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智旭大师: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文句34


   日期:2019/4/24 11:2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壬四、明十八界性二。初总征。二别释。癸、今初

  复次阿难。云何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界者。因义。根尘为缘而生于识。说名为界。又种族义。根尘识三。各有种子。各为族类。又界限义。内根外尘。中间名识。此中正意。惟破界妄而显识性。以根尘二种。先已破显故也。十法界染净诸识。俱无实界可得。一一即空假中。故云本藏性也。

  癸二、别释六。初明眼识界即藏性。至六明意识界即藏性。子、今初

  阿难。如汝所明。眼色为缘。生于眼识。此识为复因眼所生。以眼为界。因色所生。以色为界。阿难。若因眼生。既无色空。无可分别。纵有汝识。欲将何用。汝见又非青黄赤白。无所表示。从何立界。若因色生。空无色时。汝识应灭。云何识知是虚空性。若色变时。汝亦识其色相迁变。汝识不迁。界从何立。从变则变。界相自无。不变则恒。既从色生。应不识知虚空所在。若兼二种眼色共生。合则中离。离则两合。体性杂乱。云何成界。是故当知。眼色为缘。生眼识界。三处都无。则眼与色。及色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此中诸文。准上亦各四节。从初至生于眼识。即举正因缘境。次从此识为复至云何成界。明其即空。三从是故当知至三处都无。明其惟是假名。四则眼与色至终。明其即中。以对总示文义。如前可知。初文言如汝所明者。与即是夺。以此因缘生法。义关四教。阿难所明。不过是藏教中法有我无意耳。尚不知因缘即空。况假中耶。下文乃正破其法执。而会归藏性也。次文征中。但立眼生色生二案。破中兼破共生。初破眼生可知。次破色生者。若汝识因色生。则空无色时。汝识应随色灭。汝识既灭。云何识知是虚空性。若色变时。汝亦识其色相迁变。则色自变。而汝识不变界从何立。若谓识从色变。则识已受变。界相自无。若识从色生而又不变。则恒应识色。应不识知虚空所在矣。次破共生者。若识是眼色二种之所共生。则果必宜似因。一分从眼生者。则是有知。一分从色生者。则应无知。故眼色合时。汝识乃一分有知一分无知而中离。正当眼色离时。汝识当一分归眼一分归色而两合。如此则体性杂乱。云何成界耶。当知眼识无生明矣。第三文中。意显九界眼识。及佛界成所作智。皆是不变随缘。假说为界。实则十法界之三处。都无体性。不过假名而已。第四文中。结显眼色识三。一一本是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之藏性也。惟其眼识即空假中。故舍利弗悟之。心见发光。光极知见。

  子二、明耳识界即藏性

  阿难。又汝所明。耳声为缘。生于耳识。此识为复因耳所生。以耳为界。因声所生。以声为界。阿难。若因耳生。动静二相既不现前。根不成知。必无所知。知尚无成。识何形貌。若取耳闻。无动静故。闻无所成。云何耳形杂色触尘名为识界。则耳识界。复从谁立。若生于声。识因声有。则不关闻。无闻则亡声相所在。识从声生。许声因闻而有声相。闻应闻识。不闻非界。闻则同声。识已被闻。谁知闻识。若无知者。终如草木。不应声闻杂成中界。界无中位。则内外相复从何成。是故当知。耳声为缘。生耳识界。三处都无。则耳与声。及声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次文征中。亦但立耳生声生二案。破中兼破共生。初破耳生又二。一破胜义耳生。文相易知。二破浮尘耳生。故云。若取耳形为能闻者。既无动静。闻无所成。岂可使此耳形。对于色尘触尘而为识界耶。盖耳形决定不能见色。又知触者。即属身根故也。次破声生又二。先直破云则不关闻。然无闻则亡声相所在。次破转计云。若谓识虽从声而生。原许此声因于闻根而有声相。则闻声时。亦应闻其所生之识。若不闻识。则识非从声生。故非以声为界。若许闻识。则识便同于声。识已被闻。又谁为知闻识者。若更无知闻识者。则终如草木无知。又不可矣。次破共生云。又不应声尘闻根杂成中界。谓半是根生。半是尘生。则有知无知。体性杂乱。界相自不成也。中位既无。内外安有。无生之理昭然明白。余文可知。惟其耳识即空假中。故普贤菩萨悟之。心闻发明。分别自在。

  子三、明鼻识界即藏性

  阿难。又汝所明。鼻香为缘。生于鼻识。此识为复因鼻所生。以鼻为界。因香所生。以香为界。阿难。若因鼻生。则汝心中以何为鼻。为取肉形双爪之相。为取嗅知动摇之性。若取肉形。肉质乃身。身知即触。名身非鼻。名触即尘。鼻尚无名。云何立界。若取嗅知。又汝心中以何为知。以肉为知。则肉之知。元触非鼻。以空为知。空则自知。肉应非觉。如是则应虚空是汝。汝身非知。今日阿难应无所在。以香为知。知自属香。何预于汝。若香臭气必生汝鼻。则彼香臭二种流气。不生伊兰及旃檀木。二物不来。汝自嗅鼻为香为臭。臭则非香。香应非臭。若香臭二俱能闻者。则汝一人应有两鼻。对我问道。有二阿难。谁为汝体。若鼻是一。香臭无二。臭既为香。香复成臭。二性不有。界从谁立。若因香生。识因香有。如眼有见。不能观眼。因香有故。应不知香。知即非生。不知非识。香非知有。香界不成。识不知香。因界则非从香建立。既无中间。不成内外。彼诸闻性。毕竟虚妄。是故当知。鼻香为缘。生鼻识界。三处都无。则鼻与香。及香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次文破鼻生中。又以浮尘胜义二根并征。先破浮尘根可知。次破胜义根中。又以肉以空以香为胜义所托之处。一一破之。胜义根尚不可得。况因根所生识耶。若因香生以下。方破识从香生。谓识因香有。不应知香。如眼有见。不能观眼。若能知香。即非香生。若不知香。又非鼻识。且香尘若非识知其有。则香界便自不成。鼻识若不知香。则因界断非从香建立。既无中间之识。亦不成内外根尘。毕竟虚妄。足显无生矣。余文可知。惟其鼻识即空假中。故孙陀罗难陀悟之。明圆灭漏。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楞严经       智旭大师)(五明学佛网:楞严经       智旭大师)  

 衍慈法师:《楞严经》阅后札记 

 吕建福教授:如来密因 修证了义——圆瑛法师之《大佛顶首 

 宽运法师:《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圆通章》── 宽运法师 弥 

 卢志丹居士:《楞严经》的神秘传奇! 

 药师山·紫虚居士:《楞严经》不是伪经(四) 

 药师山·紫虚居士:《楞严经》不是伪经(三) 

 药师山·紫虚居士:楞严经不是伪经(二) 

 药师山·紫虚居士:楞严经不是伪经(一) 

 妙心法师:十番显见——《楞严经》的核心 

 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五阴本如来藏 妙真如性 第 

 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五阴本如来藏 妙真如性 第 

 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五阴本如来藏 妙真如性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