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梵、中、英三版《阿弥陀经》对于往生条件的翻译对比,真的是万修万人去!


   日期:2018/6/24 17:3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以下内容摘自中国佛教协会《法音》2015年第7期“净土宗持名念佛的理论与修持探析(作者:朱亚仲)”

  一、持名念佛的来源及影响

  在净土宗十三位祖师中,初祖东晋慧远(334-416)依据的是《般舟三昧经》,侧重于禅观念佛,无论是依据的经典还是念佛的方式,实际上都与后世的净土宗不同;从北魏昙鸾(476-542)开始提倡口称念佛,经隋朝道绰(562-645),至二祖唐朝善导(613-681),以“三经一论”为教材,以“持名念佛”为方式的净土宗宗义和行仪得以完备地组成,所以善导为公认的净土宗实际创立者。

  现在有一种说法,说善导大师是纯正的净土思想,其他祖师的净土思想是不纯正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善导之后,净土宗分化为三流,即:专称佛名的少康流、重悟解的慧远流及教禅戒净兼修的慈愍流,三流都从不同层面继承了善导大师的思想,而且三流的划分也只是应机的差别,并无实质性高下,如同春兰秋菊,各有其美,净土思想同样也并不存在纯正与不纯正之分。

  唐朝中期之前,学习佛教的多是社会上流人士,而昙鸾、道绰和善导开创出的持名念佛,以其简便易行的修持方法,打开了通往民间的大门,奠定了民间佛教的信仰格局,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划时代和里程碑的重要意义。唐武宗灭佛后,不少宗派一蹶不振甚至消亡,但净土宗却呈现出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强大生命力,宋代开始的禅净合流,带动了天台、华严、法相和律宗同归净土。明清以后,净土宗更是一枝独秀,成为中国民众宗教信仰的中心,一句“阿弥陀佛”,不仅是中国佛教的名片,也是中华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二、《阿弥陀经》中的持名念佛

  公元402年,著名译经家鸠摩罗什译出了《佛说阿弥陀经》,该经言简义丰,事理周圆,文辞优美,经中的“执持名号”,成为了持名念佛的有力依据。

  公元650年,高僧玄奘重译了该经,名《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不过知名度和重视程度不及前者。现在笔者将该经中最核心的一段经文,列出两种译文进行对比。

  鸠摩罗什译文中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执持名号,一心不乱”,“是人终时,心不颠倒”,这三点不知难倒了多少净业行人。第一点从字面理解显然是要多善根福德因缘,怎么才算多,多少才算多呢?第二点称念名号要达到没有杂念妄想、禅定至一心不乱的境界,非常难做到。第三点则要你临终前头脑清醒,正念分明,心不颠倒,才能感应弥陀现前,接引往生,问题是谁能知道自己临终前是什么状况呢?

  

1.jpg

 

  玄奘译文中的第一点和鸠摩罗什译文差不多,同样体现出要多善根的含义。第二点“闻已思惟,系念不乱”,已由口称名号转为内心思维,但多少还是有“不乱”的要求在里面。第三点比较令人欣慰,是临终时,佛出现在你面前,慈悲加佑,令你的心不乱,而不是让你自己保持心不乱后,佛才出现在你面前。

  译本间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差异,是因为汉语佛经都是由梵语、巴利语等西域语言翻译而来,不同语言的使用情境是不一样的,翻译后难免产生歧义,并且译者的思维方式、翻译方法、学识等具有个体差异,而博大精深的古汉语又极易衍生出多种解释,所以会呈现出上述现象。

  净土三经的梵文本在国内早已遗失,无法重译,所以净土经文的资源缺陷,上千年来一直困扰着净业行人,这点在《无量寿经》的会集行为中得到充分体现;高僧大德们殚思竭虑地对经文加以诠释,为信众祛除疑虑,扫清障碍,例如莲池大师和蕅益大师均指出,只要称念弥陀名号,就是多善根福德,但对于一些喜欢死执文字的人而言,总是觉得难以释怀,而世尊涅槃前“依法不依人”的叮嘱,更加肯定了明晰经文本意的重要性。

