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万病皆损于一元阳气,提升阳气是人身体最好的治病良药


   日期:2018/8/1 15:4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人的身体好比银行,阳气就是我们使用的货币。今天透支一点,明天透支一点,日积月累,银行就不干了。当健康不断被透支时,身体就会告诉你哪不舒服了,腰疼、背疼、落枕、感冒等,都是身体在提醒你:阳气不足了,货币透支了。补足阳气也像理财那样,需要开源节流。

  一、80%的现代人都阳气不足——万病皆损于一元阳气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

  我周围不少朋友患有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压,三天两头往医院跑,常年被这些慢性病困扰,他们的脉象,都沉细无力,有时还伴有胸闷、心慌、气短、手脚冰凉等 症状,在我看来,这就是典型的阳虚症状。《黄帝内经·素问》里说:"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就是指人体有抵御外邪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阳气。在中医里又叫" 卫阳"、"卫气"。卫就是卫兵、保卫的意思。阳气好比人体的卫兵,它们分布在肌肤表层,负责抵制一切外邪,保卫人体的安全。任何人,只要阳气旺盛,就可以 百病不侵。

  古人把阳气比作天空与太阳的关系,如果天空没有太阳,那么大地就是黑暗不明的,万物也不能生长。所以天地的运行,必须要有太阳。而人身的阳气,要调和才能 巩固它的防护功能,不然就会招致病邪的侵入。《黄帝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所以,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

  人体血液、津液在体内的运行循环,都需要阳气为之敷布运行,而血液、津液需要通过阳气的汽化作用,才能营养全身而产生精神活动和一切的脏腑机能活动,如此 才能生生不息。人体正常的体液都需要阳气来养护推动,体液占人体70%,阳气不足,最明显的一个表现就是人体湿邪过重。正常的体液是滋润人体肌肤和运行五 脏六腑必不可少的,过多或过少都会引起人体的病态反应。少了就是火,多了就是痰湿。现代人大部分的慢性病或疑难病症都是由阳气不足引起的体内阴液失调造成 的。

  有的朋友会想,现在生活条件这么好,怎么好端端的阳气就跑掉了呢?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有伤害我们阳气的不利因素,只是被我们忽略罢了。

  那么什么消耗我们的阳气最多呢?是精神。从中医角度讲,人体阳气五种外在表现的神、魂、魄、意、志,与人体器官有着紧密的联系。神属心,魂属肝,魄属肺,意属脾,志属肾,精神上的不调和,也会引发脏器的病变。这种无形的阳气,随时左右着人体的健康,这也是养生最大的秘密。

  就我们的形体来说,除去先天带来的疾病,24岁以前发的病,一般都没有大问题,因为人24岁之前先天的元阳之气很足,人体神经、肌肉、骨骼都处于最佳状 态。24岁以后,人们身上的压力会逐步增多,耗费精神过度,也就是耗费阳气过度,身体呈现出阴盛阳虚的状态。所以24岁以后的成年人生病,更应该从精神、 情志层面去找病因,大部分疾病是精神、情志受到损害造成的。

  损害人们精神最大的因素之一,是现代社会的信息污染。我们现在一天内接触到的信息,可能比古代人一辈子接触到的都多,每个人的心里都装满了事,脑子里也充 斥着各类信息。长此以往,人的精神受到的损害可想而知!比如说,一个人听到不好的消息,生气发火了,很可能马上就能感到血冲到头顶了,甚至一些人还会突发 心脏病。信息污染是伤人于无形的,遗憾的是,目前没有多少人意识到这一点,还单方面地认为是科技发展的象征。

  俗话说,病从口入。阳气遭受损伤比较大的另一个根源还来自于我们的饮食。别看我们现在想吃什么就买什么,其实大部分食物都受农药、化肥或者各种添加剂的污 染,包括转基因食品。长期食用被污染后的食物,会让我们五脏六腑的功能发生紊乱,反过来,五脏受损也会侵害到人的情志,肝不好的人易怒就是这个道理。久而 久之,人体也呈现出阳虚状态了。现在非常流行吃反季节蔬菜,这恰恰违反了蔬菜自身的生长规律,因为食物本身所含有的生命能量发生了变化。比如东北一年一季 的大米看起来油润光泽,吃起来口感细腻圆润,就是因为它吸收了一年的天地精华之气,蕴涵的生命力也旺盛。

  人的身体好比银行,阳气就是我们使用的货币。今天透支一点,明天透支一点,日积月累,银行就不干了。当健康不断被透支时,身体就会告诉你哪儿不舒服了,腰疼、背疼、落枕、感冒等,都是身体在提醒你:阳气不足了,货币透支了。补足阳气也像理财那样,需要开源节流。

