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大乘无量寿经指归(56-60集)


   日期:2019/8/12 16:3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大乘无量寿经指归  (第五十六集)  1996/4  美国圣荷西  档名:02-031-0056

  请掀开经本,第八十二面,第四行看起:

  【探玄记云,藏有四义,一含摄,二蕴积,三出生,四无尽。】

  这是解释「法藏」。贤首国师在《华严经》注解,这个名称就叫做《探玄记》,解释藏的四个意思。下面一段:

  【嘉祥疏曰,在能蕴蓄佛法,故曰法藏。】

  藏的意思明了之后,佛法里面常常称『法藏』,实在讲,就是一切诸佛的佛法蕴藏在其中。佛经翻到中国来之后,在宋朝的时候,才有人将经典做分类整理,编成一部丛书,名称叫《大藏经》,「藏」就是这个意思,我们现在称为《大藏经》。

  【嘉祥疏曰,称逸群之能,故曰高才,能自胜胜他,故称为勇,坏邪见之明,所以言哲。】

  这些解释都是说明世饶王出家之后,出家之后的法名叫法藏,解释法藏的意思。佛在经上称赞他「高才勇哲」,这四个字是赞叹法藏比丘的,这个地方是解释这四个字的含义。『称逸群之能』,群是群众、大众,逸是超逸,意思就是超过。不但超过,是非常自在、舒畅的这种超过,所以用逸来说。这样的才干、才能,超过众人,称为『高才』。『能自胜胜他』,这称为勇。什么叫「自胜」?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讲的克己的功夫,一般人没有办法克制自己的欲望,这是最明显的,他能够克服,世间人放不下的,他能够放下,这就是自胜。「胜他」,就是超过一切的这些大众。这个意思也就很明显,一切大众所做不到的,他能做到,这个做不到的,主要是讲看破、放下。大众看不破的,他能看破,大众放不下的,他能放下,能放下是勇,能看破是哲。『坏邪见之明』,「明」是讲他的聪明智慧,能舍弃一切邪知邪见,这称为哲。用我们现在最普通的话来讲,就是看破、放下。

  【净影疏曰,才谓才巧,才德过人,故曰高才,志强名勇,心明称哲。】

  这个解释的意思大致上都差不多,这几种注子合起来看,意思就更为明显。《净影疏》里面说,这是《无量寿经义疏》里面讲的,『才谓才巧』,他的才能、善巧,『才德过人』,超过人,称为『高才』。『志强名勇』,他有志气,这个志气不是世间一般人的志气,这个志气是要了生死、出三界、成佛道、度众生,确实不是世间人能够做得到的,志强是指这个。『心明』是对於宇宙人生一切万法都能正确的通达明了,这称为『哲』。由此可知,佛经里面所讲的「高才勇哲」,确实超过世间这些字面上的含义,实际上,超越世间这一切贤哲。

  【净影疏曰,此德孤出,名世超异。】

  『孤』是孤独,在此地是形容,没有人能够跟他相比,取这个意思。所以这叫做「与世超异」,在跟世间相比,他非常特出,超越大众。

  【会疏曰,不常人所及,故云与世超异。】

  这个『不』就是非的意思,不是一般常人所能够及的,这叫『与世超异』,都是解释经文的。

  【合赞曰,或约地上发心,则所谓世者,地前世间之义耳。】

  这是解释「寻发无上真正道意」这一句。法藏比丘在《无量寿经》上所显示的这些事迹,古大德有不少人肯定认为这是地上菩萨,绝对不是普通人能够做得到的。说地上菩萨,这个地位就非常之高,要是圆教就更高了,就是别教,也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了。所以肯定他是法身大士,绝不是普通人,完全是从应化迹相上来说。而实在讲,世尊在许多大乘经上告诉我们,释迦牟尼佛跟阿弥陀佛的关系非常密切。过去生中,曾经做过兄弟,曾经做过同参道友,生生世世常在一起共修,所以他们的关系很密切,而且都是久远劫已经成佛了。十劫之前,在世间自在王如来会下,他做个国王发心出家,都是示现的,如果我们把他从这个地方看作开始,那就错了。正如同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在北印度降生,示现成佛,佛在《梵网经》上告诉我们,他这次来示现作佛,已经是第八千次,在我们这个世界,他已经来过八千次。由此可知,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示现亦复如是,都不是第一次,不知道多少次了。所以,在迹相上来看,他这种发心、这种行持,不是世间人。

  『则所谓世者,地前世间之义耳』,这个意思就更深更广了。地前是十住、十行、十回向,是说三贤菩萨的境界。

  【净影云,今寻发无上心,是地前世间行,下我发无上正觉之心,是地上出世间行。】

  这是隋朝慧远法师所说的,这是代表一部分人的看法,所说的都有道理。古注很多讲法不一样,甚至於讲法我们看起来很矛盾,但是他们的见解都有道理。因此,我们要把成见舍弃,多听听他们的、多看看他们的,提供给我们自己做参考,这样就好。我们为人家介绍这部经典,最重要的是观机,看看对方他能够接受哪一种讲法,我们采取哪一种讲法就比较合适。而且所讲的不是自己讲的,都是古大德所说的,可以说出言都有根据,这就没有说错,不是自己在胡造谣言。

  『地前』是『世间行』,『地上』就是初地以上,叫『出世间行』,世间跟出世间的界限在哪里?我们要把它搞清楚。世间的界限就是十法界,出世间超越十法界,超越十法界就是一真法界,它这个世间跟出世间是这么说的。我们一般浅说,是把六道作世间,超越六道轮回就出世间,实在讲,这个说法也正确、也没有错。世出世间,六道跟十法界是一个界限,不会再到六道里面来搞轮回生死;出世间就是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这个佛如果用天台家的讲法,藏通别圆,它是藏教佛、通教佛,如果是别教佛就超越了,超越十法界。所以十法界里面有佛,如果跟圆教相比,十法界里面的菩萨、佛都在三贤位,地位都达不到初地。这是个界限,所以此地讲的世间跟出世间,是以十法界为界限。我们翻过来。

  【甄解曰,说有前后,发心无有二,唯是一发心也。】

  《甄解》里面讲,『说有前后』,「前」就是指这一段,后面是在第五品,讲法有先后,可是『发心无有二』。无论是前面讲发心,后面讲发心,发心决定是一,发无上菩提心。无上菩提心,简单的讲法,就是真正觉悟到人生苦,六道轮回苦,不希望自己再受这个苦,不愿意自己再造业,一心想出离三界,脱离生死之苦,这个人叫真正觉悟。如果对三界还有贪恋,这个人确实没有觉悟,他也没有看破,当然他不能放下。看破、放下,实在讲是佛法修行的关键。怎样才算看破?《金刚经》上末后一首偈很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真看破了。他所说的一切有为法,不但六道是有为法,四圣法界也是有为法;换句话说,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有为法,既是有为法,决定不真实。

  经上讲得很好,「能所皆空」,能是讲心,我们的念头、我们的思惟想像,西方哲学家所谓的「我思故我在」。而佛在《金刚经》上说,你思,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你那个思不可得,思没有了,你能思惟、想像的空了;你所思惟想像的是诸法,诸法缘生,当体即空,了不可得。能所皆空,你凭什么去分别执著?你分别执著那个心也不可得,这才叫真的看破。看破之后,自然就能放下。放下,《金刚经》上也有两句话说得好,可以给放下做个注脚,佛说「不取於相,如如不动」,那叫真放下。

  所以,佛法传到中国之后,在唐朝,从五祖忍和尚提倡《金刚经》,这一千三四百年之间,这部经对於中国佛法影响太大了。不仅是禅宗必读,只要是学佛,不管是哪一宗哪一派,《金刚经》都列为必修的课程。不但学佛的人要读,在过去一切念书人,你问问他,你有没有念过《金刚经》?肯定都念过。读书人没有不读《金刚经》的,其他的经或许他没有读过,《金刚经》一定是读过的。就是这部经典言简意赅,文字少,只有五千八百多个字,大乘佛法的精华全在其中,这是这部经的好处。

  真正看破放下,一心一意求解脱、求成佛,成佛之后能帮助一切众生,这个心就叫无上菩提心,大菩提心。

  【甄解曰,其龙树大士为初地(指所判法藏比丘发心之位),或为八地,亦是从果向因,大与诸师别也。】

  《甄解》这段话引用龙树菩萨,龙树菩萨是初地菩萨,将龙树菩萨发心的事迹与《无量寿经》上所说法藏比丘做个对比,法藏的发心跟龙树非常相似。龙树既是初地,法藏应当也是初地。或者说八地,八地发心的迹相跟初地实在讲,在形象上来说是很接近的。可是发心的那个心有浅深广狭之不同,那是我们凡夫见不到的。

  当中省略了。『亦是从果向因』,从果向因就是佛门当中常说的倒驾慈航,这是真的,他们早已经成佛了。这一次看到众生机缘成熟,所以作斯示现而已。好像是唱戏,他来演戏的,并不是他自己真正的身分。这个说法,跟古来其他这些法师们注解《无量寿经》的说法不一样,也值得我们做参考。在理上讲得通,他们的确是乘愿再来之人。五十一段说:

  【法华寿量品曰。】

  这个引用得好,来证实这桩事实,证实就是从果向因,倒驾慈航。

  【我实成佛以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

  这是释迦牟尼佛在《法华经.寿量品》里面,他老人家自己说的。说明他这次来示现成佛,也是来演戏的,不是真的雪山苦行修道,夜睹明星,豁然大悟,不是的,这是做样子的,不是真的;真的,久远劫就成佛了,这次来表演,是第八千次的表演。世尊如是,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亦复如是,都是为了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而做的种种设施。

  【大乘义章二云。】

  这个『二』是第二卷。

  【於三宝等净心不疑,名信。】

  这个『信』,在佛法里面占的地位非常之重。清凉讲解《华严》,将这部大经分为四个部分,就是用「信、解、行、证」这四个字来区分,便利我们修学。我们要在佛法中得真实殊胜的功德利益,首先要有信心。说到信心、信佛,也许我们每一位同修自己都以为我已经很相信了,我已经深信不疑了,大家都会有这种感触。其实你不知道佛经讲信的标准,如果你要懂得这个标准,跟自己的心行对照一下,会发现我们跟佛讲的信心,有相当大的差距。特别是《金刚经》上讲的,《金刚经》上讲「信心清净,则生实相」。生实相怎么个讲法?生实相就是真如本性现前,可见得信心清净的时候,就是禅宗里面讲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那是什么境界?就是像刚才讲的初地菩萨的境界,别教初地、圆教初住,《华严经》上讲的法身大士。所以《华严》十住菩萨,初住就是信位的菩萨,信心才真正符合佛所说的标准。

  由此可知,不是我们自己想像的标准。这个标准太高了,恐怕在我们这个时代学佛同修当中,无论出家在家,可能一个都找不到,这是真的,是实话,一个都找不到。我们不得已,要把信心的标准要往下降,降到最低,必须对佛在经典上所说的字字句句没有一丝毫的怀疑,能够明解、能够依教奉行,那才叫信。如果对於经论不能理解,做不到,都不叫信,信位,我们都达不到这个水准。《大乘义章》里面这一句,就是这个意思。

  【晋译华严经六云。】

  晋译,通常我们称为《六十华严》,六十卷的《华严经》。第六卷,经文上说:

  【信为道源功德母。】

  当中省略了,末后一句是:

  【示现开发无上道。】

  佛法的教学,就是建立在信心的基础上,你有一分诚信,你就得一分利益,你有十分诚信,你就能得十分的利益。所以信是入道之根源,源是比喻好像水源一样,长江大河都有个发源地,它的源头,用这个来比喻。『信』是道之源头,这个道就是菩提道,前面讲的涅盘道。我们要想证得菩提涅盘,信是个源头。『功德母』,我们想修积功德,信是功德母,母是比喻,比喻能生功德。可见得,无量无边功德是从信心里面生的,你信心失掉,你的功德就没有了。所以信是菩提涅盘道的根源,是无量无边功德之母,这是佛在《华严经》上讲的。『示现开发无上道』,无上道就是如来果地上所证得的,都是从信心上开发的。由此可知,信心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许多同修,不但在现前,自古以来都有这个现象。我们修学疏忽了信心,把这个字看轻了,没在意、没重视它,所以一生的勤劳,最后都得不到效果。实在讲,他不晓得原因出在哪里?我自己学佛,受了大戒之后,我是出家之后两年才受戒的,受戒之后,到台中去看老师。李老师一见面,就给我说了一句话,「你要信佛!」说这么一句话,这是我们怎么想都没想到的。一见面指著我,你要信佛!然后告诉我,他说自古以来有多少出家人,出了家,受了大戒,一生都不信佛,他怎么会有成就?不信佛,怎么会发心出家?他自己以为信了,不是佛经上讲的信的意思。佛经上讲的意思是什么意思?佛法叫不二法门,这个诸位,我们也听多了,大家多多少少有一点概念,叫不二法门。信解行证如果是四法,就不是佛法,你就不信。信解行证是一,这是佛法,不二法这是佛法。信里头有解、有行、有证,这才叫信;你说我单单信了,里面没有解、没有行、没有证,这个不是信。

  这是三十多年前李老师教给我的,这个意思也非常好,晓得信解行证里头任何一个字都含摄其他三个字。所以说信,信里面有解、有行、有证;说解,解里面有信、有行、有证;说证,证里面有信、有解、有行。决定不能把它分成四个,分成四个,什么都不是。特别是《华严经》里面讲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一多相即,都是说的这个意思。这我们才明了,信真的是无上道的根源,真正是一切功德之母,能生一切功德。我们看底下一段。

  【菩提心论曰,求菩提者,发菩提心,修菩提心。】

  菩提是梵语,一般含义就是讲佛道,求佛道的人、希望证得佛果之人,都叫做『求菩提者』。求无上道,求无上佛果,这两句话的意思我们要明白、要清楚。佛是什么?佛是一个究竟圆满觉悟的人,就叫做佛。究竟圆满觉悟之法,就称之为无上正等正觉,称之为大菩提法。因此,这桩事情实在是一切众生应当要求的。为什么?这是我们自家本分的事情,一丝毫都不过分。我们学佛,你说我要想作佛,我们听了这个话,你不是在发狂吧!这是本分话,哪里过分,成就自己究竟圆满的智慧。那你一定要『发菩提心』、要『修菩提心』,先要发心。你看《金刚经》一开头,须菩提尊者向世尊请教的时候,他第一句话就说出来,「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这就是发菩提心。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每参访一位善知识,当他对善知识礼敬赞叹之后,请教第一句话他就说:我已经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首先要说发心,你真发心了,然后人家才能够教你。他请教:我发心了,但是我不知道怎样修菩提心?怎样修菩萨行?这不知道,来请教的,这个善知识是可以教导他。如果你心都没有发,那教什么?没有法子教。

  这是在佛法,佛法如是,世法也不例外。世间法你要想请教一个高明的善知识,这位善知识一定先问你,你的志趣何在?你的志向、你的目标在哪里?你要告诉他,我没志向、我也没有目标,那再高明的老师对你也没有话好说。如果你有志於学,他就告诉你怎么样求学。你说你有志於政,他就会教你一个应该怎么样从政,如何来治理国家,他会跟你讲这个。你说我什么都没有,那他教你什么?世出世法,立志为先,发心就是立志。你的志向大,老师就给你说大法,你的志向小,他就给你说小法,这个一定的道理。如果你的志向,轮回太苦了,我只想脱离轮回,他就教你脱离轮回的方法。如果你说做人太苦了,希望来生能够生天,享天福,这个心量就更小了,他也有办法教你生天,满足你的志愿。志愿达到究竟圆满是成佛。所以,一定先要发心,发心之后要修行,你才能满你的愿。

  发菩提心跟修菩提心,这两个菩提心意思不一样。发菩提心是说你觉悟了,你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真妄、邪正、是非、善恶、利害你明白了,於是你有所取舍,舍恶向善。这是你发心了,这是发菩提心里头的含义。修菩提心意思不一样,你要把你现在、过去所有一切过失改正过来,这叫修菩提心。正如善导大师在《观经》里面所说的,所有一切违背菩提心的都要舍弃,所有一切向菩提心的都要摄取。这个意思,我们说得白一点,就是断一切恶,修一切善。所以,修菩提心著重在行,心跟行是一不是二。

  【净影疏曰,起行之愿,名为愿力。】

  这是解释什么叫『愿力』。『起行』,真正去做。我们虽然是佛弟子,但是实在是薄地凡夫,没有智慧、没有能力辨别是非、善恶。这个时候我们怎么样起行?起行,实在讲就是说我们日常生活行为,工作、处事、待人接物,如何能与菩提相应。这个时候唯一的依靠就是佛的教诲,《无量寿经》里面所说的,是弥陀跟释迦两位世尊的教诲,我们能够明解经义,依教奉行,发这个愿叫做「愿力」。要真正去做,不去做不行。什么力量在推动你做?愿力。

