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宏圆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第6讲


   日期:2019/5/27 15:3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诸位法师 诸位居士大德

   阿弥陀佛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妙法莲华经》。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本经别序的前三部分:众集序、现瑞序以及疑念序,接下来我们学习第四部分发问序。发问序包括两部分:第一是长行,第二是偈颂。大家请看经文:

  尔时弥勒菩萨,欲自决疑,又观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天龙,鬼神等众会之心。

  这里弥勒菩萨想要断除自己的疑惑,又观四众以及诸天龙鬼神等众会、与会大众,他们内心也有疑问,所以在下面发问,不仅是为自己决疑,也是为大众决疑。

  而问文殊师利言,以何因缘,而有此瑞,神通之相,放大光明,照于东方万八千土,悉见彼佛国界庄严。

  我们上来读的几句经文,是集结经典的人所集结的、所说的,这段经文,是弥勒菩萨自己所问的。这里弥勒菩萨问文殊菩萨,以何因缘而有这样的瑞相。这里所问的瑞相包括了此土和他土。神通之相,放大光明,这是问的此土,就是娑婆世界此土的瑞相;照于东方万八千土,悉见彼佛国界庄严,这是问他方世界的瑞相。这里弥勒菩萨的问话,只是略举了自己的所见,在下面的偈颂中会详细的来问。

  于是弥勒菩萨欲重宣此义,以偈问曰。

  我们先来讲偈颂。偈颂又叫偈子,它是韵文的形式,每句有三字四字五字六字七字、甚至多字不等,通常都是以四句为一偈。在《法华经》中偈颂很多,可能有的人会问,为什么佛经中要用偈颂的形式?龙树菩萨在《十住毗婆沙论》中,讲了十个用偈颂的原因,我们来了解一下。

  第一是随国土。就是释迦牟尼佛随顺他所在的那个国家的风俗习惯。当时印度的读书人,他们读的书中有散文,就是类似于佛经中的长行;也有诗词,就类似于偈颂。佛说法的时候,也是随当地人的习惯,所以佛经中有长行也有偈颂。

  第二是随乐欲。就是随顺他们的喜好。有的人喜欢长行,也有的人喜欢偈颂,就像我们在看电影的时候,我们看印度人的习惯,说不上几句话,就开始又唱歌又跳舞的,这是他们的一种习惯,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感情。我们中国的这些文人,就是用这种诗词歌赋来抒发自己的这种感情。这都是每个国家每个地区,有各自的风俗习惯,也是各自文化的沉淀。

  第三是随生解。就是有的人听长行,他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如果用偈颂的形式他就能听懂。

  第四种是随利钝。就是根机利的人,他听一遍长行就能理解、就能明白了;但是根机钝的人,听一遍长行,他还没能听懂,再用偈颂的形式重说一遍,他就听明白了。

  第五是佛慈悲殷勤重说,就是佛的慈悲。

  第六、使后人对佛经生起信心。

  第七是佛经义味无穷。长行中表达的义味也很丰富,但是读到偈颂的时候,就更能体会到佛经的这种义味微妙难思、无穷无尽。就像我们读经的时候,长行读完了,然后再一读偈颂,它里面的这种微妙的义理,突然就能引发出来、就能感觉到了。

  第八、佛转式说法,就是佛改变长行的形式,用偈颂来为我们说法,表佛的智慧,表佛善巧方便为众生说法。

  第九、佛智无碍、舒卷自在。佛的智慧无穷,所以说法的时候,可以用多种的形式来为众生说法,这是从外在说法的形式上,表现出佛内在的智慧境界。

  第十、大众聚集到法会听法,来的人有前有后,这些后来的人,没有听到前面的长行,佛用偈颂的方式再说一遍,让来晚的人能知道前面所说的内容。这是佛用偈颂说法的缘故。

  偈颂分很多种,有重颂、孤起颂、略颂、广颂等。在这里,是弥勒菩萨以偈颂的形式,将前面所问的内容重讲一遍,所以是属于重颂。偈颂分两大段,一是问,包括问此土的六瑞和他土的六瑞;二就是请文殊菩萨来解答。好,我们看经文:

  文殊师利,导师何故,眉间白毫,大光普照,雨曼陀罗,曼殊沙华,旃檀香风,悦可众心,以是因缘,地皆严净,而此世界,六种震动,时四部众,咸皆欢喜,身意快然,得未曾有。

  这是问此土的六种瑞相。导师,就是教导众生修学佛法、证得无上菩提的佛、世尊,这里是指的释迦牟尼佛。何故,就是什么原因。眉间白毫,大光普照,这是放光瑞,也就是问,佛是什么原因从眉间白毫放大光明呢?雨曼陀罗,曼殊沙华,这是问,又是什么原因雨种种的天花呢?旃檀香风,悦可众心,空中飘摇的这些天花有色有香,风中一定会弥漫着天花的香气,让大众的心情愉悦。以是因缘,地皆严净,以是因缘,就是指以天上飘着种种天花的因缘,那么多的花飘落在地上,自然地也庄严清净,这是雨华瑞。而此世界,六种震动,这是地动瑞。时四部众,咸皆欢喜,身意快然,得未曾有,这是众喜瑞。四部众嘛,众喜瑞。法会中的大众见此圣境,耳闻殊音、鼻嗅异香、意念妙法,所以咸皆欢喜得未曾有。这里可能大家会发现,偈颂中缺少了长行里面所说的说法瑞和入定瑞,这里只提到了四瑞,缺了说法瑞和入定瑞。智者大师解释说:“说法是慧性,入定是天心,由慧性天心,能放光动地,举末即知本”,也就是说,在放光动地中,含摄了说法、入定在内了。就是说在放光动地当中,已经包括了说法和入定了。这里是问此土的六瑞,下面我们再来看他土的六瑞。

  问他土六瑞分六部分:一问六趣众生,二问见佛说法,三问他土四众,四问结前开后,五问他土修菩萨行,六问他土供养舍利,也就是问佛涅槃,我们先看第一问六趣众生。

  眉间光明,照于东方,万八千土,皆如金色,从阿鼻狱,上至有顶,诸世界中,六道众生,生死所趣,善恶业缘,受报好丑,于此悉见。

  眉间的白毫光照东方万八千佛土,所照的国土都是金黄色,都成了金黄色。在前面的长行中,没有说万八千土是金色,在这里交代的更为详细。《法华授手》中说:“光从毫现,是中道智,故黄色也”。我们前面讲了,白毫光是表中道智的,表中道第一义智。

  从阿鼻狱,上至有顶。在长行中,讲的是上至色界的顶天,也就是有色界的顶天,是色究竟天。这里的有指的是三有:欲有、色有和无色有,把无色界也包括在内了。有顶指的就是三界的最高天非想非非想处天。可能有人就会想了,无色界、无色嘛,没有形色、没有色相,在佛的光明中怎么能够看得见呢?蕅益大师在《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中解释说:“若承光远见,则无色界,既无形色,故不可见,若生死业缘,受报差别,皆悉见之,则理应遍照无色界”。意思是说,要是从形色上来说,没有无色界,但是既然谈到六道众生的生死业缘、受报差别,无色界天、非想非非想处天到有顶,也是要六道轮回、生死业缘受报差别的,所以应当包括了无色界的众生,大家一定要体会。

  诸世界中,六道众生。六道众生,这里的六道众生是能趣之人。生死所趣,生死是所趣之处。善恶业缘,众生为什么会趣向生死呢?皆是善恶业缘。也就是善恶业缘是所趣之因,受报好丑是所趣之果。

  众生造作了善业,就会得好的果报,生到人天;造作恶业得丑的果报,生到三恶道。所以我们修行人应该修什么业?你说修善业也不对的,必须修净业,造善法回向无上菩提,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回向无上菩提就叫净业。受报好丑,我们现在做了好多的善业,就会产生贡高我慢心、产生欢喜心,有了贡高我慢有了欢喜,肯定继而就是分别心了。有分别心就是修天大的福报,也有天福享完的时候,天福享完了,也是要堕落的,后面我们就会讲到。受报好丑就是所趣之果,好,是因为你造了善业;果报不好,是因为你造了恶业,众生或造善业或造恶业,都是被业力所牵,在六道中辗转轮回,经中说旋出旋入无有出期。这一切的业缘果报都在白毫中看得清清楚楚。这是第一问六趣众生。好我们再看下面经文:

  又睹诸佛,圣主师子,演说经典,微妙第一,其声清净,出柔软音,教诸菩萨,无数亿万,梵音深妙,令人乐闻,各于世界,讲说正法,种种因缘,以无量喻,照明佛法,开悟众生。

  这是第二问见佛闻法。上面说,在佛的光中,见到东方万八千土中轮转生死六道的众生,这里是说不仅见到了众生,还见到了他土的诸佛。他土的诸佛和释迦牟尼佛一样,为了教化众生而出现于世。圣主,就是众圣之主,也就是诸佛。师子,是兽中之王,狮子吼叫时,象王失威、群兽脑裂,表佛说法群魔外道都非常的恐惧,也是表佛在大众中说法自在无畏,所以师子也是指诸佛。

  演说经典,微妙第一,佛说法不是人天法,也不是二乘法,这里说是微妙第一。微者难见、妙者难思,无上谓之第一。就像此土世尊演说《华严经》,先照高山是比喻,高山嘛,比喻高大第一,比喻是为大菩萨们说直趣如来地的大教,所以称为第一。

  其声清净,出柔软音。佛说法,诠释的是中道理,所以说声清净;佛说法,顺实相法,所以音柔软。教诸菩萨无数亿万,就是说没有二乘,直教菩萨法。梵音深妙令人乐闻。佛所说的法契理,所以深妙;应众生的机,所以众生乐闻。各于世界讲说正法。这就是他土的每一尊佛,都在各自的世界各自的国土,为众生演说圆顿大法。就像世尊在娑婆世界七处九会说《华严经》。

  种种因缘,以无量喻,照明佛法,开悟众生。这里种种指的是两教八门。《华严经》是带别明圆,两教就是别教和圆教,别教有四门,圆教也有四门,这四门是有门、空门、亦有亦空门、非有非空门,别教是这四门,圆教也有这四门,合起来是八门,种种就是指的这两教八门。照明佛法开悟众生,蕅益大师是这样解释佛法和开悟的:“不涉三乘,故名佛法,闻者即入佛慧,故名开悟”,也就是说,这里佛所说的法是圆顿大法。我们刚才解释了种种两教八门是圆顿大法,与三乘无关,说法所应的根机都是大乘根性,与二乘人不相关。这一段与此土、与我们这里所说的华严教相同,大家可以对照《华严经》来理解。

  若人遭苦,厌老病死,为说涅槃,尽诸苦际,若人有福,曾供养佛,志求胜法,为说缘觉,若有佛子,修种种行,求无上慧,为说净道。

  这是第三问,问他土四众。

  若人遭苦,厌老病死,为说涅槃,尽诸苦际,这一偈是问的声闻乘。遭苦,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受苦。我们看,有的众生在受苦的时候,遇到苦境,比如贫穷,贫穷常被人伤害,但是他因为贫穷,又做出了偷盗、加害于人的事情,我们想想,贫穷本来就苦了,又造作更多的恶业,这样就会堕落到三恶道受苦无尽了。

  也有遭苦的人,他不造恶业,他造善业。比如他归依三宝、受持五戒,乃至出家、持戒修定,但是他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佛,是为了不堕落三恶道,能够生到人天享福。我就遇到这么一位法师,也是一位法师,他就曾经给我讲过,他非常羡慕方丈,说我这一世好好修行,下一世我能做个方丈享享福。这些都是为了享福,但是等福报尽了之后,还是要受苦的。我们刚才说了,人天做再大的福报都有尽的时候,尽的时候苦报无穷的。

  还有遭苦的人,他也想学法,但是因为愚痴和邪见,他在外道法中求解脱。我们这种现象非常之多的,他不肯归依三宝,他信外道,他信邪知邪见。有些我们这些学佛的,佛经对他不主要,对他没有主要的,三宝对他的这种摄受他感觉不到,他为了自己的所求,他听外道的。当然我们这个对外道不是贬义词,在师父心中众生皆是佛,人人平等。但是在理性当中我们是归依三宝的,一定要以佛法为我们的所归。他信外道,外道说的一句话比佛教的还管用,他不知三宝、不信三宝,不懂四谛、不懂四念处,这样的修行,说真的都是在有所求、都是在邪知邪见当中。看着他每天非常用功,但是邪知邪见、贡高我慢,这样也是受苦无尽。好,我们回过来,我们所说的目的,都是给大家以智慧和福报,在三宝门中,我们学的就是福慧双修,大家一定要知道。对任何人我们都要生起平等心和感恩心的,不要看不起任何人。能帮助别人呢,有因缘、别人肯听呢,我们就多帮助别人;没有因缘呢,我们去恭敬任何的众生,决定不要去贬低别人,更不要去给别人在苦中加苦,这才是一个佛子的觉悟。