  每个人生来都具有很强的抵御外邪的能力,发挥这种能力的根本是培固自身阳气。我后文将要提到的养生桩,就是让你把心静下来,以形控意,以意固形,让气血通 畅运行,让机体自愈力处于最佳状态,养生桩是目前我发现的养阳最快捷有效的方法。人之生长壮老,皆由阳气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阳气为之化。"阳强 则寿,阳衰则夭",所以阳气决定长生。

  如果在夏天经常喝冰镇饮料,吹空调,露宿雨淋,很容易患伤阳之病,比如感冒、拉肚子、风湿等。同样的道理,如果在冬天衣着太厚,久居温室,大汗淋漓或过用辛热,多患伤阴之病,如咽喉肿痛、食欲不振、腹胀等。

  二、阳气若足千年寿,灸法升阳第一方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

  宋代的著名医学家窦材把自己喻为扁鹊再生,写了一部医书《扁鹊心书》,书中重点倡导的就是扶阳。他认为自古扶阳有三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阳精若壮千年寿,阴气如强必毖伤",说的就是要保命长寿,扶阳是不二法门。

  在每年的夏秋之交,在小腹部的关元穴,用艾条施灸千炷。久而久之,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热,几日不吃饭也不觉得饿,脐下总是像有一团火那样温暖。土成砖,木成炭,千年不朽,皆火之力啊。《神农本草经》记载:艾草有温阳、暖宫、除湿、通筋活血的功效。

  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与任脉的交会穴,故统治足三阴、小肠、任脉诸经病。具有补肾壮阳、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壮一身之元气的作用,古今都作为保健的要穴。

  灸关元的最好时机在夏秋之交,相当于北京地区的7月底到9月中。隔日灸1次,每月连续灸10次。冬春两季除去特殊原因,尽量不要去灸关元穴,因为冬主收藏,春主升发,灸多了反而会泄精气。

  道家还有一个小秘法,就是每晚睡觉前,将双手搓热,把手掌的劳宫穴对准关元穴,意守此处,慢慢入睡即可。劳宫是心包经的大穴,属火,关元是小肠经的募穴,小肠经也属火,用心经与小肠经的火来温补任脉之阴,收到水火既济之功。

  灼艾之法除了灸关元以外,还可以用艾条灸足三里、三阴交。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多气多血,增加胃肠蠕动,强壮脾胃。一个星期熏一次,一次20分钟。 三阴交是肝脾肾三条阴经相交会的一个聚合点,艾灸此穴有从阴引阳之意,补益阴精,长期灸这个穴位对肝脾肾都有补益固摄的作用,可祛湿浊,降血脂,还可以用 来治疗脂肪肝;女人腰膝酸软、白带增多、月经不调,都可以通过这穴位来治疗。方便的话还可以请别人帮忙灸一下肾腧穴,此穴可以缓解疲劳,温补肾阳,有强肾 壮阳之功效。

  丹药,主要成分为矿物,以铅汞等金石品为主。《扁鹊心书》提到的丹药名为太上金液丹,以硫黄为主,扶阳祛湿。民国时代的医学大家张锡纯受丹道医家的影响, 在其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主张服用生硫黄来回阳,他认为生硫黄回阳效果比人参还好,能兴垂绝之阳。但是现在的硫黄杂质很多,需要炼制后方可应用,丹药 炼制必须要明师指点,工艺复杂,操作不易,只在极少数精通丹道医学的医家手中使用。

  附子是现代中医界应用比较广泛的一味回阳药物。从古到今,使用附子的著名医家有很多,像东汉的张仲景,在其《伤寒杂病论》中创立了很多以附子为主的汤药, 像附子理中汤、桂附地黄丸、四逆汤等方剂都是以附子为主组成的。到清末,以四川名医郑钦安为首的医家,则创立了以回阳扶阳为指导思想的医学流派,这就是大 名鼎鼎的火神派。

  艾灸是一种神奇的疗法,艾灸疗法的适用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尤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

  用灸法预防疾病,延年益寿,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黄帝内经》"大风汗出,灸意喜穴",说的就是一种保健灸法。《庄子》记载圣人孔子"无病而自灸", 也是指用艾灸养生保健。日本人须藤作等做过的灸法抗癌研究,还表明艾灸可以使皮肤组织中潜在的抗癌作用得到活化,起到治癌抗癌的作用。

  三、古今长寿者必灸之穴——关元、足三里的长寿灸法

  上纪者,胃脘也,下纪者,关元也——《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

  灸关元就是利用艾条燃烧发出的温阳之气,通过关元穴送入小腹,是恢复体力补充能量最快的方法。 "灸"从字面上来看,上面是久下面是火,有长时间用火烤的意思。灸既能提神回阳,又能祛邪除湿,还可以去除家里的异味和人体的异味。在道家养生里是一种特殊的养命方法,也是升腾阳气最快的方法。