  我们今天有不少同学,《无量寿经》念得很熟,也常常不断的在听《无量寿经》的录音带,多少也能懂一点,可是就是做不到。日用平常的时候还是老毛病、老习气,一点都不能够改变,原因在哪里?没有愿力。什么愿力?成佛的愿力,求生净土的愿力,希望见阿弥陀佛的愿力,没有这个愿力。所以表现在生活当中,依旧是懈怠懒散,就是这个信,他真信,他也真解,他不行。信解行证,他只有前面两个,后面两个没有,这样学佛学一辈子,就是李老师所说的,他不信。他要信,那解行证统统都有,他真肯干,那才叫真信;不肯干,没有信。由此可知,真正信佛,真正能依教奉行的人,确实不多。我们要特别留意的,是我们自己有没有依教奉行?别人行不行,与我们没有关系,与我们没有影响。最重要的是要自己反省、检点,看看自己有没有行愿之力。

  【会疏曰,愿力者,四弘誓愿能净佛国土,成就众生故。】

  《会疏》里面解释『愿力』,就相当具体。因为四弘誓愿就是菩提心,所以发这四条愿,就是发无上菩提心。无上菩提心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四愿最后一愿,「佛道无上誓愿成」,是发上求之心,前面三条都是下化。这四愿『能净佛国土』,能『成就众生故』。这个四愿,每一位学佛的同修都常常念,还有不少的同修,早晚课都要念这四句,念得很熟了。意思不能说完全不明白,问题是我们做到了多少?这个四愿是大乘菩萨法,是道道地地的普贤行,四愿每一愿都是以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大慈悲心来修学;换句话说,每一愿都是成就我们这四种心,真诚、清净、平等、慈悲。第一愿,众生无边誓愿度,我们有没有这个意愿?自己要检讨、要反省。我们是不是随时随处都有一个真诚热烈的心去帮助别人?实在不多,出家人当中都很稀有、都很难得。所以,天天念这一句,没有法子去做,这一句空念了。

  今天在美国这个地区,这个地区是世界上很富裕的一个地区。物质生活都没有问题,精神生活非常贫乏,我们如何把佛法介绍给这个地区的人?我们有没有做这个工作?有没有把佛法主动的、随时随地的,希望介绍给我们周边的大众?我们每天所接触到的、所遇到的,我们有没有去做?特别是学佛的同修,对佛法的意思能够懂得一些,如何能把中文的经教翻成英文来供养他们。译经很难,不是个容易事情,怎么样翻译?翻译一句,我觉得这一句不错,对我们生活上有帮助,翻一句!一天翻一句,你就没有空过。翻这一句,给一些同修,请他们参考参考、斟酌斟酌,在文义上加以修饰修饰,使它能够流通。如果一个人一天翻一句,要有十个人的话,一天就有十句,两个月就可以出一个小册子。

  现在用电脑网路很好,把网路的号码普遍告诉一切大众,有心想接触佛法的,他自然就能接触到。我们一天说一句也没有做,这一天空过了,众生无边誓愿度,我们是自欺欺人,没做到。我们印的小册子很多,提供诸位就是希望诸位常常带在身上,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场所,遇到熟人都能够赠送给他。都能把道场的活动,电脑里面这些号码能告诉别人,这是把佛法的机会介绍给他。常存这个心,认真去做这桩事情,你这一愿你是在做,做还得要尽心尽力,那就是圆满。

  第二愿断烦恼,断烦恼这个事情要真干,要认真,要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实在没有办法克服,多读经,读经叫你明理,宇宙人生真相搞清楚了,你自然就放下。把你的妄想分别执著能够舍弃、能够放下,一年比一年轻,一年比一年淡薄,你的智慧就增长,你与佛法就相应。断烦恼之后再学法门。没有断烦恼之前,法门必须选择,所谓一门深入。这时候一门深入目的何在?目的是帮助我们看破,帮助我们放下。到自己真的看破、放下了,那时候就可以广学多闻。广学多闻是为什么?为度众生,不是为自己,为自己没有必要。众生根性不相同,欲望不相同,烦恼、习气不相同,要度无量无边的众生,必须通达种种法门。所以要晓得,四弘誓愿是有次第的,烦恼断了之后,才广学多闻,然后圆成佛道,再普度众生,是这么个意思。

  由此可知,四弘誓愿是大菩提心的具体实践,能净佛国土,心净则土净。断烦恼,心就清净了,学法门,智慧就大开。由此可知,断烦恼是戒、定,学法门是智慧,这两条就是戒定慧三学,所以能成就众生。你有没有愿力,要在这个地方去观察,你是不是真的有愿力。

  【智度论曰,五根增长,不为烦恼所坏,故名为力。】

  这是讲的五根、五力,根力增长。『五根』是指的信、进、念、定、慧这个五条,这五条我们现在也有,但是根的意思就很难说了。如果没有根,没有根的信进念定慧,古人有个比喻,水上面的浮萍,随波逐流,没根。学佛的人也有一句俗话说,我功夫不得力,功夫怎么不得力?没有力,没有五力;功夫得力,就是这个五力。信有根,先讲根,信有根,不会被外面环境动摇,你有根,根扎进去了;进有根,你就是精进,一门深入,你的进才有根;念有根,一心专念;定有根,就是《金刚经》上讲的如如不动;慧有根,是经上讲的不取於相,你有根。根的力量再增长就是力,五根五力。大菩萨也不能舍弃这个修学的原则,我们在《弥陀经》上看到,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们,还修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他们还在这上面用功夫。『五根增长,不为烦恼所坏』,里面是烦恼,外面是环境的诱惑。这是分开来说,前面一段,内能够如如不动,心地清净了,功夫得力,这叫力,从五根提升到五力。

  【又天魔外道不能阻坏,故名为力。】

  这是说外面,外面不会受环境的干扰,你有力了。『天魔外道』的意思前面说过,在此地就不必多说了。它的意思就是我们身外的人事物的环境,不会受他们干扰,这是叫功夫得力的现象。要知道我们今天功夫不得力的毛病,就是根跟力没有,如果用《金刚经》的话来讲就很清楚、很明白。我们对外著相,对内动心,这就完了,这功夫怎么能得力?要想功夫得力,必须要守住这个原则,无论是顺境、是逆境,是善人、是恶人,是好事、是坏事,都不动心、都不著相,不去分别、不去执著,如如不动,你的功夫就得力了。

  【灵峰大师曰,念根增长,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名念力,慧根增长,能遮通别诸惑,发真无漏,名慧力。】

  『灵峰大师』就是蕅益大师,灵峰是他的别号,这是明朝末年净宗的祖师。他在此地说这个五根,虽然没有说完全,举两个例子。从两个例子,我们一定要能够推想到他所没说的,亦复如是,没有例外的。『念根增长,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名念力。』大师这个说法特别是指念佛,不是指念其他的,一心专念阿弥陀佛。一般所谓老实念佛,老实两个字实在不容易,老实念,念根就增长,才能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老实的标准是什么?我们现在念,算不算老实?如果我们要问一下,我相信同修都说我很老实,我每天都老实念佛,哪一个不老实?这个病很重。为什么?不老实自己以为老实,没救了!如果自己晓得自己不老实,有救,知道自己有病,他会求医。自己一身病,自己觉得没病,到病一发作,那就要命了,求医也来不及了。

  老实的标准,就是大势至菩萨所说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那就老实了,我们有没有做到?没有做到,自己就要很清楚,我没有老实。觉明妙行菩萨也跟我们解释念佛的标准,他说了三句,「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你能够做到这九个字,也叫做老实念佛。这里头最难的是夹杂,我们念这一句阿弥陀佛,里面夹杂著许多的妄念,这就不叫老实,所以功夫不得力。如果念佛,时间短不怕,决定没有夹杂。所以我劝同修修十念法,十念就是十句佛号,一天念九次。这十句佛号时间很短,容易控制,十句佛号里头确实没有夹杂,这个功夫得力。你从一天九次,慢慢增加到十八次,以后逐渐增多,功夫就得力。最怕的是夹杂,一夹杂就把你的功夫全部都破坏了。所以只要做到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就能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出世正念功德就是指的往生不退成佛,是指这桩事情,这叫念力,你念佛功夫得力了。

  『慧根增长』,慧是什么?是对於一切事物你能够明了,知道它的真相。这一点实在也不是自己的能力,因为对於佛法深信不疑,佛教给我们的。譬如《金刚经》这首偈,这是慧,你能够常常把这首偈子放在心上,以这首偈观察宇宙人生森罗万象。你观察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四个比喻,是说明一切法当体即空,了不可得。如露如电,是比喻这些幻相存在时间的短暂,露是比喻它相续相,电是比喻它刹那生灭相。所以这首偈,常常念、常常放在心上,慧根就增长。

  『能遮』,遮就是止,就是止息,『通别诸惑』,通是无明,所有一切众生都有的,别是烦恼习气,烦恼习气各个人不一样。如果就《华严经》佛所说的来讲,也很好,《华严经》上佛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妄想是通惑,妄想是无明,执著是别惑,执著是各个人不一样的。智慧现前,所有一切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了,这叫能遮通别诸惑,『发真无漏』,真实无漏的智慧,就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那个智慧是什么样子?有什么用处?《金刚经》可以做为代表,一部《金刚经》里面所说的,就是自性本具般若智慧的德用。这叫『慧力』。慧力是看破、放下,念力才能够成功,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才能成功,就是往生不退成佛。没有慧来帮助念,不行,念不能得力,所以慧很重要。

  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大乘无量寿经指归  (第五十七集)  1996/4  美国圣荷西  档名:02-031-0057

  请掀开经本,第八十四面,第一行看起:

  【金刚经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这两句经文,在佛教里面是很出名的,原因就是唐朝时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听五祖讲《金刚经》,就是在这一句里面开悟的。五祖跟他讲经也就讲到这一句,以后就不再讲了,因为他已经彻底明白,从这个地方悟入的。因此,这两句在禅宗里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实在说,不仅是禅宗,所有一切大乘法里面,说到修行的原则、纲领,确实不外这两句,两句话说尽了。

  『应无所住』,应是应当或者说应该,住是讲心,心安住。也就是我们一般讲,你心里面有了,心里头有了就是住,心就住了。佛教人,心应该「无所住」,为什么要无所住?住的意思也就是执著,我们心里有了,就是心里有执著,不应当有执著。不但对於世间法,乃至於出世间法也不例外,出世间讲的是佛法,佛法也不可以执著,也不可以放在心上。这是什么道理?因为能执著的心是假的,不是真的。真心决定没有执著,妄心里面才会有执著的现象,真心是清净的、是平等的,是一丝毫都不会染污的。住也是染污的现象,就是执著是染污的现象,妄念里面才有这个东西,真心本性里没有这个东西。由此可知,住就错了,住就是凡夫,无住就是佛菩萨,佛菩萨跟凡夫你要说它的差别在哪里,从这一句经文当中就很容易辨别。也就是凡夫有所住,佛菩萨无所住,无所住是对的、是正确的,有所住是错误的。也可以说这一部《金刚经》,无非就是把这些道理、事实真相为我们说清楚、说明白而已。前面我们曾经说过,也是引用《金刚经》里面讲过,能执著的心是妄心,不可得;你所执著的诸法,无论是世间法、是出世间法,也不可得。诸法缘生,世间法是缘生的,出世间的佛法也是缘生的。缘生它就没有自性,没有自体,所谓当体皆空,了不可得,由此可知,能住、所住都不可得。这些道理事实真相,你都清楚、都明白了,你自然就能放下。放下什么?放下妄想分别执著,放下这些东西。

  底下说『而生其心』,生的是什么心?真心。由此可知,「应无所住」是把妄心放下,放下之后,放下妄心,真心就现前。佛法里头常讲,真如本性就现前,它就起作用,作用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诸位要晓得,有所住的心在日常生活当中起作用,它生妄想分别执著、生烦恼,心中常生烦恼,就是有所住心。如果无所住心,无所住,真心现前的时候那就是六祖所说的,你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人对事对物,常生智慧,他不生烦恼,他生智慧。

  由此可知,这两句是诸佛菩萨修行证果的心得,是修学的关键,因此特别重要。只要把这两句做到,就够了、就成功了、就圆满了。江味农居士在《金刚经讲义》,对於这两句经文的讲解非常得详细,用了很大的篇幅,为我们细说这两句经文的理论与修学的方法,很值得我们做参考。底下一句说,也是《金刚经》说的。

  【金刚经曰,如如不动。】

  『如如不动』前面还有一句,叫「不取於相,如如不动」,这两句也是行门的总纲领。大乘佛法的禅宗,禅就从这两句经文做为依据所建立的。什么叫禅?不取於相是禅;什么是定?如如不动就是定。用现在浅显的话来说,这句的意思就是教给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的时候,眼见是色相,耳听的是音声,鼻嗅、舌尝,乃至於意知,意知是我们心里面想像,六根接触外面境界的时候,真正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就是如如不动。我们见色闻声,起心动念就错了,起心动念就是凡夫;见色闻声,不起心不动念,这就是佛菩萨。何以故?起心动念就有所住,你就著相了,不起心、不动念就是无所住。诸佛菩萨跟我们不一样的地方就在此地,我们所不及他们的地方也就在此地,这的确是关键。

  我们要修学这几句经文,就是在现前生活当中,学著不起心不动念,这就是修定。果然不起心、不动念了,就是佛法里面讲的三昧现前,你就住在三昧之中。对外面的现象不要去分别,当然更不能够执著,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这就是禅定,这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所以生心,生的是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智慧心、慈悲心,自自然然就现前,这是真心里面的德能,真如本性无量的德能它就现前。这个经文的确是非常简单、非常扼要,将大修行人的原理原则,真正是所谓和盘托出,毫无保留的为我们说出来。我们要能领会、要能够应用,也就是知道怎样去学习。底下一段:

  【慈恩上生经疏曰,精谓精纯,无恶杂故,进谓升进,不懈怠故。】

  这是解释「精进」,什么叫精进?精进是菩萨六波罗蜜之一。六波罗要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日常生活当中必须遵守的六个原则,现在世间人称为守则,就是这个意思,就是六条菩萨一定要遵守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精进排在第四,它的顺序不可以颠倒,不可以错乱,有一定的顺序。精进的意思,精是『精纯』,纯而不杂。如果里面有掺杂,那就不叫精进,虽然进,但是它不精。这个意思,学佛的同修必须要把它辨别清楚。我们见到很多同修,他不是不努力,不是不勤奋,他也真的很用功,但是他不是精进。他也天天在求进步,他是什么进?他叫杂进,他里头掺杂乱七八糟的东西,不精,乱进、杂进,所以时间、精力实在讲都浪费了,得不到佛法所说的效果。於是修了几年之后,慢慢就退心了,怎么佛法不灵?他没有想到他自己用功用错了,哪有说不灵的道理?特别是净土宗的修学,效果实在讲是无比的殊胜!真正用功得法,不需要很长的时间,三个月到六个月的时间就能见到初步的效果,哪有见不到效果的!二、三年的时间就决定往生。他要真有这个意愿的话,就能够出离三界六道,就能够往生不退成佛。这是任何一个法门,讲到修学效果,实在都不如净宗,净宗的确是快速,问题就在精进。如果你是杂进、乱进,那就收不到效果。

  精的意思就是一门深入。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以学经教而言,我见过很多。过去在台湾,我教过佛学院,在新加坡我也办过培训班。凡是学生自己有意见的,要广学多闻,要涉猎许多经论的,成绩都平平,都很平常。凡是能够一门深入的,我们把修学的经验提供给他,他能够接受,他能够依照这个方法去做,效果都非常殊胜。没有比较你发觉不出来,一有比较就很明显,不但一般人能够看得出来,他们自己也发觉了。自己以为程度比别人高,聪明智慧比别人强,善巧方便比别人多,下的功夫比别人也深,为什么拿出来不如别人?道理很简单,人家专一,一门深入,你搞得太多、搞得太杂,亏就吃在这个地方。

  这些事理我们在讲席当中常说,常常劝导大家,可是听的人他就是不肯相信。有的时候还要提出经论来反驳,你看四弘誓愿里头不是讲「法门无量誓愿学」,我们为什么不能学?佛讲的话没错,没有讲错,你错会了意思,你没有听清楚。四弘誓愿,法门无量誓愿学是摆在第三条里头,它的前面是「烦恼无尽誓愿断」,问问你,你烦恼断了没有?烦恼断了,你进入第三个阶段没有问题;如果你烦恼还没有断,你想进入第三个阶段不可能。由此可知,一门深入对於断烦恼就有很大的效果。

