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罗汉有住胎之昏,菩萨有隔阴之迷! |
||
|
||
罗汉有住胎之昏,菩萨有隔阴之迷 节选自 《佛说阿弥陀经浅释》 我们人修道,其他的法门都是有一种不安全的情形,也就因为没有人保险。好像你持咒,持了几年咒,觉得没有什么成就,就停止了,不持了,这就向后退了。 或者你念经,念了几年,觉得也没有什么好处,于是乎就不念了,退了。或者今生你不退,等到来生又退了。今生你念经也很精进,念咒也很精进的,可是你没有修行成,到来生,来生就不精进了,就休息下来。 为什么呢?因为“罗汉有住胎之昏,菩萨有隔阴之迷。” 不要说你是一个凡夫,就是证到罗汉,你再一入胎,也就把你所有的神通都忘了。菩萨有隔阴之迷,他一经过这个胎,一投胎之后,他也就迷了。 若遇着善知识,能指点你怎么样修行,这还可以得到觉悟;若遇不着善知识,今生退堕,来生更退堕,就不容易再发这菩提心,所以这很容易就退堕了。可是你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呢,就没有退了,只有向前精进而没有退了,能得到这个四不退。 四不退,第一就是位不退,第二是行不退,第三是念不退,第四是究竟不退。 “位不退”:你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得到这个佛位。你到那儿莲华化生,等那华开了,就见佛闻法,悟无生法忍,不会再堕落了。这叫位不退。 “行不退”:方才讲的一般人修行,今生修行精进,来生又懒惰了,不精进了,这叫修行没有长远心。 等你生到极乐世界,那个地方没有三恶道苦,迦陵频伽、共命之鸟都在那儿说法呢,都是帮助着阿弥陀佛说法。所以生到极乐世界,修行的行也就不会再懒惰了,总是向前精进,勇猛精进。 “念不退”:好像我们人在娑婆世界修行,今天想要往前精进,生出精进的这一念。精进了一个时期,觉得精进很辛苦,没有休息那么自在,于是乎就不精进了,生出这个懒惰的念头来了。这个念就退了,行虽然没有退,念已经退了。在这短短几十年的过程中,退堕的心比精进的心就多得不得了!这个念就不容易不退 。你等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昼夜六时都是在那儿说法,你不会有退堕菩提心的这种情形。 “究竟不退”:生到极乐世界,得到莲华化生,任何的时候也不会再退了──不退落到凡夫,不退到二乘,也不退落到菩萨。一生到极乐世界,就得到这四不退。 -02- 仗佛慈力,往生西方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卷上 复南通张海桥居士书 光以钝根自量,于初出家,即以净土为皈依。又经五十余年之阅历,虽于佛法无所了解,然于净土一法,固以最初之志,未尝或错。而于一切有缘之人,均以为奉劝。生死海深,菩提路远,欲于现生了此大事,舍净土一法,勿道不通一切法门,即通,亦不能究竟得其实益也。何以故,以一切法门,皆仗自力断惑证真,以了生死。净土法门,若具信愿,念佛名号,求生西方,即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二法相较,其难易奚啻天渊悬殊。 白话译文: 我认为自己是个钝根的人,在最初出家的时候,就以净土法门作为皈依之处。又经过了五十多年的阅历,虽然对佛法没什么了解,然而对于净土这个法门,因为是当初的志愿,从来没有改变过。而对于一切有缘的人,都以净土法门来奉劝对方信受。生死大海深渺,菩提觉路长远,想要在这一生了脱这件大事,舍弃净土法门,不要说不能通达一切法门,即使通达了一切法门,也不能够究竟得到其中真实的利益。为什么呢?因为一切法门,都是依仗自力断惑证真,来了生脱死。净土法门,如果具足信愿,念佛名号,求生西方,就可以仗佛慈力,往生西方。二个方法相比较,其中的困难容易何只天地悬殊。 ——如诚法师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