  如果遭苦的时候,能够对三界的生老病死,能够生起厌离心,就能感得佛为他说涅槃法,也就是能证涅槃的四谛法,帮助他从此以后修行出世法,所谓知苦故断集,慕灭故修道,这样才能永尽诸苦,不再遭苦。

  若人有福,曾供养佛,志求胜法,为说缘觉,这就是问缘觉乘。修行十二因缘法而悟道的人称为缘觉,缘觉也叫辟支佛。辟支佛曾经是用一百劫的时间来供养佛,声闻曾用三生的时间来供养佛,所谓“声闻三生种福,支佛百劫种福”,所以这里说有福。他用一百劫的时间来种福,所以称为有福。志求胜法,四谛法和十二因缘法都是讲的三世因果,十二因缘就是从无明到死的这十二个因果环节,其实十二因缘就是四谛。为什么说缘觉所修的十二因缘法是胜法呢?智者大师说:“四谛总相略观为劣,十二因缘别相细观为胜,又四谛以苦为初门为劣,因缘以集谛为初门为胜”。也就是说,四谛法和十二因缘法,一个是简略一个是详细。再有,四谛法是以苦谛为初门,苦集灭道,是以苦为初门,声闻是厌苦而修道;而十二因缘是以无明为初门,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十二个因果环节,是以无明为初门,辟支佛是为道而修行,深求缘起胜妙之理,所以称十二因缘法为胜法。

  若有佛子,修种种行,求无上慧,为说净道,这里是问的菩萨乘。上来先问声闻乘,接着问缘觉乘,这里就是问的菩萨乘。菩萨大慈大悲,能够担当绍隆佛种的大任,所以称为佛子。种种行,指的就是六度万行。求无上慧,无上慧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就是佛道。菩萨上求佛道,所以说是求无上慧。为说净道,佛为菩萨说六度,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我们想想,修六度了,就不会有悭贪、不会有毁犯、不会有嗔恚、懈怠、散乱、愚痴,没有这六蔽了,就像药中无病,所以称为净道。

  文殊师利,我住于此,见闻若斯,及千亿事,如是众多,今当略说。

  这是第四部分结前开后。见闻若斯,是总结前面,意思是说,我在娑婆世界的南阎浮提,见到了他方世界的这些境界。就是总结上面所说见六趣众生、见诸佛、见四众这些事。今当略说,这是开启下文,意思是,我在光明中见到了他方世界千万亿那么多的事,现在还要再简略的来说一说,这是承上启下的意思,承上启下文。

  下面我们再来看第五部分,问他土修菩萨行。这里问菩萨行分为总问、就是总括一下,次第问和杂问。我们先看总问。

  我见彼土,恒沙菩萨,种种因缘,而求佛道。

  恒沙就是恒河沙,恒河又宽又长,而且恒河的沙是非常细,因为沙子细、河又大又长,所以恒河沙的数目是非常多的。佛常在恒河边说法,大众对恒河就非常的了解,所以常用恒河沙来比喻数量之多。这里弥勒菩萨见到他土如恒河沙数的菩萨,种种因缘而求佛道,这是总问。下面是次第问,次第问就是按顺序来问,问六度。就是按次第来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一层一层次第来问。好,我们看经文:

  或有行施,金银珊瑚,真珠摩尼,砗磲玛瑙,金刚诸珍,奴婢车乘,宝饰辇舆,欢喜布施,回向佛道,愿得是乘,三界第一,诸佛所叹,或有菩萨,驷马宝车,栏楯华盖,轩饰布施,复见菩萨,身肉手足,及妻子施,求无上道,又见菩萨,头目身体,欣乐施与,求佛智慧。