  关元穴在哪儿呢?在下腹部,身体的正中线上,脐下3寸。采用仰卧的姿势,将手四指并拢,置于脐下横量,在手小指的下缘处即是该穴。

  那么,穴位到底怎么灸呢?我首推温和灸法。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后,对准关元穴熏灸。艾条距离皮肤2~3厘米,使局部有温热感不灼痛为宜,每次灸15~30分钟,灸致局部皮肤产生红晕为度。

  针者,刀兵之器,久刺令人气伤。这也是我们常常听说的,某某扎针后把身体扎软了,没劲了。针刺是一种治疗手段,不能用它来做保健。能为百姓人家所用,起到养生保健作用的还是灸法。

  大家都知道足三里是个强身健体的大穴,此穴多气多血,主人后天之气。学医的时候,听老一辈的人讲过一个长寿灸法。

  《针灸大成》载有"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的谚语,指的是化脓灸,又称为"灸花、灸疮",用艾条灸灼足三里穴时,灸到该处皮肤起水疱,产生无菌性的化脓,结痂,可以把脾胃的寒湿祛除,强壮脾胃,使后天生化有源。但现在产生灸疮后不利于工作生活,一般进行温和灸就可以了。

  以往的艾灸治疗,用的是"壮"这个词来记录治疗的时间长短,经常在书里看到治疗某种疾病需要灸多少壮。壮是什么意思呢?古时候艾灸治疗,用的是艾绒做的圆 锥形的艾灸炷,一壮就是指这种艾灸炷从点燃到烧完的时间。我们现在多是用的在药店买的,加工的规格很标准的艾灸条。因此现在治疗所需要的时间也改成用分钟 来计算了。一般都是灸10~15分钟。还可以在卖中医治疗器材的地方,看到很多用来艾灸的罐,它可以用在一些手不好操作的部位的治疗,如背后膀胱经的穴 位。这些艾灸罐可把艾灸条弄成段,放进去,戴在穴位上,十分方便。不过灸治的时间就需要比艾灸条长了,一般需要20~30分钟。

  四、"三阳开泰"开启人生大运——升发阳气的无上心法

  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 "三阳开泰"出自《易经》六十四卦之中的泰卦。古人发现冬至那天白昼最短,往后白昼渐长,故认为冬至是"一阳生",十二月是"二阳生",正月则是"三阳开 泰"。"三阳"表示阴气渐去阳气始生,冬去春来,万物复苏。"开泰"则表示吉祥亨通,有好运即将降临之意。人体的阳气升发也有类似的渐变过程,我称其为人 体健康的"三阳开泰",即动则升阳、善能升阳、喜能升阳。

  动则升阳

  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创编的《五禽戏》里面有一句至理名言:"动摇则谷气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人只要动一动,摇一摇,那么就气血流通,百病不生了。学 五禽戏的人都知道这句话,却不知道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动摇正是对动则升阳最好的诠释。现代社会是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人们大多动摇的是精神,不动的是身 体。上班时坐在办公室里,出门就坐车,回家又坐在沙发上看半宿电视,一天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坐着的,不动则阳气不得升发,气血都瘀滞了,长此以往身体怎能不 病呢?动摇精神损耗的是我们的阳气,动摇身体则能升发阳气,所以要想身体健康,就一定得先让身体动起来。

  中医有一句话:"阳光普照,阴霾自散。"如果你体内阳气严重的不足,阴气过盛,可以选择一些柔和舒缓的传统功法,如养生桩、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运动有一个标准,就是以心脏不剧烈跳动,身体微微出汗发热为宜,运动过度反而会伤害身体。

  善能升阳

  道家名著《太上感应篇》中对"善"作了三个定义:第一是语善;第二是视善,第三是行善。"语善"就是要求我们说一些鼓励人、激励人、柔和的话,比如说这个 孩子今年考试成绩不理想,没考好孩子也不高兴,如果是会教育孩子的家长,他一定不会去埋怨孩子,而是用激励、鼓励的方式,让孩子的信心建立起来,聪明的小 孩都是夸大的,这样孩子才会越来越聪明。

  事实上,现实中很多有成就的人,大都是在父母和亲朋好友的夸奖中长大的,在这种肯定的阳性语言激励下,人的阳气就会持续得到升发,身心都会得到平衡的发展。古人讲,"良言一句三冬暖",讲的就是语善升阳的道理。

  视善,就是要让眼睛经常去看美好的事物。风景秀丽的名山大川,是天地间的大美,所以久居尘世的人要经常出去看看,以此养目调心。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也是与 天地交换能量,升发阳气的过程。说到视善,德国有一位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结果证明男人看漂亮女人,如果每天看上5分钟,可以延长10年的寿命,女人看帅 哥也可以延长寿命。所以,逛街时看看过往的美女、帅哥,养养眼,我想,这也是一种视善吧。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眼睛所见之物反过来也会影响心灵,生活中不要 总看到社会、人生的阴暗面,凡事要多看阳光的、积极的一面。如此,不用刻意追求,也能做到随处视善了。

