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彻悟大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个愿字就可以含尽! |
||
日期:2018/8/4 18:5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
||
——莲宗第十二代祖师彻悟大师语录摘释7 (略释)净土法门中,以发愿为最重要。凡是有发愿的,最终一定能够满愿。比如仙人郁头蓝弗,在水边树林下修习非非想定。每当定功将要修成时,多次被鱼和鸟惊到。因此他发了恶愿说:“我将来要化作飞狸,进入树林吃鸟,进入水中吃鱼。”后来非非想定修成以后,生到天上作天人,寿命八万大劫。天人的福报结束后,堕落为飞狸,进入树林中吃鸟,进入水中吃鱼。他发的这个是恶愿,与真如法性相违背,尚且有这么大的力量和作用,能在八万劫后满愿,何况发和真如法性相称的善愿呢? 《神僧传》记载有一位僧人在一尊石雕佛像前,开玩笑发了一个愿说:“如果这一世不能了脱生死,愿意来世作一名威武的大臣。”后来他果然作了大将军。这是开玩笑发的愿,尚且最终能够满愿,何况以至诚心发的愿呢? 《神僧传》还记载有一位僧人,知识渊博,贯通经论,但所到之处得不到发挥才华的机遇,于是便唉声叹息。旁边一位僧人对他说:“你学习佛法,难道没听说过‘未成佛果,先结人缘’的道理吗?你虽然明了佛法,但没有缘份你又能怎么样呢?”这位僧人说:“那我就止步于此吗?”旁边的僧人说:“我替你来做。”问他有没有积蓄。他说:“没有其他的,只剩一块衣料了。”旁边的僧人说:“这也够了。”于是把衣料变卖买了一些食物,带那位僧人到一片比较深的树林中,有很多鸟类、昆虫栖息的地方,把食物放在地上。又教那位僧人发愿,嘱咐他:“你二十年之后,才可以开始传法。”那位僧人按照他所嘱咐的去做,到二十年后开始传法,来接受他教化的多是少年人,大概都是当年接受他食物的鸟类、昆虫转世而来。这就是愿力的不可思议。通过他人的愿力,况且可以摄受那些虫鸟,脱掉异类的身形投生人道。自己发愿难道不能度脱自己吗? 阿弥陀佛以四十八大愿,自己修行成佛。而我所发的愿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大愿,正好符合阿弥陀佛摄受众生去西方极乐世界的大愿。这就是为什么直接通过发起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大愿,便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何况佛有不可思议的大慈大悲。比如有一个饮酒食肉的人,名叫莹珂。后来阅读《往生传》,每读一位往生者的传记,就点头表示赞同。于是开始断食念佛,到第七天,感应佛来现身安慰他说:“你阳寿还有十年,应当要好好念佛,我十年后来接你。” 莹珂说:“娑婆世界五浊恶世,容易丧失正念,我愿意早生到净土去亲近供养诸佛菩萨。”佛说:“既然你志向如此,我三天后来接你。”三天后莹珂果然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还有怀玉禅师,平时精进修行净业。有一天看到虚空中遍满佛菩萨,有一个人手持银台进来。怀玉心想,我一生精进修行,志向是生在金台中,今天怎么不是这样呢?”银台于是隐没不见。怀玉更加精进修行,到二十一天后,又看到佛菩萨遍满虚空,之前手持银台的那个人换成手持金台而来。怀玉于是恬淡地往生。 刘遗民,在庐山东林寺结社念佛。有一天正在想念佛时,看到佛来现身。刘遗民心想:“怎样才能让佛用手摸摸我的头呢?”佛就用手摸摸他的头。他又想:“怎样才能让佛用袈裟来盖我的身体呢?”佛于是就用袈裟盖他的身体。佛对于众生的慈悲,无所不至,真可以称得上是大慈悲的父母呀!想要快点往生就让他快点往生,想要金莲台就给换成金莲台,想要用手摸摸头就用手摸摸头,想要用袈裟盖身体就给用袈裟盖身体。 佛既然对一切众生都慈悲,怎么会唯独不对我慈悲呢?佛既然能满足一切众生的愿望,怎么会唯独不满足我的愿望呢?大慈悲心不会对众生分别对待的,怎么会有这种道理?所以如果真能发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愿望,那么信也包含在其中了。信和愿既然是真切的,持名念佛之行很自然会不期而至。所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需的信愿行三种资粮,一个“愿”字就可以全包含了。 (原文)“净土门中。以愿为最。凡有愿者。终必能满。如郁头蓝弗。习非非想定于水边林下。每定将成。多为鱼鸟所惊。因发恶愿曰:“吾他日后。当作飞狸。入林食鸟。入水食鱼。”后非想定成。遂生天上。寿活八万大劫。天报既终。遂堕为飞狸。入林水以食鱼鸟。此恶愿也。与性相违。尚有大力用。八万劫后能满。况称性之善愿乎。《神僧传》。载一僧于石佛前。戏发愿曰:“如今生生死不了。愿来生作威武大臣。”后果作大将军。此戏发之愿也。尚终得遂。况至诚所发之愿乎。复载一僧。博通经论。所至无所遇。乃咨嗟叹息。傍一僧曰:“汝学佛法。独不闻‘未成佛果。先结人缘’。汝虽明佛法。其如无缘何。”其僧曰:“我即终于此乎?”傍僧曰:“吾代汝为之。”问其僧有何所蓄。曰:“无他。仅余一衣料耳。”曰:“此亦足矣。”遂变价置买食物。引其僧至一深林。禽鸟昆虫甚多之处。置食于地。复教以发愿。乃嘱曰:“汝二十年后。方可开法。”其僧如所嘱。至二十年后始开法。受化者多少年(大多数是少年)。盖皆受食之禽鸟昆虫也。此愿力之不可思议也。尚能以他人之愿。摄彼虫鸟。脱异类而入人道。岂自愿不能自度耶?佛以四十八愿。自致成佛。而我所发之愿。正合佛摄生之愿。此则直以发愿。便可往生。而况佛有不思议大慈大悲。如莹珂。酒肉无择之人。后阅《往生传》。每读一传。为一首肯。遂断食念佛。至七日。感佛现身慰之曰:“汝阳寿尚有十年。当好念佛。吾十年后来接汝。”珂曰:“娑婆浊恶。易失正念。愿早生净土。承事诸圣。”佛曰:“汝志如此。我三日后来接汝。”三日后果得往生。又怀玉禅师。精修净业。一日见佛菩萨满虚空中。一人执银台而入。玉念曰:“吾一生精进。志在金台。今胡不然?”银台遂隐。玉弥加精进。二十一日后。复见佛菩萨遍满虚空。前持银台者易金台而至。玉遂泊然而逝。刘遗民。依东林结社念佛。一日想念佛次。见佛现身。刘念曰:“安得如来手摩我头乎?”佛即手摩其头。复念曰:“安得如来衣覆我体乎?”佛即以衣覆其体。于戏!佛之于众生。无所不至。真可谓大慈悲父母矣!欲速生即令速生。欲金台即易金台。欲手摩头即摩头。欲衣覆体即覆体。佛既慈悲一切众生。岂独不慈悲我乎?佛既满一切众生之愿。岂独不满我之愿乎?大慈悲心。无有拣择。安有此理!是以真能发愿。则信在其中。信愿既真。行不期起而自起。是故信愿行三种资粮。唯一“愿”字尽之矣。” ——莲宗第十二代祖师彻悟大师语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