  这三偈是问布施,这里问外财布施、内财布施和舍命布施。我们先看第一问舍外财、外财施。或有行施,金银珊瑚,真珠摩尼,砗磲玛瑙,金刚诸珍,奴婢车乘,宝饰辇舆,欢喜布施,回向佛道,愿得是乘,三界第一,诸佛所叹,或有菩萨,驷马宝车,栏楯华盖,轩饰布施。这一段偈颂都是问的舍外财。金银、珊瑚、真珠、摩尼、砗磲、玛瑙,这是七宝。金刚就是钻石,我们知道钻石非常的珍贵,比黄金还要贵重。诸珍,就包括了所有的珍宝了。奴婢就是仆人。车乘,出门乘坐的车,过去有官职的人出门才坐车。宝饰辇舆,辇就是皇帝或王室所坐的车,舆指的是轿子,宝饰辇舆就是用珠宝装饰的车或者轿子。就像我们现在,自己买一个汽车,非常珍惜非常喜欢,里面会放一些珍贵的东西来装饰一下。

  欢喜布施。以上的这些金银珠宝、奴婢车乘,都是世间人非常喜欢珍惜的,要想让拥有它的人,把这些外财、珍贵的外财去布施给众生、供养三宝,我们想想是非常难的,为什么呢?就是贪心太重。而菩萨布施的时候是没有丝毫勉强的,是欢欢喜喜的把属于自己很珍贵的这些东西布施给众生,或者供养给佛。在布施和供养的时候,他没有任何的贡高我慢,没有任何的分别心。

  回向佛道。菩萨布施这么多的财物,不是为了将来生到天上享福,也不是为了今天的身体健康、儿孙满堂、升官发财。我们看,布施的心多清净,是为了回向佛道、回向无上菩提,为了成就佛道,我们一定要学习的。不要做了一点点的善法、做了一点点的好事就生起贡高我慢的心,我们一定要向菩萨们学习,我们去求净法、去求佛道。在我们做任何善法的时候,修净土的,我们回向愿生西方净土中、回向极乐世界,帮助我们往生极乐世界。蕅益大师说了嘛,“求生净土的心,就是无上菩提心”,《法华经》中,“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都是回向佛道的。回向佛道,这样我们世出世间的福报都是具足的,那回向自己或者回向家亲眷属,《地藏经》当中说的很清楚,福报虽然大,但是也是有量的。所以我们一定要会修行,知道我们学佛的目的,知道我们欢喜布施的目的在哪里,去求无上道。

  愿得是乘,三界第一,诸佛所叹。愿得是乘,就是愿得无上菩提,我们想想,能够发起菩提心那是非常了不得的,求无上菩提的心、求无上正等正觉的心,三界之中最为第一,诸佛都会赞叹。

  或有菩萨,驷马宝车,栏楯华盖,轩饰布施。驷马宝车就是四马大车,四马拉的大车。四马拉的大车这种大车,而且是用珍宝来装饰在车的栏杆上面,有华丽的宝盖,这样庄严的宝车也把它布施于人。在这里,虽然没有说回向佛道,在《法华授手》中说,这里没有说明回向佛道,其实也和上面布施一样,也是要回向无上菩提、回向成佛道的。这里只是为了押韵的一种修辞手法,也是要回向无上佛道的。

  复见菩萨,身肉手足,及妻子施,求无上道。这里就是问舍身布施。金银财宝是外财,这里所说的身体,以及下面说的生命都是内财。菩萨不但能以欢喜心把自己的财宝布施于人,而且在众生需要的时候,能毫不犹豫的将自己身上的肉、手、我们的身体布施给众生,这个是非常了不得的了。比如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的时候,作萨波达国王的时候,为了救一只被老鹰追赶的鸽子,他割身上的肉去喂这个老鹰,救了鸽子的性命。这里提到把妻子施与身肉施并在一起,因为在我们世俗最难舍的就是夫妻间的恩爱,我们经常好说杀父夺妻之恨,这是心头之恨了。如果为了众生,连这种难以摆脱的这种情感都能放得下,可见此人求佛道的坚定和自在,也体现了菩萨的这种大慈大悲。当然这里的妻子也包括了妻子和儿女了,我们说儿女情长,这是世间最难割舍的,舍老婆和孩子如同割肉一样,只有菩萨能发起这种大慈悲心,为了众生难舍能舍。

  又见菩萨,头目身体,欣乐施与,求佛智慧。这是问舍命布施,舍头目也就是舍命了。我们世间最看重的就是生命,我们世间人先贪,上来是财,但是在生命面前,把这一辈子存的钱宁可舍去,来换回自己再多活几天的美好愿望,所以生命对于我们世间人的重要可想而知。这里菩萨舍命来布施,在菩萨的心中佛道重于身命的,“佛道重于身,智慧重于命”。如果不能破除我执,就不能做到求佛慧,把这个身体看得重了,太顽强的执著身体了,那就得不到佛慧了,所以菩萨为求佛智慧,欢喜布施自己的生命。