  那什么是行善呢?在日常生活当中,也能看到很多这方面的例子。像汶川大地震,无数人伸出了关爱之手,捐出善款,还有的人做义工,亲自到一线去支援灾区,这 都是行善的表现。再比如一个人用车拉着一车煤或者其他货物,爬高坡时上不去了,这时你帮他推一把,过了这个坡以后,拉车的人会回头道一声谢谢。这个时候你 心里是什么感觉呢?一定会感觉到暖暖的,这种暖就是阳气升发的表现。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人的行为其实都是行善。

  《礼记·礼运篇》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不管是语善、视善还是行善,都是在讲做人做事要去掉私欲,内心光明磊落,多为他人着想,那种累在身暖在心的感受,也是能延年祛病的。

  喜则升阳

  古人说,喜则阳气生。生活当中应该是很好做到的,多想一些高兴的事情,看一些欢快的娱乐节目,听自己喜欢的歌曲,读自己喜欢的书,业余时间多做自己喜欢的事,都可以使人的阳气升发。

  喜能升阳,最典型的应用就是"冲喜"。按照道家医学的观点,冲喜是很高明的升阳方法,冲喜冲掉的是身体的邪气,换回的是正气,过去的人用办喜事的方法来治 病或者转运。久病或长年身体不好的人,有意地操办些喜事,对病情是很有帮助的。实际上冲喜是借助外在的环境改变病人的身心状态。

  只生欢喜不生愁的人,在古代就被称为神仙。喜是人生的一种大境界,能够保持一颗欢喜心,对身体的滋养是比吃什么灵丹妙药都管用的。

  命运是每个人穷其一生都想去把握和改变的事。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命运赋予了每个人更加切实可把握的意义。阳气旺盛不仅不会受到病邪侵害,还能使人的精神平和愉悦,心想事成。所以,升发阳气还是改变命运的最好方法。

  在锻炼时间的选择上,按照动则升阳、静则生阴的原理,上午和春夏都属于阳长阴消的阶段,阳主动,动则升阳,所以阳虚的人应该在上午锻炼。相反,傍晚和秋冬属阴长阳消的阶段,阴主静,静则生阴,那么,阴虚的人,当然应选择傍晚静养,效果会更好。

  五、瞬间强肾法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

  "其实古书里面都讲了,'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要活就得动啊,关键是如何去动。这个方法最大的功效是鼓动肾气,短时间内使人体阳气升发起来。肾乃先天之 本,主人体水液,喜暖怕寒。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好静不好动,导致人体阴气过盛,阳气相对不足,会产生乏力、疲劳、健忘等症状,用这个方法三到五分钟,就 可以缓解一个小时连续劳动的疲劳,很适合现在从事脑力劳动的人。这个方法还适合中老年人,人老腿先衰,腰腿痛相连,其实是肾气衰了,按摩肾腧有直接补肾的 功效。中老年人平时动一动,肾气足了,自然腰背也就不弯了。"

  双手握拳,拳心虚空(如图1),贴在肾腧位置,利用膝关节的上下抖动进行反复摩擦,双拳不动,双脚随着身体抖动轻微踮起(如图2),感觉到腰部轻微发热为 止。就是瞬间强肾法,方法很简单,就是两脚分开与肩齐宽,双膝微曲,双手虚握拳,贴在肾腧位置随着身体的抖动而上下抖动。

  这个方法对谁最管用?恰恰是过度疲劳、精神不好、睡眠不足的人。

  现在大多数人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更不用说保持充沛的精力了。前苏联有一位生理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人的疲劳并不能单纯靠休息来缓解,也就是说休息 不是恢复疲劳的最好方法,最好的方法是通过运动来恢复,比如说散步、爬楼梯、慢跑、打球、练瑜伽等都可以,平时利用饭后睡前的时间做些轻量的运动,一天的 疲劳感很快就能缓解。

  但是单纯的运动,只能缓解疲劳,并不能补充精力,而我们这个方法,不仅能缓解疲劳,还能在短时间内补充精力,补足肾气,强身健体。

  在过去,这种运动被誉为中医里的金匮肾气丸,有温补肾阳的功效,是最有效的补肾方法。对肾虚、慢性腰肌劳损、腰间盘突出的病人非常实用。我之所以能够在忙碌的生活工作当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就是掌握了这个奥秘。从道家医学的观点来看,这正是启动了人体自身的大药。

  强肾还可以经常按揉腰眼穴(如左图),它位于背部第三椎棘突左右各开3~4寸的凹陷处。中医认为,经常按摩腰眼部位,可以温煦肾阳、畅达气血,增强肾的纳气作用,进而达到益寿强身的功效。具体做法如下:

  1.双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闾部位(长强穴)。然后再回头重搓,每次做50~100遍,每日早晚各一次。

