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宏圆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第2讲


   日期:2019/5/8 6:5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诸位法师 诸位居士大德

  阿弥陀佛

  我们继续来学习《妙法莲华经》。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五重玄义的释名,下面我们接着来学习显体。为什么释名之后就要显体呢?因为经的名字都是依体而立,如果没有实体,名字也就无从安立了,所以在介绍经题之后要显示经的实体。本经的实体,就是以诸法实相为体。

  诸法就是一切法,山河大地飞禽走兽,宇宙间的森罗万象都包括在内了。实相是指真实相状,不虚不假、不幻不妄,也就是所谓的本体。

  世间凡夫,执著世间的一切法为实有;二乘圣人,认为一切法都虚幻不实,他们又执著空,真的是扶起东来西又倒。倓虚大师说:“治世语言,资生事业,皆顺正法,皆入实相,法法圆彰,法法皆妙,独怪世人,分别心重,反把妙法,弄成不妙耳,而诸法实相,固自若也”。世间的一切法,本来皆顺正法、皆入实相,我们众生为什么见不到诸法实相呢?就是因为我们的分别心太重。诸法实相是现量境,不可以揣测、不可以分别,你只要有一丝一毫的揣测和分别,那就成了障碍。

  我们举个例子,我们都执著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过去就是过去,现在就是现在,未来就是未来,这三者互相是间隔的,不是互相融通的,似乎我们都认为这是定相。但是你仔细推究一下,过去世中也具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那么我们以此来类推,现在世、未来世也都是具有三世,所以是没有定相的。

  我们的身体、我们的正报也是这样,我们人人都执著五尺之躯是真我,其实这个身体也是时时刻刻在发生着变化的。前一秒钟的你和后一秒钟的你,已经发生了变化了。它的因缘的组合已经发生了变化,所以也是不定的。

  经中说:“四大非有,五蕴皆空”,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假相,毫无自性,相有但是性空。如果我们不执著假相为实有,也不执著一切法是虚幻的,这样就是空有不执。空假都不去执著,那么这个实相就在一切法中了,我们当下就能见到诸法实相。

  本经以诸法实相为体,我们可以从经文中能够得到证明。比如《序品》中说:“今佛放光明,助发实相义”;《方便品》中说:“惟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偈颂当中说:“无量众所尊,为说实相印”;《法师品》中说:“开方便门,示真实相”;《安乐行品》中说:“又复于法无所行,而观诸法如实相”等等。从以上经文当中我们就能知道,本经是以诸法实相为体,这是显体。

  第三就是明宗,宗就是修行的宗要。如果修行人不知修行的宗要,又怎么能够体会到不思议的妙体呢?所以显体之后必须就是要明宗。

  本经是以一乘因果为宗要。经中说:“大乘因者,诸法实相是,大乘果者,亦诸法实相是”,这就是表因果同时。我们能发大菩提心就是成佛之因,经中说:“发心究竟二不别”。就是说,即发心时即成佛时,因必感果、果必酬因,即因即果、即果即因,发心究竟二不别,所以称为因果同时。

  第四是力用,本经是以断疑生信为用。《法华经》共二十八品,前十四品是开权显实,就是开除对声闻缘觉菩萨这三乘权教的执著,显示佛乘的真实,是以断权疑生实信为用。就是断权疑--开权,生实信--显实,为用。这是前十四品;后十四品是开迹显本,就是以断近疑生远信为用。开迹显本是什么意思呢?迹就是佛陀一期的示现,我们说所谓八相成道。出家、成佛、转法轮、入涅槃,八相成道称为迹。本就是佛陀久远成就的法身报身。

  在法华会之前,佛从来没有开迹显本。佛的弟子们认为,佛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悟道,世尊成佛不过就几十年,在法华会上有无数的德高望重、神通广大的地涌菩萨,已于无量佛所植种善根,佛说这些菩萨都是他所教化的弟子,以弥勒菩萨为首的这众多弟子们就心生疑念。他们认为,哪有父亲年少健康、而儿子头发斑白的?佛在《法华经•寿量品》中说:“自我得佛来,所经诸劫数,无量百千万,亿载阿僧祇,常说法教化,无数亿众生,令入于佛道,尔来无量劫,为度众生故,方便现涅槃,而实不灭度,常住此说法,我常住于此,以诸神通力,令颠倒众生,虽近而不见”。到这里,佛开迹显本,说自己已久成佛道。而且成佛以来,已历经无量劫的时间,从来没有离开过众生,常说法教化众生,令众生入于佛道。

