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中医解释为什么九毒日必须要戒房事? |
||
|
||
在汉族民俗中,农历五月俗称毒月,其中更有九天伤身损气耗精元的日子,就是古代所谓的「九毒日」。九毒日,汉族民俗认为农历五月为毒月。端午之日为九毒日之首。因此端午这天喝雄黄酒,插艾草等辟邪驱毒。农历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以及二五、二六、二七,此九天为 “天地交泰九毒日”及 十四为天地交泰日。以上一共十天。 端午正是九毒日之首,也因此这一天有许多喝雄黄酒、插艾草……等避邪驱毒的仪式,其中都寓有古德智慧经验的传承。 恶五月,仲夏之月,天地化生,勿以极热,勿大汗,勿曝露星宿,皆成恶疾。五月气之成也,肝脏已病,神气不行,火气渐壮,水力衰弱,宜补肾助肺,调理胃气,以顺其时。宜减酸增苦,溢肝补肾,固密精气。卧早起早,慎发泄。戒荤腥;恶五月,多泡些清热解毒的喝,可保持状态,调解运势;恶五月戒杀放生可化解灾祸病痛。 该期间内,所有男女要有三禁:一是严禁杀生!二是严禁邪YIN!三是严禁作恶!这十天内,务必端容肃己,修德净身,清食礼神,否则会损伤人的元气招来不测祸灾。 五月份有「九毒日」,为纵欲大忌,能全月不同房,对身心都有极大的好处。所以古代有习俗,五月让妇女回娘家住一个月。其中的九毒日更要慎重。 此时的节气,乃阴阳相争死生分判之时,宜从农历五月初一芒种节禁起,戒过一月。果能色欲撙节,自可百病消除。今人每多腰腿酸疼,脊肩酸麻,四肢无力,背心发热,咳嗽不止,时而头昏头痛,时而眼花眼痛,秋冬则恶寒怕风,手足发冷,春夏则喉疼目红,腹痛闭痧。正当年壮之时,乃见种种不足之症,推原其故,无不因未能节欲而来。其为病也由渐而深,由微而着,初虽所患尚小,久则酿成大病,不可不畏死而谨守于先也。多欲伤生,断非药饵能补,好色者恃药以恣欲,此亡身之本也。草根树皮之品,万难益髓填精,其能滋补者,不过偏阴偏阳,藉以流通气血,及气血既亏,虽药石亦无从补救。古云「服药百颗,不如一宵独卧」,慎无恃药可补身。 以下是2018年五毒月九毒日及十四天地交泰日农历公历对照表,请千万谨慎这十天,甚至是一整个月。 初毒日:农历五月初五(公历6月18日) 农历五月初六(公历6月19日) 农历五月初七(公历6月20日) 中毒日:农历五月十五(公历6月28日) 农历五月十六(公历6月29日) 农历五月十七(公历6月30日) 末毒日:农历五月二十五(公历7月8日) 农历五月二十六(公历7月9日) 农历五月二十七(公历7月10日) 农历五月十四:四天王巡行,夜子时为天地交泰,性命相关不可犯(公历6月27日) 另:夏至(6月21日)、冬至(12月22日)前后三天也应禁止行房。 第一个是节气中的冬至。古代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冬至这天是真火正伏,真阳就在要起未起之时。这一天又叫“此一年之虚”,意思为冬至这天是人一年中最显虚弱的时候。 第二个年虚是夏至。俗话说:“夏至一阴生。”夏至这一天一阴初起,真水尚微,也是一年中人体偏虚的时候。 冬至和夏至这两天,都是阴阳气机转化的时候,天地之气的运动较为活跃,而人体却处于比较虚弱的状态,所以最好不要在冬至和夏至这两天和前后几天行房,一方面耗损元气,一方面精血质量不均衡,如果怀孕的话,孩子有可能乖戾、怪异。 阴历五月开始整整一个月,请大家在这个月里,多多行善,念念善念,茹素戒YIN,多多放生,念佛诵经,助印!以上转载!强烈推荐大家多多阅读《寿康宝鉴》保身立命戒期表!!! (转载) 消灾免难: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第一功德 学佛为成佛,一心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不怀疑不夹杂,乘佛大愿力决定往生净土 在此忏悔我所犯的一切恶念恶口恶行,忏悔我所犯一切邪YIN重罪;愿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学佛网、转载者、各位读者;此文若有错谬,我皆忏悔,若有功德,普皆回向,愿断恶修善、广积阴德,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持戒念佛、求生净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