  2.双手轻握拳,用拳眼或拳背旋转按摩,每次5分钟左右。

  3.双手握拳,轻叩腰眼处,或用手捏抓腰部,每次做3~5分钟。

  道家养生学认为,用掌搓腰眼,不仅可温暖腰眼、疏通带脉和强壮腰肌,而且还能起到聪耳明目、固精益肾和延年益寿的作用。此法还有助于防治遗精、早泄、痛经和月经失调等病。

  六、谁冒犯了我们的身体:阳虚的年代湿邪在作祟

  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荣血泣,卫气去,故曰虚——《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

  早在1800多年前,东汉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在他的著作《伤寒论》中说:"身大热,反欲得衣者,寒在骨髓。"就是说发烧的人虽然体温很高,身上反而感觉寒 冷想多穿衣服,表明体内寒气很重,寒邪都到骨髓了。此时再用抗生素等寒凉药物输液消炎退烧,会把外在的一些寒湿之气直接带进体内。

  张仲景是《伤寒论》的作者,在他那个时代人们忍饥受冻,疾病以寒邪为主,用热药就可以直接对治。如今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单纯的伤寒已经很少见了,反而是 外寒跟内热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湿邪。真正的寒症并不多见,主要是以湿邪为主。湿为阴邪,遏伤阳气,阻碍气机。换句话说,阳虚的时代是湿邪在作祟。

  门诊时,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现在冬天很少见到真正着凉感冒的病人,夏天反而比比皆是。可能有朋友会产生疑惑:"武大夫,您说反了吧?冬天气温低,受寒湿侵犯容易理解,可夏天那么热怎么还有寒湿啊?"

  现代人是生活在一个冬有暖气夏有空调的环境中,对四季的感觉越来越不分明。夏天该出汗的时候因为用空调导致汗液挥发不出来瘀积体内;冬天烧暖气,穿件单衣 还冒汗,阳气外越,藏不住精气。人体在这种环境的状态下最容易生病,皮肤开合的功能下降,抵御病邪的能力越来越差了,极容易导致体内湿邪堆积,造成阳气虚 衰。湿邪对人体的伤害,比寒邪还要大。

  酷暑时节,人们贪图冷气,爱喝冷饮,爱吃凉菜。一杯冰镇啤酒下肚,从里到外、从头到脚都透着凉快劲儿。殊不知,为贪图这一时之快,同时也将湿邪深深地埋在了体内,成为困扰我们健康的一个大大的隐患。

  每年七八月份叫长夏,此时湿气当令,人体中的脾与之相应。湿在中医里又叫"阴邪",而脾为至阴之脏,喜燥恶湿,所以脾气在七八月的时候最旺盛。如果长夏湿 气过盛,就容易损伤脾脏。同时,脾主运化水液,它的特点是阳气易衰,阴气易盛,湿邪侵犯人体后最易伤害脾阳,而脾阳的虚弱也进一步助长了湿邪的侵入。

  还有的人喜欢吃猪肉,猪肉性味咸寒助痰,肉吃多了也能导致痰湿,如果感觉体内湿重,最好坚持吃一段时间的素食;长期吃电饭煲煲的大米饭,也容易造成体湿。体湿的人可以用薏米红豆汤或锅巴来解决。喝上一阵子薏米红豆汤之后,再喝小米粥来补补脾胃,久之脾健,湿自化。

  有句古话叫:"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被湿邪侵害的人好像身上穿了一件湿衣服,头上裹了一块湿毛巾,湿腻腻的难受!湿与寒在一起叫寒 湿,与热在一起叫湿热,与风在一起叫风湿,与暑在一起就是暑湿。湿邪不去,吃再多的补品、药品都如同隔靴搔痒,隔山打牛。

  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甚至恶性肿瘤,其实这些病都跟湿邪、痰湿有关。湿邪性黏腻重浊,湿气向下走,就容易聚集在腰部 以下,造成膀胱肿瘤、前列腺肥大增生等病症。湿气在体内排不出来,甚至会导致一些怪病发生,如吃土块、砖头、墙皮、生米等异物,这是身体湿邪很重的表现 了。

  所幸的是,我们还有祛除湿邪的根本方法。既然湿邪能导致体内阳气不足引发多种疾病,那么我们就努力守护好身体的一轮暖阳吧。只要固护好自身阳气,那么身体也就有了自愈大药,仿佛天天都与春天有个约会。

  大多数人在夏天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盖着被子吹空调,这种做法能让寒冷的湿邪之气直接侵入到人体,所以现代人真正受寒往往是在夏天。冬天天冷,人们都很 注意保暖,反而没有那么多受寒的人。三伏天开空调本无可厚非,但切记一定不要让空调对着人吹,更不要睡觉时开一晚上的空调,特别是盖着被子吹空调。吹完空 调后感觉不舒服,可服用健脾化湿的药物。如藿香正气水、保和丸等,会缓解身体不适。

