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印光大师:正确阅经的方法和原则是什么?(411)


   日期:2018/12/30 20:0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411、正确阅经的方法和原则是什么?

  若欲作法师,为众宣扬,当先阅经文,次看注疏。若欲随分亲得实益,必须至诚恳切,清净三业,端身正坐,如对圣容,亲聆圆音,不敢萌一念懈怠,不敢起一念分别。从首至尾,一直阅去。无论若文若义,一概不加理会。如是阅经,利根之人,便能悟二空理,证实相法。即根机钝劣,亦可以消除业障,增长福慧。

  今人视佛经如故纸,经案上杂物与经乱堆。而手不盥洗,口不漱荡,身或摇摆,足或翘举,甚至放屁抠脚,一切肆无忌惮。令真修实践之佛子见之,唯有黯然神伤,潸焉出涕。

  至于阅经,若欲作法师,为众宣扬,当先阅经文,次看注疏。若非精神充足,见解过人,罔不徒劳心力,虚丧岁月。若欲随分亲得实益,必须至诚恳切,清净三业。或先端坐少顷,凝定身心,然后拜佛朗诵,或止默阅。或拜佛后端坐少顷,然后开经。必须端身正坐,如对圣容,亲聆圆音。不敢萌一念懈怠,不敢起一念分别。从首至尾,一直阅去。无论若文若义,一概不加理会。如是阅经,利根之人,便能悟二空理,证实相法。即根机钝劣,亦可以消除业障,增长福慧。六祖谓但看《金刚经》,即能明心见性,即指如此看耳,故名曰但。能如此看,诸大乘经,皆能明心见性,岂独《金刚经》为然。

  若一路分别,此一句是甚么义,此一段是甚么义,全属凡情妄想,卜度思量,岂能冥符佛意,圆悟经旨,因兹业障消灭,福慧增崇乎?若知恭敬,犹能少种善根,倘全如老学究之读儒书,将见亵慢之罪,岳耸渊深。以善因而招恶果,即此一辈人也。古人专重听经,以心不能起分别故。如有一人出声诵经,一人于旁,摄心谛听。字字句句,务期分明,其心专注,不敢外缘一切声色。若稍微放纵,便致断绝,文义不能贯通矣。诵者有文可依,心不大摄,亦能诵得清楚。听者唯声是托,一经放纵,便成割裂。若能如此听,比诵者能至诚恭敬之功德等。若诵者恭敬稍疏,则其功德,难与听者相比矣。今人视佛经如故纸,经案上杂物与经乱堆。而手不盥洗,口不漱荡,身或摇摆,足或翘举,甚至放屁抠脚,一切肆无忌惮,而欲阅经获福灭罪,唯欲灭佛法之魔王,为之证明赞叹,谓其活泼圆融,深合大乘不执着之妙道。真修实践之佛子见之,唯有黯然神伤,潸焉出涕。

  嗟其魔眷横兴,无可如何耳!智者诵经,豁然大悟,寂尔入定。岂有分别心之所能得哉?一古德写《法华经》,一心专注,遂得念极情亡,至天黑定,尚依旧写。侍者入来,言天黑定了,只么还写,随即伸手不见掌矣。如此阅经,与参禅看话头,持咒念佛,同一专心致志。至于用力之久,自有一旦豁然贯通之益耳。明雪峤信禅师,宁波府城人,目不识丁。中年出家,苦参力究。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其苦行实为人所难能。久之大彻大悟,随口所说,妙契禅机。犹不识字,不能写。久之则识字矣。又久之则手笔纵横,居然一大写家。此诸利益,皆从不分别专精参究中来。阅经者亦当以此为法。此老语录,已入清藏。谭埽庵以名进士,皈依座下,为制道行碑,有一万余言。阅经时,断断不可起分别,自然妄念潜伏,天真发现。(《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一第175页复永嘉某居士书五)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印光大师       阅经的方法)(五明学佛网:印光大师       阅经的方法)  

 大安法师:印光大师由儒入佛 

 能利法师:印光大师的因果与感应思想论 

 能利法师:印光大师人生思想过程(下) 

 能利法师:印光大师人生思想过程(中) 

 能利法师:印光大师人生思想过程(上) 

 能利法师:印光大师的净土思想(四) 

 能利法师:印光大师的净土思想(三) 

 能利法师:印光大师的净土思想(二) 

 能利法师:印光大师的净土思想(一) 

 余池明居士:再探印光大师教义与人间佛教思想 

 余池明居士:印光大师选定及流通《净土五经》小史 

 余池明居士:印光大师校正台宗宝典《随自意三昧》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