  在全球化进程下,地域和语言的障碍已经不复存在,在尼泊尔等地重新出土的梵文本,为我们弥补净土经文的资源缺陷提供了有力依据。净土三经中,《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的梵文本均已重现,只是梵语在国内属于极其冷门学科,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笔者采用德裔英国著名语言学家、牛津大学教授马克思·缪勒(F.Max Müller 1823-1900)的梵英译本,对相关经文段落进行对比,英语相对于古汉语而言要简单的多,更便于准确的理解。

  缪勒教授是西方学术界公认的梵语大师,他对印度宗教、神话、哲学、语言等都有深湛的研究,也是西方学术领域中印度研究与宗教比较等学科的奠基者之一,净土经文的译本收录于其主编的《The Sacred Books of the East》第49册,上述经文,在缪勒译本中如下:

  Beings are not born in that Buddha country of the Tathagata Amitayus as a reward and result of good works

 performed in this present life.No, whatever son or daughter of a family shall hear the name of the blessed 

Amitayus, the Tathagata, and having heard it, shall keep it in mind, and with thoughts undisturbed shall keep it

 in mind for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or seven nights—when that son or daughter of a family comes to die, then that Amitayus, the Tathagata, surrounded by an 

assembly of disciples and followed by a host of Bodhisattvas, will stand before them at their hour of death, and 

they will depart this life with tranquil minds. After their death they will be born in the world Sukhavati in the

 Buddha country of the same Amitayus, the Tathagata.[1]

  笔者将其翻译成汉语:

  众生不因今世所做之善行而得生彼国。不,任何一位善男子、善女人,只要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并牢记于心,这样的心持续一、二、三、四、五、六或七个夜晚不被打扰——这样的善男子、善女人临寿终时,被许多菩萨和弟子围绕着的阿弥陀佛将出现在他们面前,他们会以平静安详的心情去世。在他们去世后将出生于阿弥陀佛的极乐国土。

  从缪勒的译本可以看出,“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被译为“不因今世所做之善行”,根本不存在善根福德多少的问题,缪勒显然知道他与中国译经家在这段译文上的分歧,因此用了很长一段注释,来解释为什么这样翻译。

  “执持名号,一心不乱”,被缪勒译为“听到名号并牢记于心,持续一段时间不被打扰”,是要我们在思维意识层面来领悟名号功德,并且愿意往生的想法持续一段时间不改变,这一段时间在经文中表现为一日到七日,这是一种虚数表示法,就是让你尽其形寿而不要改变,如果你只有三天的寿命,往生的愿心就维持三天;如果你还有三十年的寿命,愿心就维持三十年。

  笔者再从教理上解释下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分为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念佛功夫成片是伏住见思惑,事一心不乱是破除了见思惑,理一心不乱是开始破除无明惑。以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为例,大师临终发愿往生极乐,告诉弟子证入五品,圆五品就是达到了伏住见思惑,但还没有破除见思惑。连智者大师这样千年一见的高僧,尚且达不到事一心不乱,可见此类“念佛到功夫成片、一心不乱,才能往生”的说法,是完全不合法义的,照这个标准,净土宗不是万人修、万人去,而是万人修、没人去。

  关于弥陀临终接引,缪勒的翻译和玄奘大师是一样的意思,是佛先出现在净业行人面前,由于看到了佛出现在面前,所以净业行人会以平静安详的心情去世,然后往生到极乐净土。

  如上,从这段经文对比解释中,我们看到,往生并没有什么条件和要求,只要你具备真实的信愿心,就可以往生。

  三、《无量寿经》中的持名念佛

  《无量寿经》有十二种译本,现存五种,康僧铠译本文辞详瞻、义理圆足,故古来高僧大德多以此译本为准,其他译本为参考,五种译本其实都有相对不足之处,在梵文原本已遗失的前提下,从宋代开始至今,有四位在家大德对该经进行了会集,希望会集出一个尽善尽美的译本,发心虽好,只可惜是行不通的。

