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心灵的归宿究竟的依靠


   日期:2018/7/13 18:0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心灵的归宿 究竟的依靠

  我出生于六十年代,自小所受的都是唯物主义教育。32岁时我来到深圳,在一家私营企业工作,因公司组织的培训课程里蕴涵大量的佛教思想,而在不知不觉中深受佛法的影响。

  之后我结交了一位虔诚的信佛的朋友,经常随着佛友去寺院烧香磕头,祈求菩萨保佑、赐福,并捐钱做功德。但这样烧香磕头的行为只能给我一时的心里安慰,并不能从根本上帮我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非常庆幸,在我寻找佛法真理、亲近三宝的过程中,有机会接触到三级修学。至此,我的心终于找到了归宿。

  加入三级修学一个多月,我学习了《信仰篇》。导师以层层递进的方式让我深刻认识到,佛教信仰对我解脱烦恼、获得究竟幸福的重要性,纠正了我对佛教的误解,让我建立了正信的佛教信仰。

  以下六点是我学习后调整的观念:

  一、知道了佛不是神。佛陀是觉者,他亲证宇宙人生真相,发现万物都遵循着因缘因果的规律,并非由主宰神决定。佛教认为:每个生命都具有潜在的、佛菩萨那样的高尚品质。活着的意义,就在于了解并开发自身潜在的高尚品质。唯有这样,我们才有能力完成生命版本的升级,才有能力给众生究竟而长久的帮助,这正是佛教所说的自觉觉他,自利利他。

  二、认识到不能把人导向觉悟、智慧和真理的信仰,皆可称为迷信;正信健康的宗教信仰能帮助我们找到人生的究竟归宿;信仰所关注的是人生大事,包括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包括对人生价值和生命自我的认识,也包括心灵的关怀及烦恼的解脱;正信能把人导向觉悟、智慧和真理,只要这个世界还不完美,还存在种种苦难,种种缺陷,宗教信仰就有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三、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好人的标准。从佛教的角度来说,能够依五戒十善生活,是人天乘的标准;能够断除贪、嗔、痴,是解脱道的标准;能够自觉觉他、自利利他,是菩萨道的标准;而圆满断德、悲德、智德的佛陀,才是最究竟的好人。佛教信仰不仅为我们界定是非善恶的标准,更为我们指明完善道德的途径,能够帮助我们成为具有深度和纯度的好人。

  四、以前我相信算命的,听到哪儿有灵验的算命,就想去算一下,遇到不开心的事,会怨天尤人。通过学习,我深深明白了命运是“如是因感如是果”,都是自己过去生的积累。改变命运要重视当下身、语、意三业,修善止恶,将自己的生命轨迹导向圣贤的方向。

  五、一切烦恼、纷争都因“我执”而起。无论身体还是情绪,都不具有永恒不变的内涵,都不能代表真正的我。我们生活在共同的世界,但又同时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活在自己的情绪中。没有独存不变的我,一切都是条件决定。以智慧进行观照,认清很多情绪不过是内心的恶性肿瘤,是内心漂浮的影像,就不会一头栽入其中,成为被其操控的傀儡。

  六、通过学习,深刻明白了苦、空、无常、无我的真理。佛教透过现象做出的本质判断——苦是人生的本质,而快乐只是对痛苦的一种缓解。任何一种快乐都有痛苦与之对应。痛苦有多少,由缓解痛苦所带来的快乐就有多少。人生苦的根源就在于生命的迷惑,欲望太多,烦恼太多。唯有消除内心的恶性需求及烦恼,才能从源头解决痛苦,成就解脱自在的人生。

  通过一个多月的修学,我深信因果和轮回;深信世上本无事,皆因我执起;深信修身不如修心。遇事我不再急着求助,而是先检讨自己,避免意气用事,错上加错;生活中,我不再无故训斥孩子们,也不再埋怨家人。

  自加入三级修学,我没有对周围的人产生不满或生气过,当心里有不好的情绪冒头时,能自觉地提醒自己,觉察力增强了许多。用佛法智慧去观察生活中的事件,发现都与佛法智慧相一致,因而没有必要生起情绪。这样处理问题时就会游刃有余。

  我知道了“因上努力,果上随缘”,不再强求外部环境一切如意,明白了外求的一切都是附加赠品,唯有具备自信、开放、包容,并能时时自省内心,才是快乐的根本。

  通过修学,我开始正视自己之前生活中的不良习惯,经过两次调整,多日实践,我改变了晚睡晚起的习惯。6点定时铃声响起,我只缓5分钟就清醒下床,虽然有时也想再多睡一会,但心里立即警醒自己:修学要老实,你都人生过半了,又体弱多病,算算就是活到70岁,除去吃喝拉撒睡,你哪还有时间懈怠?于是生起紧迫感。

  好的习惯一定需要强化和坚持。整理好床铺、洗漱后就开始安坐恭听《慈经》,然后出门运动一小时。9点至10点学习法义,并读诵“八步骤三种禅修”应用对照表,整个过程充满法喜和正能量。

  一个多月的学习,让我深深体会到三级修学模式的殊胜。我原本自认学习佛法多年,基础应该不差,有求快求深的想法。但在听到老学员对同喜班课程重要性的感悟,甚至于因没学好、没有达到心态的转变而不得不停课的反思时,我的触动很大。这些经验和教训促使我安住当下,不急于求成。

  同喜班的课程看似简单,实则精深。是导师融会三十多年的学修所证和二十多年的弘法经验,专门针对现代学人的特点而施设。课程与我们的生活最为贴近,如不脚踏实地落实于心行,以后的修学一定会受影响。

  三级修学让我拥有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师兄。每天两小时的自修,每周两次共修,在良好的氛围下学习佛法,心中是那么的欢喜。我们互帮互助,分享交流,每一次的鼓掌、每一次的欢笑都是发自真心的鼓励和赞叹,真是法喜充满!

  通过共修,我发现了自身的很多不足。我要鞭策自己严格遵照十八字方针修学,不敷衍、不自欺,努力精进。今后,我要更加珍惜修学佛法的因缘,安住当下,争取多分享,用法供养师兄们。

  感恩三级修学!感恩济群法师!感恩师兄们的陪伴!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心灵       依靠)(五明学佛网:心灵       依靠)  

 仁焕法师:寺庙是心灵教育的学校 

 仁焕法师:皈命极乐是生命的依靠 

 仁焕法师:要重视心灵的教育与修养 

 仁焕法师:心灵与身体的关系 

 仁焕法师:生命之间要相互依靠 

 仁焕法师:知恩,生命才有依靠 

 吴汝钧教授:《维摩经》疏所反映的智者大师的心灵哲学 七、 

 吴汝钧教授:《维摩经》疏所反映的智者大师的心灵哲学 六、 

 吴汝钧教授:《维摩经》疏所反映的智者大师的心灵哲学 五、 

 吴汝钧教授:《维摩经》疏所反映的智者大师的心灵哲学 四、 

 吴汝钧教授:《维摩经》疏所反映的智者大师的心灵哲学 三、 

 吴汝钧教授:《维摩经》疏所反映的智者大师的心灵哲学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