  我们在上一节课讲到他土六瑞的时候,对于菩萨的种种因缘、种种信解、种种相貌、行菩萨道没有解释,在这里我们来解释一下。

  我们现在讲的菩萨六度,那么种种因缘、种种信解、种种相貌中的种种是通于六度的。比如布施度,以施舍之心为因,以内财和外财为缘,每一位菩萨所施的内财和外财不同,所以说种种因缘;菩萨能把内财外财遍施一切的众生,那么菩萨肯定具有种种的信解;在行布施的时候,众生的所求不同,有种种的所求,那么菩萨一定会随时随处的方便成就,所以就有种种的相貌。这一点我们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世尊割肉喂鹰是一种相貌,以身饲虎又是一种相貌,随众生不同的需求去方便救护众生,所以就是说种种相貌,就是这么来理解。我们是用布施来举的例子,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也是这样,具种种因缘、种种信解、种种相貌。所以前面经文中说:“复见诸菩萨摩诃萨,种种因缘,种种信解,种种相貌,行菩萨道”。我们在这里,在偈颂当中给大家解释,大家就更容易来理解了。我们看下面经文:

  文殊师利,我见诸王,往诣佛所,问无上道,便舍乐土,宫殿臣妾,剃除须发,而被法服。

  这是问持戒。持戒,戒分三种: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律仪戒,就是佛陀所制定的各种戒律,像五戒十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萨戒等,这些戒律称为律仪戒。摄善法戒,就是所修三乘一切的善法。饶益有情戒,就是利益一切众生的三业万行。这里所说的戒,是指的律仪戒,而且是比丘戒。比丘是七众之首,所以比丘戒在各种戒律中最尊最贵。出家比丘,如果以自度的心来持比丘戒,那就是成了声闻戒;如果以无上道的心来持戒,就是菩萨戒波罗蜜。偈颂中说的是万八千世界中的很多国王,到佛那里向佛请问无上道,也就是说,他们都发了菩提心。发大心,这是趣向佛果的真因,正因为他们真心要成佛,所以对于自己的王位、宫殿、妻妾都能放得下,剃除须发、身披袈裟、出家修行。这里只举了国王修行,其实所问的持戒并不只局限于国王,因为国王在世间是最为尊贵,这是以贵例贱、以胜概劣,包括了所有发大心出家的比丘。

  或见菩萨,而作比丘,独处闲静,乐诵经典。

  这是问忍辱。忍有三种:生忍、苦行忍和无生法忍。生忍也叫耐怨害忍,就是能忍受众生对自己的伤害;苦行忍,苦行忍分心法和非心法,心法是指忍受内心的嗔恚、忧愁、郁闷这些烦恼,非心法是指忍受这些寒热、风雨、饥渴、衰老、病死,这些是属于非心法忍;非心法,苦行忍当中的非心法。第三种是无生法忍,也叫谛察法忍,就是审察诸法体性虚幻、本无生灭,信解真实,心无妄动,安然忍可。无生法忍是对中观正见的忍可,如果成就无生法忍,就能普摄一切的忍力,就像《金刚经》中所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是无生法忍。这里说见到菩萨而作比丘。比丘是自节守志,耐受心法和非心法的种种苦,就是苦行忍。独处闲静,独自居住在山林当中,忍耐恶人恶兽的伤害不起嗔恨,这叫生忍。乐诵经典,读诵经典,肯定就能思惟法义,为求佛道,这是无生法忍。