  烦恼要用什么东西断?要用定功,要用清净心,你涉猎的东西太多,你心怎么能静下来?烦恼没有断的人,涉猎东西太多,就是清凉大师所说的「有解无行」,解是你广学多闻,无行是你没有真正去做断烦恼的功夫,结果怎么样?「增长邪见」,你有什么成就?可见得清凉讲的话是过来人所说的,经验之谈,不是随便说的。清凉又说,「有行无解,增长无明」,你单单苦修,对於经论道理什么都不懂,也不能成就,一个增长邪见,一个增长无明。因此,我们仔细观察古代高僧大德的教学,指导学生一门深入,一部经,一个法门,一部经有解,不是没有解;一个法门,有行。这个方法就正确,所谓解行相应,定慧等持,才能够断烦恼、才能够破无明。广学多闻,至少要烦恼断了,无明没破还可以,烦恼断了才开始广学多闻。这是什么?我们已经把条件放宽了,严格的讲,一定要破一品无明,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然后再广学多闻,那个就绝对正确,成就快速。单单是见思烦恼断了,无明没有破就进入到广学多闻,造成你的所知障,使你明心见性的时间拉长。你本来短时间可以能够,就是我们常讲可以超越十法界,能够证得一真法界的。因为你广学多闻,使你永远停住在十法界,你不能契入一真法界。所以广学多闻是产生所知障。这些道理、事实真相我们都要明了,然后才知道佛教给我们精进有道理,不可以涉猎太多。

  我也常常劝勉初学,自古以来,世出世间的教学,无非是将前人的经验传达给后一代。在我们经验当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提供给后人做参考,这是正确的教学。希望后来的人成就要在我们这一代之上,所谓后来居上,这个心叫师心,老师的心,老师总希望学生超过自己。怎样能超过自己?我的长处提供给你学习,做为你的基础,我的缺点希望你统统都能够改进,那你就超过老师。老师的长处你全吸收了,老师的缺点你统统改正了,你怎么不超过他!不明白这个道理,不相信这个事实,那就错了,自以为是是造成自己修学证果,最大的障碍。

  在我们前一代经验当中,真正能成就,快速成就、稳当成就的,就是一门深入,一部经,一个法门。我记得我在讲席当中讲过很多遍,一个人在一生当中依一部经,一句佛号念到底。譬如我们取《无量寿经》,我十年当中专念《无量寿经》,专听《无量寿经》,其他东西统统放下。我相信十年之后,你在净土宗就是阿弥陀佛再来,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超过你,你的解行相应。如果在十年当中,你说我要看净土三经、净土五经、《净土十要》,你完了,你这十年下来,你功夫平平,跟一般人没什么差别,没什么起色。因为你的时间、你的精力分散了,不能集中,这虽然是进,你不是精进,你还是杂进。这就是讲修净土,以净土宗主要的经典都叫做杂进。所以往往成就的人,叫老实人,大概都是程度比较差的,程度差的教他一样他很喜欢,你叫他搞好多,他说这太多了,我受不了。往往这些人有成就,而自以为聪明、多能的人往往就落后了,他还不晓得原因发生在哪里?所以精纯不杂,这个很重要。

  『无恶杂故』,「恶」是指什么?烦恼,烦恼是贪瞋痴慢,指这些东西。特别是嫉妒、瞋恚,好强、好胜,这是恶,如果你在佛法的修学里面夹杂这个东西,这杂的是恶。底下一个杂,就是夹杂其他的法门,其他的这些经论,不但世间法不能夹杂,出世间法也不可以夹杂。世间法,譬如说从前的人,出家人喜欢诗词歌赋,这也是夹杂,喜欢书法也是夹杂,这些跟文人应酬的习气,都是障碍。佛法里面,那就是夹杂其他的经论、法门。所以虽然《华严经》上,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广学多闻,这是佛在《华严经》上教给我们修行的方法。但是你想想,善财童子是什么样的程度才出去参访?善财在文殊会下,文殊是他的老师,见思烦恼断了,尘沙烦恼断了,无明破一品,才出去参学,才去广学多闻。想想我们自己够不够?如果我们见思、尘沙烦恼一品都没断,你怎么能学善财?这不可以不知道!人生很短,几十年真的弹指就过去了,一生当中最宝贵的,不是别的,是光阴!我们把光阴糟蹋掉,光阴浪费掉,这真是莫大的罪过。所以有限宝贵的光阴,懂得精进的人这叫真正善於利用,他成就了。这个进就是现在讲的进步,不断把自己的境界向上提升,不懈怠。

  《慈恩上生经疏》,慈恩是窥基大师,古时候对他老人家尊敬,不称他的名。他一生住在慈恩寺,所以用寺的名字来称他。譬如我们称天台大师,这是智者,不称他的法名,他住在天台山,称他作天台大师,这是最尊敬的称呼。窥基大师一生大部分时间住在慈恩寺。《上生经》就是《弥勒菩萨上生经》,这个疏是他做的。

  【法华经序品曰,身色如金山,端严甚微妙。】

  这是佛经上的两句偈,形容佛的身相妙好,佛的身体、色相如同金山一样。佛经里面这些形容、赞叹的词句,我们要能善於体会,不能错会它的意思。你想想经上常讲,佛的身是金色的,现在如果你看到一个人,面上都是黄黄的,好看吗?佛的面如满月,满月是圆圆的,佛的脸像个皮球一样,好看吗?如果这样读经,叫望文生义,你把意思全错会了。金表贵重,世间人都把它当做宝物,尊贵的意思,佛身尊贵之相。还有金是不变的,金的颜色无论在什么地方它不会变的,金取这个意思。佛的面像满月,满月是说没有一点缺陷,取这个意思。每个相都好,找不到丝毫的缺陷,绝不是像圆圆的月亮那样的。所以一定要懂得它的意思,体会它的意思。

  『身色如金山』,他坐在那里稳重、尊重的意思。『端严』,端庄,严是美好。『甚微妙』,微妙是达到极处,无法形容,他的好说不出,达到极处。

  【会疏曰,天下至明,无大於日月,万品光耀,无过於摩尼,若映佛光,皆悉隐蔽。】

  这段是说明佛的光明。佛有身光、有放光,身光,在佛经上告诉我们,释迦牟尼佛的身光一旬,周边上都放光,一旬是八尺,他有这么大的光明。身光,现在在中国,好像在美国也有,许多地方都练气功,气功是从中国传出来的。练气功的人,基本的条件是要心清净,心里杂乱的人没有办法,练不成的。心清净也就是讲,他没有到定,他也是修这种定功,但是没有能成就,小小的一点定的感应,就能够见到一切人、物都有光,一切众生都有光,他们不叫光,叫气。气的颜色不一样,大小不一样。不但每个人有,一切动物都有,植物、矿物也有,我们这个桌椅板凳都有。这个现象用现代科学来解释并不难懂。我们晓得任何物质都有磁场,磁场它都有一些放射的,这个放射的,练气功的叫做气,在佛法叫做光,都能够见得到。心地愈清净、愈真诚,放的光愈好。所以练气功的人讲,人身上有光,最好的光是金色的,金色的、黄色的光都非常好。红色的光、灰色的光、暗色的光,这个身体里面有疾病、有烦恼、有忧虑。所以,有这种能力的人一看人,他大致上就能够判断,至少这个人是善人,心地是善是恶,是清净、是染污,这是很明显的能够见得到的。

  这一段是讲佛光。『天下至明』,先用比喻来说,我们世间,天下就是世间,世间最明亮的物体就是太阳、月亮,没有超过日月的。『万品光耀』,万品是物质,我们今天讲的宝物、宝石这一类的。宝石这一类的光耀没有超过『摩尼』的,佛经上常用摩尼宝珠,摩尼宝珠放光,这是物质里光最强、最明显的。这些东西要比起佛光,都显得『隐蔽』,隐蔽就是它虽放光,光芒被佛光隐蔽了。这个我们要用个比喻说,譬如我们现在的电灯很亮,特别在夜晚,显得非常明亮。如果灯拿到太阳底下去,这个光就不亮了,光就隐蔽了。它的光有没有减弱?没有,还是这么强,还是这么高的度数,在日光底下比,它就显示不出来。也如同这个比喻,日月、摩尼之光,在佛光之下都看不见了。这是讲佛的放光。

  佛光从哪里来的?这一点我们要知道。是从清净心、智慧里面所生的,所以叫智光,智慧光明。智慧之生,实在是从清净心,心愈清净,透的智慧就愈多。智慧不是从外面来的,是我们自心里面本来具足的,这是一定要知道,不是从外面求来的,是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为什么我们的智慧没有了?是我们的心不清净,所以佛讲,你有障碍,把你的智慧、德能障碍住了。障碍很多,归纳起来不外乎两大类,一个叫烦恼障、一个叫所知障,烦恼障就是执著,所知障就是分别。你只要有这两样东西,你自性的智慧德能就不能现前,乃至於我们讲的福报,都不能现前。不能现前,我们的生活很艰难,很苦!

  今天得一点这些名闻利养,从哪里来的?修来的,不是自性本具的。这也有个比喻,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就好像你非常富足,你家里面有很多土地、房屋这些不动产很多,银行里面存有亿万财富。可是你现在身上一文钱都没有带,出去没饭吃,临时去做小工,赚点钱来过日子。赚点钱过日子,这就是你现在修的福,你原来的福虽然有,但是你今天一分钱也没带在身上,你还是要受冻、还是要挨饿。我们现在六道凡夫就是这样子,我们的富足、智慧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可是就是有障碍,不能现前。障碍就是这二障,所以佛教给我们没有别的,除二障而已。精进就是除障最好的方法,你杂进是除不了障,不但除不了障,有的时候还造成更严重的障碍。所以多少聪明智慧的人,不如一个乡下老太婆,乡下老太婆念佛三年能站著往生,有这个本事。我们看到古今讲经说法的大法师,临终的时候还有病苦,不如人家。什么原因?讲经的法师杂进,这老太婆念个两、三年佛是精进,所以在成就上不如,确实比不上,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再看底下一段。

  【华严普贤行愿品曰,一切如来语清净,一言具众音声海,随诸众生意乐音,一一流佛辩才海。】

  这是《华严经》上的一首偈,赞叹佛说法的音声。第一句『一切如来』,可见得不是专指一尊佛,十方三世所有一切诸佛,没有例外的。为什么?成佛即是见思、尘沙、无明烦恼都断尽了。见思烦恼断尽了,就是我们一般说烦恼障断了,尘沙、无明尽了,就是所讲的所知障尽了,二障都断尽了,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圆满现前,这是说如来果地。一切诸佛如来果地都相同、都一样的,佛佛道同,所以佛『语清净』。清净语,我们讲是最好的言语,不但音声美妙,言辞简洁,一定是简单扼要,决定不会罗嗦,几句话就把这些事理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个语叫清净语。

  中国古代,对於言语、文字很重视,也很讲究,古代的标准是四个字,简、要、详、明。简单,不可以繁琐,愈简单愈好;扼要,简单的语句,把重点都抓到了;叙说事理详细、明白。文章,好的文章符合这四个字的标准,好的言语也符合这四个标准。所以我们读古文,乃至於读佛教经典,无论是翻译的经典原文,或者是古来祖师大德的注解,都遵守这四个字的原则,不罗嗦。当然这个与古代的社会有很大的关系,因为那个时候科技不发达,文字要手写,太长了,就费的时间很多,流通相当不方便。所以愈是简单愈好,愈是短篇的愈好,才能够流传於后世。现在科技发达,言语文字再多的东西,传播的技术进步了。可是实在讲还是简单好,长,一大篇、一大篇的,看起来也很难受,愈简单愈好,简单就是清净语。所以清净语里头,至少要包含著简要详明这四个条件。

  我教学生们学习讲经,不但初学要懂得这个原则,实在讲一生都不能离开这个原则。我也是讲四个字,第一个就是简,简而不繁,一定要简单,避免繁琐。第二个易,容易、不难,叫人家听到觉得这个很容易,理也容易懂,在生活当中也很容易做到,大家才能接受。第三个字是浅,要讲得浅,不能讲太深,常说的深入浅出,愈浅显愈好。佛法是利益一切众生的,你所讲的经,连小学生、初中学生听了都有味道,都听懂了,高明。那一个人讲的经,这些人听不懂,必须要大学生、博士班的听了才有味道,他比你差一等。讲的东西叫人听不懂,你讲它干什么?我们还曾经遇到过,确实有这种人,讲经讲得很深、讲得很玄,讲完之后,下面人听不懂,回来就请教法师:法师,你讲得实在是太好了,但是我们听不懂。法师怎么样?我讲的东西你们听懂了,还值钱吗?还有这种事情发生。讲经教学要讲求效果,所以浅很重要,要深入浅出。第四个字要明,要明白,明而不昧。我从初学,这一生当中,就守住这四个字,简,易,浅,明,这四个字,才能够达到帮助大众的效果。这都与清净语有关系。

  『一音具众音声海』,这一句我们凡夫做不到。所以说「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佛说法是一音,但是听众每个人听,觉得佛所用的言语是自己的语言,他都懂,这就很奇妙。譬如中国人听,佛讲国语;美国人听,佛讲的美国语;日本人听,佛讲的是日语,各个听了都欢喜。这是我们百思而不得解,这可能吗?现在想想可能,现在电脑进步,就有这个能力。国际会议上讲演的时候,电脑立刻自动就把它翻成各个不同的言语。电脑能做得到,佛菩萨怎么会做不到!所以我们看到今天科技的发展,相信佛这个能力是真的,不是假的,绝对不是夸大的,确实我们相信这是事实。他为什么有这个能力?实在讲,是他的心达到极清净,能够与一切凡夫各种不同的妄心,他都能够感应。现在所谓是电波,这个是心波,能与十法界一切众生感应道交,所以这是决定可能的。正是《华严经》上所说的无障碍的法界,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如果佛讲经还需要人翻译,那就是有障碍,那就不是无碍。我们从心性的理论上来观察,有此可能。这是「一言具众音声海」。

  『随诸众生意乐音』,这就是说法,理事的浅深、广狭,程度高的人,听佛讲的意思很深,程度浅的人,听佛讲的意思很浅,每个人听了都欢喜,每个人听到都好像佛是对自己说法,解决自己的疑问。不但音声上没有障碍,意念上也没有障碍,所以叫一切众生都得殊胜的功德利益。

  『一一流佛辩才海』,这是赞叹佛的无碍辩才,无障碍的辩才。因此,我们发愿要普度众生,诸位想想看,不成佛行吗?不成佛,就没有这样圆满的智慧能力。我们不成佛,凡夫到外面度众生,还要找翻译,翻译有的时候还翻错了。听众很多,还有一些人听经的时候把意思错会了。这就是说明凡夫比不上佛菩萨,一定自己要先成佛道,然后才能以无障碍的辩才,帮助一切众生。所以四弘誓愿后面,一定要有佛道无上誓愿成,不成佛道,你度化众生的工作不能圆满,不能达到究竟。

  六十五段:

  【普贤行愿品曰,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继演说,不可穷尽。】

  这句经文是告诉我们,自性本具的功德不可思议。诸位要知道,讲『如来』就是讲我们自性,我们真心本性里面所具足的无量功德。功德通常讲为智慧德能,你的智慧、你的能力无量无边。大到什么程度?深到什么程度?下面用个比喻来显示,『假使十方一切诸佛』,这是在一切大众当中,智慧能力最强的人,达到究竟圆满的人,他们来说,不是一个人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统统来说。说多久?不是说一天,不是说一个月、说一年,而是说『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这个时间我们今天讲天文数字,实在讲还是太少,不能相比,天文数字那个数字也太渺小了。『相继演说』,没有中断,在这么长的时间,所有一切诸佛共同来说,都说不尽,『不可穷尽』。自性的功德的确是真正的无量无边。

  此地我们必须要明了的,无量无边的智慧德能,是我们自性本来具足的,学佛的人一定要肯定佛这个说法,深信不疑。我们能不能恢复?能,佛教给我们的,就是教我们恢复自己本有的智慧、德能。所以佛法不是从外求的,向外求,求不到,向外求是心外求法。自古以来,许多的学佛人非常可惜,错用了心,错用什么?向外求。外是哪里?《大藏经》是外,佛法在《大藏经》里吗?不在!佛法在心性之中。这些《大藏经》留下来做什么用?两个用途,第一个让你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你可以选择一个法门,一门深入。没有这个指引,你依凭什么修学?这是《大藏经》第一个用途。第二个用途,你烦恼断了,清净心现前,《大藏经》给你作证明。你再展开看看,你所悟入的境界,跟佛所讲的是不是一样的?如果是一样的,正知正见,你的知见就是佛知佛见。如果不一样,那还有问题,你的知见还有错误。经典是这两种用途,不能把它当作一种常识来看,那就错了。

  下面教给我们,怎样证得自性的圆满功德,禅宗里面就是说怎样去明心见性。

  【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愿行。】

  你要想成就,要想恢复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佛说你应当『修十种广大愿行』,就是《华严经》上讲的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你能够修十大愿王,你就能够明心见性,你就能够恢复自性本具无量的智慧德能。因为佛在经上这么说了,所以自古至今许多同修,都把十大愿王列入在朝暮课诵里面,每天去念。「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都会念,念得都很熟。念没有用处,解也没有用处,行才有用处。所以这叫普贤行愿,没有说信愿,没有说解愿,说行愿,著重在行,你是不是真的去做了?