  我们以前讲过,智者大师入法华三昧以后,又回到灵山会上听佛说法。所以他真的肯定佛没有灭度,只是我们众生执著分别看不到而已。世尊自成佛以来,不仅常在娑婆世界说法教化众生,也在其他阿僧祇国度来度化众生,这些都是迹中所为。然而迹是离不开本的,有本方能垂迹,又由迹才能显本。其实,不仅佛有本有迹,我们凡夫也是有迹有本的。我们的本、我们的本性、我们的佛性与佛一样,我们本具的法身实相,在圣不增在生不减,生佛不二。但是我们的迹和佛大不相同了,本一样,但是迹不相同。佛是从体起顺用,示迹度化众生;我们却是背觉合尘,流浪生死,我们的迹是逆用了,不能够自利利他。但是只要我们精进用功,证实相,悟入佛知佛见,也可以示迹度化众生,同圆种智,成就大道。这是讲开迹显本,也就是断迹中之疑、显本中之信。

  《梵网经》中说:“我是已成佛,汝是当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如果能确信自己是将来之佛,并信一切众生都是未来诸佛,那么哪来的一些人我是非?哪来的无边烦恼?心当下就清凉了。但是这个信也是很不容易成就的。《大乘起信论》上讲“修行一万大劫方能成就”,《金刚经》中说:“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我们看信这个成就是需要无量劫的。大家可以算一算,我们无始劫来流浪生死,何止千万亿尘点的大劫,那么一万大劫与这千万亿尘点大劫相比,真的是沧海之一粟、大地之一尘。我们能够在这个末法时期有幸闻到佛法,千万不要因为信心难发而气馁,一定要精进修学。正如古德所说:“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第五是判教,天台智者大师,将如来一代时教判为五时八教,我们来解释五时八教。

  五时是如来说法的次第。第一是华严时,指的是佛成道最初的三七日,也就是二十一天说《华严经》的时期。这就像太阳刚升起时,只照到高山,照不到平地和山谷。说明《华严经》是佛为法身大士、以及根机成熟的天龙八部、和大根机的凡夫众所说的法,当时在座的小乘声闻缘觉,简直是如盲如聋,接受不了。《涅槃经》中说:“譬如从牛初乳,名第一味”,佛第一时说的法就像生牛乳,我们说的生牛奶一样。生牛奶我们都知道,它的乳糖大人可以吃,小孩子的消化能力弱,喝了生牛奶就消化不了。比喻这样的大法,只有大菩萨以及大根性的众生能够接受,而小根性的众生他们接受不了。

  第二时是阿含时,佛在说华严之后十二年,到鹿野苑等地,为接引二乘人说四阿含等经。这时候太阳高升,转照山谷。小乘根性的人听佛讲说四谛、十二因缘等教理,知苦断集,慕灭修道,由凡入圣,而证阿罗汉果。佛在这个时期所说的法,就像把生牛奶做成了乳酪,这样小孩子也可以吃,吃下去以后能够消化掉。

  第三时就是方等时,佛在讲十二年《阿含经》之后,用八年的时间说《维摩诘经》《大集经》《解说蜜经》《楞伽经》《楞严经》《胜曼经》《光明经》《置益经》《方等陀罗尼经》,以及净土诸经。在方等时,佛斥责小乘而赞叹大乘,弹诃偏教而褒扬圆教,赞叹大乘圆教才是真正的佛法。为的是启发小乘人能够生起耻小乘尊大乘之心、能够回小向大,从阿罗汉更进一步学习大乘菩萨法门。这时候太阳大约在九点到十点的时候,我们看九点到十点的太阳,就能够照到平地。佛在这个时期广说大小乘,使大小乘众生都可以受益。佛所说的法,这时就像生酥,比乳酪的味道要好很多,这是方等时。

  第四是般若时,虽然佛说方等经典之后,小乘人已生起回小向大之心,但是我执已除,法执还在。佛用二十二年的时间,在王舍城的灵鹫山、孤独园、自在天宫、竹林精舍等处说般若经,用般若智慧来帮助他们破除一切执著、见中谛理、修菩萨行。此时用太阳比喻,就是十点到十一点的时候,还没有到正中午,将到正午的时候。用味来比喻这时候所说的法,就像是熟酥。