  举例说明,假设读者对笔者翻译的缪勒译本不满意,会怎么做呢?很简单,如果你英语较好,你会自己翻译;如果你英语不好,你会找一个你认为英语好的人来帮你翻译,这才是可行的方法。而会集就好比又有甲乙两个人将缪勒译本翻译成汉语,你把甲乙和笔者的三种译文摊在桌上,在完全不看英文原文的前提下,凭自己的主观感觉,从甲的译文里挑一句,从乙的译文里挑一句,再从笔者的译文里挑一句,按照这种方法,拼凑出一种新译文,拼凑过程中觉得哪里不合适,再凭感觉做一些增减和修改。这种会集行为,逻辑是荒谬的,方法是错误的,结果自然也是漏洞百出。

  对照现存五种汉译本的逻辑结构和段落内容还可以发现,它们并非从同一个梵文本翻译而来,在这种背景下,依然强行予以会集,确实是一种非常不明智的行为,可以说是好心办坏事,而现在有些出家法师,却对这样的会集本推崇备至,照着这样的本子来讲经,这就好像老师拿着错误的教材来讲课一样,讲的再好,依然是错!

  《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持名念佛在十八愿,康僧铠译本中,愿文是: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念”字在汉语里,有两种意思:一是心念,思维意识层面的思念、忆念;二是口念,运用语言来诵念。这里的“乃至十念”是哪种意思呢?

  善导大师两次注解了十八愿,《观念法门》云:“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字,下至十声;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往生礼赞》云:“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从上可以看出,善导大师认为“乃至十念”是口念佛号十声,至此以后,历代祖师均沿用了这个解释,而笔者根据经文对比认为,十八愿中的“念”,应该是心念的意思,指的是思维意识层面,但是笔者并不认为善导大师曲解了经文,而认为是一种善巧方便说,这一点会在后面持名念佛的论证部分予以分析说明。

  现代学术界亦有和笔者持相同观点的,陈扬炯先生指出:念佛的“念”,又作“忆”,是对所缘之事明白记忆而不使忘失的精神作用。汉译为“念”,从心,是很确切的,本就指的是心中的忆想活动。”[2]在谈到十八愿时,陈先生认为:这里所说的“十念”,并没有说是口念佛名之“念”,说的是以观想念佛为主的念佛三昧之“念”。[3]

  我们现在从经文中寻找依据。在五种汉译本中,有一个翻译精确度最高的译本被长期忽略,那就是唐代菩提流志的《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蕅益大师非常认可这个译本,印光大师也赞其文理俱好。在该译本中的愿文是:

  若我证得无上觉时,余佛刹中诸有情类,闻我名已,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菩提。唯除造无间恶业、诽谤正法及诸圣人。

  从“心心回向愿生我国”,可以看出是心念而非口念,笔者再次对照缪勒译本:

  O Bhagavat, if those beings who in immeasurable and innumerable Buddha countries, after they have heard my 

name, when I shall have obtained Bodhi, should direct their thought to be born in that Buddha country of mine, 

and should for that purpose bring their stock of merit to maturity, if these should not be born in that Buddha

 country, even those who have only ten times repeated the thought (of that Buddha country), barring always 

those beings who have committed the (five) Anantarya sins, and who have caused an obstruction and abuse of

 the good Law, then may I not obtain the highest perfect knowledge.[4]

  汉语译文:

  世尊啊!无量无边、不可胜数的佛国众生,在我证得菩提之后,闻我名号,以圆满修德为目的而愿生我国,这样的想法即使只重复十次,若不能往生到我的佛国,我就不取无上正觉,除非他们犯了五逆之罪或诽谤正法。

  从译文中明显看出,“乃至十念”是“这样的想法即使只重复十次”,是在思维层面的,并不是口念名号。“for that purpose bring their stock of merit to maturity”,笔者将其译为:“以圆满修德为目的”,我们往生的目的,就是去圆满自己的修德,好开显出自身的性德,然后去普度众生。所以净土宗与神教是有本质区别的,你去极乐,不是去享福,而是要在那里精进修行的,这点和天堂的终极享乐主义思想完全不同。

  再看一下十八愿的成就文,康僧铠译本中是: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菩提流志译本是:

  何以故?他方佛国所有众生,闻无量寿如来名号,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欢喜爱乐,所有善根回向愿生无量寿国者,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除五无间、诽毁正法及谤圣者。

  缪勒译本中,成就文是:

  And why? Because all beings who hear the name of the blessed Amitabha, and having heared it, raise their 

thought with joyful longing, even for once only, will not turn away again from the highest perfect knowledge.[5]