  普贤行愿跟所有一切菩萨行愿不相同的地方,一定要知道。你要不知道的话,你用一般菩萨行的方法去修这十条,那不是普贤行。所以你先要懂得普贤的意思。什么叫普?什么叫贤?然后要明了,什么叫行?什么叫愿?这四个字搞清楚了,在日常生活当中遵循这十条原则,那你是一个真正修普贤行的人;你要没搞清楚,你所修的不是普贤行。我们在此地简单的说,普贤行的特色,是以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做基础。如果不是这个心,你修礼敬、赞叹、供养、忏悔,都不叫普贤行。可以说是菩萨行,可以讲得通,你是修的菩萨行,但是不是普贤菩萨行。因为普贤菩萨的心是用真心,决定不是用妄心,真心是清净的,没有丝毫污染。污染是什么?好恶,我对这个人喜欢,对那个人讨厌,那是污染,有污染,心不清净。什么是平等心?平等没有分别,有分别不平等,这才知道普贤心量的伟大。对於一切众生决定是平等的,对於善人是平等,对於恶人还是平等;对於我有恩惠的人,我对他是平等的,对我有怨恨的人,甚至於陷害我的人,对他还是平等的,决定没有差别。我们用什么样的心对佛、对菩萨,也用同样的心对一切众生,甚至於对一切恶道众生,对一切无恶不作的众生,那才叫普贤行。

  这个我们凡夫就很难,所以我们天天念普贤十愿,实际上做不到。可是修净土的同修,虽然做不到,一定要心向往之。我们为什么做不到?烦恼习气障碍住,严重的烦恼习气,六根对六尘境界,烦恼习气就起现行,普贤行愿就没有了。如何能在生活当中把境界看破?所以《金刚经》好,给我们说明世出世间十法界依正庄严的真相,真相就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能常常想到这句经文,你的心自然就平静,你的分别执著就淡化,不会再像以前那么严重,这就是进步。一定要看破、一定要放下,放下妄想分别执著,然后你修这个十愿,就是普贤行;只要有丝毫的妄想分别执著,你所修的就决定不是普贤行。

  在佛法里面,一般来讲,什么时候你所修的是普贤行?法身大士,也就是说,什么时候你把见思烦恼断了、尘沙烦恼断了,无明也断一品,这个时候你所修的一切行,自自然然就是普贤行。为什么?你心里面妄想分别执著没有了,你对於一切众生决定是清净平等。所以普贤行是法身大士修的,《华严经》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修的是普贤行。

  我们今天虽然烦恼习气很重,知道这个道理、知道这个事实,应当向这个方向、目标去努力。首先从看不惯的人,慢慢变成看得惯,看不惯的事,慢慢也就习惯了,这就有进步。在一切境缘当中,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认真去学习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你要能够这样子用功夫,与普贤行就接近了,是向这个路子走。特别是念佛人,为什么?西方极乐世界就是普贤菩萨的法界。纵然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都是修普贤行。这是极乐世界跟一切诸佛刹土不相同的地方,这是个很特殊的世界,所以一切诸佛对於阿弥陀佛赞叹。世尊是一个代表,赞叹阿弥陀佛,光中极尊,佛中之王。那就是说,从这一点也很明显的看出,西方极乐世界各个人修普贤行,十方诸佛刹土唯有法身大士才修普贤行,没有证得法身的人,他修的行不是普贤行。我们修净土,对於这一点要特别留意。

  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大乘无量寿经指归  (第五十八集)  1996/4  美国圣荷西  档名:02-031-0058

  请掀开经本,第八十四面,倒数第三行,从六十六段看起:

  【灵峰大师曰,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

  这是说净土修学的三个条件,古德称为三资粮。资粮是比喻,古代出门旅行,在交通、食宿都没有现在方便。因此出门,除了要带旅费之外,还要带粮食,要带干粮,因此称之为资粮,旅行必须要具备的。这个意思是比喻,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希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也有必须具备的条件,这个条件等於旅行资粮一样的重要。信、愿、行这三个条件。

  蕅益大师讲得好,『非信不足启愿』,如果没有清净的信心、真实的信心,愿就生不起来。纵然说愿,愿并不恳切,换句话说,还会被世间五欲六尘环境所动摇,舍不得离开这个世间,舍不得世间五欲六尘的享受。这个愿,虽有愿,愿不切,不真切,往生就靠不住。所以一定要有恳切的愿望,像《金刚经》里面所说的「信心不逆」,那就行了。所谓不逆就是非此不可,他有这样坚定的信心,他念佛功夫当然就得力,行就是念佛的功夫。

  所以这三个,实在讲,三个字是一而三,三而一。如果把它分做三桩事情,信也不真,愿也不切,行也不力。必须这三个字合在一起,所谓一而三,三而一,信里面有愿有行,行里面有信有愿,这是大乘法里面常说的不二法门。这个样子,功夫才能够得力,才能够有受用。

  【清省庵法师曰,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

  省庵也是净宗的一位祖师,是蕅益大师以后的。他有个小册子,流通很盛,就是《发菩提心论》。他说『修行急务』,最急要的事情是什么?『立愿居先』,佛法里面常讲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就是此地说的立愿。你一定要发心,在世间法里面讲,叫立志,志不立那是一事无成。学佛愿不立,也是不能成就,所以一定先要立愿。此地所说的愿,他并没有详细的说出来,但是在佛法当中,一般都是指四弘誓愿。可以说四弘誓愿是一切诸佛在因地当中所发的共通大愿,都可以归纳这四条。这是修行才有真正的目标、才有方向。

  『愿立则众生可度』,自己没有得道之前,是先度自己这个众生。所以众生这个名词的含义我们要清楚,这两个字的本义,并不是指众多的众生,不是这个意思。它是讲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就叫众生。由此可知,我们这个身体,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所以佛经里面常讲「自性众生誓愿度」,要度自己这个众生。除自己之外,我们仔细去观察,世间所有一切万法,哪一法不是众缘和合而生的?於是众生的范围就大了。佛经里头跟我们讲的,有有情众生,现在人讲动物,有感情的,有情的众生,又说有无情的众生,无情是没有情识的、没有感情的,植物、矿物都是众缘和合而生的。我们明白这个意思之后,才晓得《华严经》上所讲,「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才是四弘誓愿第一愿圆满的相。度众生圆满的相是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你度众生才圆满。由此可知,不仅仅是专对有情众生而说的,它是包括无情众生在其中。愿立则众生可度,这个众生一定是先度自性众生。

  『心发则佛道堪成』,菩提心发了之后,无上菩提,就是无上正等正觉才能够得到;若不发心,是不会有成就的。

  【又曰,故知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

  『如来乘』就是一佛乘,在佛法当中,这是究竟圆满的修学,目标是成佛。要成佛,一定要『发菩萨愿』,菩萨愿就是四弘誓愿,一定要发度众生、断烦恼、学法门、成佛道的愿。『不可缓也』,就是前面讲「修行急务」,这个事情太重要、太急了,把它放在第一优先,这才叫做学佛。再看底下一页。

  【大乘义章曰,界别为界,诸法性别,故名为界。】

  这是解释经典里面「界」的意思。『界别』,括弧有个简单的小注,就是「分别、差别」的意思。界是界限,两样不同的东西,有差别,当中才会有界限。如果完全相同,当中的界限就没有了。所以界别,它是有界限,就是有区别、有差别。这是经上讲界的意思。

  『诸法性别,故名为界』,诸法是指一切法,世出世间一切法。性有两种,性也是体的意思,一个是指性之体,一个是讲性质。如果就总相来说,那是讲性体,是所有一切法没有差别的,这是讲自性,是讲本体,没有差别的。如果是讲质体,就有差别了,可以说一切法有种种不同。此地所讲诸法性别是讲的质体,不是讲的性体,所以它这个性不是讲的本性,是讲的差别性,所以称之为界。譬如我们以眼前的例子来说,这个桌椅,它的体是木材,我们讲台上这个麦克风的架子,它的体是金属,那就不一样。金属跟木材就有差别,这是从质体上说不一样,它有界。如果从性体上说,界就没有了,性是讲真如本性。底下一段:

  【唐译为演说施戒诸法门,忍辱精勤及定慧。】

  这一段经文里面,我们现在用的是夏老居士的会集本,他这一段是五言偈,唐译的这边是七言偈。经文意思非常清楚,都是说西方极乐世界诸佛菩萨。『演说』,『施』是布施,『戒』是持戒,布施持戒,『诸法门』,布施里面有无量的法门,持戒里面也有无量法门,这是六度的前面两条。第三是『忍辱』,第四是精进,第五是禅定,第六是般若智慧。由此可知,诸佛菩萨为一切众生,说什么法门?说种种法门,说无量法门,如果我们把种种无量归纳起来,实在讲不出这个六门。就是我们现前这一部《大藏经》,也不能超越这六条纲领。所以这是菩萨行的总纲领,就是六波罗蜜。我们看下面一条。

  【智度论曰,般若者,秦言智慧,一切诸智慧中,最为第一,无上无比无等,更无胜者。】

  『般若』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叫『智慧』。为什么在当年不直接用智慧来翻般若?这在翻译体例当中有所谓五不翻,般若的意思,主要是属於「尊重不翻」。而实在讲,般若智慧跟我们一般世人观念当中的智慧,是不相同的。世间人的智慧,没有离开分别执著,没有离开这个;换句话说,世间人的聪明智慧,没有离开第六意识,是意识心在起作用的。而佛法当中所讲的般若智慧,它是离心意识。怎么个离法?我们先要晓得心意识的作用。第六意识的作用是分别,第七识的作用是执著,第八识的作用是落印象。离心意识,简单的讲,不用分别、不用执著、也不落印象,那才是佛经上讲的般若智慧。

  所以般若智慧是真心起用,世间人讲的智慧是妄心起的作用,所以它不一样。这个地方说,这在一切智慧当中,最为第一,『无上无比无等』,没有胜过它的。这是清净心的作用,平等心的作用,是真心本具的德用。佛告诉我们,这个真实智慧是一切众生人人都具足的。我们现在把真心忘掉了,我们用妄心,我们用的是心意识,所谓是八识五十一心所,因此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不能现前。要怎样恢复?佛教给我们要修禅定,禅定能将自性本具的般若恢复。所以佛法的修学,无论是哪个法门,无论是哪个宗派,都是以禅定为枢纽,以禅定为目标,定能开慧,定心,清净心起作用,就是般若智慧。

  【往生论注曰,般若者,达如之慧名。】

  这是南北朝时代昙鸾法师的著作,《往生论注》。这个解释得很好、很清楚。『达』是通达,『如』是真如本性,通达真如本性的这种智慧,就叫做般若。由此可知,宗门里面所说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就是般若智慧现前。禅宗,如果我们从名义上来看,很容易产生错觉,以为禅宗大概都是修禅定的,我想有许多人错解了,把禅宗当作禅定。其实说的是禅宗,它修的不是禅定,诸位要不信,你们把《六祖坛经》打开来看看。《坛经》在第一面,六祖大师开宗明义就把禅宗修学的目标说出了,他那个时候也是对大众演讲,令大众「总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这就说出来了,禅宗修的是什么?修的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所以,禅宗标榜的是般若智慧,而不是禅定。禅定是手段,般若是目标,这个不能不知道的。所以《往生论注》这个解释很明显。

  【大乘义章曰,真心体明,自性无暗,目之为慧。】

  真心之体是光明的,所以大乘经称之为大光明藏,大光明藏就是讲的自性,就是讲的真心,它是光明的。我们现在迷失了自性,起了无明,无明的相是什么?黑暗的,我们现在就是堕落在无明之中。现在我们所看到一点的光,这个光是什么?日月灯。诸位想想,如果我们把日月灯都拿掉,这个世界是什么世界?一片漆黑,这就是无明之相。你知道这个现象了,那我们要问,见了性,明心见性是什么样子?明心见性最明显的一个相状,黑暗没有了,不需要日月灯,整个世界是一片明亮的。如果你要看到这个境界,你就见性了。虽然见性,你的心要清净,不能动摇,如果你一生欢喜心,我见性了,那就完了,马上黑暗又降临,光明就没有了,决定不能起心动念。所以诸位要晓得,清净心真的是光明的。

  我们在《虚云老和尚年谱》里面看到一段故事,好像是有一次,老和尚心清净,虽然走路,心在定中,也就是对所有一切境界决定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他那个时候自己住茅蓬,大概有事到寺庙里面去,下午回来的时候天还很亮,可能路也相当远,茅蓬相当远。他回去之后,走在路上遇到两个出家人,都是熟人。那个时候晚上走路都打个灯笼,这两个出家人都拿著灯笼,看到老和尚从那个地方走过来没有灯,天这么黑,就很奇怪。就问老和尚,问老和尚到哪里去?老和尚说我回茅蓬。他说天这么黑了,你怎么没有灯?他一提醒他,天就黑掉了。老和尚走的时候没有感觉到天是黑的,人家这一提醒,天就马上黑了。可见得,他在什么样的天候走的,心就住在那个地方,那个境界没有变,没有变换。这就证明,你要是心地真的清净,在定中的话,它境界不会变。由此可以证实,佛在经上讲「境随心转」这个话不是假的,境随心转,统统是妄想分别执著变的虚幻不实的境界。这是说明真心自性是光明,没有黑暗,称之为般若智慧。第七十三段说:

  【汉译曰,檀施调伏意,戒忍及精进,如是三昧定,智慧为上最。】

  这个意思也很明显。『檀』是檀那,梵语檀那翻成中国意思是布施。所以『檀施』这两个字,是叫梵华合译,上面一个是梵文的音,下面是中国翻译的字义。檀就是布施,布施就是檀那,这是六度第一个。『调伏意』,意是指悭贪,凡夫、六道众生最重的烦恼就是悭贪,佛用布施这个方法来调伏。《金刚经》上讲,「云何降伏其心」,这个心是贪心,贪而无厌,用什么方法来降伏它?用布施,布施真正的意思就是放下。

  『戒忍及精进』,持戒、忍辱、精进。持戒意思很广很深,简单的说就是守法,佛法里面常讲如法,如法就是持戒的意思。所以这个戒是广义的,不是狭义的戒条。如果你看作五戒、十戒,那个范围就看太窄小了,应当从广义上来说。忍辱是耐心,无论做什么事情,没有耐心,怎么能成就?佛在《金刚经》上说「一切法得成於忍」,无论是世间法、是出世间法,要想成就,一定要有耐心。大的成就要有大的耐心,小的成就要有小的耐心,没有耐心的人不会有成就的。

  学佛是一生大事因缘,我们看到许多同修,修学一辈子不能成就。你要仔细去观察,他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几乎可以肯定的讲,缺乏耐心,这是重要的一个因素。还有另外一个因素,就是不守规矩,不守规矩就是不能持戒。持戒是讲守法,不肯守规矩、不肯守法,没有耐心,那怎么会成就?实在讲修学成败关键,佛在大小乘经典里面为我们开示得很多。而最重要的,真正是当务之急,先要求名师教诫,也就是说你要亲近一位善知识。自古以来没有无师自通的,没有,凡是有成就的人必有师承,他一定有老师,一定有个好老师。对老师要有坚定的信心,决定遵守老师的教诫,你才会成就。对於老师表面恭敬,实际上不能够依教奉行,表面上也肯认真努力去做,给诸位说,那只是修一点福报而已。佛法修学的目的是明心见性,是断烦恼、证菩提,也就是一般讲的断烦恼、开智慧,这才是修学功夫。我们在佛门里面做出的工作再多,尤其像现代,有不少同修在整理这些录音带、录影带,把它写成书本,或者把它放在网路上来流通,这是修大福报。

  我们要问,这是不是修行?不是,修行是断烦恼。你的是非人我、贪瞋痴慢,有没有一年一年在减少,一月一月在减少?那叫修行。所以修行跟修福是两桩事情,不是一码事,一定要辨别清楚。修行能了生死,修行能出三界,修福不行,六祖在《坛经》里面讲,这个事情福不能救!福再大,不能帮你了生死,这个要知道。甚至於福不能帮你往生,诸位同修不可以错会,要修行才能帮你往生。为什么?烦恼轻、智慧长,临命终时你才有把握。所以这是两码事情,千万要搞清楚,一定要接受老师的教诫,认真的去断烦恼、去求智慧,这个才对。