  又见菩萨,勇猛精进,入于深山,思惟佛道。

  这是问精进。深山可畏,不是怯懦者能够居住的,只有勇猛精进的菩萨,才能在深山中旁若无物安心修行的,只有勇猛精进、念念不休进求佛道。精进勇猛,我们听起来很容易,但是想做到,真的要克服我们无量劫的这种习气的。就像释迦牟尼佛做太子的时候,在雪山修种种的苦行。看我们现在,就是读个《地藏经》,还在家里读,自己都害怕的了不得,好好的经、正能量的经,最后都读得邪知邪见,害怕得都不敢回家,说家里老有动静老闹鬼。本来是正能量的东西,都叫你们害怕得吓的一身病,究竟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我们的贪心太重,还有我们不能够真正的精进用功。因为你的贪心重,你的欲望纷飞,欲望纷飞,你的念错了。我们读《地藏经》是利益一切的众生,你一有了这种贪心,有了这种害怕的心,就会招感一切的现相的。这些现相怎么来的?怎么会起到这些作用的?都是你的心招感来的。你要是像菩萨一样精进勇猛,像菩萨一样正知正见,这些我们反而是利益众生。读《地藏经》没有任何的错,错的是因为我们的念头出现了问题,我们有这种贪心,继而就会产生不能够勇猛的心、产生了害怕,自然就招感了一些外物了、招感一些外来的现相了。所以读经一定要用正知正见的这种见地去学习,不是说你们用世间法这些就可以理解的,毕竟是出世间法,是出世间的智慧的。菩萨的精进勇猛都是为了去求佛道,千万我们读经学佛,不能有这些为了个人的目的个人的欲望,这样不能称为精进勇猛的。

  又见离欲,常处空闲,深修禅定,得五神通,又见菩萨,安禅合掌,以千万偈,赞诸法王。

  这两句偈颂是问禅定。第一个偈子:又见离欲,常处空闲,深修禅定,得五神通,这是问的修根本禅。离欲,指的是离欲界的烦恼,得根本初禅。初禅只是最初的禅定的境界,比较浅,不能称为深。继续修禅定,修到离三界欲的时候,得灭尽定,比起初禅来,就可以说,可以称为深了。继续修禅定,就会离二乘欲又深了一步。再接着不仅离二乘欲,也离二边欲,不仅离二边欲,也离中道、顺道法爱欲。对中道也要离,不能起法爱欲,这样的境界就很深了。然而也是别教的境界,如果能一离一切离,圆伏圆修,才能真正的称为深,这才是圆教禅定的境界。

  深修禅定,得五神通,这里说菩萨得五种神通,就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和神足通。可能有人就会问了,我们常说五通仙人六通罗汉,阿罗汉都能得六种神通,菩萨为什么只得五种神通呢?我们解释一下。阿罗汉的六种神通,除了以上我们讲的五种神通,还有漏尽通,漏就是指的烦恼。阿罗汉证得的漏尽通,是指断尽见思烦恼,指的是断尽了见思的烦恼;而佛的漏尽通,是指不仅见思惑、尘沙惑断了,无明惑也断尽了。这里说菩萨只得五通未得漏尽通,是指的没有断尽无明惑,无明惑还没有断尽。无明惑就是迷惑于中道第一义谛的烦恼,是烦恼的根本,属于界外惑。声闻缘觉不知其名,只有大菩萨才能觉知。断尽此惑,我们举圆教来说,初信位的菩萨能断除见惑,七信位能断见思惑。就是初信位断见惑,七信位断见思惑,八、九、十信位的菩萨能断除界内外的尘沙惑。下面到了无明惑了,就是初住的菩萨到等觉菩萨,他们是分段四十一品无明惑,分段,从初住到等觉分段四十一品。还有一品到四十二品了,这个是妙觉菩萨,就是佛了,佛断尽四十二品无明惑。所以菩萨的无明惑没有断尽,所以说未得漏尽通只得五通,就是这么一个解释。

  好,我们再来看问禅定的第二个偈子:又见菩萨,安禅合掌,以千万偈,赞诸法王。这个偈子问的是修出世上上禅。上上禅就是首楞严三昧,就是静和散不相妨碍,所谓不起灭定现诸威仪。不起灭定,而且能行住坐卧,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在定中行,行住坐卧现诸威仪。举个例子,就像阿罗汉之琴,阿罗汉琴,你想听什么乐曲,阿罗汉琴不用弹奏,自己就能随人们的意而出声。证得首楞严三昧也是这样,无缘无念、有感则形、有感则应,所以能够安禅合掌,以千万偈来赞叹十方诸佛。在定中,安禅就是不起灭定,合掌赞佛就是现诸威仪。

