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礼拜的种类及礼拜的方法


   日期:2019/5/28 15:0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礼拜的种类,据《大方广佛华严经疏》中记载,礼拜有十种,这十种礼拜分别是:

  一、我慢礼,如碓上下,无恭敬心。

  二、唱和礼,高声喧杂,词句浑乱,如僧赴应,身不端肃,意不虔诚。

  三、恭敬礼,五轮著地,捧足殷重。

  四、无相礼,深入法性,离能所相。

  五、起用礼,虽无能所,普运身心。

  六、内观礼,但观内心,不观外像。

  七、实相礼,实相无相,内外一如。

  八、大悲礼,随一一礼,普代众生。

  九、总摄礼,摄前六门,以为一观。

  十、无尽礼,普为法界,无尽无尽。

  所谓我慢礼,谓人礼佛,身虽设拜,无有敬心,外睹似恭,内怀我慢,是名我慢礼。即是礼拜时毫无诚意,轻率不敬,外表看上去好像恭敬,其实内心里还是认为自己是最了不起的,我慢之意非常重,根本无诚意拜佛,只是迫于某种需要,表面敷衍了事。

  所谓唱和礼,即礼拜时,心散漫而口应和,如应声虫,别人说甚么他只是随声附和,心意根本不在上面,见人则身轻浮急礼,人去则身惰心疲,极具应付之意,并无诚心。

  所谓恭敬礼,即五体投地,亦称五轮著地,谓闻唱佛名,便念佛想,身心恭敬,精无厌怠。这是佛教最恭敬的行礼仪式。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中介绍说,西域致敬的仪式分为九等,“五体投地”是最恭敬的礼拜方式。“五体”又称“五轮”,指双肘、双膝和额顶。“五体投地”就是“五轮至地而作礼”。意为以我最高之顶,捧佛最低之足,因此亦叫“接足礼”。如此礼敬 ,最为合法。

  所谓无相礼,亦称为“智净礼”,智慧清净的礼。无相是不著相,即破除“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恭敬是对的,但是执著恭敬的相,还是不对的。也就是说要以智慧观察能礼的人和所礼的佛,都是缘起性空,如幻如化,是真空无相的。故礼佛偈云:“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我此道场如帝珠,诸佛菩萨影现中,我身影现诸佛前,头面接足归命礼。”

  所谓起用礼,亦称“遍入法界礼”,谓自观身心等法,从本以来,不离法界,佛我平等,今礼一佛,即礼法界诸佛。即由无相礼再进一步,观能礼所礼,其性本空,缘起如幻,其中关系,交互相遍,所起种种的胜用,随意所成,皆得感应。

  所谓内观礼,亦称“正观修诚礼”,即内心观想净境,不向外面攀缘妄情,直礼自性本具的法身真佛。佛法是心法,一切众生,各有平等佛性,佛即自性,自性即佛,所以心外无佛。故谓礼自性佛,不缘想他佛。

  所谓实相礼,亦称“实相平等礼”,实相者,无相也,即观内观外,同一实相,而实相无相,其性本空。《仁王经》云:“观身实相,观佛亦然。” 念念和实相无相之理相应,无相无不相,这样不妨碍你去拜佛,拜佛还没有相。这样礼佛,智境合一,内外冥然 。

  所谓大慈礼,即观众生苦,心生怜悯,起大悲心,不为己求,志在利人,思惟自他同体之义,洞达物我不二之情,则我礼即一切众生体,我和一切众生浑然一体,等于说为他人事,即为自己事,愿意代一切众生忏悔,代一切众生消灾祈福。所以礼敬无尽,不觉疲倦。

  所谓总摄礼,除了前面的我慢礼和唱和礼之外,于礼拜即时总摄前面三、四、五、六、七、八等六种礼法,在一礼当中前面所讲的六种统统具足,由有相礼到无相礼,由外观想到内观想,使有无内外,圆满不缺,成为事事无碍的境界。这总摄所有礼敬的意义、境界,在一拜当中统统现前,都包括了。