  七、"晨起三部曲":自我诊断体内是否有湿的简易方法

  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短,小筋弛长,短为拘,弛长为痿。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

  起床时——看感觉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觉得特别疲劳,头发昏,打不起精神来,或是像穿了一件湿衣服一样,浑身不清爽,人也懒得动弹……那么可以肯定你体内有湿了。

  如厕时——看大便

  清晨方便后,可以观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马桶上了,一箱水还冲不净。不方便观察马桶的,也可以观察手纸,正常的话一两张纸就够了,如果三五张纸反复擦也擦不净,也说明体内有湿了。

  大便的颜色和形状也可以帮助判断体内是否有湿。正常的大便是金黄色香蕉形的,但现在很少有人是这种健康的大便。体内有湿的情况下,大便的颜色发青,溏软不成形,总有排不净的感觉。时间长了,宿便产生的毒素积留在体内,则百病丛生。

  洗漱时——看舌苔

  上完厕所后我们通常就开始洗漱了,刷牙前我们不妨抽出几秒钟,对着镜子看看自己的舌头。"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舌头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我们身体状况的。

  健康的舌淡红而润泽,舌面有一层舌苔,薄白而清静,干湿适中,不滑不燥。如果舌头达不到这些指标,那说明身体机能已经出现问题了。如果舌苔白厚,看起来滑 而湿润,则说明体内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如果舌质赤红无苔,则说明体内已经热到一定的程度伤阴了。

  除了以上主要的三点,还有两个判别方法:

  第一,看早上起来刷牙的时候,恶不恶心。很多人总是告诉我,说自己一刷牙就呕吐、恶心,嗓子里边总是有丝丝拉拉的、不干不净的感觉,即使有吐痰,也只是一点。

  第二,早晨起来感觉小腿肚子是不是发酸、发沉。

  这些也是湿的典型特征,顺便说一个祛湿的妙法,就是点揉承山穴。

  八、薏米红豆汤——彻底疏通湿邪的神秘小偏方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

  临床上,我们治疗湿症一般会采用中药的治疗方法,比如说实用三仁汤、藿香正气水(胶囊)等药,它们都具有芳香、化湿、解表的功效。但这些药我们自己不能乱服,有的人会问,在家里有什么好方法来预防湿邪呢?或者说我明显感觉到体内有湿了,到医院又检查不出什么毛病怎么办?

  薏米红豆汤是清除体内湿气最好的偏方

  如果诊断出病人体内有湿时,我经常给病人推荐两种"药",这两种药既能祛除体内湿邪,还能当水喝、当饭吃。这两种"药",一是薏米,一是赤小豆(红小豆),一起熬汤喝,是清除体内湿气最好的偏方。

  因为这个薏米红豆汤的主要功效就是清热除湿。赤小豆是红色的,养血,古籍里记载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说经常吃红豆还有减肥的作用。薏米性偏寒凉,主要有 清热、利湿的作用。夏天正好是暑气连天的时候,内湿外也湿,用这两味药正好能起到一个养血、祛湿的作用。正是这种不黏不稠的清轻之相,才能达到清热祛湿的 效果。但如果从预防的角度来讲,熬大米粥的时候,加上一把红豆一把薏米也未尝不可。

  还有朋友问我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喝薏米红豆汤,有禁忌吗?其实,这个汤是养生佳品,没有什么副作用,但针对不同的人,则可以适当地做一些加减法。

  有的人体质偏寒,里面可以加一点温补的食物,像桂圆、大枣都可以;有的人失眠,体内也有明显湿腻的感觉,那就加一些莲子、百合;如果女性朋友痛经,可以把 薏米去掉,熬点红豆汤,再加上一些姜片、大枣、红糖,喝下去暖暖小腹,也可以缓解疼痛。关节疼痛的,加一些生白芍、生甘草,酸甘化阴养血除痹。

  平日思虑伤神、劳心过度而运动量少的人,往往脸上没有血色,精神也不够充沛,甚至心悸、贪睡,感觉头重如裹,心中空虚。这是体内有湿加上心气不足的表现, 可以在薏米红豆汤中加一些桂圆同煮。桂圆甘温,能开胃健脾、安神补血,能振奋心阳、温补心气,使人精神饱满、中气十足。而且,单纯的薏米红豆汤味道很一 般,加上桂圆后,就变甜了,淡淡的甜味,它不仅驱散我们体内的湿气,而且给我们的心带来生机与温暖。我们就叫它薏米红豆桂圆粥吧,它特别适合强劳力劳动 者,也很适合中老年人。