  精进,可以说是成败的关键,精纯而不杂,所谓一门深入。诸佛菩萨祖师大德常常教诲我们,实在讲我们烦恼太重,习气太深,很不甘心情愿搞一门,总是要涉猎许许多多,这就是不守戒,不守戒就是说你不守法。这种态度修学有没有好处?决定没有好处。我涉猎多一点,我将来讲经的时候材料很丰富,说得天花乱坠,听众听得欢欢喜喜,你用心就错了。错在哪里?攀缘、好胜、争强,希望得名闻利养,这个心就错了,你就不老实了,你怎么能成功?所以现在老师教学生,难,太难了!过去李炳老在台中,讲经说法教学三十多年,跟他修学的学生总有二、三十万人,几个人听话?可能一个也没有。所以,老师非常感慨的说,学生找一个老师,难,所谓是可遇不可求,老师找一个学生,他说更难,到哪里去找?一生当中能遇到一个,那就很幸运,法就传下去了,这是传人。这桩事情自古以来就难,哪里去找学生百分之百听老师话的?老师是个过来人,经验丰富,学生不肯接受他的教导,那就没有法子。尤其现在是民主自由开放,谁也不能干涉谁,所以现在这个时代要成就,说老实话完全靠自己!现在纵然遇到真正善知识,也不能像从前老师那么样严格的教导,不可能的事情,时代不一样了。所以一定要自己明了,自己懂得道理跟事实真相,勉励自己认真努力去修学。

  『如是三昧定』,三昧定就是讲禅定,后面『智慧为上最』,后面是般若智慧,这四句也是讲的六波罗蜜。六波罗蜜,说老实话,它终极的目标是般若智慧,前面的五条都是手段。如何能令自性般若现前?必须有前面种种的手段、种种的方法来修学,才能叫自性般若现前。般若智慧现前,则世出世间法没有不通达、没有不明了的。

  【嘉祥疏曰,明五度为行,不能出离生死,要须智慧达解本原,方皆过出,故云最上也。】

  这个节录得也很好,为什么般若为最上?《嘉祥疏》里面为我们解释了。『明』是说明、显明,前面『五度』是行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所谓行门,实在讲就是日常生活,这里面包括工作,包括处事待人接物,现代人讲的应酬,生活不能离开这五个原则。这五样都做好了,得人天福报,『不能出离生死』,了生死出三界不行,因为那要靠智慧。『要须智慧达解本原』,达是通达,解是理解、了解,「本原」说得浅显一点,六道轮回怎么来的?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什么?这个本原你要能搞清楚、搞明白了,你就有能力超越。如果你迷在其中,你出不去的,必须要通达明了。

  『方解过出』,过是超过,出是出离,你才能够出离六道,才能够超越三界,所以智慧就最上了。由此可知,禅定的目的是在开智慧,不可以把禅定当作享受,那就错了。禅定实在讲是最好的享受,所以一般人修禅,入定之后那里很乐,那是真实的享受。如果在这个里面贪恋禅定的乐,禅悦,就开不了智慧。所以必须心地清净,丝毫不沾染,禅悦之乐也不染,智慧才能现前。

  【心经云,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世尊当年在世为众生讲经说法,实在说,般若是世尊一代时教的中心。也就是四十九年教学,般若是最主要的课程,说了二十二年,几乎占世尊讲经说法一半的时间。你才晓得,这的确是主要的课程。《般若经》流通到中国来,翻成中文,部头也最大,《大般若经》总共有六百卷。《华严》号称大经,才不过八十卷。加上贞元所译的「行愿品」,《四十华严》,去掉重覆的部分,总共九十九卷,这是《华严经》中文的译本。比起六百卷的《大般若》,这九十九卷还不到人家六分之一,可见《般若经》的重要性。

  这样大的经卷,实在说,自古以来读诵的人就很稀有,读《华严经》的人,我们还听说,读《大般若经》的不常听说。因此,古大德就在经典里面摘取纲要,最能够代表的,就是《般若心经》跟《金刚经》,《金刚经》是《大般若》的纲要。《心经》可以说是《金刚经》的纲要,经文不长,玄奘大师所翻译的,现在的通行本,大家念的都是玄奘大师译的,总共二百六十个字。经文的确不长,但是世尊二十二年所讲的般若,都在这二百六十字之中。所以《心经》展开来,就是六百卷的《大般若》,六百卷《大般若》浓缩起来,就是二百六十个字。这一句经文是《般若经》上的第一段,已经将般若的大用为我们一语道破。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行是修行,前面是观自在菩萨。诸位要知道,如果你要是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你就是观自在菩萨。观自在菩萨是通号,不是专指一个人的。观自在,他为什么称为观自在?就是因为般若智慧现前。这个观,是讲六根对六尘境界,用这一个字来作代表,眼对色用观,耳对音声也用观,就用这一个字作代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无不自在。他为什么自在?通达明了。刚才说的宇宙人生的真相,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怎么会不自在?这是讲行,行是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深般若,说明不是浅的般若,我们常讲甚深智慧。波罗蜜多也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是圆满、究竟的意思,换句话说,不但它是深般若,而且是究竟圆满的般若智慧。所以这句话要是整个说成白话,就是甚深、究竟圆满的般若智慧。

  它的效果「照见五蕴皆空」,这句话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彻底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五蕴」就是宇宙人生的现象,「皆空」是真相。如果不是甚深智慧,见不到。世间人都把眼前的现象当作真实,不晓得它是梦幻泡影。《金刚经》上末后这首偈,就是这一句的注解。怎么照见五蕴皆空?他看出来了,看明白了、看清楚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相有体空。相有,这个有究竟能存在多长的时间?佛用两个字做比喻,如露如电。我们现在晓得,所有一切的现象似有非有,为什么似有?我们所见到的是相续相,不是真相,相续相,相续相如露水,事实真相则刹那生灭,如电。没有一样东西是实在的,这个叫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这是把我们无始劫以来的问题总解决了。什么苦厄?生死轮回,业果相续,这个问题解决了,不但你超越六道,同时也超越十法界,苦厄是指六道、指十法界。六道苦,声闻、缘觉、菩萨要跟一真法界的这些法身大士比,他们苦。所以苦厄是说的六道、十法界。超越十法界,就说明他契入一真法界。由此可知,如果不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观音菩萨这个境界我们达不到。所以学佛,特别是修学大乘,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要具足高度的智慧,确实要像六祖能大师一样。你看能大师对忍和尚说「弟子心中常生智慧」,这个话的意思就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六祖能大师做到了。他心中常生智慧,我们今天在日常生活当中,心中常生烦恼,这怎么行?修福可以,修了生死决定做不到。不但了生死做不到,修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没有把握,我们不敢说做不到,可以说没有把握。怎样往生有把握?总得有一点小智慧,把烦恼能降伏住、控制住,往生才有把握;换句话说,智慧是看破,功夫是放下。这个两句,照见是智慧、是看破,度一切苦厄,是放下,放下就没有了。

  我们今天的难处在哪里?六道放不下,十法界更不必说了。所以,这两句还是看破跟放下。在日常生活当中,样样要看破,样样不要放在心里,不放在心里就是放下,始终保持心地的清净平等。不但世间法不要放在心上,佛法也不能放在心上,放在心上也是错的。为什么?佛没有法,你怎么搞那么多佛法,那不就坏了。经上佛说得很清楚,「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那个法就是佛法,佛法也要舍掉,舍就是不能放在心上。我们在《金刚经》里面说得很多,为什么?因为法是缘生的,佛法也是因缘所生。凡是因缘所生都没有自性,当体皆空,了不可得,所以不能放在心上。佛法你可以受用,受用的时候若无其事。

  这种生活的心态、生活的方式,就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观音菩萨,行是怎么个行法?你要懂得怎么个行法,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应当要这么做。讲的最简单,实在讲,简单,意思可不简单。简单的说法就是看得破、放得下,你听了,也好像满懂,可是这两句话的意思其深无比,其广无边,你就没有法子了解。这两句话要真正明白懂得,六百卷《大般若》你也懂得了,你哪里会有障碍?不能应用在生活上,你就没有行,一定要把它用在生活上,你才能彻底了解宇宙人生真相。你所有的妄想分别执著都没有了,那就是度一切苦厄。我们看底下这一段。

  【三藏法数曰,究竟即决定终极之义也,谓能觉了染心之源,究竟终穷,同於本觉,故名究竟觉。】

  这一段是解释什么叫做『究竟觉』。先说『究竟』这两个字的意思,究竟就是『决定终极之义』,达到顶点了,向上去再没有了,达到顶点,达到源头了,是这个意思,这个叫究竟。它的意思是说,『能觉了染心之源』,染心是妄心,染心是相宗里面讲的八识,八识的根源找到了。这在佛法里唯有大乘有,小乘没有,小乘只讲到第六识,没有讲第七识、第八识,只讲到第六识,所以小乘不是究竟法。讲到阿赖耶识,这是染心之源。阿赖耶识怎么来的?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所谓一念不觉,而有无明,这是最初,这是指源,那个源就是一念不觉。从这个地方就起了无明,把本来明变成无明,变成不明。由此可知,觉是明的,不觉就黑暗,就是暗的。

  无明这个现象,无明是动相,绝对不是静相,无明是动的。从无明,「无明不觉生三细」,就出了三细相。三细相,第一个是业相。业相是什么?业是个动相,就像现代科学里面讲的波动,这是最初的波动。从波动现象里面,就变现出见相,见相用现在话讲,就是知觉、感觉,就起了这个东西,这个东西就是一切众生的精神这部分。从见相,先是有能见的,能见一定要找所见,於是乎就变成了境界相。境界是他所见的,从能见再变成所见的境界,这是三细相。无明不觉生三细,三细都是波动的幻相,波动的幻觉、幻相。由三细相再演变,成为六粗,六粗就变成了十法界依正庄严。

  唯识经论上这样说了,我们这些人听了这些话,又起了个问题。一念不觉而有无明,为什么会有一念不觉?几时起来的一念不觉?你们诸位想想,这个疑问有没有道理?现在人听了,很有道理,说穿了毫无道理。为什么毫无道理?给你讲一念不觉,你要再去追一个什么时候起的一念?为什么起一念?你已经在起心动念了,你永远堕在不觉。开悟的人怎么开悟?听到佛这句话的时候,一念不生,把那个一念断掉,他就悟入。你看觉迷的分水岭就在此地。佛告诉你一念不觉,你明白一念不觉,我把这一念断掉,我就觉了!你再要去追究,这个一念怎么生的?一念是几时生的?你是迷里头再加迷,一迷到底了,你没有觉悟的指望。堕落在意识里头,总是用妄想分别执著去讨论问题,这个问题永远是没完没了的。所以佛说这句话真正的意思,就叫你在这里断。觉迷只是一念心,所以佛讲无明叫无始无明,这个话讲得太好了,无始是没有开始,无明哪有开始?有开始,不就变成真的。没有开始,只要你现在把妄想念头断一下,马上就明了。正如同一个圆环一样,任何一点突破了,问题就解决了。佛法是觉法,是教给我们觉悟的,我们要会用心,用错了心就不行了。

  染心之源找出来,是『究竟终穷,同於本觉』,所以说迷悟不二,迷悟是一桩事情。一念不觉几时起来的?就是现在。一念不觉什么原因起来的?没有原因,哪里有原因!再告诉你,一念觉也没有原因,一念觉也是当下,所以给你讲无始,意思在此地。要给你讲,有什么时候开始,那就完了,你永远也不会觉悟,你怎么能回到过去?所以经上给我们讲,始本不二,迷悟不二,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就不二。凡夫成佛,你说难不难?说实在的话,一点也不难。又说很难很难,难在哪里?不肯放下。肯放下,当下即是;不肯放下,那就是无量劫也不能成功。

  这是讲究竟觉的意思,佛的法相名词说得很多,而法相名词的解释也有浅深之不同,关键是你要会。这个会,正是世尊在涅盘之前,留给弟子的四句教训,四依法,一定要体会四依法的义趣、宗旨。「依法不依人」,这是从事相上讲的,好懂。「依义不依语」,这个重要。言语、名词术语你要懂得它的意思,意思刚才讲了有浅深广狭不同。佛又说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什么叫了义?究竟穷终的意思叫了义。究竟穷终是什么意思?是不二,落在二、三绝非究竟觉,究竟觉决定是不二法门。像我们今天开端讲的,灵峰大师讲的信愿行,信愿行说出三桩事、三个阶段,不了义;信愿行是一不是二,就是了义。信里面具足愿行,愿里面具足信行,行里面具足信愿,说一个就是三个,说三个就是一个,这就叫究竟穷终,就达到不二。佛的所有的这些法相名词,都要向这个地方去会,这就是依了义不依了义。最后一条,佛警惕我们「依智不依识」,这是什么意思?智是无分别,离开一切分别执著,我们常讲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是智。听经闻法起心动念了,落到识去了,佛教给我们依智不依识。

  佛在入般涅盘之前这个教训,非常重要,最后的遗教。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实在讲缘太殊胜了,能够闻到正法,能够体会到那个意义的边缘,很难得。於是我们才能够看出,一些人成就,他为什么成就的;一些人修行不成就,他是怎么不成就的,我们看出来了。唯有看出,自己才晓得这个路要怎么走法,这个方法应该怎么个修法,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乘无量寿经指归  (第五十九集)  1996/4  美国圣荷西  档名:02-031-0059

  请掀开经本,第八十六面,第一行看起:

  【大乘义章曰,痴暗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

  这是解释什么叫做『无明』,这个名词在佛学经论里用得很多,这个解释可以说简单、明了。『痴』就是愚痴,愚痴的人没有智慧。『暗』是不明,所以叫暗钝,我们常讲一个人根性很迟钝,现在所谓反应很迟钝,这都是属於暗的意思。

  『体无慧明』,无明、没有智慧,对於一切事理都不能够明了,这就叫做无明。实在说这个解释,文字是很简单,可是它的意思是很深很广,我们一般讲是浅说,要往深处说才能够显示这个名词真正的义趣。这个慧,智慧与明了,它真正的意思,是对於宇宙人生一切诸法都能够通达明了,这样的智慧才是经上讲的般若智慧;如果对於宇宙人生的真相不能明了,就叫做无明。所以无明的意义很深。底下一条:

  【探玄记三曰。】

  《探玄记》是贤首国师《华严经》的注解,他这个注解的名字就叫《华严经探玄记》。『三』是第三卷,里面有这么一段话。

  【三昧,此云等持。】

  这是解释什么叫『三昧』。

  【离沉浮故,定慧等故,名等也,心不散故,住一境故,名持也。】

  这个解释也解释得很好。三昧是梵语,『此云』,这个「此」是指中国、此地,就是我们中文的意思叫『等持』。什么叫等?等是均等,我们讲平等。『离沉浮』,沉浮是二边。沉是昏沉,昏沉的相在静坐的时候最容易看出来。譬如念佛,念佛当中有一段时间的止静,大家念累了,念累了大家坐下来,坐下来的时候心里头默念,口不要出声,这是调身。在这个时候就有许多人打瞌睡,一坐下去就睡著了,这个叫沉,叫昏沉,睡著了。另外一个现象,他在止静的时候,静下来坐,心不定,心里七上八下,胡思乱想,妄念纷飞,那叫浮,浮躁。这是两种现象。

  这两种现象都没有,叫『等』。这两种现象没有,显示这个人有定、有慧。他有定,他心就不浮,定能够把妄念伏住;他有慧,他就不昏沉。所以昏沉的人没有智慧,心里面浮燥的人没有定力、没有定功。定慧均等,这叫三昧。有定没有慧,也不行;有慧没有定,也不行;慧多定少,或者定多慧少,都不叫三昧。三昧也翻作正受,就是正常享受。等是定慧均等,这个地方注得好,「离沉浮故」,因为离沉浮,定慧才均等。

  『心不散故』,我们讲的精神、意志能够集中,他心不散乱。『住一境故』,心里面能够守住一个境界,这叫持。我们念佛人讲执持名号,就是要你精神、意志集中,心住在佛号上,念念让这一句佛号不间断,这叫持。所以念佛叫执持名号,名号就是境界,让心住在这个境界上。这种方法,在佛法里面就称之为念佛三昧,这是专修念佛法门的。七十九段。

  【普贤行愿品曰,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於众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

  我们先说这一段,这一段叫法说,就是说法,底下是用比喻来显示。『诸佛如来』,这是指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十方诸佛,没有例外的。佛是什么心?佛是『大悲心』,就是大慈大悲,离开了大慈悲心就不是佛。诸位要晓得,如果没有大慈悲心,修积一切善法,魔所摄故,这都是《华严经》上讲的,那不是佛、不是菩萨,是魔王。魔王也修积一切善法,所以他有高度的智慧,有很大的福报。他跟佛不一样,佛有大慈悲心,他没有大慈悲心,这是佛跟魔我们多少要能够辨别。千万不要学佛最后变成魔,那就坏了,魔没有不造业,造业之后他要受果报,佛门里常讲三世怨,就是特别提醒我们。

  最显著的,我们读历史,看看现前这个社会,在历史上一些作国王的、作大臣的,权势喧赫一时的,都是过去生中可以说累劫修得的福报,不是一生,多生多劫修积的福报,他这个果报现前。享受果报的时候,很可惜他有无明,他没有智慧,因为他无明,他才造作一切恶业,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杀害许多的众生。福报享完了,他罪业现前,所以没有不堕三恶道的。你看过去历史上这些人物,再看眼前我们这个社会许多的国家,你看他们的这些领导人。所以,我们必须要有能力辨别佛与魔。

  如果有智慧,他就不会做糊涂事情,有智慧的人知道,业因果报丝毫不爽。譬如你命里是作国王的,你命中该有多少年帝王的福分,谁都障碍不了。这个事情说老实话,把《了凡四训》念透,你就明白了。知道一个人在世间,无论是大的福报、是小的福报,所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那个人对我的名利有妨害,我必须要把他除掉,不明因果的人干这个事情,他认为把他除掉,我的名位可以巩固。其实不然,你把他除掉,你的名位能保持,还是你命里头有的;你不除掉他,你命里头还是有。如果你命里面有的福分,别人能够迫害,这个不得了,这是什么?有人有能力破坏因果,佛菩萨都拜他做老师,佛菩萨做不到,因果定律没有人能够变更的。明白道理之后,《了凡四训》讲了,君子乐得作君子,小人冤枉作小人,没有这个道理!