  汉语译为:

  为什么呢?因为所有听到阿弥陀佛名号的众生,听到后生起欣喜渴望之心,即使只有一念,他们就将不再退转于无上正觉。

  如上,从十八愿及其成就文中可以得知,只要你真心信仰,全盘接受弥陀无条件的摄生之愿,就可以往生。

  要说明的是,比较几种译本,并不是为了比较翻译的好坏优劣,只是在我们无力阅读梵文原本的前提下,退而求其次的一种方法而已,通过比较,可以更清晰的显现经文的原意,而你明白原意后再去返视各个译本,就发现无论哪位大师,翻译的都很好,都做到了佛法义理与中华文化的完美结合,只是某些地方,不再是我们原先理解的意思而已。

  四、《观无量寿经》中的持名念佛

  《观经》的经文并不长,但由于缺乏一条清晰的脉络,所以难以窥其堂奥,故而善导大师为此经注疏,在注解经文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后来该注疏流传到日本,法然将其作为重要依据而开创了日本净土宗。

  持名念佛出现在下品往生文中,下品上生中,“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下品下生中,“‘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归命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

  在流通分里,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作为全经的总结性论述,肯定了持名念佛的重要性。不过在该句的前面,还有一段话:“汝当受持,毋令忘失。行此三昧者,现身得见无量寿佛及二大士……何况忆念!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生诸佛家。”这里说的念佛,显然就不是持名念佛了。

  在上品上生文中,提到了“六念”,释迦佛在《阿含经》中解释为忆念佛、法、僧、戒、施、天。所以“六念”中的念佛,也不是持名念佛,而是忆念观想念佛。

  九品往生之前,世尊又详细地描述了十三观,从简单的日想观开始,越来越复杂,从极乐的依报庄严逐渐观到佛菩萨的身相庄严,当然并不是修完十三观后才能成就,经中所言,第三观成后,必能往生;第八观成后,能现世证得念佛三昧。在世尊讲述十三观的过程中,三次嘱咐阿难将其内容受持流通,显然世尊非常重视十三观。

  在十三观之前,世尊指出了修行净业的正因——净业三福。既是正因,当然重要。再往前就是该经的缘起,一段故事性的描述。

  这样看完经文后,发现确实很难把握住重点,一些高僧大德认为重点在持名念佛,这点是值得商榷的,以最后一句叮嘱“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来推翻前面几次叮嘱;以最后一个重点“持名念佛”来否定前面几个重点,既不合文义,亦不合逻辑,而且以流通分来取代正宗分,同样也不符合佛经的行文结构,所以从经文中,并不能明确推导出持名念佛为全经重点这个结论。

  笔者这里提出自己的个人观点,供读者参考。笔者认为,《观经》的核心思想可以用“一个中心、一条主线、一个要点、一层深义”来表述。“一个中心”,指的是观经的中心思想是:往生靠的是弥陀的愿力,而不是靠你自己的能力。不论罪福,真信切愿,乘佛愿力,定能往生!

  “一条主线”指的是十六观的修行均以“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为前提,“三心”出现在上品上生文中,上品上生在经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前十三观,下启后三观,“三心”这条主线把看似没关系的前十三观和后三观连在了一起,善导大师亦以此“三心”说,构建了净土宗教理。

  “一个要点”指的是《观经》的要点在净业三福。净业三福被释迦佛定义为修行净业的正因,三福的修行分布在上品和中品,决定了你往生品位的高下,所以把它定义为要点,既合经义,亦合情理。你能不能往生,靠的是弥陀的愿力;往生后品位的高下,靠的是你今世净业三福的修持。以念佛次数多少或功夫深浅来决定往生品位高下的说法,并不是释迦佛的观点,而是后世高僧大德劝导众生念佛的方便说;至于不经九品往生而直取佛果的说法,则是日本真宗曲解善导大师的本意而臆想编造出来的歪理邪说,不可信之!