  所谓无尽礼,亦是普贤行愿,遍尘刹依正二报,能礼之身无尽,所礼之佛无尽。即各礼纯熟,净境圆通,每礼敬时,种种无碍功用,任运现前,如帝释殿前的珠网,光光互彻,重重无尽。亦似华严所说:“一毛孔中悉明见,不思议数无量佛,一切毛孔皆如是,普礼一切世间灯”。

  这十种礼拜,其中前两种是不如法的,不能够施行的,后面八种是如法的,是值得我们取用的。这八种礼法,从浅至深,都是初学礼敬诸佛的人 ,所应思惟作观,所应渐次练习的。

  在佛门中,我们通常所见到的拜佛的礼仪如下:

  1、肃立合掌,腕与心口平,两足跟离开约二寸,脚尖相距约八寸,成八字形。于蒲团之前站好后,两手(十指并拢)合掌(斜向上)当胸,收束杂乱的心意。

  2、分右掌向下,按于蒲团之中心,左掌不动,两膝跨开,跪于蒲团上。

  3、以左掌按于蒲团之前左边;以右掌从中心移于蒲团之前右边,两掌相离六寸许;以头按于两掌中间之蒲团上;以两手掌向外边翻转(手心向上,意在以两手承佛足,头面接足礼)。

  4、以两手曲指反转,仍按于蒲团之原处。头离蒲团由伏而起,然后以右掌移于蒲团之中心,再以左掌离蒲团,置于胸前如合掌之状,继而以右掌用力撑起(两膝同时离蒲团),合于左掌当胸,此为一拜。

  拜毕后还有一礼,如世俗之作揖,名为“问讯”,即刚拜毕两手合掌当胸时,以所合之掌微侧向下(是时鞠躬)放至近腹处。后以右掌置于左掌之内,叠成拳式,缓缓从下向上举起与眉齐(是时已直其躬),再以两手徐徐放下合掌当胸,手心向上,右手叠至左手至上,两大拇指相接,此即大三昧印也(弥陀印即左手叠至右手上,余与三昧印同),此为拜佛礼毕,头再略一低而已,手便撒开而退。

  以上为一般拜佛之礼拜法,至少三拜,多则以三数迭加,如六拜、九拜、十二拜等。此外,密宗尚有“佛部、莲花部及金刚部”等之合掌与礼拜方法。行者皈依后,自有上师亲传,此处不赘。

  拜佛是佛门中很重要的一项仪式,其真正意义就是见贤思齐,折伏骄慢的习气,忏除业障,修平等心。六祖惠能大师说过,“礼本折慢幢”。即拜佛只是一种帮助你懂得谦虚的仪式,并以此来折服自己骄傲的心,因此如果我们拜佛时,带著傲慢的心,那么拜佛就失去意义了。礼拜诸佛菩萨,除了能折服我们内心的贡高我慢之外,还让我们得以忏除业障。所谓“礼佛一拜罪灭河沙”,灭罪当先整肃威仪,内外威仪具足,自能感应诸佛、菩萨之护持加被。除去了业障,才能使我们真正对一切众生生起慈悲平等之心。这也是拜佛的真义所在。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佛教礼仪       礼拜)(五明学佛网:佛教礼仪       礼拜)  

 仁焕法师:佛教礼仪的表法 

 仁焕法师:佛教礼仪的信仰内涵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大礼拜的意义 

 圣凯法师:《中国汉传佛教礼仪》后记 

 药师山·紫虚居士:佛教徒礼拜供养佛菩萨,与外道有何不同? 

 圣凯法师:中国汉传佛教礼仪--上供、普佛 

 宽运法师:忏悔前愆 改往修来──礼拜《梁皇宝忏》的意义与 

 宽运法师:礼拜念佛 回向超生──《地藏菩萨本愿经》的启示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肆、开悟后功用行 四、公案 — 求我 

 法藏法师:如何礼拜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简说中国汉传佛教礼仪之四,重视佛教礼仪的意义所在 

 礼拜佛塔十种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