  第五是法华涅槃时,也就是我们现在要讲的《法华经》。佛说这部《法华经》说了八年,然后说《涅槃经》,《涅槃经》说了一天一夜,所以说法华涅槃共八年。佛以前所说的华严、阿含、方等、般若,都是为了这部《法华经》来铺路的。也就是说,前面的四时说法,都是准备将来说《法华经》的、都是为《法华经》做铺垫的。到法华会上,前面那些方便权巧的法门都不要了,这就叫做开权显实、废权立实。

  佛在法华会上,不管在会人的根性如何,不问能否接受,为说诸法实相之理,会三乘归一佛乘,称性极谈,畅宣本怀,说真实佛法。因为这个时候,佛就要入涅槃了,没有时间,时间不多了,只有说真实法、说圆满法,佛法才能究竟圆满。佛当时指出:“一切众生都是佛”,小乘根性的人接受不了,他们不肯相信,我们现在说他们不服。他们觉得,我们小乘圣人不知吃了多少苦,修了多少世,才证这个阿罗汉果,凡夫众生没有证到菩萨,更没有证到佛果,怎么一切众生都成佛了呢?他们不肯相信,当下就有五千人退席了。

  法华圣会之后,佛又在拘尸那城娑罗双树间,用了一昼夜说《涅槃经》,说完《涅槃经》之后佛就圆寂了。佛在法华涅槃时所说之法,就像正午的太阳普照大地,十界咸开,无不成佛,人人都可以成佛。用味来比喻,就像从熟酥中提炼出来的醍醐,我们都说醍醐灌顶,醍醐味道是最好的。

  以上是五时,五时是从竖的方面来说,把一代时教分为五个时期。

  我们再来看八教。

  前面的五时是从竖的来讲,而八教是从横的方面来说,把一代时教分成八种教义。八教中的顿教、渐教、秘密教、不定教,这四教,是说教时所用的仪式方式,称为化仪四教;藏、通、别、圆这四教,是教法中所含的义理,所以称为化法四教。

  我们先来学习化仪四教。化仪四教,第一是顿教,就是佛为大乘利根的众生,说不历阶段直下趣入如来地的大教。比如《华严经》就属于顿教,不历阶段,直下趣入如来地的大教,这是顿教。

  渐教,就是由浅入深之教。佛在第二阿含时、第三方等时、第四般若时,应大小乘钝根的众生,由浅入深,说阿含、方等、般若等渐进的教法。渐教又分渐初(刚开始)、渐中(渐教的中间)、和渐后(末了),分这三个阶段。阿含是渐教之初,方等是渐教之中,般若是渐教之后。这就像我们登山一样,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上去。小乘根性的人不能领受大法,必须要经过阿含、方等、般若这些阶段,才能引入法华高会,开示悟入佛知佛见。

  第三是秘密教,这是因人而宜之教。佛以神力令同座听法的人、在座听法的人所得的法不同。就像大家听佛讲的是一种声音而所得的法不同,都不知彼此所得的法,所以称为秘密教。

  第四是不定教,这是一音异解之教。听经的大众同坐在一起听法,对于佛所说的法互相都知道,但是随各人根机不同,所领悟的教法也不一样。有的人听小法而证大果,也有的听大法而证小果,所以这就是不定教。这是化仪四教。

  我们再看化法四教:藏、通、别、圆,我们一个个的来看。大家都天天说五时八教,但是五时八教我们要想理解起来,也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所以我们慢慢来,大家也要多听听,对这个层次、次第就都有一定的了解了。

  化法四教,藏教,藏教是小乘教,能令众生修析空观,观照四谛之理,断见思惑,了分段生死,证二乘小果,这是藏教。藏教的经典有四阿含、毗尼、啊毗昙。

  第二是通教,通教通我们刚才讲的前面的藏教,又通后面的别教和圆教,因为能够通前通后,所以称为通教。钝根的人,依通教修行,钝根,根机不太利,他依通教来修行,但是他只见到真空理性,不能从空中见到不空的道理,结果只是灰身泯智,和藏教人一样证偏空涅槃,所以说他只能通前面的藏教;利根的人,他依通教修行,不但见到空理,而且还能见到不空的道理,这不空的道理就是中道佛性。这中道佛性又分为两种,一种叫做但中,但中是超出于空有两边的中道,生死是有边、涅槃是空边,但中是超出生死涅槃两边,独显一中。就比如离却虚空,别指一月,这样见到但中,属于别教;还有一种叫做不但中,不但中是空有两边的中道,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生死涅槃当体便是中道佛性。这就又更高级的了,空有两边中道,中道佛性,这样见到不但中,就属于圆教了,所以通后面的别教和圆教。通教的经典,不是具体指的哪一部,凡是方等般若部中有说明声闻、缘觉、菩萨这三乘人能共同修行的,就属于通教。