  “一层深义”指的是下品下生的五逆恶人往生所蕴含的深义。大部分人都是从弥陀的大慈悲心、持名念佛和名号功德的利益这几个层面来理解,这当然是正确的,但笔者将尝试用空性来诠释其深义,希望能给读者些许启发。

  空性是佛法的核心思想与不共之理论,是可以作为实证的唯一标准。《中论·观作作者品》有偈云:“若堕于无因,则无因无果。无作无作者,无所用作法。若无作等法,则无有罪福。罪福等无故,罪福报亦无。若无罪福报,亦无大涅槃。诸可有所作,皆空无有果。”意思是:罪福无因,业报无果;无生死业,无大涅槃。作业的人和所作的业都是空无自性,所以果报也同样是空无自性。

  国人比较熟悉的《心经》,中心思想就是空性。玄奘译本中云:“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这段经文从认识空性开始,逐层超越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十二因缘(缘觉乘)、四谛(声闻乘)、六波罗蜜多(大乘菩萨道),回归到彻底空性。

  从彻底空性的角度来看,罪与福、善与恶、增与减、无明与无明尽等两方面的对立都是不存在的,一切都是平等的实相,在彻底空性的平等实相里,根本就不存在好人与恶人之分,既然不存在,又怎么会因为是恶人而不能往生呢?当他一念至诚心与弥陀本愿相合,自然可以往生。至于带业往生和消业往生的争论,同样也是没有意义的,罪也好,业也罢,都是在我们凡夫这边说的,在弥陀那边,都是不存在的。

  分析到这里,相信有些读者已经难以理解了,照这种说法,善恶有报的因果观岂不是被颠覆了?那也不用行善,可以大胆的作恶了?不是这样的。诸法虽是自性空,但不等同于断灭空,仍有世间罪福因果业报;空性既不会破世间业力流转之果报,也不会破出世间断惑证真之解脱,好比以刀斫空,终无所伤,正如《大智度论》第三十八卷云:

  佛法中诸法毕竟空,而亦不断灭;生死虽相续,而亦不是常;无量阿僧祇劫业因缘,虽过去亦能生果报而不灭,是为微妙难知,若诸法都空者,此品中不应说往生,何有智者,前后相违?若死生相实有,云何言毕竟空?但为除诸法中爱着,邪见颠倒故,说毕竟空,不为破后世故说。

  理解了上述的道理,再来看日本真宗的“恶人正机说”(弥陀摄受的主要对象是造罪的恶人),就会发现是多么的肤浅与幼稚!所以学习净土宗,还是要多学习些教理。广学大藏经,不改弥陀行!有些人讲解净土宗,广度不够,深度不足,横着说竖着说,就是那几句,佛力不可思议,名号功德不可思议,一切都是不可思议,一切都往佛那边说,反正我们也见不着佛的面,也没法去核实。

  佛力和名号功德确实不可思议,但佛是不能改变众生的因果和业力的,如果不是众生自身本具佛性,弥陀也不能把你接去极乐!所以信心既要建立在佛身上,也要建立在自己身上。蕅益大师说:“念佛工夫,只贵真实信心。第一要信我是未成之佛,弥陀是已成之佛,其体无二。”[6]

  从佛法的角度来说,一切法都是佛法,众生法与心法都是当下具足实相,与诸佛所证的妙觉果海同出一辙,站在诸法实相的高度来看,一切法都是即空、即假、即中的,所以弥陀绝不是你心外的佛,而是你自心的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你要能信自己是未成之佛并且敢于承担,那么你与包括弥陀在内的十方一切诸佛初发心就是一样的。从你真如本性发出的信心,才是真信、正信、智信,而不是假信、偏信、迷信。

  现在一些净业行人,偏激地把净土法门理解到纯他力方向,心外求法,只去仰信心外的弥陀和净土,过度地尊仰佛菩萨而轻视众生,轻视众生的同时又反向神化了弥陀,以凡夫激情取代佛法共通性修持,偏离了大乘的理体,走到了神教的方向。除非你宿世善根极其深厚,否则这样建立起的信愿心,既不可能维持长久,也不可能很牢靠,好比一栋没打地基就建起来的高楼,一般人不敢进去住的,不用等地震,大风一刮可能就倒了!

