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独尊湛现:人生中遇到灾难如何化解? |
||
|
||
阿弥陀佛,大家好。 诸位同学都听说过“忏悔”二字,大家一定要了解忏悔的真正的意义。 要听懂,忏悔的目的是为了提示自己,让自己找到错误的根源,然后加以改正,永不再造。 让自心善恶分明,让自心觉醒,从错误到纠正,从纠正到清净。 这是一个程序过程,而不是抓住一个错误不放,把这个念头死死地定在这个错误的观点上。这个执着的念头又形成了一个错误的观念,错上加错。 在修行的期间各个环节都要小心,仔细地体悟。为什么说最好是要依止一个善知识呢? 因为靠自己去觉悟,靠自己去发现,这是很难。自己对此修行的路途很陌生。很容易出现偏差。 比如说,有的人多灾多难。他就问师父,诵什么经能转变?为什么念佛不能转变? 这都是说明自心的无明,功德不够所造成的。就应该努力发心,去给自己积累功德。这样比诵经、念佛,更有效果。 德不配位,必有余殃。必须要时时刻刻发心给自己培养福报,积累德行。 就这么简单的事情都无法理解。念佛诵经与发心做功德,这是两个概念。 所说的意思就是,要想转变自身及家庭的环境,必须要务实发心,及发愿努力照做。 身布施,物质布施,财布施,无畏布施,放生,供灯,供养三宝啊等,必须要发大心,去照做,及大愿,方可化解。 这是属于用功德化解,这是智慧这是属于一箭双雕,一石二鸟,既把功德积累,又把灾难来化解。 有的人很愚痴,不知道去努力发心做功德,宁可荒废流失,也不肯去做功德。 比如,这个事情不该发生,无意中就发生了,损失的经济,如果发心去做功德呢,也就是说这个功德大于这个过失,也就自然地化解了。 有很多的人很节俭,在经济上这么积累那么积累,结果不是身体出现了种种的意外,就是被儿女给讨去,或者天灾人祸造成了流失。 告诉大家,这个财富犹如浮云,这个浮云完全取决于德行所聚集。失去了德行,就是再仔细也是一场空。 若想让自身及家庭美满幸福快乐,必须要时刻发起菩提心和慈悲心,去努力付出照做。这就称为“普同供养”。 有的人问我念什么佛,诵什么经?这不是诵经的事,也不是诵经能解决问题的。 大家不要认为有冤亲债主在惩罚,诵经他们就会离去,菩萨千万不能迷信,不能愚痴。 如是因,如是果,都是自己惩罚自己,自心所现。 不是说在暗中有个债主,来讨债,鬼,神,这都一派胡言乱语。神识不能离开缘,如果没有了这个缘,它是起不了作用的。这个念头必须要打消,谁要是说这种梦话,赶紧敬而远之。 所以说诵经,是让自心明白道理,如何去发心,如何行菩萨道。 念佛是为了让自心无所执着,无所分别,无所妄想。 信,愿,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能喊口号。大家要知道,按照佛法如理地造作,同样子的付出,所得到的不同的成果。 修行必须要按照自然规律而努力去做。 世间万事它们都具有不同的程序,不同的规律,不能背道而行。这样会给自己形成了种种的障碍。 布施是福德,功德是智慧,称为福慧双修。也就是说福德是有为的,功德是无为的。要想成其产业,二者缺一不可。 大家要知道,念佛与诵经,它们是属于在修行过程中,起到一个导航的作用。 要想达到目的地,必须要务实真枪实弹地去照做,不能把意识执着于这个导航上。喊破喉咙,不务实,也是无意义。 阿弥陀佛,释桑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