  第三个是别教,别教是三界外菩萨所修学的法门。别教不同于藏教和通教,也有别于圆教。静权法师在《天台宗纲要》中举出教、理、智、断、行、位、因、果这八法来说明别教不同于藏教、通教和圆教。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别教,我们先简单的介绍一下这八法。这八法是相生的次第,第一是教,教就是言教,没有言教就不能说明道理,所以第一就是教;言教是说明道理,所以第二就是理;明白了道理就可以生起智慧,第三就是智;有了智慧才可以断惑,所以第四就是断;要断惑就必须要修行,所以第五就是行;修行可以证种种位次,所以第六就是位;位次的开始,就是第七,因;位次之终、末了,位次圆满,终,就是第八,果;这是《天台宗纲要》八法。这八法与藏教、通教、圆教皆有不同,也就是皆有别。我们还是从第一个教来开始解释。

  第一是教别,别教所被根性只有菩萨,别教是独为菩萨所说之教,这一点不同于藏教、通教;圆教是一乘,所以也不同于圆教。

  第二个是理,我们再来看理别不同于藏、通、圆教的地方。理别,真谛、俗谛、中谛这三谛,别教是次第而证的;而藏教和通教没有三谛之说;圆教是圆融三谛,真俗中这三谛是圆融。这是别教与其他三教在理上的区别。

  第三是智别,别教是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次第而证;藏教和通教,只有一切智和少分的道种智,没有一切种智;圆教是三智一心中得,不是按次第来证的。

  第四是断别,断惑嘛,断别,在断惑上的不同。别教是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是次第而断;藏教和通教,只断见思惑和少分的尘沙惑,他们连无明惑的名字都不能得闻,更何况断呢;圆教是不断而断,圆断三惑。

  第五个是行别,别教是圣行、梵行、天行、婴儿行和病行,这五行次第而修;藏通二教,只有圣行和少分的梵行,没有天行、婴儿行和病行;圆教是一行一切行,圆修五行。

  第六是位别,别教有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不同于藏教的七方便、四果和缘觉菩萨三乘的位次,也不同于通教的十地的位次。圆教是一位一切位,随举一位,即圆具所有位次,位位相收相摄。

  第七个是因别,别教是一因迥出,就是说正因佛性超出生死涅槃之外;藏通二教不知正因佛性;圆教是正因佛性、缘因佛性、了因佛性这三因佛性同时具足。

  第八、果别,别教直到妙觉极果方证法身,不说初发心时便成正觉这个道理;藏教和通教不知法身;圆教是四德,涅槃的四德:常、乐、我、净、还有三身:法身、报身、应身,四德三身同时具足,一德一切德,一身一切身。这是从八法上来说明别教与藏教、通教、圆教的区别。

  别教的经典也不确定指哪一部,凡是大乘经中广说菩萨历劫修行教、理、智、断、行、位、因、果互不相摄的,这都属于别教。

  我们再来看圆教,化法四教的圆教。在《四教仪》中说:“圆名圆妙,圆满,圆足,圆顿,故名圆教也”。我们就从圆妙、圆满、圆足、圆顿,这四种含义来解释圆教。

  什么是圆妙呢?《辅宏记》中说:“三谛圆融名圆,不可思议名妙”。举真谛,真谛中具足俗谛和中谛;举俗谛,俗谛中具足真谛和中谛;举中谛,中谛具足真谛和俗谛,这样一谛具足三谛,称为圆。又一谛遍于三谛,称之为融,这三谛互具互遍,就称之为妙。这就是圆妙。

  圆满,《辅宏记》中说:“三一相即为圆,无有缺减故满”。就是说,一谛即是三谛,三谛即是一谛,这就叫做三一相即;一谛中具足三谛,无有缺减,就称为圆满。

  圆足,圆见事理名圆,一念具足为足。理具事造两重三千,于一念中见,这就叫做圆见事理。就是一念心中,具足理具三千和事造三千,名为一念具足。

  第四、圆顿,教体本周名圆,非渐次成名顿。三谛是立教之体遍于一切,这就称为教体本周;三谛是天然之性德,不是造作所成,所以称为非渐次成。是天然的性德,本来具足的,不是渐次而成的,这就称为圆顿。圆教具有以上的四种含义。四种含义就是圆妙、圆满、圆足和圆顿。