  而又有一些净业行人,以为自体本具自性弥陀,就自己去求生唯心净土,这种想法无异于自掘坟墓!你自己是绝对没有这个能力的。往生的能力,你要百分之百的靠弥陀,一心归命,通身靠倒在弥陀那边;但往生的主动权,则百分之百掌握在你自己手里。要知道诸佛是众生心内之诸佛,众生是诸佛心内之众生,二者有同一的理体,平等而无差异,具有互相观照的天然本性,往生不存难易,不由外觅,乃是份内之事。正如传灯大师在《净土生无生论》中说:“故弥陀即我心,我心即弥陀。未举念时,早已成就。才举心念,即便圆成。感应道交,为有此理。故念佛人,功不唐捐。”

  所以弥陀与净土既在心内也在心外,心内就是心外,心外也是心内,都是相对而言的。我们既要知道自己很尊贵(自体具足自性弥陀,是未成之佛),又要知道自己很卑微(目前是宿业缠身的凡夫,靠自力难出轮回)。理论上要承担起是自性弥陀接引你去唯心净土,行持上却要虔诚的祈愿十万亿佛土外的弥陀来接引你去十万亿佛土外的净土,两者并不矛盾,这样才符合大乘佛法中庸理性和中道圆融的思想。

  五、持名念佛成立的论证

  如前所述,仅依净土三经难以论证出持名念佛方法的成立,所以我们现在从其倡导者和创立者——昙鸾、道绰和善导三位大师的著作和思想中来寻找依据和答案。

  昙鸾的持名念佛理论除了来源于《无量寿经》和《往生论》外,还有一个重要依据是龙树菩萨的《十住毗婆沙论》,但昙鸾对论中的思想做了进一步的发挥和论证,故而其结论并不等同于龙树菩萨,不过论中确实也明确的提到一点:“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常应忆念。”

  

2.jpg

 

  其实佛经中有诸多论述到持名念佛功德利益的,笔者从中选择了一些,作为持名念佛理论的补充:

  昙鸾开创了二道(难行道、易行道)二力(自力、他力)说,将其作为判教依据,他指出弥陀名号具有咒语的神秘力量,并把念佛分为心念与口念且认为两者效果相同,但凡夫心犹野马,识剧猿猴,驰骋六尘,不暂停息,所以心念并不容易,而口念则要方便的多,从而开创了持名念佛的修持方法。

  道绰继承了昙鸾的二道二力说,开创了圣道门与净土门,《安乐集》中说:“何为圣道门?于娑婆世界凭自力,断惑证理,入圣得果之法,名为圣道门。何为净土门?称念名号,乘佛本愿,往生净土,入圣得果的教门,称为净土门。”

  持名念佛在继承昙鸾与道绰思想的善导手中,正式确定为净土宗的主要修持方法,在《观经四帖疏》中善导说:“今此观经中十声称佛,即有十愿十行具足。云何具足?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在疏中,善导也解释了念佛的深层次含义:“言‘念佛’者,即专念阿弥陀佛口业功德、身业功德、意业功德。一切诸佛亦如是。又,一心专念诸佛所证之法,并诸眷属菩萨僧。又,念诸佛之戒,及念过去诸佛、现在菩萨等难作能作、难舍能舍、内舍外舍、内外舍。此等菩萨,但欲念法,不惜身财。行者等既念知此事,即须常作仰学前贤后圣舍身命意也。”从这还可以看出,善导大师认为念佛者应尽可能地仰学大乘菩萨道的诸行,而不是像某些人说的,只念佛,其他都不做。

  在《往生礼赞》中,善导大师自设宾主,进一步解释了持名念佛的原因:“问曰:何故不令作观,直遣专称名字者,有何意也?答曰:乃由众生障重,境细心粗,识扬神飞,观难成就也。是以大圣悲怜,直劝专称名字,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

  通过上述论证可以看出,在净土三经中,念佛的本意是偏重于思想意识层面的,但众生的心识散乱,杂念纷纷,难以为之,同时思想也是很抽象的,怎么忆念呢?忆念什么呢?不太具有可操作性。而口称名号则极其简便,童叟皆可行之,由思维导引口称,再由口称强化思维,且持名念佛本具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利益,因此,善导大师以卓越超人的宗教洞见,确立了口称弥陀名号为净土宗主要修持方法,是相当善巧方便的。