  因果的理很深,因果之事实在讲也是不可思议。你真正通达明了,防人之心不可无也没有了,也不必要,何必要防人?不需要!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也不需要,你看这个人多自在。你要问他为什么自在?他深信因果报应。别人能够伤害我,那都是命中注定的;命里有这个福分,再恶的人、再大的冤家也没有办法伤害你。我们学佛说实在的话,最基本的观念要深信因果,我们就不造业了。我们道场有人能破坏吗?不可能的事情。今天防这个,明天防那个,造作罪业!

  我过去在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里面有一个大家都很不满意的人,来的时候很好,到以后他的性情变了,做一些破坏道场的事情。那个时候简居士负责在管理道场,就来问我,他是要用方法把他赶走。我就告诉他,不要得罪人,冤家宜解不宜结,我劝他。我说遇到这样的人怎么办?我们修清净心,老实念佛,必有感应,正法道场,妖魔鬼怪决定不能破坏的。简居士听到我的劝告,他就没动这个念头了。过了一个月,那个人要请假,他不干了。简居士来给我讲,果然有感应。我说这不是很好吗?以后见面大家都欢欢喜喜的,我说他来辞职,你不要留他就好了,问题不就解决了吗?所以,的确有感应。就是恶人,存心想来破坏的,你也恭恭敬敬对待他,自然有佛菩萨来护持,我们要操个什么心!我们一操心就造罪业,这个要知道。一定要相信佛菩萨,诸佛护念,龙天护持,相信佛菩萨、相信护法神。我们自己守住身心清净,培养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这个重要。可是你要是不相信的话,不相信佛也不信法,相信自己有聪明、有智慧可以应付这些恶人,那就完全错了。这是我们看到许多学佛的人不明理,也是被无明蒙蔽,智慧不开,所以造作恶业,跟众生结这些恶缘,太不值得。

  所以要学佛,就在此地学,学佛的大慈悲心,以清净、平等、慈悲对待一切众生。善人,我用这个心对待;恶人,也用这个心对待;拥护我们道场,我用这个心对待他;破坏我这个道场,我还是用这个心对待他。诸位要晓得,道场破坏没有关系,我自己成佛了。他来把道场破坏了,实在讲,道场的法运就到此为止。如果道场有福、有法运,他就没有能力破坏;他有能力破坏,证明不是他破坏的,刚刚好法运到这里完了。要懂这个道理,这个道理很深很深,才知道清净心、智慧的重要。

  『因於众生而起大悲』,大悲心从哪里生?怜悯一切众生。众生苦,帮助他解决苦难,这个怜悯心称之为大悲心。『因於大悲生菩提心』,菩提心从哪里生的?从大悲心生起的,菩提是真正觉悟。觉的程度有浅深不同,经典上常讲的无上正等正觉,浅的是正觉,深的是无上正等正觉。这样的标准我们凡夫也很难达到,不得已把标准再降低,降到最低的标准,你真正领悟到世间无常,三界统苦,不要说做人苦,你生天还是苦。你能够知道人生苦、六道苦,这个人就觉悟了。再进一步是你能够知道人与人相处苦,为什么?这里头是恩恩怨怨,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这个苦。

  人与人相处,人与一切有情众生相处,都在一个缘字,缘里头有善缘、有恶缘,而实在讲,善缘少、恶缘多。换句话说,你在这个世间遇到的,善人、对你好的人少,对你有敌意、恶意的多。为什么会多?你自己造成的,自己造的因,自己要承受这个果报。真正觉悟了,我们在《观经》上看到韦提希夫人,她向释迦牟尼佛讲了两句话,我们听了很中听。她说希望自己将来生生世世永远眼不见恶色,耳不闻恶声。我想这两句话每个人听到都欢喜,这是至善的果报,至善之果必有至善之因。善因是什么?我们对於一切众生不起一个恶念,不说一句粗话,你的果报才真正能够得到,眼不见恶色,耳不闻恶声。你不修因,你怎么能得到果报!必须要知道,你对人凶狠,还有人对你更凶狠的。不论是有意、是无意,一饮一啄,莫非前定,统统有因果报应。我们希望得至善之果,为什么要造恶因?所以佛教给我们要修戒定慧,戒定慧是纯善无恶,戒是样样如法,定是不动心,慧是明了。明了什么?因果报应明了、是非善恶明了、真妄邪正明了,这是智慧。菩提心是这么生起来的。因菩提心,才能够成等正觉,等正觉是成佛,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学佛,特别是我们生在这个时代,恶缘恶境会常常遇到,自己一定要提高警觉,过去世没有修善因,我才遇到这么多恶人,我才遇到不顺心的环境。明了之后要修,修什么?眼前一切的,无论是顺逆境的受,一定要承受。顺境不说,逆的环境,恶人相处,他给我们的污辱,要承受,不要起一念恶意,知道什么?他对我的恶行、恶言、恶色,是我过去造的恶因,今天我应当要承受这个果报。如果我不服,你就又造业因,这个报就没完没了。真正明白人,我承受了,这个帐到这里就结了、就报掉了。以后再见面,他对我的颜色会缓和,为什么?报掉了,他对我的恶意会减轻,甚至於会转变。所以,一定要懂得承受果报,不应该在接受果报里起丝毫怨恨之心,这要不得,要平心静气的去忍受,这就是修戒定慧。佛法讲修行在哪里修?就在这些地方修。《华严经》末后五十三参叫历事炼心,人事环境当中、物质环境当中,在工作里面、在应酬里面去炼心,炼清净心、炼大慈悲心。极恶之人,我们也不怀丝毫的恶意,我们看到,把全世界的佛法都毁灭掉,我们也不动心。你不要说「我要来护法,要怎么样,这个恶人」,你没有能力护法,佛的法运该灭的时候,一切诸佛都没有能力,你有什么能力?佛法不该毁灭的时候,什么样的天魔也毁灭不了,你操个什么心!要明白这个道理。

  佛的法运还有九千年,释迦牟尼佛法运是一万二千年,佛法,魔怎么能障碍?怎么能毁灭?不可能的事情,用不著担忧。一万二千年之后佛法要灭了,一切诸佛都保不住,当然你也没有能力来维持。而佛告诉我们,将来法灭尽的时候,《无量寿经》还在这个世间延缓一百年,这部经最后灭。我们往往自己妄念太多了,这个妄念,世间人听到,这个好,这个心好,护法!护法这个念头也是个妄念,护法这个行为也是恶行,这个理深!你要问,为什么是恶念?为什么是恶行?你想想它跟戒定慧相不相应?这个念头起来,定没有了,慧没有了,这就是恶。所以佛法里善恶的标准,最高的原则是与心性相应不相应,与心性相应的是善的,与心性相违背的就是恶的。心性是清净寂灭,戒定慧与心性相应,六度与心性相应,十大愿王与心性相应。我们起心动念虽然是想护持佛法,这好事情,也动贪瞋痴,动贪瞋痴它跟烦恼相应,它不是跟性德相应,这不能不清楚。否则的话,自己天天在造罪业,还以为自己在修好多功德,这是观念上错误。

  下面有个比喻,佛是唯恐这个说法,我们不能够体会他的深意,希望从比喻当中去体会。

  【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

  把『大树王』比作众生。

  【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

  这是很普通的常识,我们都知道。特别是在美国这个地区,几乎每个人家都种的有树木花草,每天你都要去浇水,你都要去照顾,这些植物就长得很茂盛。所以这个常识有。

  【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

  『生死旷野』就是六道轮回,把六道轮回比喻作生死旷野。将『菩提树王』比喻我们修行证果,也像培养植物一样。

  【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

  诸佛菩萨从哪来的?众生修成的。离开一切众生,哪有诸佛菩萨?所以,诸佛菩萨第一个就是慈悲怜悯一切众生。诸佛菩萨时时刻刻照顾一切众生,我们常讲佛菩萨的加持。加持有两种,一种是冥加,冥加是暗暗当中加持,我们自己没有感觉佛菩萨保佑;一种是显加,显加他加持我们能感觉得到,很明显。对哪些人是冥加?对所有一切众生,不要以为他不学佛,他不学佛佛也加持他。不但不学佛,他是个外道,天天在毁谤佛法,在做消灭佛法的事情,诸佛菩萨也加持他。诸佛菩萨绝对不会认为,你在毁灭佛法,你的罪过滔天,就不保佑他、不加持他,没这个道理,那诸佛菩萨的心不平等,他心也不清净;平等、清净的加持。这是冥加,没有一个众生不得诸佛菩萨慈悲的加持。这种加持,因为他自己的业障很重,他不能感觉到,所以叫冥加。

  哪一类的人是显加?其实佛哪有什么冥加、显加,没有的。而是我们众生,有些人感觉到佛保佑我、佛加持我,有些人感觉不到。可见得冥、显的意思是在众生这边,不在佛那边。如果众生觉悟了,真正发心断恶修善,他与佛的心行相应,佛菩萨保佑加持,他感觉到,很明显,自己能觉察到,这就叫显加。这个比喻里头讲的,众生就好比树根,佛菩萨这是无上的果报。

  【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

  这就说明对待众生的慈悲是多么重要。你对众生要没有大慈悲心,你自己纵然是很如法的修,修得怎么好,你都不能成就。不但不能成就,刚才讲了,修成大福报,变成大魔王。没有成佛,成魔了,学佛学成魔的就太多了,诸位读《楞严经》就晓得。你看《楞严经》最后一卷半经文,讲五十种阴魔。五十种阴魔怎么成就的?都是学佛变成魔。你要问他为什么会变成魔?没有大慈悲心,他有慈悲心而没有大慈悲心。大慈悲心是平等的慈悲,慈悲心里面还有不平等,哪些我看得顺眼、喜欢的人,我对他慈悲;哪些我看不惯、不顺眼的,对他就没有慈悲。这个不叫大慈悲,大慈悲是没有分别的,你才能成就佛菩萨的果报。

  如果你还有分别执著,你决定不能成就佛菩萨。不但佛菩萨不能成就,大乘经我们也读了不少,佛所讲的我们都能够有相当的体会,小乘须陀洹果都得不到。小乘须陀洹对於一切恶劣的众生都已经没有恶意,他与般若与心性相应,《金刚经》上讲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他相应了,才能证得须陀洹果。这是我们在《金刚经》上读到的,何况大乘佛法!这我们自己要晓得。别人学佛变成魔,我们没有办法;不但我们没有办法,诸佛菩萨看到也没有办法。这桩事情要他自己回头,佛菩萨能帮忙的就是讲经说法,把道理说出来,事实真相说出来,因果说出来。说出来他要不相信、不肯接受,他依旧依他自己的意思去做,那佛也没法子。如果听到佛的说法,他觉悟、他回头,能够把自己错误的知见、错误的言行改正过来,他就成佛了。所以,《般若经》上佛说得很好,佛不度众生。众生是谁度的?他自己度的,自己觉悟,自己改过,自己度了。所以佛教化一切众生不居功,不认为我有多大的功劳,我有多大的功德,我帮助多少人,佛没这个念头。一切众生成佛,是他自己成就的。

  这一段经文最重要的就是要教给我们,在平时一定要以清净平等的慈悲心对待一切众生,这才是菩萨行,这种心就是菩萨心,不可以有丝毫的恶意。

  【大日经曰,大悲为根。】

  这个就不必多说,跟「行愿品」的意思完全相同,大悲心是根本。所以佛门里面常讲,佛法是以「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这个话说得很有道理。

  【行愿品曰,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这一段经文是十大愿王里面「广修供养」的一段。『诸供养中』是以『法供养』功德利益最为殊胜。这个地方举了几个例子,法供养范围也是很广,一桩一桩讲讲不尽,举几个例子。

  【所谓如说修行供养。】

  这是第一个例子,这条非常重要。如果这条没有,所修一切供养都不是真实的,佛法里面所说的种种殊胜的利益得不到。但是供养那是修的福报,变成三界有漏的福报,这修福。修福,刚才讲了,魔边之事,不是佛这边。『如说修行』,就要像佛在经上所说的,我们全都把它做到,这个叫如说修行。依什么经?什么经论都好,不必要找得太多太杂。修行这桩事情,所贵的就是一门深入,依照一部经典就够了,重要的是要修行。一部经能行吗?当然能行,为什么?在原理上讲,《华严》讲得透彻,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部经就是一切经,一切经就是一部经,所以佛法是平等法。一切经都是平等的,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你喜欢哪一部经典你就依哪部经典,就行了。佛不会指定一部经给我们学的,佛是随我们挑选,随我们自己的爱好选择,我们学了就有兴趣。

  在我们这个道场,许多同修都选择《无量寿经》,这个也非常之好,为什么?《无量寿经》是将来佛法灭尽最后灭的一部经,当然有它特别殊胜之处。可是你要懂得「如说修行」四个字。所以经,第一要念熟,第二个要真正懂得经义,佛在经上所讲字字句句的真实义你要懂得。懂得之后,要在生活当中把它做到,那才叫修行。行就是行为,我们身体的造作,身业行为;口里面的言语,口业行为;心里面的念头,叫意业行为。行为再多,总不出这三大类,所以佛用身语意这三个字统摄我们所有的行为。我们的行为错了,一定要把错误修正过来,这叫修行。

  标准在哪里?标准就是佛所讲的经典,如果我们依《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就是标准。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不能做的,我们就决定不做,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应当要做的,我们就认真努力去做,这就叫如说修行。所以,经念得再熟,讲得天花乱坠,如果没有去做到,没用,对於了生死、出三界,毫不相关。一定要把它做到,佛法真实的利益,我们才能够得到。所以这句非常重要。

  古大德比我们现在学佛人强的地方,就是古人言顾行,行顾言;换句话说,他说到做到,做不到的他不敢说。今人的毛病是言不顾行,行不顾言,他能够说,他自己也做不到,这是今人学佛不及古人的地方;换句话说,古人重视修行,唯有在修行当中才能够体悟,体会悟入。你要不真正在行门上用工夫,你经念得再熟,读得再多,实在讲,你所明了的都是表面上的常识,没有深度。深度,一定要自己有真功夫去入进去,你没有真正修行的功夫,你入不进去。你学得再多,就是古人所讲的「道听涂说」,「记问之学」。记是你记忆,问是见闻,你看得多、你读得多,你记得很多,全是别人的,不是自己的,不是从你心性当中透出来的,不是自己的。纵然你能讲得十二部教,能讲得一部《大藏经》,你讲的是释迦牟尼佛的《大藏经》,不是你自己心性的经典,那个与你还是不相干。最要紧的是要自己心性能够契入,把佛的经变成自己的经典,这是佛对我们的期望。佛不是叫我们学他的东西,这一点要搞清楚。佛决定不牵人鼻子走,佛是指点一个方向、一个目标,要我们自己去亲证。我们所证得的,跟他所证得的无二无别,所以佛佛道同,佛佛平等。没有这个佛比那个佛大,这个佛比那个佛高,没有,成佛之后统统平等。

  如说修行列为第一,我们果然照做,就是对於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的真供养,佛对我们的教诲没有辜负。可见得供养不是在香花果品这些东西,不在这些,是要自己真正有成就,契入诸佛的境界。第二是:

  【利益众生供养。】

  『利益众生』的心决定不能断,利益众生的事,一定要随缘、随分去做,缘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机会,有了这个机会就要去做。而利益当中,最殊胜的利益就是把佛法介绍给众生,所有一切供养之中,没有比佛法的供养更殊胜,没有了。所以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印这么多经书?印这么多小册子?目的就是利益众生,修这个供养。随时随处遇到有缘的人,有缘是对佛法有好感的人,我们看他不会反对,他能够接受,就把佛法介绍给他。这里面决定用不著顾虑,这个佛法是经书,这个东西不恭敬有罪过,怕我送给他,他不知道恭敬,造罪业。你要在打这些妄想,你就把这个机会断掉了。一定要晓得,现代是什么时代,我们眼前是什么样的环境。过去讲恭敬,那是古时代,是一个礼法、教育很严格的时代,大家都守礼、都懂礼,就必须循著礼法去做。今天这个时代,礼法在中国也没有了。民国成立以后就废除了。将来在历史上,也是很遗憾的一个时代。在台湾,我们讲中华民国,今天八十五年了,民国成立八十五年,没有礼、没有乐,没有礼乐就是乱世,老百姓生活无所遵循。我们看看中国的历史,二十五史现在很普遍,你看看中国过去任何一个时代,帝王拿到政权之后,不会超过五年,制礼作乐,使全国人生活都走上规律化,都有规矩、都懂规矩。唯独民国成立之后,这么多年,都没有制礼、都没有作乐。

