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独尊湛现:修行,我执不除,妄心难安 |
||
|
||
阿弥陀佛,大家好。 我为什么再三的唠叨,修行中,要注意实际,实际指的是什么? 指的就是发心布施,做种种的功德,用一颗菩提心去造作,这样才能消除自心的业障,不良习气:贪,嗔,痴,慢,疑;杀,盗,YIN,妄,酒;两舌,恶口,花言巧语,等。 这些业习障碍着自心的清净。这些恶习的根源,主要来自于“我执”。若想达到目的,必须要消除我执。 佛在《金刚经》里面再三地告诉大家,有相的皆为虚妄。所以说,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皆是不可取。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皆是虚妄。 真正的自我是无相,无相无无相。 就是说虽然是无相,但是它能够生万物,能够起到作用。 所以说在修行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每一个细小的环节。 初学到这个期间,存在着很多细小的环节。 从悟道到证道期间,也是存在很多细小的环节。 要是靠自己去行走,自编自演,很容易走偏激。 别说是佛法,就连世间法,每一个行业取得优秀的成果,都需要一个良好的老师,进行对我们的程序引导。 它都有不同程序。这个程序都基本差不多,根据每个人可以灵活的变动。 修行也好,世间法也好,都讲究根基,缘分。 世间法指的是,每一行的艺术,若想把每一行的艺术练得登峰造极,也讲究缘分,根基。世间称为天赋。为什么这样的语言呢? 因为众生不了解什么是轮回,也不知道有轮回。所以说称为“天赋”。其实也同佛门中所讲的“串习”,就是说前世的业习所遗留过来的。 比如,一个人前生是画家,书法家,歌唱家,音乐家等,那么他在转世为人的时候,他们的这些的业习自然就会遗留过来,这就是天赋。 缘分,机缘意义是不同的,缘分是建立在两个条件上。机缘是指时间的巧合。 在修行的过程中主要的,对心态的转变。要以内心为轴,不要对外境的执着。心转,境就转。 为什么说不同的境界,观察同一个事相,所表达的观点却不是同一个了,千差万别。 必须要从内心去下功夫才是。要把自心回归于零点,或者回归于童心。这都是大概作一个比喻而已。真正的纯净要胜于此心。 这个信、愿、行三学很重要。 贪,嗔,痴三毒也绝不可取。 身,口,意三密必须要证。 佛,法,僧三宝必须要亲近。 在修学的过程中,有任何的问题我们要常沟通,或及时沟通。 每个人在修行的途中,因缘不同,根基不同所遇到的境也是不同。我只能分别来对大家引导。 也就是说遇到的情况是不同,想要化解的方法也是有差别的,因人而施教。 阿弥陀佛,释桑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