  六、持名念佛修持的研讨

  自从持名念佛的方法被确定后,后世祖师无一更改,但一句佛号的背后却被赋予了不同的理论作为支撑,而理论的不清楚、不统一,则易造成盲修瞎练,其结果就是念佛者多如牛毛,往生者少如牛角,万修万人去,似乎只是传说,这值得我们高度重视与反思。

  除了自身教理难思难解外,学术界的不重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净土宗的学术地位和其兴盛程度完全成反比,学术界关注较少的原因可能是认为一句佛号比较简单,缺乏深邃的哲理与内涵,但事实上,简单表象的背后,往往都有复杂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思想基础,净土宗教理从广度到深度,都不逊于佛教的任何一宗,也唯有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才能支撑起持名念佛这种极其简易的修行之法。而为数不多的学术研究又基本都集中在社会、历史、文化这几个领域,对最核心的教理和修持,则是敬而远之,避而不谈,正因为大家都不去研究,所以造成了各说各话,甚至相互否定的一些观点,以下面两种最具代表性。

  一种观点认为,净土法门是非常低劣的法门,把它和大妈跳的广场舞划到一个档次里,打不好太极,练不好瑜伽,只好去跳广场舞了;参不了禅,学不了教,修不成密,只好去念佛了。这是对大乘佛法认知太少造成的误解。《大乘入楞伽经》卷六云:“十方诸刹土,众生菩萨中,所有法报佛,化身及变化,皆从无量寿,极乐界中出。”由此可见,净土法门是多么的重要,所以念佛成佛,并不是空话,释迦牟尼也是念佛成佛的,《佛说观佛三昧海经》云:“佛告阿难:汝今善持,慎勿忘失。过去未来,三世诸佛,是诸世尊,皆说如是念佛三昧。我与贤劫诸大菩萨,因是念佛三昧力故,得一切智威神自在。如是十方无量诸佛,皆由此法成三菩提。”

  而另一种观点却把弥陀名号当成了超级无敌的大咒语,包治百病的万灵丹。“生病了不用看病吃药,念佛就能把病治好了;将《无量寿经》念上三千遍,你就能收到弥陀的消息了”。如此看似信心满满,却又外道味十足的说辞,不仅败坏了净土法门,也让佛教背上迷信的污点。

  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对教理的学习,从正法中建立对弥陀的正见,通过对教理的认知而生起如实的观照。净土宗历来是重行持不重教理,行持中又重念佛而不重净业三福,这点现在需要修正一下。可能一些净业行人会把善导大师搬出来当挡箭牌,因为大师说了一向专念弥陀名号,可是大师说了很多,为什么只记得这一句呢?大师在强调持名念佛的同时,对包含教理在内的净业三福也是很重视的,《观经四帖疏》中云:“言读诵大乘者,此明经教,喻之如镜,数读数寻,开发智慧。若智慧眼开,即能厌苦欣乐、涅槃等也。”善导大师不也认为学习教理能开发智慧,明解脱之道吗?

  契理与契机是佛法的重要特征,每一位祖师都会受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等因素所影响,所以讲法时既要契合佛法真义,又要适应其所生活的时代和民众。在善导大师所生活的年代里,文盲占据着相当高的比例,普通民众很少能接受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师会很强调教理的学习吗?当然不会!白云苍狗,物换星移,当我们穿越千百年的时光去追寻先辈的思想时,一定要得意忘言,把握住其思想精髓,而不要死在文字上和哪句话上,这才是对先辈思想真正的尊重与继承。

  现在我们来探讨修持方法,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他力本愿思想是净土宗教理的核心思想,也是净土宗区别于他宗的最显著特征,但是很容易被轻视或曲解。日本人曲解为纯他力,纯他力修行好比手抓空气、脚踏空步,结果往往也是镜中之花、水中之月,因为外因需要内因的转换才能有效果,他力也要靠自力的承担才能起作用。

  国人则普遍轻视他力思想,把自力放在第一位,自他二力的修行,靠自己的努力去念佛、修福德,甚至去证一心不乱,自己努力后再去和佛感应,再靠上佛的力量,只可惜释迦佛没说念多少佛、修多少德才够去极乐,没有量化的标准,你努力到什么程度才行呢?至于一心不乱,则基本上一辈子都达不到,这样就容易导致信心不足或退失,然后再去靠佛力,靠得也晃晃悠悠,以至于不能往生或往生到边地疑城。