  所以在台湾,有很多同修问我,有同修结婚,要用什么仪式?你爱用什么就用什么,为什么?没有礼!大概婚礼现在多半用外国的,外国也有不同,每个国家也不一样,你喜欢用哪个就用哪个,反正是乱世。丧礼在中国,许多还是用清朝的,披麻戴孝是用清朝的。国家没有制礼作乐!乐章,只有一个国歌。所以诸位读历史,你看每一个朝代的礼乐志,你去看那个,什么样场合用什么样的乐章、用什么样的仪式,国家统一规定的。我们现在处在乱世,没有礼,你怎么能讲礼?你怎么能要求别人讲礼?诸佛菩萨要是在此地,也不会要求我们讲礼,只要你心里面真正欢喜,恭敬接受,就好了,形式上可以不必讲求,不要那么样严格的要求。那个要求对於古代的人可以,对现代的人不可以,现代人没学过,没人教导他过。所以我们利益众生要懂得现实的环境,知道我们应该怎样去做。

  还有一桩事也可以在这里提一提的,我们佛教对於佛菩萨的形象很恭敬。现在有些商人,利用佛教徒的弱点,把佛像印在他的广告上送到你家里,你就束手无策,怎么办?不晓得怎么处理?一看到广告上有佛像,报纸上有佛像,这个报纸怎么办?拿起来供著?我就遇到一些同学来问我,怎么办?我说当垃圾处理。那不有罪过!你要怕罪过,你就把佛像拿去供在家里好了,天天有广告,你家里房子贴满了,你也供不完。一定要有智慧,通权达变。在过去遇到这个,我们可以把它烧掉、焚化,现在不行,现在焚化造成污染。不但在外国不许可,现在在中国也不许可,不准你随随便便去乱烧纸。

  所以一定要有智慧,要了解现代的环境,从前人对佛像的恭敬,因为佛像太难得了。画一张佛像也很不容易,所以破损了之后要修补。现在印刷术发达了,印的比从前画的庄严多了,数量又多,你怎么处理?我们当垃圾处理,关於这些破旧这些佛像,我们用干净的纸把它包起来,外面用塑胶套套好,封起来,放在垃圾一起去处理,我们恭敬心就尽到了。在古时候,这样做的时候,一个是焚毁,一个是放在水里面沉到河底。这两种方式在现代都行不通,现在在环境保护之下,这两种都是违法的,都不可以这样做的。佛教给我们,佛弟子一定要守法,国家的宪法、地方上的法规都要遵守,那叫依教奉行。所以利益众生的心要有,利益众生的事随时随处我们应当要做。第三句:

  【摄受众生供养。】

  『摄受』用现代的话就是接引,引导他学佛。利益里面是叫他得好处,这个范围很广,有得佛法的利益,有得其他的利益。譬如我们在学校设奖学金,我们并不是让学生来学佛,是让一些家境清寒的学生,对他们在物质生活上有一点帮助,在精神生活上有些鼓励,这都是属於「利益众生供养」的。我们把佛法介绍给他,使他对佛法了解,但是他不一定肯学习。纵然发心学习,他不知道怎么样学法,如果你要是帮助他、接引他,那就是属於『摄受众生供养』。这就是我们讲接引众生,这里面的范围也非常之广,也非常之深。「摄受」,不仅仅是要时时刻刻关心他、照顾他,一定要想方法诱导他,使他能够理解佛法,然后能把佛法如说修行,帮助他到如说修行,才是真正摄受众生。帮助一个人,没有帮助他到如说修行,都是利益边上的事情,那个不是摄受。

  【代众生苦供养。】

  众生的苦哪能代?前面说过,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因果是没有办法代替的,佛在经上讲得非常透彻。各人因果,各人要承受,我们在《楞严经》上所看到的,阿难跟释迦牟尼佛的关系是堂兄弟,关系非常密切。世尊,堂兄弟一共八个人,释迦牟尼佛是老大,阿难是最小的,也是世尊最喜欢的一个小弟。他遭摩登伽女之难,阿难自己才真正醒悟过来,晓得业因果报必须自己承当,他的堂兄是佛,也没有办法代替他。那此地这个『代众生苦』怎么讲?虽不能代替,要有代替的心愿,事上做不到,心不能没有。能有代众生苦的心,可以做到等流的这些事,我们讲不是直接的,间接的可以。

  譬如我们今天物质生活很丰富,有多余的,我们可以在自己生活里面减几分,我们生活变苦一点,多余的钱去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众生,这等於说我代他苦,我在代他受苦。代众生苦是个很大的力量,这个念头。应用在修行上,佛菩萨在因地初发心的时候,他为什么那样勤奋努力?世间人的工作,无论读书也好、就业也好,你非常精勤努力的工作,都有两个力量推动你,一个是名,一个是利。如果没有名利,你还肯干吗?你就不肯干了。所以你一分努力有一分收获,这个收获是利的收获、名的收获。佛菩萨一切名利统统都放下、统统都舍掉了,他为什么精进不懈?就是前面讲的,他要为了利益众生,所以自己怎么样的辛劳,他也能够忍受,代众生苦;换句话说,断烦恼、学法门、成佛道,都是代众生苦。这种代是间接的代,而非直接的代,直接那种因果,因缘果报,是没有办法代替的,这是有办法可以代替的。

  这些全都是属於菩提心,古今许多出家、在家的大德,都做出榜样给我们看。我们亲眼所见到的,我在台中亲近李炳南老居士十年,我看到他生活那样的简单、刻苦。老居士一天吃一餐饭,他是日中一食,而且吃得很少。他的工作量大概是普通人的四倍,我们一般人想跟他见面,要一个星期之前跟他约定时间,他给你排出时间,什么时候跟你见面。那么样的繁忙,生活那么样的节俭,他完全省下来做弘法利生的事业,做慈善救济的事业,生活节俭,没有一分钱的浪费。这些都是典型的「代众生苦供养」。

  出家人我们看到虚云老和尚,人我们没有见到,老和尚那些照片我们看到很多。我们从所有照片里面去看,老和尚从来没有穿一件衣服上没有补钉的,你找不到。这就说明,他这一件衣服穿多少年,穿破了补,破了再补,可以看到他生活的节俭。过去在灵岩山的印光法师,勤俭跟虚老和尚一样。所收的一切供养,都做弘法利生的事业,决定没有拿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没有,都做了弘法利生的事业。过一种很清苦的生活,别人不能忍受,他过得很自在。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下面:

  【勤修善根供养。】

  善根,根是能生的意思,像植物,只要有根,它就会发芽、就会成长,会开花结果。善根意思就是说,这个根能生一切善法,称之为善根。经上告诉我们,世间有三善根,这个世间是讲六道,六道众生一切善从三个根里面生的,这三善根是无贪、无瞋、无痴。由此可知,『勤修善根』是断贪瞋痴,要真干。反过来,贪瞋痴叫三毒烦恼,换句话说,世间六道轮回里面所有一切的恶,都是从贪瞋痴生的。所有一切善,翻过来,是从无贪、无瞋、无痴生的。由此可知,佛法里常常教给我们断恶修善,我们应该从哪里断起?从哪里修起?大乘佛法常教人从根本修,断恶修善的根本就在贪瞋痴,一定要把贪瞋痴断掉,要培养无贪、无瞋、无痴。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我们都没有贪瞋痴,那你所作所为都是善的,从善根生的。如果没有离开贪瞋痴,你所作的都不是真正的善业。所以断恶要从根本断,修善要从根本修,怎样去培养无贪、无瞋、无痴这个重要。

  佛法当中,善根只有一条,叫精进。进是进步,不退转。精进,精是纯而不杂,精纯的进步,这叫精进,也就是我们常讲的一门深入,那是精进。佛法里面最忌讳的是杂进,就是进步里头掺杂著许多,不是一门。学得很多、学得很杂,我常讲那叫杂进、乱进,这是得不到效果的。要真正得到效果、真正得到成绩,一定要懂得精进。因为精进,你的心是清净的,清净心生智慧,佛法的精义、精华你能够体会、你能够深入。你要是搞得太多、太杂,你所看到的都是皮毛、都是表面,你记得再多,都是很肤浅的,我们现在的话说没有深度。你懂的东西很多、很博,但是没有深度,没有深度就是没有受用。我们修学大乘,能够抓住三善根,无贪、无瞋、无痴,又能够保持精进,这个成就,实在讲就像古人所说的克期求证,可以订一个时间表,我能达到理想的目标。这是显著的成就。

  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大乘无量寿经指归  (第六十集)  1996/4  美国圣荷西  档名:02-031-0060

  请掀开经本,第八十六面,最后一段看起,第八十一段看起:

  【行愿品曰,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

  上一次我们讲到此地,今天接著再看底下经文:

  【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

  「行愿品」里面给我们说的「广修供养」,法供养当中举了七个例子,前面跟诸位说过,法供养也是无量无边,只略举七个例子而已。当然举的这七个例子,是法供养当中非常重要的科目。今天我们看第六个例子,『不舍菩萨业供养』。业是事业,菩萨业就是菩萨的事业,菩萨事业是什么?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个就是菩萨的事业。如果我们常存此心、常做此事,就是「不舍菩萨业供养」了。菩萨跟凡夫不一样的地方,就是菩萨念念为利益众生,而凡夫念念是求自私自利,这是凡夫跟菩萨不一样的地方。为什么菩萨念念为众生?菩萨了解事实真相,在十法界里面决定没有我,我与我所俱不可得,《般若经》里面讲得很多。因此菩萨的行业,唯有利益众生。利益众生也就是上求佛道,前面「行愿品」经文我们读过,诸佛如来以大悲心为体,因众生而起大悲心,可见得菩萨业就是实践诸佛如来的大悲心。因大悲心,才能成无上正等正觉,可见得上求下化原来是一桩事,并不是两桩事。下化就是上求,上求就是下化,正是所谓不二法门,这个才叫菩萨业。这一个意思。

  另一个讲法,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略称,我们中国人喜欢简单,把尾音都省掉。菩提萨埵翻成中国意思是觉悟的有情众生,菩提是觉悟,萨埵是众生,觉悟的众生。由此可知,菩萨业决定是觉而不迷,三皈依里所讲的,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念念不舍觉正净,这个人是行菩萨道,也就是不舍菩萨业供养。这个说法,意思也非常之好,实在讲两个意思我们要能够把它融会贯通,上求下化不离觉正净,这就是菩萨事业。菩萨事业表现在哪里?就表现在我们现在日常生活当中,没有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没有改变我们的工作,希望我们的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能与这个原则相应,那你的生活就是菩萨业,你每天所作所为就是在修不舍菩萨业供养。由此可知,经上所讲的字字句句没有离开我们的生活。

  第七句是『不离菩提心供养』。这个七句里面,佛说法,用意实在讲也很深,也能够契合我们这个世界众生的习惯。第一条重要,最后一条更重要,前后这个两条,把当中这五条全部都包括在其中。诸位仔细去观察,你就晓得。《华严经》上说,如果离开菩提心修一切善法皆属魔业,那不是菩萨业,是魔业。这就说明菩提心重要,菩提心是个觉悟的心。前面已经讲了菩萨业,实在讲,没有再说菩提心的必要,为什么要特别把菩提心垫后?特别强调觉、迷的重要,所谓一念觉,就与佛菩萨相应,一念不觉就与魔相应。

  自古以来,学佛的人最后变成魔,这个事情太多了,学佛成佛的人不多,学佛学成魔的人太多了。难怪世尊在《楞严经》后面用大篇幅的经文,《楞严经》总共有十卷,第九卷的后半近第十卷,总有一卷半的经文,佛给我们说五十种阴魔。五十种是五十种类,每一类里面那不晓得有多少?都是学佛最后变成魔。他为什么变成魔?忘失菩提心,把菩提心给忘了。所以《华严》才说,忘失菩提心修一切善法,这一切善法就是佛法,这种人也很难得,完全是依教修行,虽然依教修行,就是菩提心忘掉了。依教修行为什么还会忘掉菩提心?这个问题最好不要问,想想自己你就明白了。我们自己今天也很难得,也在这里依教奉行,问问自己有没有菩提心?这个答案不就是现成的吗?真的,不在别人,就在自己这边。

  为什么会忘失菩提心?一个是对宇宙人生的真相没有看破,一个是烦恼、习气没有放下。看不破、放不下,哪来的菩提心?菩提心的确不容易,菩提心一发,真的发出来,你就不是凡夫,你就是菩萨,而且不是普通菩萨,是《华严经》上的初住菩萨。初住菩萨叫发心住,你们想想,发心住这个名词是什么意思?他菩提心发了之后,他就住在菩提心,就是此地讲「不离菩提心」。离了菩提心,他还住什么?他就不能叫住;住就是不离,他住在菩提心上。所以菩提心一发,他就是圆教初住菩萨,不但六道超越了,十法界也超越了。由此可知,我们有没有发菩提心?我们也发了,从哪里发?嘴皮上发的,心里面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口头上发的菩提心不管用。这一句在「行愿品」里面非常重要。

  我们能不能真正发起菩提心?给诸位说,很难,太难了。实在讲,难在我们对於事理的真相,一直到现在还是很模糊。你说经典读了这么多,听了这么多年,实在讲是似懂非懂。说你不懂,你好像也懂的满多;说你懂,你确实没有入境界。为什么听了会似懂非懂?听了没有照做,所以你懂得那些全是属於皮毛的常识,我们中国俗话讲道听涂说,听别人这么讲的。读佛经,听释迦牟尼佛这么讲的,听诸菩萨这么讲的,自己没见到,所以是属於叫记问之学,与自己不相干。许多的学人犯了这个毛病,自己不知道,辛苦一辈子都不能成就,这是非常可惜。我们总得要搞清楚、总得要搞明白。听佛菩萨说了之后,我们自己要把它证得,一定要亲证。怎么个证法?就是要把它做到,做到就证得。譬如就以此地这几句来说,如说修行供养,我们有没有遵照佛的教诲去修行?经念得再多,你念了十万遍、念了二十万遍,如果不能解义,如果不能修行,修行就是照做,不能把经典的教训用在自己日常生活当中,那就是没有修行,经念得再多都没用处。

  佛法,大家要记住,佛法要行,不要说,说是空口说白话,一定要把它做到。做到之后,经里面所讲的义理你就体会到了,一定是在生活实践当中体会佛讲的真实义。你能体会到那就叫证。证入有浅有深,浅深是怎么回事情?是你做到的功夫不一样。你做的功夫浅,你体悟的就浅,你做的功夫深,你所体悟的也深。我们讲不离菩提心,菩提心一发,就是初住菩萨,从初住到如来地,佛在经上给我们讲了有四十二个位次。前面四十一个位次是菩萨位,最后一个位次是果位,成佛了,总共四十二个位次。四十二个位次都是证,就是说证入浅深不一样,十住菩萨证得浅,十地菩萨证得深。诸位要搞清楚,所谓证就是在生活当中的体验。生活当中,对於宇宙人生的道理、真相,愈来愈清楚、愈来愈明白,都要靠觉心。所以,不觉决定不行。觉心是真心,菩提心是真心,不是妄心。妄心里面有妄想分别执著,这是妄心;离妄想分别执著,这个心就是真心、就是菩提心。佛在经上常说,阿罗汉、辟支佛没有发菩提心。阿罗汉、辟支佛都算是正觉,无上正等正觉他们得到正觉,佛说他们没有发菩提心。由此可知,发菩提心的标准就是正等正觉,正等正觉是发菩提心了,正觉的人都没有发菩提心。

  我们念到这一句,怎么办?若依经论的讲法,《观经》上讲菩提心,说了三个。「至诚心」,至诚是真诚到了极处,这是真心的本体,菩提心的本体。又说「深心、回向发愿心」,这两种是菩提心的作用,有体必有用。至诚心起作用,对自己叫做深心,对人对事对物叫回向发愿心。《大乘起信论》里面跟我们讲的菩提心,也讲了三个,第一个是「直心」,第二个也是「深心」,第三个是「大悲心」。我们把经、论合起来看,意思就很明显。直心就是至诚心,至诚心就是直心,诚到极处!我们学佛要想在这一生当中成就,什么成就?我们今天的成就是念佛往生净土。诸位要知道,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要没有菩提心不能往生;纵然你做到一向专念,你也不能往生。佛在经上把往生的条件跟我们讲得很清楚,你看《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条件都一样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发菩提心是四十八愿的第十九愿,一向专念是第十八愿。你发菩提心,没有一向专念,也不能往生;有一向专念,没有发菩提心,还是不能往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从下下品到上上品都要符合这个标准,这才说明菩提心的重要,凡是往生的人都发菩提心。