  年轻人容易出现烦躁失眠,或者脸上起红疹、痘痘,这都是上焦心肺火旺、湿热内扰所致,用薏米红豆汤洗脸有奇效,或在薏米红豆汤中加上百合与莲子同煮饮用。 百合能润肺、养颜,又能清心火、安心神。莲子最能养心、清心火,同时又能健脾、补肾。当然,如果感觉汤没有什么味道,还可以加点冰糖。

  如果着凉感冒了,或是体内有寒,胃中寒痛,食欲不佳,可在薏米红豆汤中加几片生姜。生姜性温,能温中祛寒,健脾和胃。注意,生姜不可多放,多放就使粥变得 辛辣了。如果想在汤里加点调味品,最好放红糖,红糖是性温的。需要注意的是,妇女产后保养时,喝红豆薏米汤要去掉薏米,可在其中加点大枣,大枣对温中、健 脾、养血是非常适宜的。

  肾虚的人,可在薏米红豆汤中加一些黑豆。因为黑色入肾,豆的形状也跟肾十分相似,以形补形,是补肾的佳品。

  现在人们常说的脚气病,是典型的湿热下注。可在薏米红豆汤中加点碎黄豆,用熬出来的汤泡脚,这是治脚气的一个小秘方。

  如果咳嗽,还可以把生梨去皮去核切成1~2厘米见方的小块儿,加入薏米红豆汤中同煮,可以润肺、化痰、止咳。

  学会薏米红豆汤的加减变化,使用得当可以对生活中大部分常见病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薏米红豆汤的喝法

  薏米红豆汤每天应该喝多少呢?我建议大家从5月初开始喝,一直可以喝到10月份。熬了以后可以随意喝。

  每年到天热的时候,我就把自己家里不常用的一个暖壶洗净,抓上一把薏米、一把红豆放到暖壶里,再烧一壶开水,水开了以后直接灌到暖壶里,最后把盖盖上。如 果你想早晨起来喝,头天晚上灌进去,第二天早上壶里的豆子全都泡碎了;如果想晚上下班回来喝,那早晨临出家门的时候用同样的方法泡上一壶,下班以后到家喝 正合适。

  临床上有很多体内湿气很重的病人,在喝了薏米红豆汤一两周后,便感觉到腿脚发轻了,走路不那么沉了,湿疹也慢慢地消退了。这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很多小病其实都可以自己进厨房里找药,食物就是最好的药。

  还有一点值得说明一下,怀孕中的孕妇要是自我感觉没有很重的湿邪最好慎用或忌用薏米。但可用红豆,我们可以给薏米红豆汤做一个减法,减去薏米,再根据上面的思路做加法,可以适量加些大枣、百合、枸杞等其他的品类。同样能做成既能祛湿,又有其他养生功效的汤来。

  这里是一个基本的思路,大家可以多了解各种食物的性、味,举一反三,自己进行加减,组成更多适合自己体质的饮食来。这样,食物才能真正成为养生的佳品。

  九、仙家秘传周公百岁酒——养颜祛病的第一回春酒

  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故卫气已平,营气乃满,而经脉大盛——《黄帝内经·灵枢·经脉》

  周公百岁酒的最早记载,最早见于清代著名的文学家梁章钜所著《归田琐记》一书,由塞上周公发明。周公服用这个酒40多年,活了100多岁,他的后人祖孙三 代服用此酒,都活到了百岁以上。原方的剂量比较大,一次就要泡20斤,不方便操作。在此,我将师传的周公百岁酒按照原方比例作了剂量调整,效果是一样的。 配方如下:

  黄芪12克、茯神12克、白术6克、熟地8克、当归8克、生地8克、党参6克、麦冬6克、茯苓6克、广陈皮6克、山萸肉6克、枸杞6克、川芎6克、防风6克、龟胶6克、五味子5克、羌活5克、肉桂4克,以上18味药外加红枣200克,冰糖200克,高粱酒4斤。

  这个方子看上去很平常,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其实它是集诸多古方精华而成,暗含了中医非常著名的八珍汤、十全大补汤、左归饮等古方方意。

  黄芪素有"补气诸药之王"的美称,有补益中气的作用,可治疗气虚乏力、没有食欲、自汗盗汗、半身不遂等久治不愈的疾病。方中用党参、白术、茯神来加强黄芪 的补中益气功能。肉桂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熟地、生地、山萸肉、麦冬、枸杞滋补肝肾,填精养血。五味子养心安神,固肾涩精。龟胶滋阴益肾,养 血补心。当归、川芎活血补血。防风、羌活祛除肝肾之虚风。广陈皮下气调中。此方最妙的地方是羌活一味,祛风燥湿,为该方的点睛之处。正是配方的精妙之处, 周公百岁酒补养之功十分迅速,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气血双补,久服不燥,短时间内就能升发人体阳气,祛除体内湿邪。