  因此笔者提出他自二力的修持方法[7],把佛力放第一位,往生百分之百靠佛力,这是他力本愿思想,但同时也要以自力来承担和转化他力,把他力落到实处,自力指的是自性念佛和修净业三福。这样修持,既抓住了他力本愿,亦符合佛法的自证之道,真正体现出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的殊胜之处。

  持名念佛要以口称弥陀名号,引发内心思维,激发虔诚信愿为目的,念佛的主要作用是增强你往生的信愿心,此外还有消业障和获得一些现世利益的功效。但如果你天天叭叭不停的念佛号,信愿心却没有增强,那意义也不是很大,所以不要为了念佛而念佛,更不要刻意追求念佛的数量和时间。信愿与持名是辗转增胜的,当你的信愿心增强后,你就会愿意花更多时间去念佛,而你越多念佛,你的信愿心就会越强越坚固,这种良性循环,才是修行者需要把握的方向。

  持名念佛的方法建议以自性念佛为主,散心念佛为辅。散心是相对于一心不乱而言的,散心不等于有口无心,更不等于胡思乱想,如果你一边念佛,一边想着功名利禄、饮食男女,这样念佛对增强你的信愿心,作用是很有限的,所以散心念佛,也要至诚恳切,认认真真的念。不论采用何种念佛方法,有妄想杂念时都不必在意,尽量把注意力集中到念佛或佛号上即可。

  自性念佛是指字字清楚,句句不乱,耳听心入、自念自听的念佛,这样会逐渐把被五欲六尘污染的心转化为清净心,以清净心念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便是修梵行;你一念清净心念出自性弥陀,自性弥陀与十万亿佛土外弥陀相互感应,感应交道不从心外而得,虽口称弥陀名号,亦是在念自性佛,便是弥陀念弥陀;精进念佛,时时摄心,念念归真,即可渐渐进入空明无碍的境界,开显出清净的庄严妙果,证得三昧后,则娑婆印坏,净业文成,虽形寿未尽,已迳登极乐矣!

  七、结 语

  众生不因今世所做之善行而得生彼国!弥陀没有为往生设置任何障碍,以无限慈悲摄受十方众生,但是并不意味着众生可以弃善扬恶。一个不信因果,不信善恶有报的人,会真的相信弥陀和极乐的存在吗?一个虚伪狡诈、冷漠无情的人,会把自己的一颗至诚心交给弥陀吗?一个骄奢淫逸、利欲熏心的人,会真的愿意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吗?至诚心、信心、愿心不具足,你能往生吗?所以莲池大师说有三种念佛人不能往生,第一种就是心怀不善的人。

  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8]。太虚大师倡导人间佛教,建设人间净土的思想,对净土宗今日之传承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净业行人应在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同时,把人间佛教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在一起,为构建和谐之社会、人间之净土,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市政协)

  【注 释】

  [1] F.Max Müller(马克思·缪勒)主编 : 《The Sacred Books of the East》第49册,At The Clarendon Press,1894年,Part II,2,第98、99。

  [2][3]陈扬炯著:《中国净土宗通史》,凤凰出版社,2008年,第67页,第141页。

  [4][5]F.Max Müller(马克思·缪勒)主编 : 《The Sacred Books of the East》第49册,At The Clarendon Press,1894年,Part II,1 第15,第45页。

  [6]《灵峰宗论》卷第二之一,法语一,示法源。

  [7]参见拙论 “净土宗他自二力念佛法门”, 《法音》,2015年3期。

  [8]《增一阿含经》卷第二十六。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道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愿以此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文章作者、所有读者,皆离苦得乐、破迷开悟,早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修成佛果!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阿弥陀经       往生条件)(五明学佛网:阿弥陀经       往生条件)  

 刘元春教授:信愿行:完美人生之路——重读《<阿弥陀经>宗 

 大安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 第一讲 

 大安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 第二讲 

 大安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 第三讲 

 大安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 第四讲 

 大安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 第五讲 

 大安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 第六讲 

 大安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 第七讲 

 大安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 第八讲 

 大安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 第九讲 

 大安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 第十讲 

 大安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 第十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