 《十善》心得分享之二


   日期:2018/3/20 21:3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十善》心得分享之二/念佛功夫/改过迁善/伦常落实

  《文钞》与陈锡周书。“念佛之人,必须事事常存忠恕,心心堤防过愆,知过必改,见义勇为,方与佛合”。今天的这一段文字不长。念佛人哪些事与佛相应?这样才在一生的修行当中有意义,临终可以往生。古人欲了解夫子的品行,问其门生,答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这是忠恕二字的出处。忠则不偏,心不偏、不邪。比如昨天所提到的,我在家尽本分,别人不对我尽本分,我就不尽本分了,此曰为偏。为什么?我们心里产生烦恼了,就不做本分事了,这叫偏。

  在家照顾孩子,一个自己的孩子,一个妹妹的孩子,我偏向自孩子,这就更明显了。恕者,原谅别人的过失,原谅到底,反而在自己身上找过失,以为自己没有德行,没有修行。小心谨慎在自己身上找过失,不要犯过失。最严重的过失是什么?家庭教育中的过失,是不用身教。学佛基础上的过失,是重解不重行,这也是今天知识分子的通病,有了解的本事,没有落实的能力。学佛一生只成个通家,看的欢喜,积功累德、趋吉避凶、出六道,生极乐,样样做不到。再有就是老法师常讲的十六个字,不可犯。

  要是论学佛基础的话,五伦关系一定要做到,这是我们做人的基础和本分,要做一个本分人。这与佛气氛相应,老法师常说的,与性德相应。而这里面的难点,就是在逆境的时候仍然做到自己的本分。这就是难点,也可以说是考验。毕竟多数人不懂,不会对你尽本分,这时常常生起的烦恼,要有能力伏住。

  我们心里的佛号要有能力不间断,这就是伏烦恼的要领。外面的一切都是假的,只有内心的佛号才是真的。我们福报不大,要在生活中修这一句佛号,妇女就在做家务中保持佛号不断,即降服烦恼,又能尽本分。佛法世法一道齐行,两不耽误。

  真在这里拿定主意下功夫了,我们的过失,最主要的就是这句佛号怎么不忘掉。这是我们一天里下功夫的第一重点,改过迁善的第一功夫。这个事一旦做到,尽本分,做本分人没问题了,念佛求往生也一起解决了。

  世法离开佛法,烦恼不能伏,尽本分有难度。有难度,本分没尽了,佛法也耽误了。佛法离开世法,我们没有那么大的福报,不顾家,家庭就会出矛盾,两边都出麻烦。

  “如是之人,决定往生。若不如是,则与佛相反,决难感通”。这是世法和佛法最好的融合方法,我记得海贤法师,就是在做事中修行佛法,他给别人做贡献,没有人会障碍他做事,他自己世法和佛法一起解决了。生活有了,佛法也有了。

  这当中以苦为师做到了,寂静修行也有了。真正的寂静就是一个人独修,人多就是讲话、乱心、生烦恼,耽误求往生的这句佛号。

  佛号一旦停了,马上就是染污;信心和愿心马上就滑到零点。信愿一停,往生就成了障碍,这才是根本障碍。解决,就在时时刻刻中提起佛号。

  “勿随嗜欲,不犯诸恶。言色当和,身行当专。动作瞻视,安定徐为。做事仓卒,败悔在后。为之不谛,亡其功夫”。少说话,多做事。佛号不间断,没有烦恼,颜色必定和合。动作要慢,做事要慢,只为保得住一句佛号。一旦佛号保住,做事必然有智慧。

  令人神往!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