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独尊湛现:如何让自己的孩子成才? |
||
|
||
诸位同学,大家好。 关于修行,何为修行? 就是让我们大家把尘世间的所有一切的事相,看破,放下,自在,随缘,造作。 因为尘世间的一切,都是影子,都是同一个自性的作用,所展现出来的。 所以说也是自心的显现,换句话说,自心的影像,包括六道众生,也包括世间所有的一切万事万物。 既然如此,不要对任何事相有所执着,情,爱,恨,贪欲,等,谁能对这些影子,能做出如此的行为,说明自心的迷茫,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其实人生的烦恼、痛苦,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夫妻,儿女,父母,这都是因缘所致,缘聚缘散。夫妻之间感情投入再深,也是有分手的时候。儿女也是如此。 为什么?这些身相,即非身相,皆为影像而已。只是相互了却因缘而已,讨债与还债。就是一场游戏一场梦而已。千万不要因此了业的过程中,给自己造成烦恼与痛苦。 人生游戏中,不要投入过深,情执是对自己伤害最重的武器,谁投入得越深,伤害得越大,痛苦越深。 佛告诉我们大家,若想让自己的人生自在、快乐,必须要用一颗觉悟的心,慈悲的心,智慧的心,清醒的心。 慈悲的心是平等的心,无量的心,清净的心,自在的心。 情执的心会造成痛苦的与烦恼,这种心态是局限,分别。 修行就是要从迷茫的心态,转换为觉悟的心,而不是对任何的人与事相的舍弃。 再有,无论家庭条件好与差,千万不要对自己的孩子特别溺爱,对孩子溺爱得越重,你就会将面临着对孩子的离去。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德不配位,必有余殃。父母也好,儿女也好,最主要的是给自己多培养福田,而不是大量消耗福报。 人的一生福报是很有限度的,所以要珍惜才是。做父母的要对孩子们的慈悲,不要去对孩子们的伤害。 自家孩子的不足,都是父母的德行不够,所造成的,要想改变这些,必须要发大心,广行布施,来培养福田,方可转变这些烦恼。 在人生中一定要用圣人的标尺,对自己的观照,无论你是任何出身,都不要自以为是,自作聪明。 越聪明,思维越敏捷的人,他的人生就越糟糕,越痛苦。这就是说明,聪明的心态就是愚痴的表现。 我们人生不能缺少智慧。用智慧的心来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创造。这才是幸福快乐。 修行不是对人生的放弃,而是用智慧对人生的美好的创造。 修行人不一定,非得要孤苦伶仃,与世间格格不入,要把佛法融入生活中。用一颗广大无量的菩提心,来对待一切。 大家不要误会,平等心,指自己的心态,对任何的事相,不要分别。都是自心的造作,换句话说都是自己。但是相是分别,各自不同,分别相不做分别想。 对事相可以用分别不同的方式,来对待,自己的内心是没有任何的分别。 所以对任何事相,不要升起种种不良的表现:贪嗔痴慢疑,杀盗YIN妄酒,两舌,恶口,花言巧语。对大家的伤害,同时对大家的伤害就是对自己的伤害。 好了,阿弥陀佛,释桑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