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独尊湛现:在修行的道路上千万不要误入歧途 |
||
|
||
要发心在有相之中努力地随缘造作,无论如何造作但是内心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阿弥陀佛,大家好,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又是一个春季的来临。不知不觉又度过了多少个轮回。 我们一定要警示自己。对自己的检验,是否道业上有所进展,也曾步入了佛门,佛号也念了很久,经典也诵了很多,高人也见了很多。 可是呢,内心的境界提高了多少?对事相舍下了多少?烦恼是增还是减?习气转变了多少?自身的境是否转变?等等。 大家要知道,检验自身的环境,就能够了解到自己所修行的程度。也就是说看到了果报,就能够对前因(发心的造作)一目了然。 如是因、果,这是自然规律,如影随形。 如果得到了相应的福报,那么我们的内心也不能执着。因为这些福报也是影像而已,过往烟云,水中之月。 如果自身的环境没有转变,说明自心觉悟的程度不够。 有的人说了,我这些年反复的听经闻法,道理我都了如指掌,我都放下了,什么也不作为了,就是一心修行深心清净。是不是呢? 自欺欺人,这样子的表现,可以把它当成修行的过程,绝不可以误以为终点,到此为止就这么修。 这是偏激的,这不是真正的修行,也就是说这种的修行方式属于小乖,自私自利的修行,放弃了所有的一切。 这是不会有所大成就的,我执甚深,谈何了脱生死。若想真正的有所成就,必须要福慧双修。 何为福慧双修呢? 千万不要选择放弃。而是要发心在有相之中努力地随缘造作,无论如何造作但是内心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是大乘的修为。 放下与放弃这是两种概念,不能错误理解。 修行必须要务实,若想达到了脱轮回苦海的目的,必须在有生之年真枪实弹地去演练。广发菩提心去应对一切。 如同《金刚经》里佛曾告诉我们大家,努力做布施的功德:法布施,色布施,财布施,身布施,无畏布施,等等。 这样千锤百炼做到取舍自如,那么到了用武之时水到渠成,自然的就顺理成章。 否则做不到这些,光说不练,纸上谈兵,到用武之时悔之晚矣。 佛法根本就不起作用,为什么呢? 因为自心没有真正的觉悟。 如果在事相上做不到,发不出这种慈悲的心,菩提心生不起来,同时呢根本谈不上学佛或者信佛。 所以大家发心步入佛门,必须要首先了解佛法的真实的教义。 如同我们驾驶车辆,所去的方向目标不明确,没有办法前行。 首先要把修行的目的弄清楚,然后再有程序地深入。 一定要深入经典,按照佛的引导方向依教奉行,方可了脱六道轮回。 我们大家一定要深刻地觉悟,六道轮回就是如同我们面临着万丈深渊,一步失足,万劫难复。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望众亲早日归来,永脱轮回。 阿弥陀佛,释桑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