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第十八愿善导释》 071 什么是少善根福德?


   日期:2018/8/10 16:5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二)随缘杂善恐难生

  那么,方法呢?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里说: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不可以少善得生。反之,可以多善得生。意思是说,必须有多善根福德因缘才能得生彼国。释迦牟尼佛在这段经文中虽然没有说什么是“少善根福德”,但是将什么是“多善根福德”明确地显示出来:

  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

  自古以来,很多大德批注《阿弥陀经》,批注到这几段经文的时候,就有不一样的解释。当然,解释不可能每个人都一样,但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意思,他所要讲的应该是一个明确的主旨,不可能是两个不同的意思。善导大师就用“极乐无为涅槃界”这首偈语解释什么是少善不生、什么是多善得生。

  什么是少善?善导大师解释说“随缘杂善恐难生”。“少善根福德”,善导大师解释为“随缘杂善”;而“不可得生彼国”,善导大师就用“恐难生”来作解释。

  “随缘杂善”,“随”是随顺,“缘”是机缘,“杂善”,法然上人在《选择集》第十三章就说:

  诸余杂行者,难生彼国,故云“随缘杂善恐难生”。

  持名以外皆少善

  所以,杂善也可以说是诸善、余善、众善、万善,也可以说是杂行、诸行、余行、众行、万行,名称虽然不一样,但都是显示:广义而言就是八万四千法门,概要言之就是《观经》所讲的定散二善。八万四千法门也好,定散二善也好,都是善导大师在这里所讲的“随缘杂善”。

  具体来讲,宋朝元照大师所写的《佛说阿弥陀经义疏》就解释说:

  如来欲明持名功胜,先贬余善为少善根,所谓布施、持戒、立寺、造像、礼诵、坐禅、忏念、苦行一切福业。

  元照大师将这些归纳而说为少善根,同时又说:

  皆为少善,非往生因。

  又说:

  若依此经执持名号,决定往生,即知称名是多善根、多福德也。

  元照大师这一段是说:释迦牟尼佛为了显明持名功德的超胜,所以就预先贬劣余善。余善很多,不过元照大师在这里只列出布施、持戒、立寺(建设寺院)、造像(竖立佛像)、礼诵(礼拜诵经)、坐禅(参禅打坐)、忏念(拜忏或者是持咒、念余佛余咒)以及苦行等一切福业。简而言之,持名以外所有的杂行杂善,全部是少善根。

  持戒、布施、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所谓六度万行,对我们学佛的人来讲是应该做的,应该随缘随分去修。只是,这些跟往生极乐世界是不相干的,也就是说,我们要往生极乐世界,不是以这些为业因、为正因;这些不过是一个学佛的人应随缘随分去做的内容。既然不是往生的正因,对往生而言就是少善根。易言之,如果不是作为往生来讲,就无所谓少善不少善,也无所谓正行、杂行,自力、他力。

  我们修净土法门的人,对此应该有正确的认识。往生的正因,就是“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其他一切都不是正因,都不是本愿所设之行,跟阿弥陀佛的本愿没有关系;可是我们不能贬低或者轻视六度万行,就我们的身份以及职责所在,应该做的就必须去做。这里只是就往生的正因、非因而论往生的多善、少善,不宜混淆。

  总而言之,除了念佛之外,所有的行持,对往生来讲都是少善根、少福德。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第十八愿善导释       少善根福德)(五明学佛网:第十八愿善导释       少善根福德)  

 正如法师: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恒传法师: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请 

 宣化上人: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极乐世界 

 《第十八愿善导释》111 人生之夕,念佛向西 

 《第十八愿善导释》110 现在和永远的阿弥陀佛 

 《第十八愿善导释》109 法藏成佛,法界同庆 

 《第十八愿善导释》108 净土法门之眼目手足 

 《第十八愿善导释》107 念佛为因,佛力为缘,往生为果 

 《第十八愿善导释》106 四十八愿的因与果 

 《第十八愿善导释》10 5别中之别,独名本愿 

 《第十八愿善导释》104 他作自受,佛作我受 

 《第十八愿善导释》103若不生者,不取正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