  复见菩萨,智深志固,能问诸佛,闻悉受持,又见佛子,定慧具足,以无量喻,为众讲法,欣乐说法,化诸菩萨,破魔兵众,而击法鼓。

  这三偈是问智慧。第一个偈子:复见菩萨,智深志固,能问诸佛,闻悉受持,这是问菩萨的自行、就是自利。智深,就是能够通达诸法实相。如果不能通达诸法实相,那只是世间的聪明,不能算是智慧深。志固,就是誓愿广大坚固,不会动摇。大菩萨们的智慧深,任何事情都看得清清楚楚,所以他发的大愿,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改变。不像我们,今天一个愿,明天遇缘就变。这是大菩萨们智深志固。

  能问诸佛,由于有很深的智慧,所以能向佛请问很多的问题。我们都有这种体会,有智慧有疑问,也就是有智慧才有学习的空间,才能提到很多的疑问。没有智慧的人,总认为自己啥都懂啥都明白,甚至愚痴的人,在种种的问题上都找不到自己的毛病、找不到自己的缺点,那这样就没有学习和进步的空间了。所以说,能找到自己的问题、能经常忏悔的人,才是真正的有智慧的。好多居士来找师父,说的师父,我怎么念佛感觉自己这么多的妄想?我就给他说,你现在进步了,因为你懂得感觉到自己有妄想了,你感觉不到自己有妄想,说明你的心散乱的够可以的了。所以我们千万不要怕有妄想,想想我们无量劫以来,意念纷飞,一秒钟多少的念头,今天我们能感觉到有妄想了,什么原因?是因为你的心清净了才能感觉到有妄想。但是不能因为你感觉到有妄想,说明你就可以了,不是这样的,要更加的进步、更好的念佛、更好的禅定。我们修净土的,更好的念佛,直到最后念头越来越少。不能感觉到有妄想了就害怕,你原来感觉不到,是因为你的心散乱,散乱得厉害,现在你已经感觉到有妄想了,这样说明你有一定的功夫了,但是功夫还不是太深,但是肯定是进步了。在这里,统一回答大家所提的问题。

  就像这里能问诸佛,有智慧的人才能提出很多的问题,有智慧的人才能找到自己的不足,能够找到自己不足的人、能够感恩别人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闻悉受持,对于佛所开示的无量法门都能够受持。这个偈子的意思是说,菩萨具智慧深和誓愿广大坚固这两种庄严,所以能问能持。

  下面两个偈颂:又见佛子,定慧具足,以无量喻,为众讲法,欣乐说法,化诸菩萨,破魔兵众,而击法鼓,这是说的化他度众生。定慧具足,这里面包含着根本智和后得智二智圆满。以无量喻为众说法就是后得智,菩萨引用无量的比喻来为众说法。下面,欣乐说法,化诸菩萨,破魔兵众,而击法鼓,是讲法的四意。

  欣乐说法,就是长行中说的乐说辩才,到九地菩萨才能证得乐说辩才,能够随时以不可思议的善巧方便智、能随众生的种种烦恼习气而说法对治。化诸菩萨,度化的是菩萨,是大乘根性的菩萨,不是二乘根性的人。破魔兵众,魔,梵语魔罗,译为杀者、夺命、破坏、障碍。魔有很多种,有烦恼魔,贪嗔痴烦恼;有五阴魔、病魔、死魔、还有外魔;还有我们说的天上的自在天子魔,就是我们常说的天魔。菩萨以智慧利剑一一将魔降伏。而击法鼓,就是菩萨说法令众生得闻。其实不仅智慧度中,我们这里经文中,在智慧度中介绍了自利利他,不仅智慧度当中自利利他,六度当中都具足自利利他。上面讲的布施度中说明的是利他,在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四度当中只说了自利,省略了利他之说,并不是没有,六度都具足自利利他。

  到这里,他土菩萨行中的总问、次第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都问到了,下一节课,我们学习菩萨行中的杂问。

  好,谢谢大家。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宏圆法师       法华经)(五明学佛网:宏圆法师       法华经)  

 曾其海教授:天台佛学 第四章 中韩天台宗关系研究 一、天 

 池田大作:续·我的佛教观 六 南岳慧思与法华经 

 其他日籍作者:梵语《法华经》及其研究(岩本裕) 

 高振农教授:《法华经》在中国的流传概述 

 衍慈法师:法华经阅后札要 

 大安法师:闻行法华经,往生安养刹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法华经》讲座 一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法华经》讲座 二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法华经》讲座 三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法华经》讲座 四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法华经》讲座 五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法华经》讲座 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