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生活上的空灵


   日期:2018/12/22 13:4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生活上的空灵,是指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胸襟开阔,坦坦荡荡,心平气和的崇高精神境界。

  这种境界的特点:

  一是具有独特的得失观。对个人名利淡如水,对社会的进步事业重如山。处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集体和个体、他人和自己利益时,总是以舍为先,无私奉献。

  二是,有独特的苦乐观、易难观。在顺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得到某种赞誉时,“闻喜风不动”,“心无增减”。在遇到困难艰苦的逆境时,“逢苦不忧”,“知难而进”。

  三是,有身心健康,性情乐观的生理状态。

  生活中的“空灵”境界之因是人人都有的。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一部分人的“空灵”境界,好像主要是先天带来的,加之后天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教育,不管在任何环境、任何情况、任何阶段总是会做人、做好人,处处以好人的面貌出现,他的行动总是利于他人,利于社会。他们的价值观,不取决于他获得了多少,而取决于他为别人,为人类做了些什么。因此,总是表现为“忘我”式,使常人难以理解的“傻子”式行为。另一部分人的“空灵”境界主要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还有一种人的“空灵”境界是经过修持后才具有的,修持中当然也受到如何做人,做好人的教育,但同时通过一定方法的修持,改变其人的“心态”。这里的心,不是指肉体之心,而是指思想活动的意识,是心理作用的心。要有“空灵”的境界,关键是要使心空,心空才能心平气和。出生不久的婴儿的心是空的,不是什么都不要而是吃饱了、喝足了、睡够了,就不牵挂在自己的心上,即“无所住”。随着年龄的增长,发育的完善、感觉器官功能的成熟,在世俗社会中,各种各样的诱惑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反映到“心”上,被喜怒哀乐占满自己的心田,使心无法平静。通过适当的方法进行修持,可去除心的贪欲。例如你认真地进行“观空”修持,包括观身空、观脉空、观身内空、观身外空等观空术,再对自己过去贪欲带来喜怒哀乐进行真实的反思。那么,一定能回归到心平气和、浑沌纯朴、胸襟坦荡的精神空灵境界。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生活       空灵)(五明学佛网:生活       空灵)  

 李向平教授:生活即是信仰 

 严耀中教授:佛教戒律与唐代妇女家庭生活 

 铃木大拙教授:丛林生活的现代意义 

 华方田教授:觉悟与奉献——新世纪佛教的修行与生活理念 

 韩焕忠博士:生活禅与天台宗的圆融观 

 陈坚教授:学佛修行就是享受生活 

 林克智居士:生活中的佛教 后记 

 林克智居士:生活中的佛教 本书主要参考文献 

 林克智居士:生活中的佛教 碑记序跋及其他 

 林克智居士:生活中的佛教 绍琦大师的念佛禅及其对后世的影 

 林克智居士:生活中的佛教 单提向上举扬净土——中峰大师之 

 林克智居士:生活中的佛教 蕅益大师的九华山胜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