  我们再来讲讲圆教的七种功用。圆教有什么功用呢?有以下七种的功用。第一是圆伏,圆教人能用一心三观,观一境三谛。我们先来解释一下一心三观。一心三观,就是一心中观真、假、空,真谛、假谛和空谛。这三种谛理互具互融,空即假中,假即空中,中即空假,这叫一心三观。观一境三谛,一境三谛就是诸法无自性谓之空,因缘所成,是因缘所成的所以谓之假,即空即假谓之中,三谛之理融洽于一境,三即一、一即三,圆融无碍,就称为一境三谛。圆伏,就是圆教人能用一心三观,观一境三谛,境智相应,这样五住烦恼不伏而伏,就称为圆伏。所以我们这里面,解释了一心三观和一境三谛,这是圆伏。

  圆信,就是信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对于一境三谛的道理能够彻底的信入,不怖不疑,就称为圆信。

  圆断,就是一断一切断。五住烦恼本无自性,全即法界,既信我们刚才讲的一境三谛之理,从此进修,就能够不断而断,断五住烦恼,开佛知见,住大涅槃。

  圆行,就是一行一切行。依一境三谛而修,随观一境,皆即三谛,所以随修一行就具足一切诸行,念念与中道第一义谛相应,称为圆行。

  第五是圆位,就是一住一切位,《止观》中说:“云何入圆位,入初住时,一住一切住,一切究竟,一切清净,一切自在,是名圆位”。就是说,证初住时,即具一切诸位功德,位位相摄,行布不碍圆融,这就名为圆位。

  圆自在庄严,就是以一境三谛为所庄严,以一心三观为能庄严。能所本自不二,根、尘、依、正没有障碍,名为圆自在庄严。

  圆建立众生,就是以四悉檀普利一切众生。圆教大士应现于世,普结净缘,令众生得四悉檀益。就是所谓的欢喜益、生善益、灭恶益、入理益,这称为圆建立众生。

  圆教是如来的称性直谈、最后付嘱,前面讲的藏教、通教、别教都是方便接引,只有圆教才是真实说法。我们用了这么一段时间来解释五时八教,就是为了让大家对这部《法华经》能有一个更深刻的认知。

  我们来总结一下五时八教。

  第一是华严时。佛为法身大士和根熟、根机成熟的大机众生所说的《华严经》,这是第一时,五时里的第一时。在化仪四教来说,是属于顿教;在化法四教来说,是属于正明圆教、兼说别教。华严时在五时八教中的位置。

  第二、阿含时。说四阿含经,在化仪属渐教之初,在化法四教是属于藏教。

  第三、方等时。方等时在化仪四教当中,属于渐教之中,渐教的中间、中部;在化法四教当中,属于藏通别圆四教并谈。

  第四、般若时。在化仪四教中,属于渐教之后,就是末了了;在化法四教中,属于带通教别教的权理,正说圆教实理。

  第五、法华涅槃时。在化仪四教当中,是属于会渐归顿,就是会三乘之权归一乘之顿;在化法四教,属于纯圆教,普授三根之记,无有一人不得作佛,大畅我佛出世之本怀。

  我们现在学习的《妙法莲华经》,是佛说在第五时,是佛最后之极畅,所以是以无上醍醐为教相。在化仪四教,本经是会渐归顿,所以非顿非渐;本经是显露非秘密;本经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所以是决定非不定。所以本经在化仪四教当中,属于非顿非渐,非秘密非不定。在化法四教当中属于纯圆教。

  圆教所被根性普摄一切的众生,包括地狱众生、五逆十恶众生,无不摄入。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第一个是依仗佛力和法力;第二个方面是众生善根成熟的缘故。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佛力法力,再加上一切众生善根成熟,本来是佛,善根成熟的缘故。这是圆教所被众生的根机,普摄一切的众生。

  学习圆教,我们这里一定要提出,大家一定要注意,学习圆教很容易犯两种严重的错误,犯两种毛病。我们现在也是非常常见的,我们在这里给大家有必要讲一讲,希望大家都能够注意。