  泡药酒,关键是选对酒。购齐药材后,买一瓶5斤装的高粱酒,取出1斤酒用来洗药材,将药材中的杂质微尘洗净,剩下的4斤刚好泡药酒用。将药材先用酒洗净沥 干(红枣剥开),放入高粱酒中,然后放在通风阴凉处,避免阳光照射,7天之后,药酒就可以饮用了。在泡制这个药酒的过程中,有人为了图省事,用塑料桶来泡 药酒,这样做是不卫生的。塑料制品中的有害物质会溶解于酒中,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最好是在药店买一个专用的泡酒瓶。

  古方中,药酒要埋于地下,这是为了把酒里面药的有效成分充分发挥出来,祛除酒的燥性。老师改良后的做法是:将药材在药店研成细粉后浸泡,药效与埋于地下一样。

  服用药酒时,要适当加一些蜂蜜,蜂蜜温润滋阴,加入药酒后不仅可以祛除药酒的燥性,还有利于保持和提高药效,有养颜、润肠、通便的作用。

  依据此方泡制的药酒确有养颜益寿、回春不老之功,堪称"世间第一回春酒"。我把恩师珍藏了几十年的药酒公布于众,是希望人人都学会用它来孝敬父母,如此一来,家家都有百岁老寿星。

  还有独特的方法,就是用一半原装药酒,加一半黄酒兑服,能使此酒更加醇香柔和,饮用量是每次一两,一天不超过两次。

  十、有些时候,冲一冲喜比吃什么药都灵

  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黄帝内经·素问·腹中论》

  "冲喜"一词我们在电视剧里听得比较多,一般都以负面形象出现。凡事都要辩证地去看,利用好冲喜对我们生活有益的一面,那么它还是可以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的。就是用办喜事的方法来治病或者转运。久病或长年身体不好的人,有意地操办些喜事,对病情是很有帮助的。实际上冲喜是借助外在的环境改变病人的状态。病 邪之气属于阴性,病人长期处于抑郁的阴性状态中,仅仅靠药物是不能根除病痛的。有经验的医生会经常嘱咐病人,多晒太阳,保持心情愉快,这些都是有意无意帮 病人调动阳气。我在治病的过程中,一直强调阳气的重要性,可以说,阳气决定了人的生老病死。

  按照道家医学的观点,冲喜是很高明的升阳方法,冲喜冲掉的是体内的邪气,换回的是正气。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

  俗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当一家人长期过着很艰难的生活,坏事接连不断,孩子生病了,老人住院了,全家人都灰心丧气看不到新的希望,整天都笼罩着心理阴 影。有经验的老人就会建议这家人办一件喜事,冲冲晦气。请亲朋好友过来给老人祝个寿什么的,沟通一下信息,可能就有人能帮上忙。全家人都开心了,好运气可 能就会随之而来了。前文讲了,喜能升阳,喜悦的心情能够让家人重获信心。以新的姿态来面对生活,这家人的生活会慢慢好起来。

  冲喜在本质上是一种善举,要在利人利己的基础上去进行,皆大欢喜才是真正的冲喜,不要因为自己的一点私欲而去伤害他人。生活中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尽量让自己拥有一颗助人之心。孟子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也是一种很高的养生境界。

  冲喜从封建迷信的角度来讲是冲掉晦气,但是一般人走了霉运,心情消极却是事实。冲喜不管能不能冲掉晦气,都可以通过喜事的气氛冲散消极的情绪,从而升发人的阳气,改变心境,千万不能做以己私欲去做损害他人的事。

  (转载)

  本文实为转载,不代表个人观点,专注分享,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持续放生者,受佛菩萨、天地一切神仙赞叹护佑,功德无量,必然有求必应。

  消灾免难: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第一功德,成就不可思议功德。

  学佛为成佛,一心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不怀疑不夹杂,乘佛大愿力决定往生净土。

  在此忏悔我所犯的一切恶念恶口恶行,忏悔我所犯的一切邪淫重罪;愿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学佛网、转载者、各位读者;此文若有错谬,我皆忏悔,若有功德,普皆回向,愿一切冤亲债主及其六亲眷属离苦得乐,福慧增进;愿断恶修善、广积阴德,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持戒念佛、求生净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阳气       提升)(五明学佛网:阳气       提升)  

 黄国达居士:七觉支——心灵品质的提升 

 蔡礼旭老师:提升孩子的道德学问要从哪里下手? 

 蔡礼旭老师:在磨炼中能快速提升自己 

 蔡礼旭老师:提升对事理的判断能力 

 蔡礼旭老师:提升自己的道德学问教育好下一代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三、佛教进取观的现代意义  

 法闻法师:正知见是生命提升的关键 

 觉真法师:唤醒和谐自觉 提升心灵素质——和谐,人间佛教的 

 证严法师:提升心灵的成长 

 传喜法师:人须自我提升 

 传喜法师:做合格法器 领悟佛法提升生命——观音菩萨法会开 

 传明法师:如何提升寺院清净庄严的公共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