  也许有人会生起疑惑,有不少念佛往生的人,他生前不认识字,也没有念过经、也没有听过讲,他就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他怎么会往生?没听说他发菩提心。其实他是真正发了菩提心,你问他,你发了菩提心吗?他不知道什么叫菩提心,他真发了。他发了什么心?蕅益大师在《要解》上讲得好,他厌离娑婆,对於娑婆世界没有一丝毫的留恋,一心一意就是想求生极乐世界,就是想见阿弥陀佛,这个心就是无上菩提心。你们想想,有没有道理?无上菩提心,真觉悟了,六道轮回、十法界是假的,不是真的。假的,他要离开,西方极乐世界是一真法界,一心去取西方极乐世界,这是觉悟了。蕅益大师说得好。

  深心是好善好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至善,没有比这个更善的,他喜欢这个事情。娑婆世界人间天上的福报,他也不希罕,他也不再把它放在心上,完全没有牵挂,这是舍离。所以你问他什么叫菩提心,他说不出来、他不懂,而事实上,他的心跟无上菩提心完全相应。这种人对待一切众生,一切时一切处只要遇到人,他都笑咪咪的,「阿弥陀佛,念佛好」。这就是发愿回向心,这就是《起信论》里面讲的大悲心,他的确不舍一个众生。看到人,他跟你合掌,阿弥陀佛,念佛好;看到畜生,他也跟你讲,念佛,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你看他的心多真诚、多慈悲,念念愿一切众生同生净土。

  所以我们看到许多这些老阿公、老阿婆,他们念佛往生,你仔细观察,那真的具足圆满的菩提心,成就绝非偶然。我们跟他相比差远了,确实不如他。他一心念佛,我们虽然念佛,心里面有许多牵挂。出家人还牵挂兴隆道场、弘法利生,这是不是菩提心?不是菩提心。若是著了弘法利生的相,著了兴隆道场的相,也是忘失菩提心。你修一切善业,弘法利生是善业,兴隆道场是善业,你心里头有妄想分别执著没有断,你做这些善业,《华严经》上讲尽属魔事,你所做的是魔事,不是佛事。将来你到哪里去?你当大魔王,因为你的福报太大。魔是怎么成就的?烦恼成就的,你烦恼没有断,忧虑、牵挂没断。弘法利生、兴隆道场这个事可不可以做?可以做,菩萨也做,佛也做。佛菩萨做跟凡夫做,不一样在哪里?佛菩萨是作而无作,无作而作,虽然兴隆道场,虽然弘法利生,心中若无其事。佛在《金刚经》上教给我们「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兴隆道场、弘法利生是生心,生心要无住才行。无住简单讲,心里头若无其事,干干净净,绝对不以为我要兴隆道场,你有个「我要兴隆道场」,你著了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你全都著了。著了四相就是魔,离四相就是佛菩萨,觉、迷的样子就在此地。觉悟,觉悟是什么样子?迷,迷是什么样子?菩萨事业是什么样子?魔王事业是什么样子?在这个地方就能辨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换句话说,佛菩萨的心永远清净的,永远是一尘不染。尘是尘劳,事情一样做,比别人做得还多、做得还细、做得还圆满,心里头若无其事。魔业的相?他也做,也勤奋努力在做,他心里头著相。所以我们要明了,著相是魔业,离相是菩萨业;著相就是凡心,离相就是菩提心。真正会用功的人,要在这个地方下手。菩提心才能成就菩萨的事业,才能够圆成佛道。

  这个七句简单就介绍到此地,我们再看底下这一段经文,校量功德,这就是比较果报的殊胜。

  【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

  这句话这段文里面没有,是在《华严经》上这段文前面的,曾经讲过事供养。事供养里面多半是讲财供养,财有内财有外财,《华严经.第六回向章》里面讲了几十种的供养,说得很详细。这就说明财供养无量的功德。

  【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事上讲的供养,《华严经》上举的比喻也很多,《金刚经》上也有多次的比喻。我们不要说得太多,说一个比较小一点的,我们还能够体会到。经上讲的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供养,这是小的,在比喻里面是最少的。三千大千世界,不是这个地球,是整个的娑婆世界。有人说,佛法里面讲的三千大千世界彷佛现代天文学家讲的银河系,银河系里头多少星球!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每个星球里头都有众生,我们相不相信?我们学了佛的人一定相信,不学佛的人则未必相信。你看现在科学探险,很多星球我们用卫星、人造卫星去探险,发现许多星球里面没有生物、没有动物。当然,像地球这样的有智慧的动物存在的这种星球,太空当中不能说没有,这几乎科学家大家都承认,绝对不是地球是唯一有人居住的。现在科学家几乎都同意,太空当中可能还有比我们更聪明的高等生物居住的星球,这是他们的看法。而佛讲的是每个星球里面都有众生,而有许多众生不是我们肉眼能看得见的。

  譬如佛给我们讲的六道就太明显了,六道里面人鬼杂居,现在很多外国人也相信了。有人住的地方就有鬼住,可是人不妨碍鬼,鬼也不妨碍人;人见不到鬼,鬼也见不到人。如果我们要明白这个事实真相,由此可以类推,许多星球上,我们觉得那里没有人,可能有另外一种众生,他生存在那个地方,他适合於那个环境。太阳温度很高,可能就是高温里面有生物,不是那个高温他不能生存。我们凭什么能相信?佛给我们说了个事实,说了个道理,依报随著正报转。依报怎么现前的?一定是有有情众生,他是正报;如果没有有情众生,就不可能有无情的依报。如果我们肯定佛这句话,我们就相信所有的星球里面都有生命,都有我们肉眼看不到的,我们六根不能接触到的众生,他们生活在那里。怎么可以说它没有生命?没有生命就决定不可能有这个星球。甚至於说不可能有虚空,虚空也是环境,虚空也不是真的,也是从业识里面变现出来的。

  所以一个大千世界范围就大了,太大了。一个大千世界的七宝这还得了,我们凡夫看起来这是天文数字,拿这个布施供养,那福报太大了,简直是不可思议。这是佛经上讲布施供养最少的。佛在《金刚经》上说,以布施功德要跟受持《金刚经》,乃至於受持《金刚经》的四句偈的功德,跟它相比,大千世界宝施不及受持《金刚经》四句偈的功德。比喻太多了,我们只举这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如前供养无量功德』,前面所讲的是无量无边世界宝施,这个功德要比起法供养那就不能比了。法供养一念的功德,就超过它太多,多到什么程度?说实在的话,佛都说不出来。这个话是真的、是假的?佛没有妄语,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怎么会说假话?而实在这个道理并不难懂。无量的宝施,这个宝来布施给我们,我们得到无量的宝施,诸位想想,只能解决我们物质生活问题,我们得到物质的享受,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换句话说,纵然是你得到大千世界的七宝,你依旧不能解决问题。所以,宝施的功德是很有限的,法布施里面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一句法,经上讲半偈一句,你能够理解受持,就能了生死出三界,那无量宝施功德怎么能跟你相比?

  这个理不深,事情并不难懂,只要我们冷静去思惟观察就明白了。所以世间一切财宝,说穿了,没用处,不但不能解决问题,简直叫找麻烦的。如果再冷静的观察,世间的大富长者,亿万富翁,不如一个要饭的乞丐,为什么?要饭的乞丐身心自在,无忧无虑,生活快乐的不得了,他自在。亿万富翁一天到晚在操心,患得患失,那个日子好难过。没有智慧看不到。我出家受戒的时候,戒和尚道源老法师,我们在受戒的时候,他给我们讲个故事,就是讲江苏扬州这个地方一个要饭的。他们那是小时候出家小和尚,都见到过这个人。这个老人要饭,儿子经商发了财,邻居朋友都骂他的儿子:你发这么大的财,过这么好的生活,你怎么可以让你的父亲在外面要饭,做乞丐,这大不孝。这儿子也很难过,面上无光,见不得人,就派了很多人到处去打听、找,好不容易把他的父亲找回来。找回来养在家里,雇了人侍候他、照顾他。大概过了不到一到月,老先生偷偷的又溜出去要饭了。以后人家问他,他说我要饭自在、快乐,每天游山玩水,走到哪个地方,破庙里面就可以休息一下。他说在家里头,这么多人来侍候著,就像坐监牢狱一样,苦不堪言。这个人有智慧,不是凡人,你就晓得他的心多清净,在世间无忧无虑、无牵无挂,过大自在的生活,他能舍。

  所以要晓得,名闻利养这些东西全叫枷锁,佛在经上常有比喻,你凡夫身上带了多少枷?你的手脚上有多少锁炼?一点都不假,你心里面有一桩牵挂,就是一副枷锁。你有多少牵挂?你有多少忧虑?你的日子怎么会好过!你明白这个道理,你才晓得佛经上讲的,法供养的功德的确不可思议,决定不是财供养能够相比的。底下说明这个道理。

  【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

  我们先说这两句。第一个是『诸如来尊重法故』,如来是彻底觉悟的人,圆满觉悟的人,他知道法可贵、他知道法真实。假的东西再多,不能跟真的东西比,不能比。唯有法能令众生断烦恼、出轮回、成佛道。第二句是『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这是法供养为什么第一条说如说修行?如说修行才能成佛。我们学佛,学佛的目的何在?目的就是要成佛。你要想成佛,你一定要如说修行;你要不如佛所说的修行,你就成不了佛。现在我们不谈成佛,我们讲往生。佛讲《往生经》,这是三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这个三经叫《往生经》,你要不如说修行你就不能往生。绝对不是说我每天在佛菩萨面前把这个经念几遍,每天念个几声佛号,别说几声,古人讲的,一天念十万声,喊破喉咙也枉然。什么原因?没去做!

  会念佛的人,声声佛号唤醒自己觉悟,那就是如说修行。不会念的人,口里面佛号跟心里面的念头不相干,口里念佛,心里还打妄想,这个叫不相应。这种念佛,就是你一天念十万声也枉然,念佛号枉然,念《无量寿经》也枉然,一定要相应。口念佛,心里面真的有佛,除佛之外一个妄念都没有,那就相应。所以一定要做到「净念相继」,净是清净心,没有第二个念头在里头,净就是不夹杂的意思;不怀疑、不夹杂,你心就净了。相继是不断,不一定是这句佛号不断,实在讲,佛号断不断没有关系,净念不能断,著重在净念相继,也就是清净心,要保持你的清净心。经上也说得很清楚,心净则土净,与西方净土就感应道交,诵经、念佛,心不清净就不相应。这是我们讲到,如说修行决定往生,往生不退成佛,也达到这个目的了。「出生诸佛故」,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作佛。

  【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

  这句话的意思很深很广。『菩萨行法供养』,法供养狭义的说,就是指前面的七条。真正能够如说修行,这就是修法供养,那你就是『供养如来』。如来是指谁?一个是十方一切诸佛如来,为什么?一尊佛所说之法,即是一切诸佛如来所说之法,佛佛道同。第二个意思是供养自己的真如本性,你如说修行,必定心开意解,明心见性。大势至菩萨所说的「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这两句话就是「供养如来」,供养自性的如来,这是无上的供养。底下讲:

  【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

  由此可知,供养不在形式上,往往形式上的供养是假供养,不是真的。『真供养』是如教修行。前面七句都是佛教给我们的,我们能把这七句跟自己的生活、工作、处事、应酬完全融合在一起,真正做到没有痕迹、没有界限,那就是如说修行,这叫真供养。再看底下这一段。

  【普贤行愿品曰,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菩提,属於众生。】

  「行愿品」里面,像这样的经文、句子很多,特别强调以大悲心对待一切众生。如果对众生没有慈悲心,就是经上讲的魔业,你所造作的全是魔业,将来果报都是当魔王。大的福报就是魔王,小的福报就是魔子魔孙、魔眷属。

  所以『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大悲水是比喻,千万不要误会。每天在佛菩萨面前供一杯水,念三遍大悲咒,这就是大悲水,这个能饶益众生吗?靠不住。这个大悲水,水是比喻心,大慈悲心,为什么把它比作水?水,第一个是清净,第二个是平等。所以我们供佛,有佛像,供养佛,如果是最简单的供,香花水果都没有,只供一杯水,这是最简单的供养。这一杯水不是给佛喝的,它是表法的,我们见到这杯水,就想到我们的心要像这个水一样干净,清净心。心要像水一样的平,不起波浪,平等心。所以,这杯水就是表清净、平等,取这个意思,见到水就想到我的心要清净、要平等。以清净平等心去关怀一切众生、爱护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就叫做大慈悲心,这个地方是这个意思。

  饶益众生,益是利益,前面说过,利益众生供养。利益要达到最究竟、最圆满的利益,叫饶益,饶是丰饶,不是普通的利益,不是小利益。这就是教给我们,我们要尽心尽力,帮助他得最大的利益,最圆满、最究竟的利益。常常存这个心,对待一切众生,决定不能在一切众生里面分好恶。这个众生我很喜欢他,我跟他很有缘,我看到他就高兴,我对他就慈悲;那个众生我看他就讨厌,看他就不喜欢,我对他就没有慈悲心,就想方法排斥他。这样修行,叫魔业,不能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果你想成佛、如果你想往生,你一定要以清净心、平等心、无分别心对待一切众生,你才能成佛,你才能往生。

  『是故菩提,属於众生』,菩提不是对自己说的,是对众生说的。菩提是觉悟、是觉行,觉悟、觉行都看你怎样待人接物,从这个地方看你是不是真的觉悟?我们要认真反省、检点,丝毫不能放松。我们看到古往今来,多少修行人不能成就,多少修行人,这里面包括出家、在家四众弟子,堕落而成魔王、魔眷属者,关键就在此地。第八十三段:

  【嘉祥疏曰,修道疾速成佛,故云超绝。】

  这是解释『超绝』两个字,意思好懂。『修道』怎样才能够『疾速』?疾速是快,很快他就成佛了。一定是如理如法。理是什么?法是什么?理是万法唯心,这是理。法是什么?心作心是,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佛讲这个经文的意思果然明白了,我们就晓得,「速疾成佛」之法就是念佛成佛,念佛这个法不可思议。念菩萨你就成菩萨,念什么就成什么,这是佛在大乘经论里头常说的,一切法从心想生,这是真理、是原理。一切法从心想生,所以你想佛,你当然就成佛,根据这个道理,於是我们对於十法界的因果也就恍然大悟了。

  为什么佛在《华严经》上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业,尽属魔业」?我们现在明白了,我们心里面没有离开贪欲、没有离开瞋恚、没有离开愚痴、没有离开傲慢、没有离开嫉妒。还有这个念头在里面,修学大乘佛法,刚才我们说了,兴隆道场、弘法利生,这些事业都叫做魔业,将来你修成了,都变成魔王;没修成功,也是魔子魔孙、魔王眷属,搞这个去了。这也叫我们觉醒,为什么四弘誓愿先要叫你断烦恼,再叫你学法门?烦恼断了学法门,是菩萨业;烦恼没有断广学法门,是魔业,这不是很清楚吗?才知道断烦恼重要,烦恼不断就是魔,《楞严经》后面五十种阴魔,魔的根在哪里?烦恼。烦恼从哪里生的?从五阴生的,色受想行识。每一条里面佛说了十种,一共五十种,五十种阴魔,阴就是五阴,色受想行识。所以学佛,没有成得了佛、没有能往生,全变成魔王,非常可怕。

  「速疾成佛」就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一生当中决定往生不退成佛。这个事情不假,真的。就在这些年,我们看到不少往生极乐世界的人,那是真的往生,决定不是假的,预知时至,讲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最近这几年,我们看到不少,听到不少。刚才我还听到这边一个同修告诉我,台中莲社那边,最近有个两岁的小朋友往生,预知时至,告诉他妈妈,两天之后我就要走了。他妈妈问他,今天算不算?他说算,到第二天他就往生了。他妈妈还问他,你到哪里去?他说我到观世音菩萨旁边莲花那里,清楚明白,真的就走了。所以同修们真正要记住,我们要作佛、要作菩萨,万万不要作妖魔鬼怪,那个不得了。妖魔鬼怪虽然享大福报,福报享完了都堕阿鼻地狱,堕地狱的罪太苦了,堕地狱的时间太长了。

  今天我们得人身、闻佛法,这是关键,我们自己能够掌握,我们要成佛,还是要作魔,就在我们自己一念取舍。你一念觉、一念正,就是佛菩萨;一念邪、一念恶,就堕落在魔道。这是超绝,超绝的意思也很深、也很广。法藏能超绝,我们也能超绝,只要明理、只要懂方法,这一生当中,确实可以超绝,往生就超绝了。

  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法师:大乘无量寿经指归       无量寿经)(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法师:大乘无量寿经指归       无量寿经)  

 温金柯博士:以经显经的《观无量寿经》大意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释经题 

 大安法师:《佛说无量寿经》之辩体、明宗 

 大安法师:《佛说无量寿经》之力用、教相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二)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三)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之阿难启请(一)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之阿难启请(二)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之法藏发愿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四十八大愿 第一讲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四十八大愿 第二讲