  第一种就是贡高我慢病。有人修习圆教,自称我是学圆教的,我是学佛乘的,对于声闻缘觉、还有权教菩萨用轻视我慢的态度,这就是贡高我慢。这种患贡高我慢病的人,被贡高我慢障蔽了光明,不但不能圆见三谛理,就连权教、二乘,甚至人天的福善都会失掉。所以我们一方面不要高推圣境、自暴自弃,也不能自暴自弃,另一方面,必须要惭愧谦下,知道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是圆教。我们就应该知道众生本来是佛、自己的不足,努力去追求进步,就像大海一样,大海低于百川,百川才会归入大海。

  第二是懒惰放逸的病。有人听闻佛说五逆十恶皆得往生、皆当成佛,就会认为作恶不碍成佛,所以虽然名义上是在学佛,而实际上是懒惰放逸,并且和没学佛以前一样,不肯改恶修善,这叫做懒惰放逸病。患这种病的人,被懒惰放逸所遮蔽,善法损减,恶法增长,将来还是要受无量的苦。所以我们一方面,应当相信五逆十恶皆得往生、皆当作佛;另一方面,必须要精进勇猛,修一切善断一切恶。善法就像光明,恶法就像黑暗,光明与黑暗永远不能并存。

  下面介绍译经人。《法华经》有三个译本,一是在西晋武帝太康七年,由月支三藏竺法护译,经名是《正法华经》,总共十卷二十七品。第二个是东晋安帝隆安六年,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名《妙法莲华经》,总共七卷二十八品,我们现在大多都是用这个版本。第三是隋文帝仁寿元年,北天竺沙门闍那崛多与达摩笈多共同翻译,名为《添品妙法莲华经》,总共七卷二十七品。这三个译本,译意大致相同,最为盛行的译本就是鸠摩罗什的译本。智者大师开立天台宗,就是以罗什大师的译本为基础的,所以这个译本的殊胜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罗什大师是西域龟兹国人,就是今天的新疆库车地区。他到中国来是在一千五百年前,那个时候,正值中国内有各王争政,外有五胡之乱。在黄河流域的长安,符坚自立为王,国号秦,符坚派他的大臣吕光率兵七万,当时去讨伐龟兹国,意在得到罗什大师。但是吕光得到罗什大师之后,并没有返回长安,而是在西凉自称为王。吕光得到罗什大师之后,因为他本不信佛,所以对罗什大师种种的虐待,罗什大师都忍受了。后来秦国的姚兴继位,他为区别于前秦的符坚,所以称为后秦,也因为他姓姚,所以也称姚秦。

  姚兴信奉三宝,在吕光死后,姚兴讨伐西凉,迎请大师到长安奉为国师。姚兴特意把朝廷的西明阁作为大师的住处,把逍遥园作为译经的道场。一方面是罗什大师的学识德望,另一方面是姚兴的厚加保护,所以当时逍遥园译经的道场规模大得惊人。

  罗什大师的门下有三千多人,在译《法华经》的时候,参加译经的就有两千多人,译《维摩诘经》的时候,就有一千三百多人,其他的,比如《摩诃般若经》四十卷、《金刚经》一卷、《阿弥陀经》一卷等等,都是在那个时候翻译的。

  罗什大师所译经论总共九十八部、三百九十多卷。在罗什大师译经之前,因为译本不善,不但深微之义没有表达出来,就是浅近之义也大多不能圆满其说,所以没有得到当时士大夫们的重视,士大夫信佛的就少。自从罗什大师的译经之后,文人哲士才渐通佛理,佛的光明如日初升。到了唐朝,佛法如日中天了,所以佛法传到中国后,直到罗什大师方为大显。当时终南山道宣律师曾问天人陆玄畅:“为什么后人大多奉行鸠摩罗什的译本呢?”天人说:“鸠摩罗什是过去七佛的译经师,深得佛意,人人欢喜受持” 。

  好,今天时间到,谢谢大家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宏圆法师       妙法莲华经)(五明学佛网:宏圆法师       妙法莲华经)  

 沈海燕教授:《妙法莲华经玄义》管窥 

 沈海燕教授:境妙究竟——从《妙法莲华经玄义》中看天台智顗 

 宽运法师:开权显实 会三归一 《妙法莲华经》念诵法会开示 

 印泉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解内容(26) 

 印泉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解内容(25) 

 印泉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解内容(24) 

 印泉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解内容(23) 

 印泉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解内容(22) 

 印泉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解内容(21) 

 印泉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解内容(20) 

 印泉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解内容(19) 

 印泉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解内容(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